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帶娃的女人,最大的焦慮

離婚帶娃的女人,最大的焦慮原創2017-08-01林蔚潘幸知文/幸知在線特約作者 林蔚

01

小Z離婚了,確切地說,是「被離婚」。對於一隻蒙在鼓裡的小Z來說,事情發生得很倉促。丈夫外遇女下屬,自以為找到「真愛」的同時,愈發嫌棄小Z的居家和發胖,昔日小Z的種種好,都變成了今日丈夫信口指摘的種種糟。

還沒等小Z回過神,丈夫已經極有手段地轉移和處理了一切共同財產,甚至連孩子的撫養費都吝於付出。毫不誇張地說,小Z算是被掃地出門了。

還好,女人的自我修復能力總是高於自己的預期。丈夫初提離婚時,小Z抱著三歲不到的孩子來找我哭訴,整個人都是飄著的,頭髮凌亂,眼神空洞,彷彿夜遊。

兩個月後再見,她已基本收拾好情緒,雖然消瘦了很多,但整個人看上去已足夠冷靜和理性。只是剛坐下聊一會兒,我就感知到了她的另一種焦慮。

她雖不再如祥林嫂般沉浸於過往溫情的夫妻片段難以自拔,也不再心心念念如何挽回前夫的心,但卻陷入另一種心理暗示的怪圈——如何掙錢,或者說,如何掙更多的足以實現經濟自由的錢。

事實上,小Z的想法具有普遍性。很多女性在離婚之後,雖費力爭取到孩子的撫養權,卻往往很難獨自照顧好孩子。很多人是需要父母幫忙照看孩子,甚至還需要動用父母的養老金來接濟自己和孩子。

想到五年、十年後的人生,上有老下有小,抗風險能力微乎其微。小Z告訴我,每每看到朋友圈裡同事全家其樂融融暢遊山水的照片,自己就會因為對全家老小的愧疚感而坐立難安。

同時,她也向我傾訴了她的種種創業計劃——做手工工藝品、開微店、自製蛋糕甜品、加盟養生館等等,只是,這些計劃倉卒而缺乏市場調研,最終要麼被她自己否決,要麼不被朋友家人看好。

02

看著小Z萬分焦慮的臉,我感同身受。不管時代如何發展進步,女性如何在經濟上實現自主,但大多數的中國式婚姻仍保有「男主外女主內」、「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的心理。

即便身在職場,但出於傳統習俗和生理心理的弱勢地位,大多數的已婚女性還是必須將工作之外的近乎全部時間精力投入到育兒和鞏固家庭關係之中,並由於自己的過度投資而傾向於把家庭視作自己的全部。

一旦被動地失去家庭的庇護,即便錯不在己,她們首先想到的總是保住這個家,保住孩子的父母雙全,同時也保住自己長久以來依賴家庭所帶來的安全感。

這種安全感一旦失去,她們一方面會急需確立新的精神寄託和支撐自己前行的目標,另一方面也出於維持婚內生活質量和消費水準的訴求,自然而然會將維護家庭的焦慮轉移到對未來獨自支撐經濟的焦慮上。

我國目前的《婚姻法》,也並不保護婚姻中普遍處於弱勢的女性,她們一旦遭遇婚變,所提出的贍養費訴求基本上是不被支持的。所以,很多全職太太和收入薄弱的妻子,在面臨男方的離異訴求時,首先選擇的不是控訴和維權,而是打落牙齒和血吞,委屈隱忍、湊合著過,打著「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的旗號,對丈夫的種種不尊重甚至屢次出軌睜隻眼閉隻眼。

我曾結識一位年近六十歲的阿姨,家境優渥,相貌談吐都頗有氣質,偏偏丈夫在她27歲生下第三個孩子之後就多次出軌。阿姨一方面捨不得孩子,一方面自身又沒有工作收入,只能眼不見心不煩,守著孩子過了半生。

她曾說,她最悔的就是自己在年輕時沒有一技之長足以帶走孩子,而現在唯一的心理安慰也不過是看著丈夫的身邊人換了又換,而自己偏就不離婚,任丈夫無可奈何。

上一代人的問題放在當下,可能很多女性會拍案而起,忍無可忍不如離開,白手起家後再爭取孩子的撫養權。可問題是,一旦走出婚姻牢籠,面對獨立撫育子女的需求,金錢真的是足以拯救受傷女性的萬能良藥?還是說,究竟要多少錢,才足以拯救受傷的心靈?

