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第83講B--1994年6月10日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這「分別」的意思,就是如來說〈如來壽量品〉當時的法會大眾有從地湧出的弟子、也有從他方世界來的菩薩、加舊住的菩薩、這些新發心回小向大的菩薩,聽聞了這樣〈如來壽量品〉的這種妙法得大利益得了很多的功德。在這一品裡面就說一個是得到的功德,還有彌勒菩薩的領解,還有很多的供養的事情;那麼這裡面有深也有淺、不是一樣的,所以叫作「分別」,這分別有這樣的意思,有深有淺的意思不同、「分別」。「功德」這個字我是講過的,這「功」也可以說是功勞,就是你努力過、你努力地去做這一件事,那就叫作「功」。而現在當然是在佛法裡面,你聽聞了〈如來壽量品〉,修學《法華經》這個法門,你努力了這就叫作「功」;而後你成就了(或者說是)非常可愛的一種力量,那就叫作「德」,合起來就叫作「功德」。當然這裡面說到的功德都是清凈無漏的(也多少有一點…不全都是無漏的),所以叫無「分別功德品」。

戊二、總授法身記(分三科)

己一、經家總敘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

這裡面剛才說過,前面的正開近顯遠已經結束了,這底下就說「總授法身記」這一科。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經家總敘」,就是結集經的人先說一個大概,然後第二科如來分別。現在第一科。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這個法會裡面的大眾聽佛演說佛的壽命劫數長遠這樣子,「無量無邊阿僧祇」的「眾生得大饒益」,得了很多很多的利益。這是總說,底下是如來分別。

己二、如來分別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凈法輪;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的時候,「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當然這件事如果佛不分別誰能知道呢?所以這個分別是佛的智慧境界、佛境界。有這麼多的恆河沙眾生得到無生法忍了。

這「無生法忍」我們是解釋過的,或者說法忍、生忍、無生法忍,這是三個忍。這「生忍」或者分兩個意思說,一個意思說觀一切法無我無我所,沒有我可得、只有法(只有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在這上面有很多苦惱的事或者如意的事情,你都能夠容忍心不動,這叫作法忍;就是我不可得、只是一切法,在一切法上有這些如意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我們通常說不如意的事情要忍,其實在佛法上說如意的事情也要忍,所謂要忍就是心不要動,這個意思這叫法忍。生忍是什麼意思呢?生忍就是沒能夠觀一切法空,而是執著有我有我所的人,他因為修學佛法的時候也感覺到應該心不動,一切如意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來了心不要動、他也學習也忍,那就叫作生忍,也可以這樣講。第二個解釋法,這個生忍就是在眾生的世界,譬如說老虎或者毒蛇或者是蚊蟲、或者人與人之間有很多的衝突、有很多的境界、你能心不動,我不動瞋心、這貪心也不動,如意的境界我也不動心、不如意的事情也不動心,那麼這叫作生忍。法忍就是大寒大熱這些事情,或者是恭敬供養這些事情,或者是你自己用功修行一些疲勞的境界,或者是用功修行有些好境界出現,你都能不動心,觀察它都是如幻如化、畢竟空寂的,覓心也是了不可得的,那麼這就叫作法忍;不過這樣說法忍就等於是無生法忍了。所以這法忍有兩種解釋,就是沒能觀一切法空、就只是我空,在一切法上能忍,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觀一切法空,覓心了不可得,那麼這一切境界的出現你心能不動,那麼叫作法忍;這法忍分幾種解釋。現在說無生法忍也等於是法忍了,就是這個修行人他能夠我也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所以在眾生的世界也好、在一切法的境界上也好,所有的如意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他心都能夠不動,心能不動就是他心不在這個因緣生法上面執著,他觀察一切因緣生法不可得的時候,這個心就住在第一義諦上去了,那叫無生法,第一義諦上生也不可得、法也不可得,心無所住的時候他心不動,能夠決定地不動所以叫作忍、安忍不動。這最初修行的時候到內凡位的時候也能夠不動、相似的不動。若到一念相應這無所得的智慧成就了、太陽出來了,這時候才是真實的無生法忍。這無生法忍初得的時候就是初歡喜地,但是在智者大師引《華嚴經》的十住、初發心住也就是破了無明惑、見到法性理了,那樣子那個初發心住也就是和歡喜地一樣了,這樣子就是初住得無生法忍。這個是諸經論上的判位各式各樣的不同,這智者大師的智慧用四教去解釋倒是很圓滿。現在不管是初地也好、初住也好,總是這無生法忍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人開始契證法性真如理的時候的一個名字,若是小乘佛法得初果、那麼大乘就是無生法忍,這樣意思。

「恆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就是入了聖道了。這初開始入聖道,這件事倒是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用功修行、初發心修行的時候就是很辛苦,因為煩惱還是很強,不容易調伏,用功修行的時候很難,那麼到得無生法忍以後就容易了,因為得無生法忍以後他的智慧非常有力量,這煩惱力量薄弱了,他的正念一提起來煩惱就沒有影,就沒有那件事了,所以那時候修行就容易了。雖然是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初得無生法忍當然也是各式各樣的,有人有了四禪八定而開始得無生法忍,有的人沒能得四禪八定,在未到地定裡面得無生法忍。我昨天說到圓瑛老法師他的《楞嚴經講義》裡面、說到他得了未到地定,圓瑛老法師本身不可思議我們不說,就說這未到地定,我昨天說,你已經得到未到地定以後你再努力地去修定很容易就得初禪了、得初禪就容易。在初禪裡面你修四念處觀很容易就成功了,成功了不是得初果、是得三果、在小乘佛法來說是得三果,就是超越了。一般沒得四禪八定的人他若在未到地定裡面修行,他若是修四念處要先得初果,再努力修行得二果、三果、四果這樣子次第的;若是先得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在禪定裡面修四念處是超越的,他不先得初果、一下子就得三果,就把前二果都超過去了,是這樣的。但是在菩薩的位次也是各式各樣的,也有人得了四禪八定,也有人沒得、也是不一樣的,現在這裡就沒有提得不得定的事,只是說得無生法忍了。

「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得聞持陀羅尼這說法也不一樣,有的說是在第三地,十地菩薩第三地(初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在發光地的時候得聞持陀羅尼、有這種說法。也有說是在第五地的,這說法不一樣。這第三地是發光地就是得了禪定了,有這個意思;若是第五地也說得禪定那是得自在了,第六地是般若波羅蜜,那麼第五地就是更自在的境界。這聞持陀羅尼,前面得了無生法忍已經破除去一部分的煩惱(破除去見煩惱)能見到真如理、見到法性理了,聞持陀羅尼就是你已經到了這個程度以後,你再能夠聽聞佛法的時候他就能夠不忘,聞而就能持、持而不失就不失掉了。這聖人的心清凈,他那正念提起來的時候煩惱不活動,那個清凈心在聽佛說法的時候聞就能持,就能不忘。我們看天台智者大師的說法他常引經論,隨時講一段道理的時候就引經論上的話作證明、隨時他就引,這種事情可是不同。就是什麼呢?智者大師他拿筆寫文章的不多,這《法華三昧懺》是他寫的、還有《四教義》(仁義禮智信的義、四教義)也是他寫的,其它的著作都是他的弟子記錄的。他隨時就會引經論作證明,這件事我們這麼讀的時候好像也不感覺什麼,但是你自己去講法的時候,為人講開示的時候、或者你拿筆寫文章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出來,這智者大師…(那時候沒有大辭典啊!我看是沒有大辭典的,更沒有計算機),那麼他就隨時會引出經論作證那表示什麼意思?他就是有了陀羅尼了,他就把經論一看他就背下來了,就是一過目就能背下來,隨時需要隨時就能引出來作證明,這就是有了陀羅尼的關係。我們現在凡夫的智慧也不錯,用大辭典、或者是用計算機一按紐就來了、也是可以;但是如果你自己用功修行,假設能把《法華經》背下來,你修《法華三昧懺》背《法華經》,把其它雜事都停下來,三七二十一天用功,有可能在三七十二一天見到普賢菩薩了,見到普賢菩薩…你看〈普賢菩薩勸發品〉就能得初旋陀羅尼、百千萬億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你得陀羅尼,得陀羅尼也就是聞持陀羅尼。初旋陀羅尼智者大師解釋是旋有入空、他這麼解釋;如果依照旋有入空的意思來解釋,智者大師應該說是得無生法忍了,應該是這樣說,不過這種說法是按照《大品般若經》來講應該是聖人了、不是凡位。智者大師的藏通別圓四教,在圓教的圓五品還是凡位,但是若是得初旋陀羅尼,那旋有入空若是跟《大品般若經》來講,應該是得無生法忍了。不過後來智者大師他初見南嶽大師,南嶽大師叫他讀《法華經》,讀了三七二十一天就看見靈山會上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的這個境界,他只是說這麼一次,以後他的境界是什麼再不說了;不過在臨終的時候有人問他,他還是說是圓五品。但是我看那種境界不可思議,那種人…南嶽大師說他是圓教的十信位,智者大師他就說他是圓五品,其實我看他可能更高,不只是圓五品。所以這地方「得聞持陀羅尼」這就不得了。我們一般人讀書,這一本書你細心地讀它一遍,譬如說《大智度論》能夠從頭讀它一遍就感覺很不容易,但是讀完了的時候究竟《大智度論》裡面說什麼?就攝持不住。所以我們現在的辦法,一般的辦法,有佛學院大家到那兒去讀去,有講這個課有那個課,我們歡喜就去了,我不歡喜我就不到佛學院去,我自己住茅篷自己用功修行、也是好,自己肯用力也好但是自己用功慢,你自己用功你成就的慢,你若在佛學院里可能會快一點。但是我們看智者大師的傳,你看南嶽大師傳那就是個佛學院嘛,但是那種方法和現在方法不同,那些人他就受持一部經,我們就說智者大師他就是把法華三經都背下來,好像是兩周、一周(旬)算十天兩周(旬)就是二十天,二十天把這三部經就背下來,他就是讀《法華經》這樣讀他就成功了,讀三七二十一天就見到佛了,見到釋迦牟尼佛在說經,從那麼以後就開大智慧就能講《大品般若經》、講《法華經》,就能夠說法了,就這樣成功的,古人多數是這樣子。當然也有聽這些老法師講經,也有這樣子辦法。我們現在如果感覺到自己讀經很困難,你不妨也這樣做,就是把《法華經》背下來,拜《法華三昧懺》三七二十一天,說三七二十一天我拜了以後也沒有見到普賢菩薩、你再來三七二十一天,你真是放下,把雜事放下、由別的人幫幫忙作外護,你真能放下,你照《法華三昧懺》的說明去拜,就是要清潔,你去了廁所的時候你回來要洗澡,現在這件事並不難嘛,要把衣服要洗得清凈,拜這《法華三昧懺》。真若是一個三七不成功、再來一個三七、再來一個三七,也不算久嘛才二十一天,三個二十一天才幾天呢,就是兩個月、三個月;若能見到普賢菩薩你就能得陀羅尼,這時候你再讀經的時候就是容易了。可是有的人就感覺背經這個事情很難、很頭疼、好像不願意背,其實背經和背大悲咒一樣,按我來看。當然也要拿點耐心,你就是一段一段地幾句幾句地這樣背,今天也背明天也背,也並不是難事,就是有忍耐一點。當然背多了的時候是有點不同,背多了的時候你需要少睡覺,如果是你的記憶力像我這樣的話,就得少睡覺、睡覺要減少一點,你拿出來時間就可以夠用了。但是背下來以後你也會很歡喜的,所以「得聞持陀羅尼門」,這個「門」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得了這個陀羅尼以後這個陀羅尼是個門,從這裡面還會發出來很多很多的陀羅尼的,所以這個禪門也是這個意思、陀羅尼門、三摩地門都有這個意思。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這個樂說無礙辯才,你前面得了聞持陀羅尼了,很多一過目都不忘了,這時候應該說…你若見到普賢菩薩得了陀羅尼的時候,或者說我們說開悟了,也可以這樣說。那個時候你再進一步你去修奢摩他毗婆舍那的話,那麼你就很容易得無生法忍的,得無生法的時候就是聖人了,那麼有樂說無礙辯才。不過這上面說這樂說無礙辯才,我們在《華嚴經》的十地上看要到第九地四無礙辯才成就的。所以我們說我們凡夫有語言的問題,我到另一個地方去那個地方說話我不懂,很多很多語言的問題,聖人也是有這個問題,若到第九地的菩薩就沒有這個問題了。有樂說無礙辯才就是發大悲心,他有聞持陀羅尼通達了一切佛法,他很歡喜地為一切眾生說法,那是無障礙的境界,不像我們若是講開示還得預備預備,這不是容易;但是這個大菩薩那個樂說無礙辯才是不可思議的。聞持陀羅尼是自己成就的功德,樂說無礙辯才也是自己成就的功德但是能夠廣度眾生了。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這個又不同了。我剛才說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智者大師說是從空出假,就是一中無量、這一個字裡面能說出來無量義,一個法門裡面能說出來無量無邊的法門,就是有那種大智慧境界,所以叫作「百千萬億旋陀羅尼」。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不退法輪」我們在初開講〈敘品〉的開始的時候曾經說過、講過這個不退法輪。「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前面是三千大千世界,這個就是中千世界,小千、中千,就是兩千。「中千世界的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凈法輪」,清凈法輪,什麼是清凈?就是第一義諦就清凈了,能夠離一切相、諸法寂滅相,遠離一切障礙,能夠轉這樣的清凈法輪度化眾生的。「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前面只是說這個菩薩能得到這種功德,但是沒有說幾生得無上菩提,這裡可說出來「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再有八生,或者人間的一生或者天上一生,再過八生就能得無上菩提了。

