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澄:進度導向思維,RSQC模型的拓展用法
1
這個話題我早就想說了,但是一直沒有排上寫作的號,這次,我的助推掉到這個坑裡了,所以,我就把這個事情說說。
我的兩個助推在群里討論,其中濤濤助教就提到了自己的問題:因為自己做的事情質量不好,於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翻,重新開始,可是,這樣就會導致自己的任務一直拖延。
這種問題真的是太常見啦!比如說在團隊內部,很多人之所以效率低,就是因為他一直想要把質量做好,結果事情到最後都沒有做完;有些個人成長者,他們在看書的時候,看著看著就會放一邊,然後覺得沒有達到自己的標準,就要推翻重來,這都是同樣性質的事情。
想想看,連我的助推都會掉這樣的坑,更別說別人了。但是,其實也真的很容易理解啊,你看看這個思路:
- 我自己是一個不錯的人;
- 我做事情應該也不錯才對;
- 但是,我現在做的事情,沒有達到自己的標準,這就顯得我這個人不好了;
- 我這個人不能不好,所以,我要把這個事情做好;
- 於是把事情推翻重做。
其實,這就是「人」與「事」的相互關係是什麼的問題。但凡掉入這個坑的人,都是陷在這個循環裡面出不了,他們其實都掉入了「果上努力」的大坑,沒有經過任何思考,就採取了「把事情推翻了重來」的這個行動。
2
說起來,這個問題的解決簡單得不得了啊!想想看,這是關於自己的期待吧?但凡是期待問題,就可以使用期待澄清模型RSQC了!(想要查找相關文章,請在公眾號後台輸入:搜索,在搜索鏈接中,輸入:「RSQC」即可。)
RSQC考慮的是:範圍、質量、進度、成本,這四個要素之間是相互聯動的。那麼,因為事情做得不好而推翻重做,背後的邏輯就是:
- R-範圍:未發生變化;
- S-進度:因為質量提升,而進度延長;
- Q-質量:提升;
- C-成本:持續投入成本;
你看,因為質量提升,導致自己的成本增加、進度放緩,這很有可能是很得不償失的事情啊!
更合適的方式是:先不要追求質量上的完美,通過快速完成進度,獲得整個結果,再根據後續要求不斷迭代,來逐步提升質量,這是一個螺旋式提升的過程。
這個套路很複雜么?其實不是的,早就有無數人用無數方式講過這個道理了,我用RSQC來解釋,我曾經還用加速學習循環解釋,其他人用精益創業、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來解釋,統統都是一個道理。這個道理就是在RSQC中以進度為導向,而不是質量、範圍,抓緊時間把進度完成,自己至少對整個事件有個全面了解,下一次的改進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我們舉幾個例子吧:比如說寫報告,很多人從頭開始寫,而不是結構性地展開(先整理大綱、再二級大綱、再細節),所以,開了頭就做不下去了;比如說做PPT,很多人,想在第一頁放一張圖,但是因為一直找不到這張圖而反覆拖延,他卻不知道整體規劃一下PPT;比如有的人創業(我我我!),希望一次性做出一個吊炸天的東西嚇死其他人,但是卻把自己坑死了,還不如扎紮實實從一款產品開始做起,快速迭代自己的整個產品和服務。
我果斷地下一個結論:很多人之所以會反覆推翻重做,並不是為了那個完美的自己,而是缺乏基本的知識。
3
我自己團隊里就有這樣的夥伴,他曾經做過營銷,在營銷部分就很有見解。後來,隨著職位提升,他開始負責整個市場工作,前段時間,他主持了一個項目——我們要為年度目標制定活動進行推廣。任務交給他處理,以往一向效率極高的他,卻遲遲沒有拿出方案來。
三天之後,我找他問原因,他給我看了他的方案,大約的樣子就是:自己作了個腦圖,很多部分都是空的,但是只有一個分支寫得非常細緻,這個部分就是營銷方案。他給我說,營銷這個部分還沒有想清楚呢,其他的部分也就沒有花時間處理。
你看看,在你的團隊中是否有這樣的情況,某一個人忽然深陷在牛角尖里,因為自己擅長,就不斷的深挖,但是忽略了整個項目的進度。其實,這就是不具備「進度導向」的思維方式,或者說,根本沒有做過「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的刻意訓練。
進度導向思維就是這樣,你只有先做到底、出成果之後,才能判斷你所得到的成果是否需要優化、需要做到什麼標準,這才是真正的方法。而不是從一開始,就不斷提高某一個自己擅長的要點的質量,來裝出自己整體完美的假象。
所以,我有個方法教給你,非常非常簡單,在具體執行的時候,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如果這件事情用最低質量標準完成,我要多久能完成呢?然後,我試試看能不能先做完吧?」當你回答這個問題之後,能量就來了,就先去把事情做完再說吧!
其實,說半天,就六個字:先完成、再完美。只不過,我說了說背後的關鍵邏輯——進度導向思維方式和RSQC模型罷了。
說實話,這篇文章的寫作吧,我覺得我有點難產。總感覺,這個邏輯不需要說啊,RSQC就可以了,而RSQC的文章,我寫了很多了,甚至我覺得只用一句話就夠了:只要是期待,拿RSQC套一下就可以了。誒,覺得對不起觀眾啊,明天改回高能量文章吧。
推薦閱讀:
※寒門裡出來的博士是一個什麼樣的體驗
※張越:我的故事 | 李嘉誠為什麼能成為首富,我為什麼學佛修行?
※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你的2015年叫什麼名字?
※陳暮:看了Scalers的這篇文章後,打消了我心中糾結已久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