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代王朝中,究竟哪一朝是我們漢人的朝代
06-23
中國的歷代王朝中,究竟哪一朝是我們漢人的朝代 中國的歷代王朝中,究竟哪一朝是我們漢人的朝代? 自小時候起,就為我們漢人幾千年的歷史文化而自豪,但隨著豐富的資訊不斷揭開歷史的遮羞布,關於中國王朝的更替,我們漢人到底扮演了多少角色? 眾所周知的胡朝我在此就不多談了,但想換一個角度,重新考察一下我們自己的王朝,拋磚引玉。 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而炎黃兩大部落就是來自西域的游牧民族。《史記·五帝記》說:「黃帝者,少典之子,黃帝居軒轅之丘。」《莊子·天地篇》說:「黃帝游乎赤水之北,登 ...炎黃可不是自古的中原人,炎黃原來是「鬼子」 秦朝是戎狄。西周時,「秦」是一個西戎一個游牧的部落。但說第一次統一中國就是外族的武功,中原百姓會覺得臉上無光。因此,歷史多的是在譴責秦始皇的專制,卻很少有人談論秦部落的種屬。秦朝出於戎狄的狹隘,瘋狂破壞漢文明著名的焚書坑儒就是一例證。就像歐洲的蠻族毀滅了希臘文明,歐洲從此進入漫長的黑暗中世紀,中國春秋時代百家爭鳴的燦爛時代從此結束,中國從此進入漫長的思想文化社會的專制時代直到今天。但秦朝對漢文明的最大破壞是,秦廢除了周朝各諸侯國文字(漢字),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其實是戎狄秦朝的「汗」字,並不是漢人的祖字。 漢朝是楚南蠻所創,楚南蠻是漢人的老祖周王朝的死敵!漢朝其實很軟弱,漢皇帝要常把女兒送給胡人玩弄才可平安。所以有「犯大漢者雖遠必朱!」之說。即,你如侵犯我大漢,你即使住在天涯海角,我漢皇帝也必要把女兒送給你破身見紅(朱)平息了事兒。漢朝出於楚南蠻的自卑和對漢文明的仇視和嫉妒,漢武帝採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自此,儒教、儒學形成了漢朝以後中國曆朝歷代一貫遵從的治國方略,嚴重局限了中國文化科技的的發展。 而事實上,中國落後於西方的責任是儒家一統天下。儒教控制科舉,考試內容都是儒家的「四書五經」,其他學派靠邊站。隨著時間,「百家」在民間不斷萎縮,直至有的滅亡。比如,南北朝時代,墨家著述成了民間的「雜書」,在清代,包括墨家的其他學派著述很難找到原本了。相反,儒教的經典自漢朝到現在,幾乎全部完好保存下來。由此可見,儒家對中國的文化科技的破壞有多麼嚴重。中國要是沒有春秋時代,中國沒有理由稱為「文明古國」,沒有思想的民族,不過是行屍走肉。儒教弟子從來不承認其對中國科技和民主落後的罪惡,相反,他們通過樹立大批的漢奸和英雄,通過狂捧宋明,同時抹黑元清兩朝,來逃避儒教為中國落後於西方的責任。 五胡 16 國是胡朝。五胡指匈奴、鮮卑、羯、氐、羌。十六國指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成漢。五胡世代居住在中國的西北部,因對抗晉政府的腐敗和官員的貪汙殘暴,而叛變晉王朝。 北魏是胡朝。建立北魏的鮮卑族拓跋部,最初活動於大興安嶺北端東麓一帶,過著游牧生活。北魏佔領中原以後,沒有採取武力高壓政策強迫漢族退回到奴隸社會,而是讓中原封建制度繼續存在,凡漢族士大夫「諸軍門者,無少長,皆引入賜見」,廣聽意見,盡量採用。他任用漢族文人作官,建立封建的政治機構。平城四郊種田人大多來自中原,拓跋珪採取「計口授田」的封建生產方式。這樣,北魏實行了「一國兩制」的政策。鄧小平同志在談「一國兩制」時指出:「歷史上不是沒有這樣的先例。」的確,我國歷史上北魏就曾實行過「一國兩制」。「一國兩制」的政策在北魏實行了約一個世紀。封建制度的優越性在與奴隸制度的和平競賽中日益明顯,終於導致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北魏經過孝文帝改革,成為一個強盛、統一的封建國家。 隋朝是鮮卑。公元581 年,北周大丞相楊堅廢掉周靜帝,篡奪鮮卑北周王朝而建立隋朝,他便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隋文帝。因此,隋朝實際上是建立在鮮卑國家的基礎之上的。中原民族實際上是由鮮卑民族等游牧民族和漢族所組成的混合民族。又由於楊堅篡周建隋,所以鮮卑北周的統治集團也基本上被保留下來。