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莊子與薩特

莊子與薩特


在我看來,哲學的最大用處有兩點:給社會和人生把脈,給需要的人開出方子。要做到這兩點,莊子和薩特是最合適的人選。    薩特曾訪問過中國,並在《人民日報》上撰文讚揚新中國和勞動人民,後來一直對我國採取友好態度。雖然如此,他不一定聽說過中國的莊子。但是,縱觀薩特的存在主義理論,我們都能在莊子的論述里找到它的雛形      莊子生活在公元前3世紀,距今兩千多年了。相對主義是莊子哲學思想的核心。這種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和理論根源。春秋戰國的階級矛盾尖銳、複雜,生死、禍福、是非……等等矛盾的對立和轉化,總是縈迴於哲學家們的頭腦之中,莊子的相對主義正是從消極方面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矛盾和苦悶。他憤世嫉俗,但又對前途感到絕望,所以只能在一種不分是非的境界中去求得安慰。他無限誇大了「玄同」思想,根本取消了事物的「彼」「此」差別,得出「齊萬物而為一」的相對主義論,這與薩特的「世界是荒誕的」觀點不謀而合。    第二,莊子的相對主義,首先表現為否認客觀事物的質的區別。他說:「莛與楹,歷與西施,道通為一。」意思是說,細小的草莖和粗大的屋柱子,丑的與美的,從「道」來看,都是一樣的,沒有質的區別。莊子以此為例是要說明,事物性質的區別根本沒有客觀標準,完全是由人的主觀決定的,隨著人的觀察角度不同而區別的。天地是先我而有,但也可以說天地與我 並生;萬物與我是不同的,但也可以說萬物與我為一,總之,一切客觀事物的差別都不存在,都是隨主觀而轉移的,相對的。這與薩特的「存在先於本質」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達到絕對自由的境界。莊子相對主義的最終目的是要達到精神上的絕對自由,即所謂「逍遙遊」。在莊子看來,現實生活中的人都是不自由的,因為他們都「有所待」和「有己」。所謂「有待」,就是指人的某種願望和要求的實現需要具備一定的主觀和客觀條件。這些條件往往成為對人們追求「自由」的束縛。所謂「有己」,就是自我意識,即意識到自身和環境的對立和差別。「有己」的意識就使人們去區分是非、善惡、美醜,計較得失、苦樂、禍福…...從而引起了種種苦悶。在莊子看來,要擺脫一切客觀條件的束縛,重要的是要擺脫個人肉體的和精神的條件的限制,真正做到「無己」。因為只有「無己」,才能做到無功、無名,才能「逍遙遊」。我們可以把薩特的「自由選擇論」看作是對「逍遙遊」的另一種註解。    對於生活在20世紀的薩特來說,他是比較熟悉馬克思主義的,他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時代不可超越的哲學」。當然,他對馬克思主義有許多曲解和誤解,他認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應當包括存在主義。    說到存在主義,我們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法國產生的這種哲學思潮,幾十年來風靡歐美各國,並迅速流行到全世界。德國的哲學家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發展了存在主義理論,後來薩特創立了法國的無神論的存在主義。    現在人們所談的存在主義都是指薩特的存在主義。存在主義的基本出發點和中心是人,是人的存在,因此才叫存在主義。薩特的存在主義的基本理論大致可簡括為:第一,世界是荒誕的。在他看來,人所生活的世界是荒謬和骯髒的,社會的發展全無理性,是與人敵對的。第二,存在先於本質。薩特所說的「存在」,不是指客觀實在,而是指「人的實在」,即「自我」,主觀之我;而他所說的本質,是指個人現存的狀態和規定性。人的本質是人先存在之後才有的,所以「存在先於本質」。薩特用這一理論否定了上帝的存在。第三,「自由選擇論」。雖然世界是混亂的、荒誕的,人生下來也是虛無的、荒謬的,但是既然人的本質、本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而是人存在以後獲得的,因此人可以設想、選擇和決定自己的本質、行為,擺脫世界加之於人的荒謬和黑暗;而這種選擇有絕對自由,不須接受任何關於人的普遍性及社會、道德準則之類的束縛。    薩特是以真實為首要追求目標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社會現實和現實矛盾的反映。他的作品是現代和當代世界的一面鏡子。它對二十世紀以來,西方的政治、社會、文化、心理等各方面,都從不同的側面,或直接或曲折地作了反映和折射。第二,對人的異化的反映。