「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二生當得就是十地菩薩了。「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再有一生就是等覺菩薩了,這個等覺菩薩再有一生就得無上菩提了,這是這樣意思。那麼這個菩薩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聽了〈如來壽量品〉他的功德達到這個程度。「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樣說前面這些得功德的人,一開始說得無生法忍這以後都是聖人,這說「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在得無生忍之前的境界了,按天台宗的圓教來說就是十信位,十信菩薩叫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在《維摩經》上智者大師解釋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是說是十信位,十信就是內凡。這意思說我們在外凡的人,就是我們煩惱時時活動的人、我們也相信佛法,我們也用功修行但是煩惱還沒能調伏,這就姑且說是外凡。這外凡的人就像我們這種人,我們也會…或者說是別人叫我們發菩提心,或者我們自己有一念的誠懇跪在佛前:我弟子妙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能夠這樣做;但是自己反省自己這樣做了以後和沒做的時候有什麼不同?煩惱還是照樣活動,還是這樣散散亂亂地,沒什麼特殊的不同;但是十信菩薩可不同了,就是內凡位的菩薩是不一樣的。內凡位的菩薩他能夠…就像四安樂行的那種境界,就是入慈悲室、忍辱衣、如來座、他心能念念地與道相應,他若一精進勇猛的話就能得無生法忍他就能見佛的,那境界可不同了,所以智者大師說「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前面是如來分別這麼多的菩薩聞〈如來壽量品〉所得的功德,當然這都是人家的事情,我們只是照文念一念,我們自己是一無所有啊!就講到這裡。

第84講--1994年6月11日

己三、瑞表圓益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無量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並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又雨細末栴檀、瀋水香等。於虛空中,天鼓自鳴,妙聲深遠。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瓔珞、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如意珠瓔珞,遍於九方。眾寶香爐燒無價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旛蓋,次第而上,至於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讚歎諸佛。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無量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並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總授法身記分三科,第一科是經家總敘、第二科如來分別,現在讀的文是第三科瑞表圓益。

「授法身記」我昨天沒有解釋。這「授記」分兩類,第一類是授應身記,就是佛的大慈悲他是成佛了,為了度化生死的凡夫來到人間示現一個凡夫境界、有父親有母親然後覺悟無常了、出家修行然後成佛了,這樣子度化眾生圓滿了就入涅盤,這八相成道,這是授應化身的記的,這是一個方便示現的境界,不是真實的。授法身記就不同了,法身記就是這位修行人他是自己用功修行由凡而聖,在聖位又繼續地用功修行,到了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十地等覺、多少生他就得無上菩提了,這叫作授法身記,這和應身記不同。這授法身記是他自己真實的用功修行的境界,不是方便示現的。現在這一段文先說總授法身記,有得無生法忍的、有得陀羅尼的、轉不退轉法輪的、八生當得無上菩提的、乃至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這就是授法身記。授法身記這個法身,應該說二身裡面那個真身就是,就是他自己用功修行成就了圓滿報身的境界,這叫作法身,是這樣意思。法身是一種理性,你修行不修行都是那樣子、無差別的,但是成功了以後法身才圓滿地顯現出來,所以也可以說授法身記。但是法身圓滿顯現也就是圓滿報身成就了,所以授法身記就是清凈法身和圓滿報身合起來的真身佛,授這樣的記,這叫作授法身記。

現在第三科、瑞表圓益,就是有這麼多的人得無生法忍乃至到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無量無邊的那麼多的人得道,這件事非常地重大了,所以就感應了很多的瑞相。這瑞相也就表示有這麼多的人得了聖道了、得到圓妙的功德利益,這樣意思。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的時候,這不是世間的財利,這是出世間的清凈無為的功德事。「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陀羅」這前面也是解釋過,翻中國話是個適意華,看見的人心裏面歡喜。在虛空裡面「雨」、降下來適意華、大適意華「以散」在「無量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子座上」的佛,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分身佛、從他方世界來的。「並散」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和「久滅度多寶如來」這樣子。「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這表示在一切法的寂滅相上成就了無量無邊圓妙的智慧,這曼陀羅華是表示修行人成就的無漏的智慧華。這個華是先散在分身佛,然後散在釋迦佛和久滅度多寶如來,在前面〈見寶塔品〉的時候就是十方分身諸佛來,這是表示佛的應化身,釋迦牟尼佛本身就表示圓滿報身,多寶如來表示這個清凈法身。這樣的次第,這個華從虛空中落下來、在文字上的次第是先供養了分身諸佛,這表示圓滿報身雖然是真實的,應化身是方便示現的,可是一切眾生能夠接受佛的教化還是從應化身開始的,從這裡開始然後你才知道有圓滿報身、有清凈法身的、有這樣的意味的。「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這個華是供養了三身佛同時也供養了法會大眾「諸大菩薩及四部眾」,這表示這些人都得到都成就了圓妙的智慧,他們通達了三身佛的妙果、應化身、圓滿報身、法身的這種無差別的平等的境界,是這個意思。

「又雨細末栴檀瀋水香等,於虛空中天鼓自鳴,妙聲深遠」,前面雨華這是一個瑞相。這地方又說到「又雨細末」的栴檀香瀋水香等、這是雨香,這也是一個瑞相。這個香表示什麼呢?表示出世間聖人的無漏福德的境界。無漏的福德若按戒定慧來說,前面的華是表示無漏的智慧、這香就表示戒定的福德了、戒定真香,所以「又雨細末栴檀瀋水香等」。「於虛空中」又有「天鼓自鳴」、不是人為的,天鼓自鳴妙聲特別地深遠。這是天鼓自鳴瑞這種瑞相,這表示佛的圓妙的法音能演說無量無邊的佛法覺悟眾生的,所以妙聲深遠。

「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瓔珞、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如意珠瓔珞遍於九方」,這是天衣瓔珞的瑞相。「又雨千種天衣」,這不是一個少數,很多的天衣、不是人間的。還垂下來很多的瓔珞、垂諸瓔珞,加起來垂諸瓔珞,還有真珠所成的瓔珞、還有摩尼珠瓔珞、還有如意珠瓔珞。這如意珠瓔珞就是摩尼珠、摩尼翻到中國話就是如意,那麼也可能是多出來的一句;也可能不是多,那麼「垂諸瓔珞」是一句、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如意珠瓔珞,那就表示戒、定、慧、陀羅尼四種瓔珞。「又雨千種天衣」,這衣表示寂滅忍,前面〈法師品〉那個衣室座、那個衣就是忍辱衣,這表示這麼多的修行人這得聖道的人都有忍辱衣,就是他內心裏面有無漏的戒定慧的聖法,所以他能夠遇見一切境界的時候都能溶化、心住上舍,心不為境所動搖,所以叫作寂滅忍。垂諸瓔珞就是剛才說四種瓔珞,四種瓔珞來攝化一切眾生,這樣意思。「遍於九方」,從上方降下來,加上下方,加上四方四維正好就是十方了,「遍於九方」這表示自己得到寂滅忍也好、得到瓔珞也好都是普遍一切眾生的,這境界是非常廣大的;普遍攝化一切眾生的,可以這樣說。

「眾寶香爐燒無價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這是燒香供養瑞。「眾寶香爐」燒這個無價的香,自然地、不由人力,自然地「周至」周遍一切處來供養法會大眾、供養大會。這個香前面說是表示福德的,現在燒香加個「燒」字,就表示智慧,就是福德智慧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這表示自己修行的這種福德智慧,「供養大會」就表示趣向於無上菩提,圓滿極果、圓滿無上菩提的意思。

「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旛蓋,次第而上至於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讚嘆諸佛」,這是旛蓋讚歎瑞。「一一佛上」這麼多的分身佛、又是釋迦佛、多寶如來,「有諸菩薩」有很多的菩薩拿著旛又拿著蓋,「次第而上至於梵天」,由人間的虛空展轉地向上面一直到梵天這麼高。「是諸菩薩」以微妙的音聲「歌無量頌」,就是有韻的說出來很多的頌來「讚歎諸佛」。這「旛」是翻轉的意思,這表示這修行人初得無生法忍,假設從十地開始,初地到二地、這就是一個翻轉的意思,就是斷一分無明惑,見一分法身之理,這就叫作翻轉;也叫作增道損生,就是增長一分圓妙的智慧就損滅了一分的無明,這樣意思。還有「蓋」,蓋表示佛菩薩的大悲心的意思。這個旛表示增道損生、破除無明惑見法性理,這是自己修行的意思,這蓋是表示慈悲;那也還就是一個智慧、一個慈悲,這就是菩薩智慧慈悲利益眾生的這種功德,一個慈悲、一個般若智慧。「次第而上」就是由因至果,「上至梵天」就是究竟的第一義諦,也可以這樣說;究竟的第一義諦、到那裡就是圓滿無上菩提了。「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讚嘆諸佛」,這表示《法華經》是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令一切眾生普得聞之,一切眾生齊成佛道的意思。

戊三、彌勒總申領解(分三科)

