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貼:芒種!「芒」養生
芒種節氣如何養生?隨著夏天的逼近,氣溫越來越高,二十節氣中的芒種也悄悄的混進了我們的生活。那麼在芒種時節,我們應該如何做好養生的任務呢?跟小編一起去學習芒種養生的四大方法吧,一定會給你有幫助的哦。
芒種飲食養生
1、飲食清淡
酷熱的夏季總是讓人提不起食慾,所以我們在飲食的方面要盡量減少食用太過油膩的食物,要以清淡、質軟、易消化食物為主。多吃新鮮蔬菜瓜果,如西紅柿、黃瓜、苦瓜、冬瓜、絲瓜、西瓜之類清淡宜人,既可滿足所需營養,又可預防中暑。
2、多食養陰生津食物
芒種節氣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宜多食用養陰生津的食物, 站長統計如西瓜、涼瓜、西紅柿、綠豆、冬瓜、木耳、絲瓜等,掌握好低鹽、多飲、清熱、淡軟的原則。在飲食方面,專家還建議多吃一些健脾化濕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蓮子等,切記不宜過食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免助濕傷脾。必要時可服用健脾化濕的中成藥,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仁丹等。
3、忌過咸、過甜
據專家介紹,飲食過咸,會使體內鈉離子過剩,由於年齡大者活動量小,會使血壓升高,甚至可造成腦血管功能障礙。吃甜食過多,對人體健康也不利,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能力逐漸降低,易引起如蔗糖等產物的積累,而蔗糖可導致高脂血症和高膽固醇症,嚴重者還可誘發糖尿病。
起居養生
1、晚睡早起
夏季日照時間延長,晝長夜短更明顯,此時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睡眠方面也要相對「晚睡」、「早起」,建議晚上10點之前就寢,早上6點左右起床。但是,不可以硬性推遲睡眠時間甚至熬夜。「過時不候」是人的睡眠特點,如果在睏倦時不及時入睡,過了最佳時間就會難以入睡甚至失眠。
2、午休不可少
夏天晝長夜短,天氣炎熱,夜間睡眠多有不足。因此,短暫的午睡,有利促進體力和精力的恢復。午睡應採取平卧或側卧姿勢,並在腹部蓋上毛巾被。不宜坐著打盹,這樣一導致腦部供血減少,會出現頭暈腦脹等癥狀;也不宜伏桌午休,以免眼球受壓,以致眼疾。午睡時間一般以一個小時為佳,如果午睡時間過久,大腦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時間越長,越是感到疲倦,醒後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3、著裝有要求
夏季衣服的大小,肥瘦和覆蓋體表的面積的大小多少,與散熱也有著一定的關係。稍微「露」「透」的夏裝是有利於散熱的但過瘦的夏裝則會影響散熱,一般情況是服裝覆蓋面積愈小,體溫散失愈快。
據有關專家測定,人在裸體情況下,輻射散熱要比穿著普通服裝大10倍。所以,夏裝以短衫、短裙、短褲為好。在裙子中,喇叭裙、連衣裙在走動時,能產生較好的鼓風作用,因此比瘦型裙顯得涼快。在夏裝的開口部位(領、袖、褲腿、腰部)不宜過瘦,最好敞開些,這樣有利於通風散熱,牛仔褲、緊身衣不適於夏季穿著。
此外,服裝的顏色亦很重要,因為衣料顏色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強度也不同。顏色越深,吸熱越強,顏色越淺,反射性越強,吸熱性越差,因此,夏天宜穿淺色服裝,以反射輻射熱。
4、溫水淋浴
夏季炎熱,很多人喜歡直接用冷水沖澡,非常舒服。但是健康的做法應該是溫水洗澡,溫水可以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還有鍛煉身體的作用。溫水洗澡的時候水壓和機械按摩作用可以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身體血液的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的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質量,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因此夏季應避免直接使用涼水沖淋浴。
運動養生
1、慢熱型運動發汗散熱
考慮到黃梅天的特殊氣候,無論是運動強度還是運動時段都應特別講究。鍛煉的最佳時間是早上6至7點和傍晚6至7點,早上溫度適宜,傍晚則是最適宜人體運動的時段。而午後因溫度高、濕度大,不宜運動。其次是選擇好運動項目,以慢熱型、強度相對不大的項目為佳。
2、游泳消暑安全有益
時下,游泳已經成為現代人喜愛的運動,而且適合各個年齡層次。對於想瘦身的朋友來說,更不能放過這項清涼的運動,絕對是初夏里最佳的休閑方式。游泳鍛煉不僅能增強心血管系統的機能、提高身體協調性,還能塑造流暢和優美的體型,給人帶來心理上的愉悅。許多運動項目都容易給機體造成勞損或損傷,而游泳是勞損和損傷率最低的體育。
精神調養 心靜自然涼
夏季氣溫高,人心容易煩躁,情緒不佳的時候經常出現。夏季養生不但需要從身體、飲食、作息等調養,精神調養同樣非常的重要,因為保持良好的情緒和精神狀態,神清氣爽、心胸寬闊、精神飽滿,才有利於氣機的通泄。炎熱的夏季更應該調息靜心,讓自己被高溫困擾心房,熱更生熱,情緒更煩躁,中醫學家表示心靜自然涼就是夏季精神調養的重點所在。
保持一個淡泊寧靜的心境,對夏季養生極為重要。宜調養情志、放鬆精神、神清氣和,胸懷寬闊,止躁制怒、樂觀愉快。通過散步、聽輕快的音樂、下棋、游泳等方式來調節自身的不均衡狀態,就會進入「心靜自然涼」的境地。
推薦閱讀:
※血虛、血瘀、血熱,三種體質如何喝四物湯
※立冬的養生大全!
※12張養生圖,張張能保命,太有用了!
※中醫腳底養生11招,讓你百病全消。。。
※平時在家,去濕養生紅豆薏米雙麥粥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