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區----淳親王府導遊詞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京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DAVID。
淳親王府為康熙帝七子淳親王允佑的府宅,允佑於雍正元年(1723)晉封淳親王。此府是受封郡王后建成的。咸豐十年(1860),王府成為英國使館。《嘯亭雜錄》載:"淳親王府在玉河橋西岸。"《順天府志》載:"王諱允佑,聖祖七子,謚曰度。裔孫奕梁降襲,後俗稱"梁公府",今廢為英國使館。"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梁公府原為康熙帝第七子淳親王允佑的府邸,傳至其重孫鎮國公奕梁,故又叫梁公府。王府建築現存儀門、正殿、翼樓、後寢及配殿等,保留完整。其北側原為清翰林院址,南有一御碑,原有嘉慶新皇帝臨幸翰林院題詩碑。後寢之後的7間後罩樓已不存在。儀門之西南尚有井亭,另有嘉慶帝臨幸翰林院石碑一塊,被移置在正殿西側空地。王府作為使館後進行了改建,將西翼樓改為教堂,在後寢的東南角添建了一座中西混合式的二層樓官邸。
現存英使館大門為灰磚砌築的二層凱旋門式,中部有水平腰線,門上部為半圓拱形龕,上有凸出的徽式雕塑,兩側邊跨上下各有長方形與長拱形龕,頂部為中央高起的女兒牆,牆面有磚砌凸起的水平裝飾性劃分。
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10月簽訂《北京條約》。1月9日英使與恭親王奕欣議定以每年一千兩租銀,租用東江米巷北,御河西岸的梁公府(淳親王府)為英國使館。這是外國在京建立的第一個使館。翌年3月26日,英公使進駐。此後法國也租賃了使館,由此,自1861年至1873年,俄國、美國、法國、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日本、荷蘭在東江米巷一帶陸續設立使館。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6月,義和團攻打使館區時,意、法、日、美、俄五館全遷入英使館,部分平房被毀。《辛丑條約》後,英使館在原址大加擴展,將其北面的翰林院、鑾駕庫及其西邊的兵部署、工部署(包括存料場)、蒙古內館、鴻臚寺之一部等都包括在內,比原址擴大兩倍多。西界直至兵部街,其四周空地很多,便把西北部作為英國兵營,北部作為操場,並將其西南角一帶,租賃給英商毛蘭洋行(Mouland Co.)和瑞士上百納公司(Bryner Packing Co.)使用。
民國十七年 (1928年)政府遷都,英使館也隨之遷至南京,但原址仍被英人佔用。1944年英、美等「同盟國」將其使館移交中國,抗戰勝利後,德國、日本等戰敗國使館由中國收回。1950年英使館由新中國人民政府接收,交國家機關使用。保留至今的建築有大門、梁公府(淳親王府)、兵營(武官樓)及少數平房。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淳親王府位於東交民巷正義路西側。淳親王名允祐,清康熙皇帝第七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晉封為淳郡王,於雍正元年(1723)再晉封淳親王。此府是受封郡王后建成的。咸豐十年(1860),王府成為英國使館。原府邸街門面臨御河,其建築布局分為3路,中路是宮殿式綠琉璃瓦頂建築,前為宮門5間,大殿5間,後為院落和配房,最後是英使館佔用時期所建的英式樓房。東路原有建築已不存,有後建仿中國式古建築樓房一座。西路原屬花園,只存改建的四合院一所和添建的英式樓房。1949年後曾歸英國代辦處使用。為東城區重點保護文物。
推薦閱讀:
※導遊講解技巧2------三種境界
※導遊應知:國學常識13
※《導遊業務》第七章-旅遊者個別要求的處理
※宗教場所導遊·道觀篇
※導遊自白:最黑的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