己一、頌時眾得解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佛說希有法,昔所未曾聞,世尊有大力,壽命不可量。無數諸佛子,聞世尊分別,說得法利者,歡喜充遍身。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這底下是第三科彌勒總申領解,從三○六頁上來的。總申領解分三科,第一科頌時眾得解。

「爾時彌勒菩薩」就「從座而起」從他的座位站起來。「偏袒右肩」,我們人是兩個肩、一個右肩一個左肩,左肩是照常覆蓋著,只是把右肩露出來,所以叫作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佛說稀有法、昔所未曾聞,世尊有大力、壽命不可量。無數諸佛子、聞世尊分別,說得法利者、歡喜充遍身」,這是頌時眾得解。佛為我們為法會大眾說開近顯遠的妙法,這樣的妙法以前是沒曾聽聞過的、聞所未聞。彌勒菩薩這時候知道佛是有大力,威猛大勢之力、師子奮迅之力、神通自在之力,從成佛已來那麼長遠常住不滅一直到盡未來際,有這樣的大力量、佛的壽命是不可限量的。這是頌佛所說的法,這底下頌時眾會得解。「無數諸佛子」聞世尊的分別,「說得法利者」,分別什麼呢?說法會大眾多少多少人得無生法忍、多少多少人得什麼什麼功德、乃至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歡喜充遍身」,大家心情全身地歡喜,這就表示法會大眾都領解了的意思。

己二、頌如來分別

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羅尼,或無礙樂說,萬億旋總持。或有大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不退之法輪。復有中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清凈之法輪。復有小千界,微塵數菩薩,余各八生在,當得成佛道。復有四三二,如此四天下,微塵諸菩薩,隨數生成佛。或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余有一生在,當成一切智。如是等眾生,聞佛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凈之果報。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聞佛說壽命,皆發無上心。

「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羅尼…」這底下頌如來的分別。或者是法會大眾有的人初得無生法忍、就是不退地,不會再失掉了、不會再退下去的。我們在凡夫用功修行的時候總是進進退退的、有時候進有時候退、退以後又會再進,就是這樣子。等到入了聖位的時候得無生法忍以後,他成就了清凈無漏的智慧的時候,這時候這個智慧這種功德永久也不會再失壞的,所以叫作不退,就是他那樣的智慧出現了他不會再失壞。這裡面的原因就是把一部分的煩惱的種子消滅了,那個成就的清凈的智慧不會再受到那個煩惱的破壞,煩惱不能再破壞他了,所以他那個功德一直地存在。我們凡夫雖然有時候用功修行沒能斷煩惱,這個煩惱他會出來活動,所以有時候精進、有時候懈怠、有時候煩惱不動、有時候煩惱活動,成就的功德就不隱定,他就會被破壞。所謂破壞就是破壞這個現行而不是種子,我們栽培的功德的種子阿賴那識裡面也還是很牢固的,但是現行就不一定,煩惱一影響他他就會動搖,就指這一部分是有問題。現在聖人他斷掉了煩惱了,他內心的煩惱斷掉了、內心沒有煩惱來破壞他的功德,所以他不失掉。外邊的境界雖然也有影響,但是聖人有無漏的智慧能溶化外邊的境界,所以就沒有問題了。

「或得陀羅尼」多少多少人得了陀羅尼,總持一切佛法。或者得到無礙辯的樂說無礙辯才、或得到萬億旋陀羅尼、總持。「或有大千界微塵數」的菩薩,「各各皆能轉不退」的法輪。「復有中千界」中千世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清凈」的法輪。「復有小千界、微塵數菩薩,余各八生在」還剩下來八番生死就得無上菩提了,所以八番生死還在,「當得成佛道」成無上菩提。「復有四三二、如此四天下」四個四天下微塵數菩薩、三個、二個四天下微塵數菩薩,「隨數生成佛」隨他有四生、或者三生、或者二生得成無上菩提的。「或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余有一生在」,還剩下來一生的存在就得無上菩提了,「當成一切智」,這裡一切智就指無上道、無上菩提說的。「如是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凈之果報」,這一句話好像結束前面這麼多聖人的意思,得沒有限量、無漏也是清凈的意思,沒有煩惱漏那清凈的果報。這清凈或者說是他內心裏面沒有煩惱得到清凈的法身,果報是得到無障礙的世界。「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聞佛說壽命、皆發無上心」,這個是沒有入聖位,只是發菩提心,前面說就是圓教的十信、即是賢位,他再進一步就是得無生法忍入聖位了。

己三、頌瑞表圓益

世尊說無量,不可思議法,多有所饒益,如虛空無邊。雨天曼陀羅、摩訶曼陀羅,釋梵如恆沙,無數佛土來。雨栴檀瀋水,繽紛而亂墜,如鳥飛空下,供散於諸佛。天鼓虛空中,自然出妙聲,天衣千萬種,旋轉而來下。眾寶妙香爐,燒無價之香,自然悉周遍、供養諸世尊。其大菩薩眾,執七寶旛蓋,高妙萬億種,次第至梵天。一一諸佛前,寶幢懸勝旛,亦以千萬偈、歌詠諸如來。如是種種事,昔所未曾有,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

「世尊說無量、不可思議法,多有所饒益」,這裡頌瑞表圓益第三科。「世尊說無量、不可思議法」就是開近顯遠的妙法,「多有所饒益」就是利益了很多很多的眾生得大法利,「如虛空無邊」像虛空似的沒有邊際、得到的功德也是沒有邊際的。「雨天曼陀羅、摩訶曼陀羅,釋梵如恆沙、無數佛土來」,「雨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這是雨華瑞,「釋梵」釋就是釋提桓因、梵是梵天王,像恆沙那麼多從無數的佛世界裡到娑婆世界來,這可見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普遍到無量世界去了。「雨栴檀瀋水」是誰雨的呢?是釋梵、恆河沙數的釋提桓因、梵天王他們供養大會的,這是雨香瑞,降下來栴檀香、瀋水香「繽紛而亂墜,如鳥飛空下」,繽紛就是很多而又是雜亂的樣子,就是那個香從虛空裡面亂墜的一個相貌,就像鳥「飛空下」從天空里飛下來的樣子,「供散於諸佛」。

「天鼓虛空中、自然出妙聲」這千天鼓瑞,「天衣」是天衣瑞;有「千萬種」天衣「旋轉而來下」(這地方沒有說瓔珞),天衣降下來的時候在天空里旋轉的相貌是「旋轉而來下」。「眾寶妙香爐、燒無價之香」還有很多的寶所成就的微妙的香爐、燒無價特別貴重的香,自然地周遍一切處、「供養諸世尊」供養大會。前面說是大會這地方說是諸世尊,供養大會那都是佛、都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這是燒香供養瑞。以下「其大菩薩眾、執七寶」的「旛蓋」有旛有蓋,「高妙」有「萬億種」、這蓋旛都是很高的有萬億種之多,「次第」能到「梵天」,「一一諸佛前、寶幢懸勝旛」還是幢,「亦以千萬偈、歌詠諸如來」,這麼多的菩薩說出這麼多的偈頌來讚歎諸佛,這是旛蓋讚歎瑞,這一共是六瑞。

「如是種種事、昔所未曾有」前面這麼多的瑞相、種種的瑞相是以前所沒有的、沒有這麼樣殊勝的,這可見《法華經》的殊勝。「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這到底是對的,這是應該歡喜的;說佛壽命就是八十歲就入涅盤了,以後再不度眾生了、你會歡喜嗎?所以這上面「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這個是對的。「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所有很多很多的眾生都具足了很多殊勝的善根,由此善根就可以幫助他圓滿他的無上菩提的願心了,「以助無上心」。

這是本門正說段圓滿了,到此完了。

丙三、流通段(分三科)

丁一、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分二科)

戊一、明現在四信(分四科)

己一、一念信解(分二科)

庚一、長文(分三科)

辛一、出相貌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這底下是本門的流通段。跡門也有流通、本門也有流通。這流通段里分三科,第一科是初一品半、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這「一品半」這個話,就是〈分別功德品〉剩下來這半品,另外就是〈隨喜功德品〉,這加起來就是一品半,裡面主要是說初品的因功德,這「初品」這以下就有說出來、就是一念信解,也就是圓五品的隨喜品;它的功德有因果之異,這一品半是說初品的因功德。那麼〈法師功德品〉、這是另一品了,不過那品明初品果功德流通,我們能夠用這麼多的功力就能得到這麼大的功德,的確是人會容易要流通《法華經》了。第三段是〈常不輕菩薩品〉就是第二十品、引信毀福罪證勸流通,你若信就有福,毀謗就有罪、引一個事實來作證明使令我們能夠堅定信心,我們就願意流通《法華經》了。分這麼三科、這是本門流通分分這麼三科。這是〈分別功德品〉和〈法師功德品〉〈不輕品〉,這文上都是以本門的開近顯遠這件事這樣的法為燃瑞(為開始說話、從這裡開始說的),從本門的開近顯遠開始說的這幾品,所以這個流通就判它是流通本門、本門的流通分了。

第一科是「初一品半、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分兩科,第一科明現在四信,就是佛現在的時候聽聞〈如來壽量品〉你所成就的四種功德叫四信。第二、明滅後的五品,佛滅度以後學習《法華經》的人他能夠有五品的差別,這話的原因就是前面說到分別功德的時候、得到功德是從十信開始一直到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法身那個增道損生那麼高的境界。得到那樣的利益、當然是當機眾、發起眾、影響眾這三種人都會得到;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不可思議境界、這是屬於當機眾,但四眾裡面還有個結緣眾、結緣眾就沒提,沒提就是現在這裡說的了。這裡說四信和這五品就是結緣眾、就是程度、善根沒有那麼強,還沒能夠去得無生法忍,但是他能夠一念信解(一共有四信、乃至到〈隨喜品〉以後又是正行六度有五品),這樣子會得到這麼大的功德,就說到這件事。這樣說就是結緣眾也會…(當然也不能說普遍都這樣子、其中有的人是這樣子),由一開始得到四信、再向前進步就是十信、再向前進步就是無生法忍乃至一生得無上菩提了。這一部分淺的利益、就是得四信,照理說這是聽聞《法華經》起碼的一個功德,但是這上面說的也不可思議了,這是我們這些善根不強的人應該有成就到這裡。

現在是說到第一科明現在四信,這一科分四科,第一科一念信解、第二解其言趣、第三聞持供養、第四深信觀成。一念信解這一科里又分二段,第一段是長文、第二段是偈頌。長文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出相貌,說出來一念信解的相貌,其實這地方說這個相貌說得很簡單。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就招呼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說有的人他現在聽佛說如來壽命長遠這樣子,「乃至能生一念信解」,說是他們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到一生得無生法忍、乃至到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到了內凡位的境界,再向下來說「乃至能生一念信解」,就是時間不是很長、他聽的法也不是很多,或者這麼樣形容。「能生一念信解」、一念就是現前的一念心,或者一念信解表示時間就不是很長的意思,對於《法華經》對於〈如來壽量品〉說的佛法他一念信而不疑、一點不疑惑,如來如是知見三界之相、不如三界見於三界…這樣的佛久遠成佛所證悟的第一義諦,你能夠一念的信解,信、深信不疑,你心裏面能明了了、解就是明了的意思。當然這樣說也是不可思議,你能夠明了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這件事也是不可思議。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有什麼好處呢?先出相貌,下文說到的更詳細一點,這裡就是說這麼一句「一念信解」。

辛二、明功德(分二科)

