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中風」,干預頸動脈硬化
我國正邁入老齡化社會,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發病逐年增加。以腦卒中為例,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每年約有200萬新發病人,其中一半或多或少地喪失勞動能力,這為家庭與社會帶來不小負擔。腦卒中有什麼辦法可以有效預防嗎?除了我們所熟悉的改變生活方式,防患於未然之外,關注頸動脈的粥樣硬化也不容小覷。臨床上,約有六成左右腦卒中源於頸動脈的硬化病變。
「中風」的危害 腦梗塞,俗稱「中風」,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及生活質量的疾病。現已排在我國人口死因的前三位,且發病率正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衛生部專家預計,在未來的十年,我國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還將大幅上升。腦梗塞多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早期病人大多表現為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癥狀,如頭暈、頭痛、視力模糊,但很快能恢復正常,和常人沒有什麼區別,有的人可以保持幾年沒有任何癥狀。因此,不少人對疾病往往掉以輕心,認為自己沒事了。其實,隱患就這樣被忽視了,隨著病情的發展,這類病人三至五年後大多都會出現腦卒中,造成難以彌補的神經功能障礙,表現為偏癱、失語等,重者甚至可導致死亡。
頸動脈硬化狹窄與「中風」 據臨床統計,60%的腦卒中發作是由於頸動脈分叉處的硬化、狹窄及斑塊脫落而引起的栓塞,或者頸內動脈繼發血栓導致。另有研究表明,有60%的頸動脈缺血性腦梗塞患者首次發病後兩年內複發,而其中50%的患者最終死於腦梗塞複發。對於這些病人,早期發現頸動脈分叉處的病變,早期進行外科干預治療,可以大大降低 「中風」的發生率,防止腦梗塞再次複發。頸動脈硬化狹窄的常見高危人群包括:中老年人,具有抽煙史的人群,既往患有腦梗的病人,高血壓、高血脂、房顫的病人,以及全身其他血管粥樣硬化疾病(如冠心病、雙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頸動脈硬化狹窄的常見表現很多樣,主要包括耳鳴、視物模糊、視力下降、頭痛、記憶力減退、嗜睡或失眠、多夢、黑、暈厥、一過性偏癱、失語、昏迷等。兩種改善頸動脈狹窄的手術 1954年,動脈內膜剝脫術(簡稱 CEA)首次完成。十餘年前,這一手術在歐美各地開始大量開展。經過大量的臨床試驗證實,動脈內膜剝脫術對腦梗塞發生的預防有相當大的意義。現有臨床數據顯示,首次腦梗塞後採用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治療,腦卒中的一年複發率可由5%~20%降至2%。目前,動脈內膜剝脫技術已十分成熟。在北美,每年約有兩萬名病人接受治療,術後不出幾日,病人即可康復出院,恢復正常生活。 近年來,隨著微創介入技術的興起,頸動脈狹窄的介入治療也不斷發展。各種介入腦保護技術的發明與普及,大大提高了介入術的安全性,使頸動脈支架成形術等介入治療亦能廣泛應用於臨床。相比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頸動脈支架成形術創傷小,術後康復更快,病人大約2至3天即可出院。目前,頸動脈支架成形術已成為治療頸動脈狹窄的另一種重要手段。三種途徑預防頸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的治療主要包括控制危險因素、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由於頸動脈狹窄一般是全身血管病變的一部分,因此控制好危險因素,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狀態,將可緩解狹窄程度。這主要包括:適當運動、控制體重、避免肥胖、戒煙、少飲酒,合理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至於藥物治療,則主要包括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以及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包括為他汀類調脂藥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除此以外,藥物治療尚包括針對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的藥物治療。 當超聲波和血管造影確定頸動脈有超過50%的狹窄,或有內膜斑塊和潰瘍,用內科藥物治療效果有限。此時,應開展外科手術治療——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頸動脈支架成形術。目前來看,頸動脈內膜切除術、頸動脈支架成形術可通過切除或覆蓋增厚的頸動脈內膜、斑塊潰瘍,改善腦供血並切斷血栓的產生來源,是預防中風的有效手段。自(解放日報)
推薦閱讀:
※飯後吃核桃可減少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血管閉塞後常見的疾病|動脈硬化,動脈血管閉塞,冠心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ESC研究組針對冠狀動脈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意見書.
※專家視點: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的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