隋朝朝廷充滿鮮卑族官員,連隋文帝的獨孤皇后都是鮮卑人,獨孤皇后是鮮卑大貴族、柱國大將軍獨孤信的女兒。因此,從隋朝的國家政權的組成和民族的構成上說,鮮卑族的比重極大。隋煬帝本人就是一個漢族與鮮卑族的混血帝王。他的生母文獻獨孤皇后,是一個連隋文帝都懼怕的鮮卑悍婦。獨孤皇后的家族連她自己在內,先後出過三位皇后和一位皇太后。她的姐姐是北周周明帝的皇后,她的大女兒是周宣帝的皇后,她的從姐妹是唐朝唐高祖李淵的生母。她的鮮卑家族性格剛勇,勢力強大,深刻影響了北周、大隋和大唐三個朝代。她在皇宮,後宮不敢給隋文帝送嬪妃,她還敢於殺掉隋文帝看中的女人。在隋文帝時期,中原民族性格強健,文化發達。 唐朝是鮮卑,就像「漢承秦制」 那樣,唐朝是唐承隋制。李唐王朝繼承了隋朝皇族,尤其是隋皇族女系母統的強悍鮮卑性格。從性格血統上,唐高祖李淵的生母、皇后、一個兒媳均為鮮卑人。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生母和皇后是鮮卑人,唐高宗李治的曾祖母、祖母和生母是鮮卑人,而李淵的生母就是大名鼎鼎隋朝獨孤皇后的從姐妹。幾代連續雜交混血,使中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的唐太宗李世民恐只有十六分之三的漢人血統。而李治,唐高宗,很抱歉,只有三十二分之三的漢人血統。「玄武門之變」中的主力長孫無忌、尉遲敬德、宇文士及等,一望便知是胡人。被高祖敲山震虎故意處死的李世民主要謀臣劉文靜亦為匈奴胡人。為什麼唐朝都城出土的唐三彩多是胡人模樣,為什麼唐朝人獨獨喜歡肥美的壯實女人,至此我們已經找到了足夠的歷史解釋,因為那是一個胡人的世界。其實,我們或許不應該為胡朝驚訝,應該驚訝的是胡人通達之遠。唐朝前來納貢的國家前所未有地遠,遠距離地結親也前所未有地頻繁。前來絡繹求親的不僅有突厥人,而且有吐蕃人,還有土谷渾人。(貞觀十三年土谷渾人來唐朝迎親,貞觀十四年文成公主嫁吐蕃)。以往我們總以狹隘的漢人之心推想和親的屈辱,現在看來,人家是胡人嫁胡人,正門當戶對,當時唐人或許並不如今日所想那樣矯情委屈。畢竟遠去是做皇后又不是做婢女,想來也委屈不到哪裡去。「委屈」的是狹小的漢人心吧。 漢唐這兩個歷史上齊名的大朝代,為什麼會出現「環肥燕瘦」截然相反的審美標準的呢?原因就在於唐朝皇族與歷代華夏朝代的民族血統不同。唐朝「以胖為美」,深刻地反映了李唐王朝鮮卑族的血統和印記。蒙古人以胖為美,被牧民公認為美人的蒙古女人絕大多數是豐滿女人。而鮮卑族和蒙古族是兩個有著親緣關係的蒙古草原游牧民族。鮮卑族一定是把狼圖騰和「以胖為美」的審美標準,一同傳給蒙古族了(滿族人也是鮮卑人的後裔分枝)。唐朝「以胖為美」,恰恰又從民族意識的一個審美層面上證明唐朝之所以那麼強悍偉大的性格根源。漢人一直迴避唐朝的游牧精神和草原血統,實際上漢人很不情願把中國最偉大朝代的大半功績記在草原民族的功勞簿上。眾所周知的唐皇室的鮮卑血統不說,唐主要大臣都是胡人,正面人物有和大食爭奪西域的鮮族人高仙芝將軍,反面人物有生於今遼寧朝陽突厥族安祿山。唐宰相中就有 23 人是鮮卑人,唐比蒙,清還是外族政權 。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其實是鮮卑大唐朝對漢人的歧視政策,漢人在北魏,隋,唐這三朝受盡了壓迫。 宋朝是沙陀人王朝的延續,後唐、後晉、後漢是明確的沙陀人王朝,後周和宋的先人,如果是漢人、怎麼可能在沙陀族的統治下身居高位,如果是沙陀人,那就是改了漢姓沙陀人,不能判定宋氏王朝的真正族屬。特別是南宋是地方割據勢力,宋的皇帝需向中原王朝金稱兒臣獻貢,宋是金國的屬國。諷刺的是金國的統治者雖是女真人, 但其佔據中原,其國土上的廣大臣民和士兵卻是地地道道秦漢的漢人,而南宋的主體卻是漢化的苗,越,馬來族人的後裔,血統上遠非秦漢的漢人。這才是宋打不過金的根本原因,並非騎兵。 所謂金非女真宋非漢,史學界不得己正在推動用金朝代替宋朝,為中國的正統王朝。即,秦,漢,隋,唐,金,元,明,清。 長江以南很多山地丘陵地區的真正開發是從南宋才開始的。中央政權從當地土人如畲族越族苗族手裡獲得了土地,但是在同化這些南方少數民族的過程中也被反同化,被侵染上種種令人髮指的惡習:南蠻民間的邪惡發明有:裹小腳殘害婦女、童養媳、 10 余歲即早婚(唐朝男士 30 歲才娶正妻正式成家)、還骨魂(即表兄妹血親通婚。在北方,從周朝就禁止這樣)、強行推行守寡(唐朝政府鼓勵寡婦再嫁)、鼓勵自殺殉夫(在滿清的嚴厲打擊下,此風在雍正時基本禁絕)。