壬一、總論無量

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他所得到的功德…。這底下是(一出相貌)第二科明他的功德、第三科明位行不退。第二科明功德分兩科,第一科是總論無量,這是總論無量。他所得到的功德是「無有限量」,你不能給他一個限制說就到此為止了、不可以那樣說,是總論無量。

壬二、格量顯多(分二科)

癸一、舉五度為格量本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屍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

第二科是格量顯多,就是較量顯多。分兩科,第一科舉五度為格量本,這就是舉五度為格量本。這話怎麼講呢?就是舉出來這五波羅蜜的功德是很多了,用這很多的功德來比量那個一念信解的功德、作個比量,就是這麼意思。也好像是一個尺,賣布的、作衣服的要有個尺,用這尺一量喔!這布是多少尺。現在說舉五波羅蜜功德為格量本也就是說出一個尺來,用它來量一念信解的功德所以叫作格量本。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這句話是什麼呢?就是動機,你為什麼要修行布施波羅蜜乃至禪波羅蜜呢?就是為得無上菩提,這句話也很重要;說我為得人天的果報,那個功德就又一個事情了。所以為得無上菩提的、這個目題,「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這麼長的時間內「行五波羅蜜」,修行這五種波羅蜜。那五種呢?第一個是檀波羅蜜、第二屍羅波羅蜜、第三羼提波羅密、第四毗梨耶波羅蜜、第五是禪波羅蜜,這五個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不在內,就是這樣意思。為什麼般若波羅蜜不在內呢?因為前面那一念信解就是般若波羅蜜,你通達佛久遠劫前所證悟的法之理,那就是般若的智慧,你現在一念信解就是通達那個法性理的智慧,當然這個智慧不是無漏的智慧、不是佛成就的無漏的智慧;這是般若波羅蜜不在內。這目的是為得無上菩提,經過八十萬億那由他劫這麼長的時間行五波羅蜜。

癸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

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這是第二科、正格信解功德甚多,前面說出來五波羅蜜的功德多,用這個功德正式地來較量這一念信解的功德是很多的。「以是功德」,用這個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的功德,比前面一念信解的功德,百分不及其一,這一念信解的功德是百分之一,這五波羅蜜的功德不及一念信解的功德的百分之一,不及一念信解的功德千分之一,這說得還不對、說百千萬億分還是不及其一。或者說是這個百分,就這五波羅蜜的功德是一分,現在增加到一百分,你還不及那一分的一念信解的功德;千分、百千萬億分也不及那一分一念信解的功德,可以這麼講、也是一樣。「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說是我再重新說一說,用數學有更多的演算法來算一算,或者是用譬喻、恆河沙數的譬喻,也還是不能知道;這可以知道這一念信解的廣大無邊了。

辛三、明位行不退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者,無有是處。

這是第三科、明位行不退。若是「善男子善女人」他能夠成就了一念信解的功德的話,這個人他於無上菩提退的、是沒有是處、是沒有這種道理,他不會再退的了。這就是你對於這一念信解的功德熏習在阿賴耶識裡面了,他就是永久也不會失壞,有因緣的時候他就要增長、他就要發現行了、種子發現行,現行再一熏習就增長了,增長以後又再要熏習,展轉地增長,他只有向前進而不會向後退的,所以那叫作「無有是處」、若退的話「無有是處」。

我們凡夫作惡事是有退的可能,這惡的力量和善的力量,在我們欲界的眾生的看法惡的力量大過善的力量、作惡的時候作得很勇猛,你讓他去作善事就有點勉強,這就看出來在欲界的眾生善的力量軟弱、惡的力量強大。若到色界天以上就善的力量大、惡的力量小,因為禪定把惡的力量降伏了,所以它發出來的作用很微小的,而善的力量強大。但是色界天終究也還是要墮落下來、無色界天也是一樣,這惡和善、善和惡就是互相鬥爭,總是超不出去、跳不出去、一直在這兒流轉。惡人有的時候自己也知道自己作惡不對,但是就隱藏、我沒有作惡,心上還是有點不安,所以也會去作善事。作善的人也不可能完全作善,因為內心裏面也有煩惱種子,他有因緣的時候也就會作惡的,所以生到天上的人他會下來,到三惡道去的人他也會出來,就這麼回事,但老是這樣子變動。可是你遇見佛法僧三寶修學無漏的善法的時候,他就是一直向前進、一直向前進、增長,只是在現行的時候、有的時候會軟弱一點、有的時候會強一點,但是他繼續向前進步的。而世間的有漏善法、有漏的惡法,會去破壞這出世間的善法的、會這樣,這現行上有的時候會低落一點;但是那個種子不受影響,它有因緣的時候還發生作用,一直到一下子得無生法忍了,這清凈無漏的智慧出現了的時候,世間的善惡不可以影響他了、不行了。那麼他那一念清凈的智慧出現的時候,他能夠殺煩惱賊的,世間的善法不能和他鬥了,所以他能繼續地向前進一直到無上菩提的。若是沒有得出世間無漏的智慧,無漏的戒定慧沒出現的時候總是有勝有負,有的時候惡的勢力勝了,有的時候善的力量強了,都有勝有負的。但是修學佛法無漏的戒定慧成就以後永久是勝利的,而不會再失敗了,所以是「退者,無有是處」。

這上面說到仙人,他不是佛教徒,他修禪定得到色界四禪,由四禪裡面又修神通又得到五種神通成為神仙了,也是神通變化不可思議,但是他們成就的那種功德不牢固。說佛在世的時候,憂填王…是誰,他領著宮女到山野裡面去唱歌跳舞在那裡愉樂,天空裡面好多的仙人從那兒經過,一看見這種境界一聽見這種聲音的時候就從虛空裡面掉下來了,就是心一動了的時候禪定就沒有了,禪定沒有了神通也沒有了所以就從天空里掉下來;這件事這是指有漏的世間的修行人、不是佛教徒。若是佛教徒你若是成就了,用這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你成就了神通的時候,那他不會從天空掉下來的,就是因為這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力量太大了,世間這種迷惑人的境界對他是等於零了。

現在這裡也有這個意思,「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者,無有是處」,所以這善惡大概地說、在佛法上來說,善的力量高過世間的一切的力量,這無漏善法的力量高過世間一切的力量,一切力量不能同它敵對的、不是它的對手,所以這是佛法的偉大。

這裡面「退」,位行不退,有位不退、有行不退。這位不退是什麼呢?這裡有幾種說法,一種就是不會再墮落三惡道了、你決定能保持人的資格,這叫位不退。第二個解釋,他決定能保持菩薩的身份而不會退到二乘人那裡去,那也叫位不退。不過一般地說,你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就不會到三惡道去,得初果了、不會到三惡道去的,就叫位不退。行不退,就是你一念信解了,如果你能進一步修行六波羅蜜,這樣子這行它也不退。這個不退或者這樣說,就是你這種功德栽培到阿賴耶識裡面去它就不會再失壞了,它保證你以後還會繼續地更進一步地去修行六波羅蜜的,所以也是不退,那就不是在一時的現行上說。

庚二、偈頌(分三科)

辛一、超頌功德(分二科)

壬一、超頌格量顯多(分二科)

癸一、頌舉五度為格量本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於是諸劫中,布施供養佛,及緣覺弟子,並諸菩薩眾。珍異之飲食、上服與卧具,栴檀立精舍,以園林莊嚴。如是等布施,種種皆微妙,盡此諸劫數,以迴向佛道。若復持禁戒,清凈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嘆。若復行忍辱,住於調柔地,設眾惡來加,其心不傾動。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為斯所輕惱,如是亦能忍。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閑處,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這底下是偈頌。7:23s庚二是偈頌,偈頌分三科,第一科超頌功德、第二科頌位行不退、第三科追頌相貌。第一科超頌功德分兩科,第一科是超頌格量顯多,這一科分兩科,頌舉五度為格量本、先頌這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於是諸劫中、布施供養佛、及緣覺弟子」,前面說「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這上面說「若人求佛慧」,這可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麼?就是佛智慧,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智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修「行五波羅蜜」。

「於是諸劫中」行「布施供養佛」,前面五波羅蜜只是例出名字來,這底下詳細說這五波羅蜜。「布施供養佛」,什麼叫作布施波羅蜜、這檀波羅蜜是什麼?就是供養佛,華、果、種種的,還供養「緣覺弟子」,這弟子就是聲聞了、緣覺是辟支佛,聲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並諸菩薩眾」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供養什麼呢?「珍異」的「飲食」,特別珍貴、不同的一種飲食,和「上服」最高上的衣服,還有「卧具」,「栴檀立精舍」,用栴檀木造的修行的地方,用現在的話說是造一個廟了、「栴檀立精舍」,「以園林莊嚴」這個精舍還有園林作莊嚴的。「如是等布施」種種皆是微妙的,「盡此諸劫數、以迴向佛道」,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這布施波羅蜜,行完了的時候要迴向無上菩提,不是說我將來有作國王、不是這個意思。「若復持禁戒、清凈無缺漏」這底下說戒波羅蜜,若復他能夠守持、嚴守戒律,持得很清凈,沒有缺、沒有破戒、沒有漏失,也是求無上菩提的,「諸佛之所嘆」,戒持得清凈到了什麼程度?為佛所讚歎。「若復行忍辱、住於調柔地」,他的心性很調柔不那麼粗暴,「設眾惡來加」之於他、「其心不傾動」。「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為斯所輕惱、如是亦能忍」,「諸有得法者」就也是佛教徒、他很精進地努力修行有一點成就、有一點消息,或者得了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四禪八定,或者得了什麼辯才智慧怎麼地,「懷於增上慢」他心裏面就認為是得聖道了、得阿羅漢果了、得無生法忍了,有的人得了未到地定就認為是得無生法忍了、還有這種事情,那這就叫無增上慢。這個增上慢的人就是輕慢你,你們不行、你看我的修行有多好!就是輕慢其它人,「如是亦能忍」,這種輕慢的境界他也能忍受。這意思,一般的凡夫境界、一般的這種境界來侵惱人,人可能看…這是普通人,自然是這樣子,可能容易忍。這有修行的人、而實在沒有那麼大修行認為是很大了,來輕慢他呢這好像是不能忍,這意思是說:一般人起煩惱,你怎麼有修行還起煩惱?那麼這就是不同了,「如是亦能忍」。

「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勤精進、他的意志、他計劃三個月內我要背《法華經》把《法華經》背下來,他就決定這樣做,有什麼事情都不會阻礙他的,這就姑且這麼說、還有其它的意願、常是很堅固、不變動。「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也不會懈怠、不精進了,不會的。「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閑處」,前面是精進波羅蜜,這底下說禪波羅蜜。住在空閑沒有憒鬧的地方,在那個地方或者是坐或者是經行。「除睡常攝心」,他減少睡眠叫除睡,常是攝心不亂,那麼長的時間內能夠攝心不亂,的確是不可思議。「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你若能夠「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減少睡眠,那麼當然是能夠得到能就成就很多的…四禪八定都會成就了。「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他心老是安住而不散亂。「持此一心福」,他用這樣一心不亂的大福德「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這是等於一個願了,我將來得無上菩提的時候我能窮盡,就是究竟圓滿了高深禪定的境界,這是一個迴向的意思。「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這麼大的功德。

癸二、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

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

這是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有善男子、善女人聽我說如來的壽命那麼長遠,「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不要說得無生法忍不說,乃至一念之間對於佛所證悟的法性之理、有了信解的這種清凈的功德的時候,所得到的福德超過前面的五波羅蜜的功德的。

