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面前,如何增強對「辱華」鬧劇的免疫力
如同一個躲不開的魔咒,西方一大選,華裔就挨罵。本周,「紐西蘭優先黨」領袖溫斯頓·彼得斯在參加一場為9月大選造勢的競選活動時公然宣稱:「兩個華人也頂不上一個白人。」此言一出,輿論一片嘩然。而在美國,正當華人社團還在商討如何推動「解僱貝克爾運動」以抗議其辱華言論之時,堪稱「華人驕傲」的美國前勞工部長趙小蘭竟也遭遇了種族主義言論攻擊,親民主黨的婦女選舉促進會創始人凱西·格魯伯稱「趙小蘭不是肯塔基州人,而是亞洲人」。不過,好像這些還不夠熱鬧,本月初,馬來西亞新聞部前部長再努丁指責華人是該國「最大的賄賂者」。
事實上,不只是近幾個月,從美國吉米脫口秀的「殺光中國人」、到西班牙電視5台的「辱華鬧劇」,近年來,「辱華」事件頻頻發生。究竟是什麼為其提供了生根發芽的土壤和養分?
回顧歷年來被曝光的辱華事件我們不難發現,有兩類人似乎很容易成為華裔攻擊者:電視節目主持人、演員等公眾人物和在政壇折騰的政客。對於公眾人物而言,吸引眼球自然是其最渴求的。這些人在鏡頭前「前赴後繼」地賣弄他們的胡言亂語,不免有嘩眾取寵賺取曝光率之嫌。不管是將中國人稱為」支那人「的貝克爾,還是揚言」5·12大地震是報應「的演員莎朗·斯通,他們顯然明白,在「中國」成為世界「關鍵詞」的當下,在與這個國家相關的話題上做點文章,無疑是他們不斷刷新存在感的利器。至於這樣搏來的是否是臭名罵名,他們似乎並不在乎。而對於某些言行無底線的政客,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則更是家常便飯。他們打出「華人牌」的目的,很難說不是在利用某些人羨慕嫉妒恨的陰暗心理或是對所謂「中國威脅」的擔憂。
此外,西方媒體不斷鼓吹「中國威脅論」,並在無所不用其極地醜化、詆毀中國。久而久之,從政界到民間,一種異化、變態的敵對心態油然而生。同時,由於國際社會對華裔群體缺乏足夠的了解,加之西方媒體無時不在對一些涉華事件進行歪曲報道,導致輿論氛圍等社會環境對華人不利。
團結起來,發出強音,讓那些惡意中傷華裔的人員或機構付出代價,這是廣大海外同胞正在努力做的事。同時也應該看到,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和華僑華人自身的不斷進步,那些大規模、有組織的辱華事件已經或正在成為歷史,刺激國人神經的辱華言行到了今天也已成為個案。面對一些博「出位」的公眾人物,一味的大規模抗議,有時或許反而正中他們下懷,而理性的「冷」處理,有時則不失為一種超出預想的上佳選擇。
所謂「冷」處理,並非坐視不管。而是在冷靜的同時,思考如何進一步提升華僑華人在海外各國社會的話語權。僅以美國黑人為例,馬丁·路德金、鮑威爾、賴斯、奧巴馬等傑出黑人代表政治地位的提升,無不大大增強了非洲族裔在美國社會的存在感。在面對不公正待遇之際,表達憤怒雖然必要,但充其量不過是「揚湯止沸」之舉,只有積極引領華裔參與政治,讓他們走出「唐人街」,真正融入所在國當地社會之中,才能讓任何有意或無意的辱華言行失去土壤。
可喜的是,已有越來越多的華僑華人開始在一些國家政壇嶄露頭角。相信隨著越來越多華裔議員、華裔政治家的出現,那些別有用心者再企圖發出什麼辱華言論,恐就要先好好掂量一下其自身的分量了。
歧視面前,知識、智慧和韜光養晦是關鍵。提升華僑華人的自身素質和形象,積極融入當地主流社會,用實力贏得尊重,是對辱華者最堅實有力的回擊。(文/王秀)
推薦閱讀:
※美大學緊急處理「辱華傳單」事件 系肇事者個人報復
※廈大「潔潔良」處理結果引熱議:「辱華有理 言論自由?」
※ABC主持人就節目辱華言論當面向華人鞠躬道歉
※比利·海靈頓涉嫌辱華言論翻譯
※香港兩名辱華議員被取消議員資格 上訴遭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