南宋朱熹理學的興起絕非偶然,本質上是中原漢人宋室南遷越地杭州後逐漸被苗越化的惡果。也就是說,即便沒有蒙元毀滅南宋,南宋的文化照樣會走上反人性偽君子「理學」這條斜路。越蠻朱熹活著的時候倍受南宋朝廷打擊,他的「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被執政者嗤之為「偽學」。但是朱熹的偽學在苗越蠻中氣味相投,廣為傳播,勢力越來越大。到了南宋末年,不問政事的昏君宋理宗也染上了理學,不但為理學平反而且大力頌揚,讓理學霸佔考場,從而為漢文化的苗越化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為雄強的漢文化的雌化、奴化和衰落做好了思想哲學上的轉折過渡 。 元朝是蒙古人所創建。元朝從1271 年建立,到1368 年滅亡,前後共九十七年。元朝結束了自唐滅亡以來長達三百七十年的又一次大分裂時期,使中國再次實現了大統一。這為之後明清的長期統一奠定了基礎。這時期各民族間的經濟與文化交流得到更大發展,回族就是在元代形成的。元朝的地域異常遼闊,這基本上奠定了我國疆域的雛形。網上有人說蒙古人對漢人實行初夜權制度,就是漢人的新娘要和蒙古男人先睡。由此大罵蒙古人。不過要是真如此,你還罵什麼呀?罵蒙古人就是罵祖宗麻! 明朝朱元璋是回回穆斯林,明成祖是蒙古人。明朝沒有恢復元朝的疆域, 自始至終也沒有徹底消滅對手蒙古帝國,所以明朝並不是一個獨立王朝。歷史的最大墜落在就是發生在這個南方人建立的第一個朝代-黑暗高壓的明朝,放棄孔子大義所在的五經而專攻記錄聖賢隻言片語的在漢唐時不入流的四書,中國遂墮落為蟻國:八股文、文字獄、閉關鎖國、東廠西廠、廷杖大臣、宦官專政......偽君子理學被朱明政府發揚光大,中國文化徹底墮落為極端漠視個體價值、殘害個體生命和個人幸福、提倡愚忠愚孝的蟻民文化。 清朝是滿族人所建立。滿族人是阿爾泰人種。韓國人,日本人也是這個阿爾泰人種。即聰明好學,又勇敢善戰,漢人的天敵!清朝承襲反動的明朝體制,繼續強化專制中央集權體制,先以南書房掌機要,再以軍機處為朝廷中樞;在地方則恢復省的建制,以督、撫管理。清中央還通過各種措施,加強了對今西藏、新疆、蒙古及東北、西南等邊疆地區的統治,並在台灣設置府縣。奠定了今日中國之版圖。 清朝對漢文化的破壞並不是網上常抗議的大辮子,旗袍之類。平心而論,大辮子比漢人的披頭散髮是進步的,是無序向有序的進步。當時的日本人也剃頭,英國男人也梳辮子,並且僅是英國貴族才有資格留辮子。沒看今日英俊瀟洒的藝術家都腦後梳辮子碼?這其實這是滿族人辮子對世界藝術的大貢獻。清朝對漢文化的最大破壞其實是漢語,近代大家說的普通話是滿洲的官話﹐也就是滿族人說的漢話﹐和古漢話已經很不同。真正的漢語是古洛陽音,沒人會說了。搞得漢人罵滿族人只能在網上無聲地抗議,不能出聲,不然滿族人會嘲笑你:有種你用漢語罵,別用我們滿族普通話!中國正式承認的除了以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外,其他都是漢人建立的.1、北朝(北魏、西魏、東魏、北周、北齊)鮮卑2、後唐 沙陀3、後晉 沙陀4、後漢 沙陀5、元朝 蒙古6、清朝 女真(滿族) 從夏商開始算朝代,真正嚴格意義上講是漢族血統的是:漢朝,隋朝,宋朝,明朝。那些統治過中國的皇族現在都算是漢族。別的都是混和血統民族。文章中的漢與現代廣義上的漢 不同 如果真要像他那麼說 那確實我們沒有漢族人當過.......因為他是針對漢族人來說的 ......但是在今天來說......我們有很多漢人當過皇帝。「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按此原則統治過中國的人,即為漢人,不過他以前是什麼種族,五千年歷史,只要認同漢地,認同漢語,就算是漢族,否則歷史斷裂的厲害,五千年的文明只能如此。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卻向城頭罵漢人
※清朝的爵位都有哪些?其中漢人爵位最低、待遇差
※他不是漢人,卻與趙孟頫齊名!
※李伯重: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的覆滅
※甲申國難:明末王朝更迭的災難,活生生將漢人的骨氣滅殺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