壬二、追頌總論無量

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深心須臾信,其福為如此。

這是追頌總論無量那一科。若是一個人他完全沒有一切的疑悔,對於佛說久遠久遠以前就成佛了,一直地度化眾生、常住不滅盡未來際地度化眾生,不是入涅盤以後不度眾生了,你對這件事一點疑悔也沒有、一點疑惑也沒有;若是有了疑惑,那就不同了,就沒有功德了。沒有疑、沒有悔,悔者恨也;你若有疑惑、疑惑接著就沒有信心,沒有信心就認為佛說妄語了,如果你這樣想,心裏面對佛的恭敬心也就沒有了,就來了悔了,就是…我何必信佛呢?種種的事情都來了。「深心須臾信」,你能夠沒有疑悔,一點疑悔也沒有,「深心須臾信」,就是你能夠有信心而能夠深入地去解那個第一義諦、那個法性之理的話,須臾間能這樣信、信一下,「其福為如此」,你得到的福就是這樣子,就是超過了八十萬億那由他劫的五波羅蜜的功德,是這樣。

辛二、頌位行不退(分二科)

壬一、明不易信解

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

這底下頌位行不退。頌位行不退分兩科,第一明不易信解,一念信解說起來好像是很容易,實在不是容易的,這底下就表示這不容易的相貌。「其有諸菩薩」若「無量劫行道」那麼長遠的去修行去,行什麼道這就沒有說,或者說也是行五波羅蜜。「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他這個時候聽我說佛的壽命,他是能信受的;那樣說,就是能一念信解的人他有無量劫行道的善根,那個善根成熟了現在才能對佛這樣的說法才能信。這個事情是那樣,這有信無信這句話已經說得清楚了,但是在我們的心裏面,你譬如說一個不信佛的人他忽然間看見佛教的書,他感覺到非常地有道理就發一念歡喜心,這信心來的時候同時有歡喜心在裡面的,有這麼個意思。說若是一念信解,是信一切法皆是佛法,你這樣一念之間去思惟的時候,你心裏面會很大的激動會生出來。譬如說《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在文字上就是很簡單幾個字,若是你能夠如那個文去那樣思惟一下,你如果是有善根的基礎的時候,你會好像這天地都變了,立刻地完全是有不同的感覺、是不同的。

「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這可見一念信解不是容易。若是我們聽見了心裏面也沒有說不信,但是也沒有特別的感覺,當然也不能說他沒有信,但是還是沒有入;這信有個入的意思,沒能信受領受了,這裡面還有點不同。所以「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這可見這個信不是容易。

壬二、明信解則必發願故得不退

如是諸人等,頂受此經典,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

「如是諸人等、頂受此經典,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這以下明信解則必發願故得不退,這還又說出來一個相貌,他若真信的話他會發願,信解則必發願故得不退,所以他能夠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諸人等」就是這些一念信解,對於佛開近顯遠你能夠一念信解的這些人,這個人還有一個什麼相貌呢?「頂受此經典」,他對於《法華經》是特別地恭敬尊重的,放到頭頂上才感覺到舒服,那敢說把它丟在地上呢?都不敢。所以這個經放在桌面上或放在書架上不能用世間的書放在佛教的書上面、放在經上面,所以應該有恭敬心「頂受此經典」,這是一種尊重。「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他會發這個願,佛無量劫前成佛以後長壽一直到盡未來際,我也願意這樣子,願我於未來也能夠成佛,也能長壽地度化眾生弘揚《法華經》。「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釋種姓的王,這是大自在的境界,佛在家的時候是姓釋迦。「道場師子吼」,像釋迦牟尼佛出了家以後在道場在菩提樹下成佛了,師子吼「說法無所畏」,所演說佛法無所畏懼,就四無所畏(一切智無所畏、漏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說盡苦道無所畏)。「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這「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當然也包括佛開近顯遠在內的。「我等」於未來,他發願了,發願什麼呢?前面是舉一個例子「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這是舉一個例,這底下就發願,說我們未來世也要成佛,也為一切眾生所尊敬,坐於道場的時候,坐在菩提樹下的時候,也為一切眾生開權顯實、開近顯遠、說壽也是這樣子。這地方有個問題,釋迦牟尼佛久遠就成佛了,所以他是壽命那麼久而又能夠常住不滅,說是我們現在一念信解了,那麼成佛了才成佛,不是久遠以前就成佛,怎麼能說「說壽亦如是」呢?也可以這樣有這個問題。但是這樣講「說壽亦如是」是說你盡未來際的常住不滅,當然壽命也是會很長的,就是這樣的意思。

辛三、追頌相貌

若有深心者,清凈而質直,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如是諸人等,於此無有疑。

這是第三科追頌相貌,前面長文上就是「一念信解」就是較量功德了,這底下說一念信解的相貌,就說得多了。「若有深心者、清凈而質直」,若有深心者、這地方還是這樣解釋吧,就是他聽聞了佛本門的說法,他這個心能夠深入地去相信第一義諦,佛所以成佛了就是圓滿地覺悟了第一義諦了,他這一念信解也能深入地去信解這第一義諦,有這麼一回事,他能這樣子。這也可以說正念真如(可以這樣說)深心。「清凈而質直」他內心裏面相信這件事以後他表現出來的行為是清凈,不羨慕這名利的事情,這名利的事情不動其心叫清凈;「而質直」就是非常地誠懇真實、他不虛偽叫質直,很寬厚很誠實,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心裏面沒有彎曲、不那樣子。「多聞能總持」,他這種人有這樣的信心以後,他這法樂法喜會很強所以他願意多學佛法,或者是所聞的佛法不是很多,但是他能夠多覺義味,少少的幾句話他能夠覺悟了很多的道理,那也叫作多聞,也可以這麼解釋。「能總持」他解了聞了以後他還能總持,不是解完了就算了、忘掉了,不是的,他這種人有這種力量、能總持。「隨義解佛語」,他能夠由他所信解的義去覺悟佛說的話,佛說的話大概地說有兩種,一個是隨自意語、一個隨他意語,就是有的地方是隨佛自己的智能說出來一種語言,有的時候說的話是隨眾生的心情說的話的,就受到眾生的程度的影響,那麼他說的話就又一樣了,所以有的時候說布施波羅蜜、有的時候說戒波羅蜜,有的時候說般若波羅蜜,有的時候說六波羅蜜、不是說一個兩個,有的時候為實施權,有的時候開權顯實。那麼這個人「若有深心者、清凈而質直,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這就是一念信解的相貌,這樣說他一念信解的人他會發願、願我將來成佛,說壽亦如是,一念信解的人清凈而質直;其實我們信佛的人都應該這樣子。「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如是諸人等、於此無有疑」,像這樣的人他就具足了一念信解的資格了,他對於佛的開近顯遠是沒有疑問的。

我昨天說還有一個故事沒講,我現在講這個故事。這一段文今天就講到這裡。

有一個法師叫寶瓊法師(寶是佛法僧三寶的寶、瓊是瓊漿玉液那個珍寶的那個瓊),這個寶瓊法師他是唐朝唐太宗貞觀八年往生的,多大年歲不知道。他這個人有什麼功德呢?他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背下來了,這三十卷經背下來,背下來以後他也就是隨時隨地隨因緣勸人家信佛、就是這樣子。但是他是四川人,他有的時候他就回到他的家鄉去,到以前的地方他就舉辦《般若經》的法會,他的作法他怎麼辦法呢?就是集會三十個人,這三十個人每一個人念一卷《般若經》,一共三十卷每一個人念一卷,就是這樣念,不是說從頭一直念到最後,不是;每人分攤一卷,大家念這一卷經,然後吃一餐齋,就是這樣子辦這個法會,辦了很多很多這樣的法會。但是他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家鄉的那個縣裡面完全沒有人信佛、都是相信道教的。這相信道教了,你向他講佛教的事情、不行,他不相信。而如果佛教出家人到那個地方去、如果是化一餐齋都不可以,沒有人供養你的。但是他的俗家在那邊他也就回到他的俗家去,在那裡住了幾天。這道教的人就知道來了個出家人,這道教的人也辦法會的,辦法會的時候一看有個和尚回來了,都是我們的老鄉,也就通知他,歡迎你參加我們的集會。這個寶瓊法師:你請我、我就來。來、但是去得晚了一點。他一去的時候…道教他也供老君的像的,他就是看一看,沒有表示什麼禮貌,也坐下來。這些道教的人就不高興了,說是你拜你們的佛,老君在我們來說也就是佛,怎麼一點禮貌沒有。那些人當然沒有般若波羅蜜,就是煩惱就出來了就說一些不恭敬的話,就有一些毀辱的話。這時候這寶瓊法師說;我是拜佛的,我是佛教徒,我不是相信道教的,當然我不能夠去禮拜老君,不要說老君,就是天神天王我都不禮啊,何況是老君。說,這話說得更不對了啊!那麼大家就是對他就沒有恭敬心了。他說:你們不要逼迫我,我若是一定禮的話,恐怕是對老君更不恭敬。說:是有什麼不恭敬的呢?說:那麼我就禮禮看看。他到那兒磕頭。他一磕頭,就拜了一個頭這老君的像就搖動,他再磕第二個頭這老君的像就倒下去了。這一倒下去,這些相信道教的人這些道教徒就說:這是有風吹倒的,不是你能拜得倒的。這寶瓊法師說:沒有風,是我拜倒的。說:那麼你再拜。他們就把老君的像扶起來又供好了。供好、再拜;再拜又是倒了,這些人再不說風了。哎呀!大家就向寶瓊法師合掌,哎呀!你不得了,大家向他磕頭。他這個時候就向他們讚歎佛法,於是這些人就相信佛法了。不但他們當時的人,那一縣相信道教的和其它縣裡面相信道教的都受到了影響,都來受三歸五戒、受菩薩戒,有這些事情。

這就是這位寶瓊法師有這種境界,這也可以知道誦《般若經》這功德太大了,但誦《法華經》是一樣,也是功德非常大。因為經裡面也有記載受持《法華經》這些功德的記錄,《法華經持驗記》這每一卷的後邊都有,各位可以讀。所以受持讀誦《法華經》、受持讀誦《般若經》、受持讀誦《華嚴經》乃至《維摩經》《金剛經》功德非常大。我還記得受持《金剛經》的一個靈驗的事。好像是(唐玄宗的時代,不是唐玄宗)是唐高宗和武則天這個時代有一個時期不下雨,就是天旱旱得很厲害。不知是唐高宗不知是武則天,就向賢首國師(華嚴宗的一位大德賢首國師),向他說:怎麼辦法能祈雨呢?說:可以,可以祈雨。說:怎麼辦呢?說:某某法師他一天誦十部《金剛經》,可以請這個法師祈雨。那好!大概是武則天、是誰?就請這個法師來了請他祈雨。他念了三天的《金剛經》天就下大雨了。(好像三天還幾天)就很靈驗的。所以我們…昨天一位法師問我「我們初發心的僧青年應該怎麼修行?」當然修行方法很多,這也是一個方法,就是受持讀誦《法華經》,把《法華經》背下來不可思議。這受持《法華經》,不要說你已經背下來了,你就在學習背的時候,假設是從頭一品、〈敘品〉〈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這一直背的時候你就感覺到不可思議了,不要說完全背下來。所以是大乘佛法真實不虛,從你自己的修行上你會感覺到,講到這裡。

