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論語》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論文關鍵詞: 《論語》 孔子 政治思想

 論文提要: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有其自成體系的政治思想。通觀《論語》,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首先,要提高領導階層的素質;其次,在治國方略上要以「德治」為根本原則;再次,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為精神內涵;最後,要以「禮」為國家和公民的行為準則。四者相聯繫,「德治」是實現「仁」和「禮」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禮」的精神內涵,「禮」則是德治和「仁」的具體形式,而領導階層的素質提高是「德治」、「仁」和「禮」具體實施的前提。

一 、孔子所處的政治環境

  要想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就要看看孔子所處的政治環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政治上混亂、軍事上諸侯國互相征伐。自從周平王東遷後,周王室衰微,地位一落千丈,實際上和一個中等諸侯國差不多。各國為了在眾多的諸侯國中得到一塊生存之地,互相攻伐,戰爭持續不斷,小國被吞併,大國不斷崛起,先後出現「春秋五霸」。各國內部,卿大夫勢力強大,動亂時有發生,弒君犯上現象屢見不鮮。

  在這種情況下,周代從文王武王及周公等人時期傳下來的禮樂制度也隨之崩潰了,孔子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①]這段話中孔子所說的「天下無道」的情形就生動地描繪出了春秋時期混亂的政治局面。

  隨著禮樂制度的崩潰,人們的道德也逐漸淪喪。春秋是一個講究實力的時代,凡是講實力的時代,道德都是沒有市場的。

  面對這樣混亂的社會,孔子作為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社會的政治思想。

  二 、孔子政治思想的具體內容

  為了實現「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恢復文武時代的統一局面,孔子在《論語》中提出了以下四點內容。

  1、要建設優秀的領導階層。

  孔子很注重政治生活中領導階層的作用,他要求領導者必須首先在道德和修養上作出一定的成績,否則就無法領導下層的民眾。同時,孔子把社會上的人分為兩個階層,即「君子」和「小人」,這裡的「君子」和「小人」的意義與我們現代意義上的「君子」和「小人」的意義是不同的,孔子這裡講的「君子」和「小人」實際是分別有兩層含意,第一層含意是指領導者和被領導者,「君子」指領導者,「小人」指被領導者;第二層含意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和道德低下的人,「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例如:孔子說:「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②]這裡的「君子」就是指領導者。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③], 這裡的「君子」也是指領導者,「小人」則指被領導者。而大部分時候「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而這兩層含意也是有著聯繫的,孔子認為領導者就必須有道德,即在道德上也應該是君子。道德低下的人即「小人」就應該被道德高尚的人即「君子」所領導,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之德風,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④]。這些在《論語》中是沒有明確表示的,需要我們在讀《論語》的過程中細細斟酌。  那麼,領導者應該怎樣做呢?

  首先是要道德高尚,必須「以德治國」即孔子所說的「為政以德」,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⑤]「共」通「拱」,這段話代表了孔子的「為政以德」的思想,孔子用天象比喻政治生活,領導者如果實行德治,民眾就會像眾星圍繞北極星一樣自動圍繞著你轉。在這裡孔子強調了道德對政治生活的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而孔子本人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有人問孔子說:「子奚不為政?」孔子說:「《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⑥]孔子就是用道德來感染眾人的,因此,孔子雖然沒有在世俗政治上擁有權力,但在精神上卻是一個領導者,孔子也正是希望那些在世俗政治上擁有權力的領導者也能像他一樣,通過高尚的道德來領導民眾。

  其次,領導者要帶頭走正道,為民眾做表率作用。魯國貴族季康子曾經向孔子請教治國的方法,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⑦]領導者本人帶頭走正路,那麼還有誰敢不走正道呢?另外,季康子擔憂盜竊,問孔子怎麼辦,孔子說:「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⑧] 領導者自己不貪圖財利,即使獎勵偷竊,也沒有人偷盜。季康子還把自己所認為正確的治國之道告訴孔子,他建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⑨],而孔子卻說:「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⑩]這裡的「君子」指有道德的領導者,而「小人」指被領導者,從這三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季康子是一個行為不端正,貪得無厭,並且政治頭腦簡單的人,他雖然居於君子之位,卻沒有君子之德,而孔子通過批評季康子提出了領導者應身先士卒走正道,為民眾做表率,方能治理好國家的道理。

