理響中國丨為什麼中國人有「清官」情結?
作者:孫儒
儒家講廉政,是個「系統工程」,主要強調官員自身與外物的關係。首先從教育開始,提出「為政以德」(廉德)思想;進而明確廉德的主體是各級官吏,倡導「吏為廉先」(廉吏),官員要帶頭尚廉;在此基礎上統治者和思想家要提出許多措施(廉政),在實踐意義上規範官吏的行為,保持政權的平衡運行。
中國古代社會強調官德。為什麼中國人有「清官」情結?中國封建社會是一個人治社會,國家的治亂興衰、社會的安定發展主要依賴於當權者的能力和個人品質,而不是一套完整的法令制度。所以官德的好壞,關乎政權的安危、國運的興衰、百姓的禍福。孔子談官德是比較多的,他的政治思想主要體現為「禮治」和「德治」,提出了「為政以德」思想。
為政以德,一是執政者要以德施政,強調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善待民眾,以贏得百姓的擁護。為官者要有「旗幟」的領導作用。領導者的品質,就是「人中北斗」,不但引領方向,而且聚集鬥志和氣勢。二是要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去教育和感化百姓。官員要有「榜樣」的引領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儒家官德主要強調三點:為官要「慎」,為官要「廉」(清),為官要「勤」。習近平在《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中引用南宋呂本中《官箴》語,指出「當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儒家的德政觀具有鮮明的歷史特點。儒家繼承和發展了西周的「明德慎罰」,一是突出了「德」的政治意義,主要包括寬惠使民和實行仁政,認為「德」是治理國家、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二是抬高了「德」的地位,認為「德」高於君主的權力,高於國家及法律,是區分「仁君」與「暴君」的標準,是執政、司法的指導方針。
(本文刊登於《理論學習》,有所節選;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城市委黨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