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機器批改過作業么?_格智科技
最近,老外特別關注AI在中國教育界的進展,例如人臉識別進課堂、高中AI教材出版等等,這一次關注的焦點是:AI代替老師批作業。
起因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最近有篇報道[1]說,中國有大約6萬所學校都在用人工智慧來批改學生的作業,每四所學校中就有一所在用。
這些學校分布在各地,四川、山東、安徽、北京……
學生們提交的英文作業,打分交由機器完成,而不是人類教師。作文批改系統,要比Word的拼寫檢查複雜得多。它能夠理解文字的一般邏輯和意思,對作文的整體質量做出像人一樣合理的評判,還要在寫作風格、結構、主題等方面給出改進建議。
據說,92%的情況下,AI和人類教師對一篇作文的評分是一致的。
這個籠罩6萬所學校的人工智慧,就是句酷批改網。在它的背後,是一個多所高校和公司共同推進了近10年的項目:語言智能評測關鍵技術及應用。
數據顯示,這個機器教師的學生已經達到1.2億,還覆蓋了北京90%高校,以及所有區縣的中學。但它也像一道分水嶺,有些人壓根沒聽過。這一點也不奇怪。要知道2016年底,這個服務覆蓋的學校才6000多所。
也就是說,一年之間,它覆蓋的學校數量增長了900%。
?今年的亞太科幻大會上,「AI將會如何變革教育——未來教育論壇」帶來了科大訊飛的人工智慧+教育輔助技術,還有趙洋的這句話:
「現在的教育試圖把人變成機器,同時,技術的進步又試圖把機器變成人。」
在許多科幻作家筆下,未來的教育以腦機介面、大腦晶元為工具,把人類塑造得越來越像機器。
現實會如我們擔憂的那樣,還是背道而馳呢?
一番討論,幾位嘉賓卻給出了一個樂觀的答案。
當下教育的弊端之一,是不夠個性化。
原本,學生的起點和知識結構不同,有人適合先學數學、再學藝術,有人則恰好相反,有人在某個科目上可以學更高級的內容,而另一個科目則需要夯實基礎,他們都應該採用不同的學習路徑。
然而,現在的學校無法提供這樣的個性化路徑,只能將學生按年齡劃分年級、學習固定的科目,學習效率沒法最大化。
姬十三認為,現在不得不用統一的固定標準來進行考試和篩選,是因為還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想要準確地設計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對學生進行精細的個性化評價,首先需要技術進步。在這方面,科大訊飛市場總監任萍萍表示,訊飛在人工智慧+教育方面深入探索,產品覆蓋教、學、考、評、管等場景,已有很大進展。
?教學領域中,訊飛用AI設計個性化學習路徑。
改卷子、批作業,可能是每個老師的修羅場。紅筆勾勾畫畫的過程中,也只能找到共性問題,很難記住某一個學生哪道題錯了、哪個知識點沒掌握好。
訊飛的AI閱卷技術恰好可以填補這個空白,讓老師快速收到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安排教學重點。
任萍萍還舉了另一個例子:現在的技術,可以把高中物理的知識點整理起來,對每個學生進行評測,量身訂製學習方案。
然後,學生就能省出大量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用在重複練習上浪費時間。
考評領域中,AI可以對學生進行精細評價。
任萍萍說,訊飛的技術在普通話評測中,相比從前採用的專家聽測,機器更能精細地界定考生的問題種類,給出評價。
但另一方面,AI技術對信息的發掘也可能引起爭議。
前段時間,杭州一所中學採用了類似於人臉識別的課堂管理系統,實時分析全場學生的行為、表情,給出評分。學生趴桌子超過多長時間,表情會被識別為「興奮」或「沮喪」,然後反饋給老師。
姬十三說,這樣用技術去監督學生就是一種反人性的教育過程,而且,學生反而會偽裝自己的行為,並不會改進學習效果。
所以,AI歸根結底只是一種工具,如何在教育過程中使用這種工具,仍取決於教育者。
?
當下教育的另一個弊端,則是對知識的機械記憶。
Matt Kimberley分享了這樣一段回憶:他在大學時學習古印地語,考試要求在3小時內翻譯古印地語文本,不許使用字典。Matt認為,這種閉卷考試的形式毫無意義:
「實際生活中,你翻譯古印地語這種死語言的時候,永遠都需要使用工具書;所以,強行背誦工具書上的知識是一種浪費。」
這樣看來,互聯網和AI只不過是比字典更高級的工具,與其背誦google就可以找到的知識,為什麼不把精力花在更需要創造力的事情上?
任萍萍想像了未來AI作為知識工具的潛力。她認為,在醫學、司法和翻譯領域,AI都可以快速學習,掌握遠超人類記憶的海量資料。
在這幅未來圖景中,每人都擁有一個AI助手,簡單地問一下,隨時隨地獲取知識,「死記硬背」這個詞,就可以從人類的字典里徹底消失了。
?但是,哪怕獲取知識因AI而變得極度方便,教育仍然是必要的。
不知道的東西問AI,得到的多是短期的碎片知識,在此之上,還需要「形成自己對於知識體系更加系統、更加全面的認識」。
趙海虹用自己攻讀藝術史博士的經歷佐證了這一觀點——不同人寫的藝術史有不同側重點,她就比照閱讀不同的藝術史,慢慢建立了一種宏觀把握。
要知道,碎片知識不經大腦的吸收和整理,無論數量多麼龐大都無法形成這種宏觀認識。所以,AI無法取代教育。相反,分擔了對碎片知識的記憶,AI幫助人類達到的宏觀理解與體系構建,才是真正的教育。
「學校教育就是當你忘了所有學到的知識之後,剩下的東西。」任萍萍說。
?
或許,未來教育的終極,就是將知識直接輸入大腦吧。但是,腦機介面與大腦晶元,會不會讓人也變成機器呢?
「我們今天已經把大量的知識放在體外了,比如手機上。以後把知識放在大腦晶元上,本質是一樣的,只不過和大腦整合得更好。」姬十三說。
晶元的載體依然是我們的大腦,插上同樣的晶元,每個大腦也都不一樣,所以他並不擔心人變成機器。
《攻殼機動隊》TV版
?通過晶元獲得的基本知識,仍然需要人的思維來整合、應用、創造,這種思維能力仍然要依靠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更有創造力的,發揮每個人更大的價值,不是植入一個晶元、一個單一的工具就能簡單取代得了的。」
阿西莫夫的《他們的樂趣》和卡德《安德的遊戲》中,主人公都是通過某種未來技術進行學習的(機器教學/虛擬現實),但他們都感到了某種空虛和孤獨。
劉慈欣的《鄉村教師》里,沒有記憶遺傳、信息傳輸效率很低的人類,因為教育,成為銀河系中最獨特的智慧文明。
教育不僅僅關於知識,它也是交際的過程,如黃琇瑜所說,是人的社會化的過程。無論技術怎樣發展,未來的教育仍然需要在人與人之間進行真實的交流。
推薦閱讀:
※惡之網
※git的使用以及配置
※千億漢麻產業疾進 宜科科技戰略轉型待考
※Bootiso :讓你安全地創建 USB 啟動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