2、孔子提出了領導者治國的正確方略——「以德治國」。

  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11]在這裡,孔子舉出兩種不同的治國方針——以政令和刑罰為核心的「法治」與以道德和禮儀為核心的「德治」。孔子在比較這兩種治國方針後認為法治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德治」比「法治」更有優越性,因為德治能使民眾有知恥之心,從而在心中樹立一個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的榮辱觀,這樣民眾在做某件事之前就會先用自己的榮辱觀去衡量這個行為,從而得出一個正確的符合禮法的決定。通過德治,民眾不僅明白了是非,而且也會了解到領導者的用心良苦,從而達到「有恥且格」的目的,這就是孔子的德治思想,具體來說有兩個方面。一是要取信於民。子貢曾經問孔子如何為政,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又問:「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孔子說:「去兵。」子貢又問:「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12]孔子認為「信」是治國的最基本的因素,是高於經濟和軍事的,他這番話說明了「取信於民」在以德治國中的重要性。二是要教化民眾,孔子認為,如果人民在經濟上得到富足,就會追求安逸的生活,而人之所以為人,不僅要有物質上的慾望,更要有精神上的提高,這也是領導者進行「德治」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必須對民眾推行教化政策。冉有曾經陪著老師孔子到衛國去, 孔子說:「庶矣哉!」冉有問老師:「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說:「富之。」冉有又問:「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說:「教之。」[13]古時候由於地廣人稀,諸侯國君們大都實行鼓勵人口增長的政策,人口多寡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大小的重要指標。人口多了,那自然是首先讓民眾在物質生活需求上得到滿足。在物質生活需求上得到滿足之後,就要進行孔子所謂的「教」,即教化,使民眾在精神上有一定的提高,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每個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從而達到「以德治國」政治理想。

  3、孔子所提倡的「德治」的精神內涵是「仁」

  孔子講領導者要以德治國,而以德治國的方法是貫徹以「仁」為核心的政治理念。「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概念,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4]可見,「仁」是離我們不遠的,而且,似乎一伸手就可以夠得著,但他有同時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15]孔子又不是仁者了,他一會兒有「仁」,一會兒又沒有「仁」,這是這麼回事呢?我們仔細品讀《論語》後,方才恍然大悟,在「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6]中有一個十分關鍵的但很容易被忽略的字——「欲」,而在「若聖與仁,則吾豈敢」中孔子說他只是「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也是一個「欲」的意思,這樣,我們就理解了孔子的「仁」,這個「仁」不是一個頭銜,說某某人是個仁人,而是一種心理慾望和實際行動,這也是孔子「仁學」中最關鍵的,正如公西華所言「正唯弟子不能學也」[17]。孔子對「仁」的解釋,最精彩的莫過於對子貢、顏淵、仲弓、司馬牛、子張和樊遲這六個學生的講解。子貢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18]顏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9]仲弓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20]司馬牛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仁者,其言也訒。」[21]子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22]子張又問孔子「五者」是什麼,孔子說:「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23] 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24]樊遲還有一次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25]由此可見,孔子的「仁」的核心是「愛」和「禮」,要以愛心對人,時常替別人著想,要以禮法克制自己,行為言語要謹慎,類似現代政治理念中的「以人為本」,孔子在這裡看似是在教育自己的學生做人的方法,而實際是他的一種政治設想,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孔子講的「君子」有兩層意義,孔子教他的學生做有德之人,即「君子」,他說:「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26]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為,從政還有什麼困難呢?孔子認為這種人就應該走上領導崗位,而由這些擁有「仁」的君子來行政,就必然會實行仁政。  

4、孔子政治思想中的治國工具是「禮」

  孔子是一個十分懂得「禮」的人,據說他小時候就把禮器當玩具玩,《史記》中記載:「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27]可謂天賦異秉。他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28]孔子對於夏禮、殷禮都很精通,但他認為夏、商、周的禮儀是一代比一代進步的,他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29] 「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30]。可見,他認為周禮是最為完善的。

  「禮」是周代典制的重要內容,「禮起源於氏族社會的風俗習慣」[31]。也就是人類在原始共產主義社會時代的習慣法,這些習慣法在進入王政時代後,被領導階級加以整理改造,形成比較系統的制度,於是,夏有夏禮,商有商禮,周有周禮,「禮」成了國家穩定的一個重要保證,而「禮」經過了夏商兩代的改進,到了周代,經過周公的系統化,成為更加完善的一種制度,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內容見於先秦典籍《儀禮》之中。周禮的基本精神是「在各種典禮、儀式當中,不同社會地位的參與者都有各自不同的,嚴格的具體行為規範。通過這些行為規範區別尊卑、親疏、賢愚等社會範疇,界定每個人在社會秩序中的具體位置,協調全體社會成員之間的關係」[32]。到了孔子時代,周公所作的「禮」已經徹底崩潰了,社會進入了「天下無道」的時期,孔子在這樣的社會裡能夠站出來,用一種「雖萬人吾往矣」的勇氣力圖改變社會現狀,這種精神是我們後世子孫們所應該敬仰和學習的。孔子要用「禮」來治理國家,首先要做的就是「正名」,子路曾經問老師:「衛君待子為政,子將奚先?」孔子說:「必也正名乎!」[33]子路覺得老師有些可笑,因為在當時的社會中要想「正名」確實是一件異想天開的事,他問:「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這「名」怎麼正呢?孔子對子路解釋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34]所以說,孔子認為「正名」是治國的首要工作。所謂「正名」,就是建立一個名實相符的社會,社會的各個階層都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職,不得僭越。齊景公曾經問孔子為政的方法,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5]即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樣子,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樣子,做父親的要有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有兒子的樣子,孔子要建立的是一個秩序合理嚴謹的社會。因為當時的社會是一個秩序混亂、禮崩樂壞的社會,季孫氏曾經用八佾的規模在庭院舞蹈,古時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四十六人,據《周禮》規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諸侯為六佾,卿大夫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大夫,只能用四佾,他用八佾是典型的破壞周禮的事件,對此,孔子表現出極大的憤慨,發出一句響徹古今的名言:「是可忍,孰不可忍!」[36]可見,當時禮制的破壞程度有多麼厲害,也正因此,孔子才提出「正名」的主張。