第85講--1994年6月13日

己二、解其言趣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這是本門的流通分。流通裡面分三科,第一科就說到現在四信、滅後五品。現在四信裡面第一科是一念信解、第二是解其言趣,現在就是第二科、解其言趣。

「又阿逸多」前面一念信解的人功德那樣的廣大,但是又有進一步的情形,「若有聞佛壽命長遠」、假設有人聽聞〈如來壽量品〉,佛的壽命是特別長遠的、常住不滅地廣度眾生。他聽聞了這樣的佛法「解其言趣」,「言」就是佛的法語,是文字、是能詮顯的一種文句,「趣」就是言句語言所顯示的意趣、所顯示的道理;就是一個文、一個義,他能夠通達解了。前面這一念信解是他自己信解佛所證悟的諸法實相的真理,他只是自己有那樣的歡喜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他自己的境界。這裡就不同了,他解其言趣,他所聽聞的佛法比前一個人是廣博得多了,而且也能夠為他人解說的,所以「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他所成就的利益是不可以限量的,這「限量」就是這麼多的功德到此為止了,那就是有限量。現在這個人是無有限量,無有限量又是什麼樣的呢?「能起如來無上之慧」,因為他自己解其言趣又能夠為他人解說,所以他能夠發起他自己和他人成就如來的無上菩提、有這種能力,所以他的功德是特別廣大了。這是第二、解其言趣。

己三、聞持供養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旛、繒蓋、香油、酥燈,供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這底下是第三聞持供養、這第三種。「何況廣聞是經」前面那個人聽聞佛法、聽聞《法華經》〈如來壽量品〉得那麼大的功德,現在這個人他能廣聞《法華經》,超過了前面的解其言趣,何況他廣聞是經、他的功德不是更大了嗎?這樣意思。「若教人聞」不但是自己聞、還能勸導他人來聽《法華經》的,或者是閱讀、讀誦《法華經》。「若自持」,他學習了《法華經》之後他又能夠總持不忘或者是文字的《法華經》或者是理趣理性的《法華經》,他都能夠持而不忘、持而不失,還能夠勸慧他人來受持這個《法華經》的文、受持《法華經》的義,這可見他能夠廣聞廣持、也有廣說、廣為人說的意思在裡面了。「若自書若教人書」,這還能夠流通《法華經》、印了很多的《法華經》。

「若以華香瓔珞、幢旛繒蓋、香油酥燈供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說他不但是這樣,他還能夠用「華香瓔珞…」這麼多的物去供養《法華經》卷的。自己學習《法華經》是增長智慧,又能這樣廣修供養又增長福德了,由福德的資助加上自己的聞持,所以他內心的智慧增長得就是很迅速了,所以「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前面能「能起如來無上之慧」也就是能生一切種智。不過這個人的功德廣大了,他就會更迅速得無上菩提了。

己四、深信觀成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台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這四信裡面現在說第四個深信觀成。招呼「阿逸多」說「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就是他的功德超過了前三個人,他能夠深心地信解,這個人就是修止觀了。前面能夠聞持、能夠供養也是有福有慧、但是沒說到修止觀,這個人深心信解就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了,所以他的心比前三個人更能深入第一義諦了。這樣子一方面修止、一方面修觀也能修福的話,會有什麼樣的境界出現呢?「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這個人他就是能夠看見釋迦牟尼佛常在耆闍崛山那裡說法度化眾生的了。當然這不是肉眼見的,是用心眼用智慧眼所見的,他的肉眼還沒到那個程度是不能見,是用心眼見的。怎麼叫作心眼呢?就是像人作夢的時候他的前五識都不動了,這第六意識在活動就是在作夢,夢中看見什麼東西、那就是心眼所見而不是面上這個眼睛所見的。這個人因為身心信解了,這時候就是在圓五品…按圓教來說就是圓五品,也可能是到了圓教十信的境界。這圓五品和圓十信智者大師有兩種解釋,一種就是圓五品是五品、十信就是十信,十信是高過圓五品的;但是有的時候智者大師解釋五品就是十信,那麼一品分兩心、五品就是十個心,這十心就是十個信心,有這麼解釋。這樣子他能夠深入地觀察第一義諦的時候,依據《法華經》等於是修法華三昧了,他這時候相應的時候「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不但是佛一個人,還有很多的大菩薩還有阿羅漢、諸聲聞眾,「圍繞說法」,這麼多的菩薩和聲聞眾圍繞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為這一切聖人在說法,能看見這種境界。

「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前面是一種境界,這底下又看見「此娑婆世界、其地」不是這樣的土石諸山穢惡充滿、不是,是什麼呢?是「琉璃」為地「坦然平正」,坦是寬大、平坦、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還要閻浮檀金作界線、四通八達的道路都有閻浮檀金作界線的。這閻浮檀金是什麼呢?「閻浮」是樹的名字,是南贍部州有這樣的樹名字叫閻浮,這「檀」中國話是個河,這閻浮樹這樹林的附近有一條河叫作閻浮檀,河裡面有金就叫閻浮樹金,是這樣意思。這意思是說這世界上生產黃金的地方也很多,但是別的地方的金不算,只是說閻浮檀這地方的金,這樣的金來「界八道」。這個修行人、深信觀成的這個人他就看見娑婆世界是「琉璃為地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另外還有寶所成的樹行列,直排的叫行、橫排的叫列,就是很整齊的。還有「諸台樓觀」,有高台還有高樓還有觀,「皆悉寶成」都是珍寶所成就的。「其菩薩眾咸處其中」都是菩薩在裡面,不看見有阿羅漢。這樣情形和前面就不同了,前面看見佛菩薩阿羅漢,這底下看見只是大菩薩、有菩薩當然也有佛。這若在四種凈土裡面說,就是方便有餘土是有阿羅漢在裡面,實報莊嚴土就沒有阿羅漢,都是大菩薩了。因為方便有餘土有阿羅漢,就是在生存的時候的阿羅漢沒有回小向大,他入無餘涅盤之後就到了方便有餘土,那個時候還是有阿羅漢的名字;等到他聽佛說法說《法華經》發無上菩提心了,那麼就沒有阿羅漢、沒有聲聞的名字了,就變成菩薩了。那麼他一發心的時候他就進步了,就破無明惑了,那就轉成實報莊嚴土了,就不是方便有餘土了。

這地方說「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這深信觀成、這觀若成功了的時候才有這種境界,這意思就是這個修行人又修慧又修福又修止觀,自利利他,他這個觀若是成功了他就會看見這個境界,看這兩種境界、看方便有餘土的境界,看見實報莊嚴土的境界。這應該是說在定中,在禪定裡面修觀的時候看見這個境界,或者在睡夢中看的境界,不是不入定的時候能看見的。「若有能如是觀者」,這觀這個字在這裡說好像是說他修觀的時候能這樣觀察、能這樣觀想、能這樣思惟,他一方面修理觀也一方面修事觀,在觀裡面能觀釋迦牟尼佛也觀菩薩、阿羅漢圍繞說法,他這樣觀如是觀如是顯現、就看見了。或者說他又能觀「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台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也能作這樣觀,如是觀如是現、能現出來。這樣子隨自己所觀而能現出來,那又不見得是真實見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又未必是那樣,這裡面表示是他本身修止觀,對於自己內心的煩惱障、所知障的降伏的力量加強了,也應該有佛菩薩的加持力,他自然地現出來這種境界,應該是這樣子,這樣子表示他的道力高深了。但是這個境界,按智者大師的解釋,也就是十信位,不過智者大師說他自己是五品位,他是見到靈鷲山儼然未散看見佛說《法華經》,那就等於是前面的境界「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那就是方便有餘土的境界了。「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觀察到方便有餘土的境界、觀察到實報莊嚴土的境界,這是一種因緣生法、是一種事相,但是這兩種世界都是無漏的、不是凡夫的世界,能這樣觀而能這樣現出來,那當然的確是不可思議。「當知是為深信解相」,這是因為他對第一義諦的觀察觀察地很深,所以能夠現出來這種境界的。這樣的人當然是他內心裏面的清凈時時地與道相應,到了這種境界。這個境界應該說是那樣,這個人一方面能夠…應該把前面那個聞持供養明顯地把它含攝在內,就是他自己能夠受持讀誦《法華經》,一方面也要修習止觀,因為你常常讀經的時候、尤其是讀到佛放光見到東方萬八千世界那些佛說法的境界,乃至讀到〈見寶塔品〉十方分身佛來的這種境界,加上你在修止觀、修福德的境界,你才能夠顯現出來這種無漏的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的境界。如果說你不受持讀誦《法華經》你只是修止觀,那就是不一定、那就不一定是《法華經》的法門。「當知是為深信解相」這深信解的人就是修止觀了,使令你的智慧逐漸地加深才現出來這樣的相狀、現出這樣的事情來。

我們用功修行,有的人沒有好相也沒有壞相、就是平平靜靜的;有的人不用功還好,一用功就是招來很多的魔障現前了、有這種事情;也有的人用功修行出現了很多吉祥的瑞相,就像這上說的看見佛了、看見阿羅漢、大菩薩的境界、看見實報莊嚴土的境界。但是看見了這個境界他還是很正常地,他也一樣也能觀察所現的境界即空即假即中,心裏面沒有取著,還是很平靜的。這正常這件事非常重要,不管你有幾大的修行要正常才比較好,說是有什麼怪異的形相出現那是不對、那是不正常了,那就是有問題了。

戊二、明滅後五品(分二科)

己一、列五品麤格量後四品功德(分二科)

庚一、長文(分五科)

辛一、直起隨喜心

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

前面是現在四信,佛在世間的時候聽聞《法華經》,在沒得無生法忍之前有這四種境界;一念信解、解其言趣、聞持供養、深信觀成,有這四個次第,是佛在世的時候。這底下說滅後五品,就是佛滅度以後,在凡夫的時代凡夫的地位,你能夠聽聞《法華經》,其實這前面四安樂行應該包括在內的,聞法得到的功德的次第分這麼五類。這正是智者大師說那圓五品的根據,就是根據這裡說的了。這滅後五品分兩段,第一段是列五品麤格量後四品功德,這話的意思把這五品的名稱列出來、但是大概地讚歎後四品的功德,前面這第一品沒有提、沒提它的功德怎麼樣、不提,這是第一科。第二科隨喜功德品廣格量初品功德,隨喜功德品就是說得詳細了,這初隨喜品的功德怎麼怎麼樣的殊勝。第一科「列五品麤格量後四品功德」分兩科,第一科長文、第二科偈頌。長文分五科,第一科是直起隨喜心。

「又復如來滅後」,前面四信是說佛現在的時候。又有一種情形,就是佛滅度以後的時候,「若聞是經而不毀呰」若是一個人他聽聞此《法華經》的時候,他心裏面能夠相信而不毀謗、他不毀謗,認為是真實不虛的。「起隨喜心」,在他的分別心裏面能生起隨喜的心理,這樣子「當知已為深信解相」,能起隨喜心這也就是已經就是有了深信解的相貌了。

這「隨喜」,在這一段文上就提到這個名定就算了,也沒有說它有幾大功德?什麼叫作隨喜?都沒講;就是到後邊〈隨喜功德品〉那裡去說,這裡就不說了。而這裡實在就是前面那「一念信解」和「解其言趣」這兩個信包括在隨喜裡面。第一個隨喜功德品、第二個讀誦大乘品,這隨喜就是前面一念信解,第二讀誦大乘品就是那個解其言趣,後邊再配合一下,這裡暫時不說。

辛二、加受持讀誦(分二科)

壬一、標人相

何況讀誦、受持之者,

「當知已為深信解相,何況讀誦受持之者」這是第二個品。第一個品是隨喜心、第二是加受持讀誦,你一方面能隨喜而又能受持讀誦《法華經》。「何況讀誦受持之者」,何況你能夠讀《法華經》又能夠誦《法華經》。我們出家人裡面有的時候、說話之中常會說…自己是讀《法華經》而也說是誦《法華經》,常好把這個字用錯了,常是那樣,有這種情形。「何況讀誦受持之者」,這讀誦是讀誦它的文,受持就是受持它的義而能不失,一直地讀誦受持,相續不斷地、長時期地讀誦受持,這「持」裡面也有這樣的意思的。這樣的人當然功德是更大了,前面只是隨喜,他還沒能受持讀誦《法華經》,這底下說這個人有什麼樣的功德呢?