03

我們必須承認,對於大多數曾做過溫室美夢的失婚媽媽而言,錢的問題確實重要,但究竟採取怎樣的態度對待經濟焦慮,最終還需要我們區別對待,正確面對。

一種情況是,現實生活中,也許很多失婚女性就像《我的前半生》里的羅子君,婚內作為全職太太,離開職場數年,生存技能遺失殆盡,或者貧賤夫妻百事哀,自己在生存最底線苦苦掙扎,過著相夫教子又要承擔家庭一部分經濟重擔的日子。

一旦家庭破裂,可能連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都難以達到。這種情況下,既想要爭取孩子的撫養權,又不能靠著離婚官司所分割的那點財產坐吃山空,那麼當務之急就需要先找到養活自己和孩子的穩定職業。

有一位在商場專櫃工作的姐姐華,月薪還不到兩千,後因男方家暴,十四年的婚姻破裂,華咬牙把兩個兒子都託付給了男方父母,自己轉身去南方打拚。憑著多年的工作經驗幫人進貨,後來又合夥開了服裝店。她的最大願望就是掙足夠多的錢,能把孩子接回身邊。

當生活逼得我們無路可走,現在的分開便是為了以後長久的相守。這是被逼上了絕境的母親所能為孩子付出的最大努力,也是她在失婚後所能得到的最迅速的成長。

另一種情況,則是像小Z這樣,作為職場女性,她一直未曾放棄事業,收入穩定且有一定上升空間,足以滿足她和孩子的日常花銷,父母尚有餘力提供幫助,養老也暫時不用她來擔心。

小Z的經濟焦慮實際上是她的心思細密且易於悲觀的性格的反射,對夫妻關係的用力過度和婚姻關係中被拋棄的處境,嚴重摧垮了她的自信心,以至於她在人格獨立之前,將經濟自立當成了拚命抓取的救命稻草。這種性格焦慮如果不得到有效扭轉,其實並不利於對孩子的長期撫養和陪伴。

所以,這類女性的當務之急,是對自己進行充分有效的心理建設。如果你堅持爭取孩子的撫養權,那麼就要反覆提醒自己,在經濟許可的前提下,孩子的健康快樂恰恰建立在母親對他的引導、陪伴和儘可能多的關懷的基礎上。

當我們費盡周折領著孩子回家,卻又只留給孩子一個背影時,作為母親,即便許諾再多對孩子的未來所作出的補償,卻已經錯失了和孩子一同歡笑的現在。金錢固然多多益善,但當我們已經擁有了足以保障自己日常生活的經濟條件時,作為母親首先要做的,是盡量予以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畢竟,單身媽媽要身兼父親和母親的雙重角色,在日常照顧孩子飲食起居的同時還要負責孩子的性格培養和理性引導,而這些都必然要求精力時間的大量付出。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先放寬心、放緩步伐,以珍惜和感恩的心態享受母子共處的時光。

如有意願,在確保孩子能夠身心健康成長、並具備一定自我建設能力的基礎上,再從長計議今後的經濟自由計劃。畢竟,孩子的童年短暫且不可重來,而你只要確保自己有想法、有能力,錢就永遠在前方,等著你來賺。

作者簡介:林蔚,情感寫手,職場廝殺的文藝范兒媽媽。關注女性的心靈修行和自我成長,希望越來越多的女性能在生活砥礪中日漸強大,心懷菩提,手執金剛。


推薦閱讀:

失戀女人的9個自我治療法
這七種長相的女人最旺夫
柔美風情的嬌艷女人們(圖)
女人越來越強,男人越來越渣?
女人說這6句話,多半口是心非!你聽懂幾句?

TAG:離婚 | 焦慮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