  其次,除了「正名」之外,孔子還提出要以「禮」為行為規範的思想,即「齊之以禮」的思想。「禮」的實行有兩條缺一不可的途徑:一是自下而上的途徑,孔子在教導他的學生子貢時說為人要「富而好禮」[37],在教導他的學生顏淵時說要「克己復禮」[38],在教導他的兒子孔鯉時說「不學禮,無以立」[39],這就是說民眾自己本身要以「禮」為自己的行為準則,要求人們做到「非禮勿視,非禮無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40];二是自上而下的途徑,即領導者要以「禮」治國,即孔子所說的「上好禮,則民易使也」[41],「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42]。領導者以「禮」為行為規範,民眾就會效法,國家就會穩定,從而達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會。  

三、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將孔子的政治思想概括為四大塊:首先,要提高領導階層的素質,要讓那些有德有才的人去領導民眾,而不是讓像季康子那樣的人居於領導崗位;其次,在治國方略上要以德治為根本原則,而不是一味地以嚴刑峻法來統治人民;再次,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為精神內涵;最後,要以「禮」為國家和公民的行為準則,反對越禮的行為。這四點是聯繫的,德治是實現「仁」和「禮」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禮」的精神內涵,「禮」則是德治和「仁」的具體形式,而這三點的實行都有賴於領導階層的素質的提高。而且這四點是聯繫的,德治是實現「仁」和「禮」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禮」的精神內涵,「禮」則是德治和「仁」的具體形式,而這三點的實行都有賴於領導階層的素質的提高。

  孔子雖然已經逝去兩千多年了,但他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後世子孫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應當繼承祖先的優秀文化並予以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①] 《論語·季氏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0頁。

[②] 《論語·季氏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頁。

[③] 《論語·陽貨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0頁。

[④] 《論語·顏淵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頁。

[⑤] 《論語·為政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頁。

[⑥] 《論語·為政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頁。

[⑦] 《論語·顏淵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頁。

[⑧] 《論語·顏淵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頁。

[⑨] 《論語·顏淵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頁。

[⑩] 《論語·顏淵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頁。

[11] 《論語·為政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頁。

[12] 《論語·顏淵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頁。

[13] 《論語·子路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7頁。

[14] 《論語·述而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頁。

[15] 《論語·述而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頁。

[16] 《論語·述而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頁。

[17] 《論語·述而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頁。

[18] 《論語·雍也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4頁。

[19] 《論語·顏淵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頁。

[20] 《論語·顏淵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頁。

[21] 《論語·顏淵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頁。

[22] 《論語·陽貨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1頁。

[23] 同上。

[24] 《論語·雍也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頁。

[25] 《論語·子路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頁。

[26] 《論語·子路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頁。

[27] 【漢】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新華書局簡體字本,第1538頁。

[28] 《論語·八佾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頁。

[29] 《論語·八佾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頁。

[30] 《論語·泰伯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頁。

[31] 張帆:《中國古代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頁。

[32] 張帆:《中國古代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頁。

[33] 《論語·子路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3頁。

[34] 《論語·子路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3頁。

[35] 《論語·顏淵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4頁。

[36] 《論語·八佾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頁。

[37] 《論語·學而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頁。

[38] 《論語·顏淵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頁。

[39] 《論語·季氏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6頁。

[40] 《論語·顏淵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頁。

[41] 《論語·憲問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7頁。

[42] 《論語·子路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4頁。 來源:考試吧(Exam8.com) 
推薦閱讀:

如果回到奴隸社會,要如何向古人證明,把人當奴隸是錯誤的?
印光大師的凈土思想
外行顛覆內行,背後的五個重大啟示
作家的思想隨時間逆轉後,會如何看待仍喜愛認可他前期思想的讀者,面臨指責他背叛自我的時候,又作何感想?
【孔德成:孔子的道德思想】

TAG:政治 | 思想 | 孔子 | 論語 | 政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