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本來也不是什麼安康的事兒

端午節本來也不是什麼安康的事兒

來自專欄萌穀人

題圖據說就是鮟鱇他本鱇了,趕緊轉發吧,轉發可得鮟鱇

這回過端午說「安康」的人少了。

去年的時候有專家往外蹦,說端午不樣道快樂,沒啥快樂的,而應該互祝安康。

端午是紀念屈原投汨羅,自然沒啥可高興,但是祝安康是什麼意思呢?互相問候對方還活著,沒一時想岔了學屈原投江?說得著嘛?專家之閑得蛋疼,經常不在於其啥也不幹,而往往表現在不幹正事兒。

不過仔細咂摸,「互祝安康」裡頭倒是真有些中國人的秉性,簡言之:好死不如賴活著。

甭說不是屈原,混到屈原那份兒上也不見得要學屈原,這就是安康。

當然我無意攻擊這種生存方式,安康是好的,混到屈原那份兒上也不見得就得學屈原。再說要都去學屈原了,誰特么來吊屈原不是。

實話講,真正吊屈原的,往往是心裡有不痛快的,而不是能快快活活吃粽子的。

屈原故事的成型流布,得益於司馬遷給他作傳。而早在屈原的列傳里,就已經有人憑弔他了,這就是賈誼。

賈誼是漢朝人士,跟屈原算是同行。都是詞臣,都曾近侍主上,都是才華橫溢,都具有遭貶的人生際遇。賈生生的靠後,自己也被貶了,於是就找屈原托知音,顯示他跟活人說不著。司馬遷同是怨臣,這才抓住了屈原、賈生的共性,把兩個隔代曠世的人編到了一篇傳記里。請注意,如果列位沒讀過《史記》,沒讀過史書,可能不知道這個事兒。就是依照某種共性把兩個不在一個時空的人編到一篇傳記里這種做法,是只有司馬遷才這麼乾的,其它史官不興這麼搞,你翻翻二十四史就知道了。

別人沒這份通脫,興許也沒這個慧眼,

當然這種慧眼的背後,還是對人、對同類的同理心。這是司馬遷非常偉大的地方。

司馬遷給人作傳,不是分內工作,而是出於一種私心。這種私心又恰恰是超越時代的公心:他害怕倜儻非常之人一世英名被歷史湮滅,害怕歷史的天平失衡以至於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所以才寫下了足以藏之名山傳之萬世的巨著,讓人們記住這些傑出的同類。

屈原賈生被記錄了下來,一是因為他們的才華,再是因為他們的遭遇。《屈原賈生列傳》並非是為了記錄二人生平,而是探索其生命背後的道理,以及他們經驗之生命所值得記錄的閃光點。這當然就是,他們的作品和文學地位。

司馬遷花了相當篇幅,保存了二人的文學作品,他還對屈原作品、尤其是《離騷》展開文學批評。後人想理解這些作品,理解楚辭,司馬遷的觀點是一定不會繞過去的:

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饞人間之,可謂窮矣。

楚辭的語言風格,是一唱三嘆,極盡曲折。請注意司馬遷的這段敘述,語調上也頗有楚風。

司馬遷對離騷的解釋,著眼於屈原生平的一個字,「窮」。

窮不是沒錢,是「通」的反義詞,用現在的話說,大概是「窩囊」、「憋屈」、「鬱悶」。一腔熱血賣給狗了。點兒背又不能怪社會。大約這種心情。

司馬遷接著說屈原,並開始拋私貨: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是說屈原,實際上也是司馬遷澆自己心中塊壘。他自認為一片公心,為國謀事,卻被武帝一怒之下施以腐刑,正似屈原之於楚懷王。

能無怨乎?我特么找誰說理去啊我。

司馬遷接著說:

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

這句話是對離騷的文學風格做出的評語,可謂是慧眼如炬了。好色不淫,所以才能欣賞美人香草,能從自然中發見生活的樂趣,同時又不沉溺於此。怨誹而不亂,則是出自本分,出自「正道直行」,出自一種作為「臣」的倫理觀念。怨誹而不亂表現在政治觀上,今日已無足取,好像還有點跪久了的既視感。但是表現在美學上,卻有一種克制之美,一種貴族風度。像今天那些販賣雞湯焦慮的雞湯文,就正好是反面,心無怨誹而總想搗亂,動不動就要搞個大新聞。

更重要的一點,司馬遷從詩經(國風、小雅)處著眼離騷的文學根脈,抓住了屈原的創作精髓。屈原是楚人,楚文化地方性強,迥異於中原文化,但是中原文化、乃至於儒家觀念已經呈現在了屈原的創作中了。以至於他在處理楚文化素材的時候,已開始有意識地吸收中原文化的文藝觀念,已經開始漢化了。

「若離騷可謂兼之」,就是集大成。集誰的大成呢?國風、小雅,也就是詩經的大成了。

好色不淫、怨誹不亂,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無奈之舉,也是在說一個不是君王的人,身處末世的生活美學。這種生活美學後來在中國文化里蔚為大觀,就是所謂的懷才不遇。

懷才不遇的時候該怎麼辦?互祝安康嗎?那是瞎湊合。不是屈原一言不合就跳江的生存邏輯。互助安康,相當於是跟屈原唱反調。

但互助安康這個事兒吧,倒還真能在屈原神話里找到源頭:

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起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這大約是有史可考的第一個祝福人家端午安康的專家了。笑死。

祝大家端午快樂。實在不快樂就想想屈原,點兒背不能怨社會。怨了也要不亂,dei不dei啊?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凱鵝


推薦閱讀:

七律 · 端午吊屈原
傅國涌|長夜難明,屈原是誰?
為什麼屈原和離騷在文學史上有那麼高的地位?
如何理解《滄浪歌》中「君子處世,遇治則仕,遇亂則隱」?
你還在相信吃粽子是紀念屈原嗎?

TAG:端午節 | 歷史 | 屈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