在他看來,人本身的價值觀念動搖了,人在與社會,與自然,與其它人及人自我的矛盾中發生了全面的異化。第三,對人的內心世界和社會心理的反映。既然任何意識或無意識都是社會存在(包括人本身的存在)的直接或曲折的反映,那麼,他描寫的人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狀態都不能不是當代社會的人們的意識形態、精神狀態和願望追求的寫照。    說完了莊子和薩特,讓我們再回到現實中來,回到21世紀初的中國。今天的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雖然我們沒有恐怖分子的威脅,但卻不乏「SARS」的恐懼;雖然沒有經濟危機下的社會動蕩,但也受到兼并下崗的困繞;雖然沒有爾虞我詐的市儈哲學,但也有玩世不恭的犬儒主義……這些都反映在以下幾種社會心理中:    第一,不安全感,或者稱作危機感、威脅感。由於生活中的不確定因素,使一般人們經常有危機臨頭的不安全感和惟恐大禍突然降臨的威脅感。第二,無能為力感,無可奈何感。風雲不測,命運難卜,生死無常,聽天由命,這是又一種社會心理。第三,孤獨感,空虛感。由於人有與人關係的異化,人們相互間精神上有隔膜,這種冷漠的人與人關係造成了人們普遍的孤獨感和空虛感。第四,幻滅感和絕望感。由於在危機前無能為力,在甘苦境遇中心靈孤獨,從而又形成了對理想、前途和一切傳統觀念的幻滅和悲觀絕望感。第五,自我喪失和尋求自我的努力。有的人對人的價值、地位、存在的意義從根本上動搖,也有許多人不斷地思考,尋求自我,重新發現自我。從這些心理狀態中,我們不難窺測到當今社會的部分矛盾。    目前,我國的生產和科學技術高度發展,但許多人不會滿足和迷惑於物質財富的增加和經濟的高度發達。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就凸現出物壓迫人、人為物役的現實,生活在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條件下人與人的精神隔膜和互相敵視,就會讓人們的內心感到空虛、孤獨、消極、悲觀,喪失理性和理想。那麼,有什麼好的方子可以治療人們的精神潰瘍和精神危機呢,在我看來,肯定不能千人一方,但「莊子」和「薩特」不失為一種選擇。    莊子認為,自從社會上出現了所謂聖人,聖人提倡仁義,推行禮樂,這才給社會帶來不安和分化。其次,莊周做夢變成蝴蝶,飛來飛去很是得意,這也可以看作是人的異化。最後,莊子以「無名」為理想人格,任為具有這些品格的人,可以在各種條件下不受限制地遨遊,這就是莊子所幻想的生活境界。     是呵,「人生天地之間,若百駒過隙,忽然而已。」既然如此,人就應該完全聽從自然的支配,不要以人的有目的的活動去對抗自然命運,不要以得之自然的天性去殉社會上的名分,更何況,「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存在就即必須」是薩特的名言。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說,一切發生或存在的事都是合理的和應該的。人作為一定的存在方式投入世界,「懦夫使自己懦弱,英雄讓自己成為英雄」,「他人就是地獄」……這一切都是客觀存在,我們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改變它。人應該依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其自身,不需要完全接受關於人的普遍性及社會、道德之類的束縛,儘可能自由地去創造自身、創造自我的本質。只有這樣,當我們回首往事時,我們才不會因為苦苦追尋而疲於奔命,到頭來才發現,我們奢望的原是我們所擁有的,我們失去的原是我們不該得到的。這就印證了那句老話,「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要好,須是了……」    如果說,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種指紋的話,那麼,不同的哲學觀就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觀。我想,單純從精神世界來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宇宙,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運行軌跡,任何試圖去改變它的努力都是徒勞或無益的。(


推薦閱讀:

淺談莊子「三言」
莊子哲學本體論
莊子:天道第十三
《墨教歸真》:《莊子》記載的墨家|顧如
《莊子真面目》第六章《大宗師》(2)

TAG: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