壬二、格量功德

斯人則為頂戴如來。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養眾僧。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漸小至於梵天,懸諸旛蓋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讚頌,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

「斯人則為頂戴如來」,這第二科是格量功德。前面是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是說出來第二品人的相貌,底下是說這個人的功德。「斯人則為頂戴如來」,這個人他就是用他的頭頂來頂戴著佛、把佛放在自己的頭上,這表示對佛是特別恭敬尊重的。「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這底下就是較量他的功德的廣大,前面這一句話就是簡單地這麼一說,這底下再詳細地說出來。「阿逸多」、這位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他內心能隨喜《法華經》而又能夠受持讀誦《法華經》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他不要再為佛造一個塔、不用了,他不用再去造一個廟,作一個「僧房」作一個出家人的住處、他不用作了,不需要以四事供養眾僧、不用作這個事情。這底下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呢?底下話的意思,就是他能夠隨喜《法華經》的義而又能受持讀誦《法華經》的話,這個人的功德就等於已經起塔、已經造一個廟、作一個僧房了、已四事供養眾僧了,等於已經作了這種功德了。但是智者大師解釋個文是說初發心的人,因為道力還沒有那麼強,你最好不要多做事,是這樣意思,所以你不要去造廟作塔、你不要做這個事。你做這個事要同很多的地方要去拉關係,那麼就影響你自己的修行了,所以就不要做這個事,智者大師這麼樣解釋,所以「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不要做這個事。

「所以者何?」因為什麼不須要做呢?「是善男子善女人」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受持讀誦《法華經》的這個人,他就是已經造塔了、已經起塔了,他就已經造了一個廟,很多的出家人在裡面住,而又出了很多的力量去供養大眾僧的。「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這底下又詳細說,他能夠受持讀誦《法華經》他就是已經是「以佛舍利起七寶塔」了,「高廣漸小至於梵天,懸諸旛蓋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還有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讚頌」,有音韻的作了很多的頌來讚歎佛法僧的功德。「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已經作了這個功德了,這樣解釋。

「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這個話怎麼講呢?就是這個舍利供養在寶塔裡面,這樣就表示說你能讀誦《法華經》,你又能受持《法華經》的義的時候,也就是有了這件事。什麼事呢?就是這文句的《法華經》就是一個七寶塔,而《法華經》裡面的義就是佛舍利,那就是佛的法身舍利;一般說的舍利是佛的肉身舍利,火化了成為碎身的舍利。現在「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這表示佛的法身舍利就在《法華經》裡面有了,你能受持讀誦這就起了一個法身舍利的寶塔,這寶塔就是《法華經》就是,這《法華經》裡面有義,就像寶塔裡面有佛的舍利,就是這樣意思、這樣解釋。但是這個塔可是很大,「高廣漸小至於梵天」這是很高了。這底下種種的供養還種種的讚歎,而且「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這麼長的時間等於已經做了這件事了。這可見這一品的人(這是第二品),這第二品加受持讀誦這個人功德是很大了。

辛三、加教人(分二科)

壬一、標人相

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有能受持,若自書、若教人書,

這底下是第三、加教人,這是說法品。第一品隨喜功德品、第二品讀誦大乘品、第三品就是說法品,能受持讀誦《法華經》又能為人說法,這是第三品。這一品分兩科,第一科標人相。佛招呼「阿逸多」,「若我滅」度以後「聞是經典」他能夠受持《法華經》,若自己書寫、若教別人書寫。這是出人的相貌的意思,這裡面就包括為人說法在內的,有這個意思。這底下格量功德。

壬二、格量功德

則為起立僧坊,以赤栴檀作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羅樹,高廣嚴好,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園林、浴池、經行、禪窟,衣服、飲食、床褥、湯藥,一切樂具充滿其中。如是僧坊、堂閣,若干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則為起立僧坊」,也和前品的文是一樣,「則為起立僧坊」了、造一個出家人的住處修行的地方。用什麼起的呢?「以赤栴檀」赤的栴檀「作諸殿堂」,供佛的殿堂有「三十有二」這麼多。有多高呢?有「八多羅樹」這麼高、八多羅樹很高了,「高廣嚴好」又高又廣非常地莊嚴。有「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十千是一萬、百千就是十萬了;這麼多的比丘在這個廟裡面住。還有「園林」還有「浴池」還有「經行」處、特別地造了一些經行的地方,這件事的確是須要,「禪窟」還特別坐禪的地方,另外嘛「衣服、飲食、床褥、湯藥」,因為有病痛的問題還有這件事。「一切樂具」就是生活所需的,幫助你四大調合、身安則道隆,「充滿其中」。「如是僧坊堂閣若干百千萬億」造了這麼多,這可見比前面多,前面沒有說數,這底下說這麼多數目,「其數無量」這麼多,「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供養於佛還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不用再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就是你能夠受持讀誦,若自書若教人書,為他人說的話,就是已經作了這樣廣大功德了。這是第三品的功德,現在底下說第四告兼行六度。

辛四、加兼行六度(分二科)

壬一、標人相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這底下說第四品、加兼行六度,你一方面具足前三品的功德而又加上兼行六度。何況又「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這個「兼」就表示你自己修隨喜受持讀誦《法華經》這一方面的事情、是主要的一種你的功課,至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這個事情是看因緣,並不是主要的功課,但是也要作這個功課,這是第二個功課,第一個重要的功課是修止觀和受持讀誦《法華經》,第二件事就是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修行六波羅蜜、但是兼行的。這樣子修行的人,這就和前面不同了,前面就是自己用功修行,其中也有說為人說法這件事、若教人書這些事,但是沒有說修行六波羅蜜。前面說是你受持讀誦《法華經》就是已經造一個廟來供養眾僧了,怎麼怎麼…地;現在不是,現在你一方面自己修止觀、為人說法,而且可能是要造廟了、就是做這些事情,可能表示做這件事了。這表示什麼呢?表示這個人他的道力強了,他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對他自己用功修行不妨礙了,就是在做這些事的時候他內心裏面的止觀隨時能現前的。《大智度論》上說到一件事,說到牛相尊者,就是他不在人間、到天上去,在天上釋提桓因的花園裡面住、在那裡住。說這個阿羅漢在那兒住,這些天女就來了,天女來了到他旁邊來同他說話,這位阿羅漢就命令這些天女說「青色來」,就是你把你的身相變成青黃赤白的青色來、或者是變黃色來,然後他就修不凈觀,用這個顏色來修不凈觀,修不上來,有這個事情。修不上來這時候,不、你作黃色來、作白色來…怎麼怎麼樣說。他下了這個命令,然後他又修不凈觀也修不來,但是心裏面還是清凈並沒有染污心。最後他說請你們離開,就驅逐這些天女,這些天女就跑了。這龍樹菩薩說,這個就好像兩個大力士來較量力量的時候不分勝負,兩個大力士不分勝負。說是這些天女到他的前面去,這大阿羅漢用他的心修不凈觀,這就好像是在較量力量似的,但是這阿羅漢不凈觀修不上來、可是也還是清凈。這裡面說是這個修行人兼行六度的時候他這止觀能現前,做這些事情造廟的時候、做四事供養眾僧的時候,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的止觀隨時能現前、不妨礙了,這可見不是容易的事情。

也有的禪師別人問他,說是禪和教有什麼不同呢?講教的人天天講經,自己學習經論然後去講說,你們現在禪宗的講禪,這裡面有什麼不同?禪師說:我只知道回生換熟而已。那個臨濟禪師,說是教下的人也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和禪有什麼不同呢?臨濟禪師說「青草未曾除」,就這個草還沒有除。那個支俞於、支那內學院那位大學者,他就解釋這句話,他有個解釋,但是我不同意。我的解釋,臨濟禪師的意思,是講教經律論說的道理…是的、是那樣,但是學習經律論的人這個草沒有除,草沒除是什麼意思?就是分別心沒有除掉,或者再明白一點說就是煩惱沒除掉,就是這個意思。而那位禪師問他:教和禪有什麼不同呢?他說:我只知道回生換熟而已。回生換熟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貪心生起來、瞋心生起來很熟的,立刻知道這貪心會來、立刻地瞋心來了,這個事情是很熟的,但是內心裏面的戒定慧…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於一切法離一切相,這件事不熟,就是在字面上可以分別,等到事情來了的時候貪心來了、瞋心來了、這無住這種境界不來,就是生啊!現在這位禪師說:我只知道回生換熟而已;這句話說得好。這也表示教和禪、學教的和修禪的有什麼不同?你想一想好了;是不是…你是那個生、那個熟?你自己想一想就好了,大概是這個意思。現在這裡智者大師的解釋,這個人就是回生換熟,他熟了,他做這一切利益佛法的事情、饒益同梵行者、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的時候,不妨礙他內心的止觀,就是熟了、隨時也現前。熟裡面也包恬煩惱輕微,所以止觀無障礙的很容易現前,若煩惱重你試試、你想現前也是有困難。

所以這是說「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當然你能夠觀一切法空如相實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你這樣觀熟了的時候,所以也就是能夠布施、能持戒、能忍辱、能精進、能一心、智慧,道理是一樣的。不過這地方還是加個兼,而還不是那麼積極、還是緩慢的。

壬二、格量功德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前面是出人的相貌,這底下格量功德。說他這個人的功德是最殊勝了,無量無邊那麼多。有多少多呢?「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這十方世界的虛空無量、那麼多的無量無邊了。「是人」的「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的那麼多,「疾至一切種智」這個人很快地就會得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這是第四、兼行六度,這種修行人,他的觀如果真是熟了、煩惱不現前了,而還能夠修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當然這個人很快就會得到…由五品到十信,由十信就到十住、就得無生法忍了。得了無生法忍也就可以名之為分證即佛了,所以疾至一切種智。

辛五、加正行六度(分二科)

壬一、標人相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凈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這底下是第五、加上正行六度了,這是圓五品的最後一品、正行六度。這就是他這個人動靜不二(事理不二、動靜不二)動和靜是一樣的,他的修行是更進一步了。分兩科,標人相。「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為別人廣說是經,「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夠「起塔」,這地方很明顯,前面說兼行六度,這地方明白地說出來能夠造塔,能造僧坊「及造僧坊」,還能夠「供養讚歎聲聞眾僧」,前面只是說供養僧,這地方說出來供養聲聞眾僧,還讚歎聲聞眾僧,還說出這句話來。前面〈安樂行品〉的時候說不要親近求聲聞人,亦不說過亦不讚歎其美,說這個話;這個地方就說供養讚歎聲聞眾僧,就是這個人道行高了,道行高了的時候就和道行淺的人不能同日說語了。就是他能讚歎聲聞眾僧,他有可能化轉那些人回小向大的,有這種善巧方便的大智慧力量、大威德的力量了,前面道行淺的人那就不行,道行淺的人…你化他、你可能被他化了,所以就是程度不同,佛的說法也就不一樣了,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可見這個人的智慧很高,百千萬億那麼多的讚歎法,這也不容易、這是要大智慧境界,還讚歎菩薩的功德。

「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他能夠為他人種種因緣、各式各樣的情況「隨義解說此法華經」的,他有這種能力。這就是…「供養讚歎聲聞眾僧」那裡面有財施也有法施在裡面,這底下「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單是法施,合起來有財施也有法施。「復能清凈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這底下說到持戒的事情,這可見前面初隨喜品,他假設能夠修止觀的話也是三業清凈也是十善,但是未必是能持戒…重戒可能是清凈、其輕微的就不一定。而這裡面特別地提到清凈持戒,這個人的智慧廣大,那當然對於戒是完全通達而能夠清凈持戒、重戒清凈、輕微的也能夠清凈,所以復能清凈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他這種人和性格柔和的人同住在一起,就是也是持戒的人,這也是修行人所以「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瞋」,那麼不柔和的人也不要緊,你觸惱他的時候他能容忍,心裏面不動,不動其心、還能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忍辱是忍辱,他內心裏面的思想是不變化的,他還是有他長遠的一個計劃,他照樣是要這樣做的,不因為你去觸惱他、你障礙他、還是不能的,你不能障礙他的,他還一定要成功的,所以這個忍辱是表面上隨順你的意思;「志念堅固」這表示這個忍辱這是一種大智慧境界,但並不是投降了,忍辱是忍辱但是並沒有向你投降,他內心裏面的志念還是照樣要進行的,應該是這樣意思。「常貴坐禪得諸深定」,「忍辱無瞋志念堅固」這是忍波羅蜜,這底下說到禪波羅蜜,他「常貴坐禪」就是對坐禪這件事非常寶貴的事情,所以他常常也坐禪的。「得諸深定」,他能夠成就那甚深的禪定、就是四禪八定都成就了;但是不能說得滅盡定。若得滅盡定那應該到十信以上,如果按照《般若經》的意思來說,那應該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境界了,這上面「得諸深定」就是四禪八定,在四禪八定裡面他修一心三觀了,這當然是不可思議。「精進勇猛,攝諸善法」,這精進波羅蜜是在禪波羅蜜的前面、這裡列在後邊,他能夠精進勇猛,他做什麼事情都是精進非常勇猛,沒有能障礙住他的。這精進這裡面有一個意思,這件事他若開頭做了一定要做到最後成功,中間不會停下來不會說我不做了、不會這樣子,所以叫精進。但是在這個娑婆世界上,那什麼事都那麼順利的,都是有很多問題,但是這位大菩薩是勇猛的、什麼困難他都不怕的,所以精進勇猛。「攝諸善法」他能成就很多很多的功德,所以精進波羅蜜就是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利根智慧」這個菩薩他的根性是非常地利的,或者說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是非常利的,他的信進念定慧也都是非常利的,都不是遲鈍。這種人應該說前一生的栽培就是很好,前一生有很好的栽培,今生又繼續地努力,所以是利根智慧;沒有說是無因而有果這件事、沒有,都是有因才有果的,所以利根智慧。從文字上學習佛法是一種智慧、那都是聞思的智慧,若從自己能努力地修止觀就是變成修慧了,修慧的時候這智慧是更廣大了,進一步到了無生法忍那就是不要說了、不可思議境界了;現在說還在無生法忍之前、利根智慧。「善答問難」,對他的問難他能夠回答,他有這個能力。

這是他能夠正行六波羅蜜,這是出人相,說出來他六波羅蜜的相貌,他又能夠起塔做種種功德。

壬二、格量功德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復有如是諸善功德,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經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復有如是諸善功德,當知是人已趨道場…」前面是出人相,這底下格量功德。若我滅度以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的人,「復有如是諸善功德」還能夠起塔造僧坊、讚歎聲聞、讚歎菩薩、還能夠為人解說此法華經、還能修行六波羅蜜,「有如是諸善功德,當知是人已趨道場」,你要知道這個人他已經向菩提樹那裡去了、向那邊去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和無上菩提也很相近了,不是很遙遠的了。「坐道樹下」在道樹下面在那兒坐,這件事已經近了。「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經行處,此中便應起塔」,這位善男子善女人他坐的地方、他站立的地方、他經行的地方,這地方就應該起塔供養,「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在這裡起的塔,不但是人間的人、天上的人都在內,都應該來供養,像供養佛的塔似的,應該那樣,這是讚歎這個人的功德這麼大。

我們就在現代佛教的情況上來看,也應該感覺到這件事,就是佛法裡面要有大德,若有大德在世弘揚佛法的時候是什麼樣子?沒有大德的時候是什麼樣子?這就可以知道佛法裡面若有這樣大善知識的重要,所以就應該這樣子「若坐若立若經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可見佛是這樣子告訴我們。

庚一、偈頌(分四科)

辛一、頌第二品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斯人福無量,如上之所說,是則為具足,一切諸供養。以舍利起塔,七寶而莊嚴,表剎甚高廣,漸小至梵天,寶鈴千萬億,風動出妙音。又於無量劫,而供養此塔,華香諸瓔珞,天衣眾伎樂,然香油酥燈,周帀常照明。惡世法末時,能持是經者,則為已如上,具足諸供養。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前面是長行,這底下是偈頌。「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這頌裡面頌第二品,第一品就不頌、沒有頌,因為下邊〈隨喜功德〉是廣說第一品的事情。若我滅度以後能夠奉持此經,「斯人福無量」這個人的福德太多了,「如上之所說」,像上面說他不要造塔也不要造廟等於已經作了這個功德了,「是則為具足、一切諸供養」了,「以舍利起塔」就已經是以舍利起塔了,而且是七寶莊嚴的。「表剎甚高廣」就是塔上面有個柱那叫「表剎」、是很高廣的,「漸小至梵天」高,「寶鈴」有千萬億之多、「風動」就會「出妙音」,這個寶鈴。「又於無量劫、而供養此塔,華香諸瓔珞」,用什麼供養呢?用華用香用諸瓔珞、或者「天衣」、不要說人間的、天衣「眾伎樂」很多很多的伎樂供養,然香油酥油燈、「周帀常照明」周圍常用光明照著。惡世法末的時候「能持是經者,則為已如上、具足諸供養」了。

辛二、頌第三品

若能持此經,則如佛現在,以牛頭栴檀,起僧坊供養。堂有三十二,高八多羅樹,上饌妙衣服,床卧皆具足,百千眾住處,園林諸浴池,經行及禪窟,種種皆嚴好。

「若能持此經…」這底下頌第三品。「則如佛現在,以牛頭栴檀、起僧坊供養」,這第三品,他能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說《法華經》,他就是已經做了就像佛現在(沒有滅度佛在的時候)用牛頭的栴檀造了僧坊來供養佛、供養大眾僧,「堂有三十二」那麼多、三十二個堂,高有八多羅樹、有這麼多。這上面說佛的殿有三十二,三十二個部分、三十二個堂。堂有多高呢?有八多羅樹高,還有「上饌」最殊勝的飲食,還有妙衣服、還有「床卧皆具足」,「百千眾住處」百千比丘在裡面住。還有「園林諸浴池,經行及禪窟、種種」都是「嚴好」的。這是頌第三品。

辛三、頌第四品

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書,若復教人書,及供養經卷,散華香末香,以須曼薝蔔、阿提目多伽,熏油常然之。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如虛空無邊,其福亦如是。

這底下頌第四品。「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書」你對《法華經》有信心還能通達《法華經》的義,有大歡喜心,能受持讀誦還能書寫,「若復教人書、及供養經卷」,散華香散末香、「以須曼薝蔔」,須曼華叫善攝意華,薝蔔華是黃華,「阿提目多伽」就善思惟華。「熏油常然之」還有這個油常燃這個油燈。「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如虛空無邊、其福亦如是。」

辛四、頌第五品

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忍辱樂禪定,不瞋不惡口,恭敬於塔廟,謙下諸比丘,遠離自高心,常思惟智慧,有問難不瞋,隨順為解說,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樹,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卧,乃至說一偈,是中應起塔,莊嚴令妙好,種種以供養。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卧。

「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這是頌第四品和第五品,第四品和第五品合起來頌。「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一方面修止觀、一方面受持讀誦《法華經》還能夠兼布施、持戒、忍辱、還歡喜坐禪,「不瞋不惡口」,瞋的因緣出現的時候他心裡不瞋,他不惡口,不說這些暴惡的語言傷害人的話,就像口出刀劍就叫惡口,「不瞋不惡口」不瞋、心裏面不忿怒,當然不會惡口罵人了。「恭敬於塔廟」對於供養佛舍利的塔、供養佛像的廟、見到佛塔廟有恭敬心。這表示什麼呢?你內心裏面修第一義的止觀的時候,但是表現於外見到佛像的時候有恭敬心,這就是個問題啊;有的人修第一義觀的時候沒有佛可得了,我恭敬誰啊?現在不是,現在是修行到這麼高的程度的時候滿見到佛像、佛舍利都有恭敬心。「謙下諸比丘」,不要說見到佛像,見到諸比丘都還是要謙讓,「遠離自高心」是這樣意思,因為這無我無我所、他自然是不高慢的。「常思惟智慧」常思惟般若波羅蜜。有問難的時候、有時候非禮相加的時候,他不瞋,問難不瞋。「隨順為解說」還是隨順道理去解說去,不要你非禮、我也非禮,不是這樣。「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

「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應以天華散」,這是有第四品有第五品在內,應該用天華來散在這個人來尊重他、用天衣來覆其身的。要「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這樣子,說這個人就是佛,這樣想。「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場」,你應該想這個人不久就要到無上菩提了,「得無漏無為」他就會得到那無漏無為的法性之理了、他契證第一義諦了。「廣利諸人天」,這時候從道樹起來為眾生說法廣利諸人天。「其所住止」的地方、經行也好或者坐或者卧也好,乃至說一個偈,那個地方就應該起塔了,「莊嚴令妙好」起那個塔要莊嚴令他妙好,「種種以供養」供養這個塔。「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卧。」佛弟子若能夠修第一義諦的止觀、又能正行六波羅蜜地廣度眾生,能達到了動靜不二的那個境界,事理不二、動靜不二的境界,那就是佛的受用境界,就是他常能與第一義諦相應的,則是佛受用。當然這就或者是觀行即佛、或者相似即佛那種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卧」,他這種人他這一念心常在那第一義中、常在那裡,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經行也好、坐卧也好他心常是與道合的,他不是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放逸的人、不是那種人。這是讚歎第五品的功德的殊勝。

就是佛在世的時候有四信,佛滅度以後同樣地凡夫若肯努力修行這圓五品、到第五品的時候能達到這個境界。這也就是修那四安樂行達到第五品的時候是這樣境界。


推薦閱讀:

妙法蓮華經通義
1723 34.P0651 妙法蓮華經玄贊 (20卷)〖唐 窺基撰〗6
妙法蓮華經法師品第十
妙法蓮華經合論(嘉興藏B012)
妙法蓮華經(法華經)(八)

TAG: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