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遊騎兵白皮書丨地之章

GS遊騎兵白皮書丨地之章

來自專欄 GS遊騎兵

沒有任何人能同非洲草原上的動物一樣,出生幾分鐘便學會奔跑,你們眼中「無師自通」成為摩托車探險旅行的「達人」,只是複雜的自我學習中的倖存者而已。

沒有倖存下來的,大都被社會遺忘了。

人類設計製造的各種產品,都是為了解決單憑肉體無法突破的問題。

所有的工具,都應當加以利用,而非與之為敵。

為了應對不同的使用環境,我們有豐富的產品用以選擇。

「選擇適當的工具」,則基於豐富的產品知識,以及對自身需求的客觀判斷。

選擇摩托車

以國內市場而言,包括從國產的250cc產品、BMW GS家族、KTM 1190、1290產品,到Honda CRF1000L等都可用於探險旅行。

既然沒有騎行時無需遵從物理定律的摩托車,那麼就沒有任何完美的摩托車。

需要做的,就是在這些「不完美」的摩托車中,如何找出一台最適合自己旅行需求的。

比什麼車「更好」更重要的,是對自己來說什麼車「更合適」。

篩選條件包括排量、舒適性,以及品牌等。

而最首要的選擇條件,卻是錢包:把房貸、車貸扣除了之後,手裡閑錢的半數用於買車,是較少跟家人發生爭執的標準。

隨著時間的推進和個人積累,無論經濟支撐還是技術水平的提升,都是在更複雜的地形對於更重型的車輛掌握更可靠操控的必要基礎。

選擇騎行裝備

與汽車等交通工具的重要區別,就是摩托車騎行裝備要儘可能承擔駕駛艙的功能。

除了比較直觀的衝擊防護外,相當重要的氣候防護則因為更加複雜而往往被忽視。

戶外運動中的低體溫症、高溫中暑,均可能致人死地,選擇適當的裝備從事不同的戶外活動就是理智的考量。

對於防護的需求,以個人抗疲勞、體脂比等因素因人而異。

時至今日,人類的科技已經可以上天下海,卻仍舊無法造出一套真正的「四季騎行服」:

北京轄區內的極限溫差即可超過60℃,何況在新疆境內公路上就要面對的從冰川到沙漠。

選擇裝備的時候,考慮的條件包括:性能標準和價格、氣候防護、防禦和運動阻力。

我盡量不談及具體的產品,具體的產品比對,將發布在GS遊騎兵網站的遊騎兵智選專題。

頭盔選擇

做為所有騎行裝備中唯一被法律強制使用的產品,頭盔的重要已經無需再廢話。

但是,如何選擇合適的頭盔,卻是依舊值得談的。

  • 絕對不要使用開面盔!
  • 越野盔配合風鏡在重度越野的時候是安全性最強的選擇,但是純粹的越野盔大多未考量公路高速事故的設計。
  • 與越野盔能提供近似安全性的還有公路盔,但是傳統的公路全盔並不適于越野。
  • 公路盔的近親揭面盔則在提供有限便利性——飲食、拍攝等——的同時,進一步的犧牲了安全性。
  • 做為公路盔和越野盔的複合體,俗稱「鳥盔」的兩用盔是一種較為取中的設計。

不貼合的頭盔,僅比不戴頭盔好一點。

適當的頭盔尺寸,應當是戴上頭盔並且扣上系帶之前左右轉動頭盔,在視野中不出現頭盔邊緣前提下的最大尺寸。

風鏡或騎行眼鏡

  • 繼承了越野盔的開闊視野範圍,在偏重越野使用的情況下,搭配鳥盔使用風鏡也成為一種選擇。
  • 到今天為止我依舊無法理解對鳥盔內置遮陽鏡的需求:沾滿塵土的鏡片在面向陽光的瞬間能將可視距離降低為零,我依舊寧肯使用騎行眼鏡來替代內置鏡片。當然,這對於「柏油探險家」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耳塞及其他配套

  • 因為鳥盔在風噪、氣候保護方面的短板,降噪耳塞就成了重要的配套裝備。不同類型的耳塞產品,我在《騎行與聽力保護》已有介紹。①
  • 在濕冷環境下的旅行,例如高海拔地區,防霧鏡片或防霧噴劑是重要的補充。
  • 此外,為了在不同氣候環境內儘可能提供舒適性,還有各種面料及設計的頭套或魔術頭巾。

騎行服

摩托車剛剛登上賽事舞台的1920年代,賽手的裝備基本與飛行員相同。甚至頭盔的普遍裝備,也是到30年代才開始的故事。

早期摩托車探險旅行家,Helge Pedersen和Michael Martin等人曾經使用普通的戶外衝鋒衣做為旅行裝備,也是無奈之舉。

雖然然騎行服與登山裝備相似,要考慮風力、濕度、溫度的挑戰,但依舊有重要的差異,無法完全替代。

旅行中我使用過不同品牌、不同類型的裝備——穿著MX護甲跑北疆這種蠢事,也同樣做過。

包括不同面料的產品,我也都使用過。

皮革對於探險旅行,在不斷發展的現代人造面料對比下,優勢已經逐漸不再。

旅行與賽事的重要差異之一,即是舒適度的重要性,這點在賽事中則是幾乎可以徹底忽略的。

與頭盔不同的是,在氣候適應方面,騎行裝備的設計差異更大。

因而需要根據旅行路線予以選擇,包括:氣溫、降水、風力,以及自身體質。

  • 通風系統是一個必需優先考慮的問題,在炎熱難耐的時候脫掉騎行服就意味著要放棄最後的防護。
  • 與通風天生冤家的就是防水性能。相比僅在濕冷環境中使用更舒適的外防水裝備,內防水或雨衣是探險旅行更輕便、靈活的選擇。類似的區別也存在於連體雨衣和分體雨衣之間。
  • 源自戶外裝備的3層結構,騎行服中已經發展為包括貼身內衣、保暖/調溫層、防水層到抗衝擊層的多層結構。新的趨勢也在減少各層之間的相互連接,從而可根據騎行環境更靈活的調整組合使用。
  • 在極低溫的輕型環境中,雖然有電加熱設備可以做為補充。但是除可靠性和耐用度之外,低溫燙傷以及對發動機電路增加的額外負荷是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騎行手套

做為極度容易被忽視的重要騎行裝備,騎行手套也僅僅在英國與頭盔一樣列為強制裝備。

提供意外情況下的保護之外,手套還做為輔助支撐具有減緩疲勞的作用。

騎行手套的選擇要考慮抗衝擊、氣候防護、操控靈活性、防滑、使用壽命,甚至與騎行服袖口的配合等因素。

而在探險旅行的騎行手套中,因為電熱手柄的普遍裝備,得以考慮使用較輕薄靈活的產品。

超出當日往返的騎行,我至少會同時帶2副手套,還不包括維修手套或者額外的防風保暖手套等。

騎行靴

到今天為止,大多數人的理念中依舊是:騎行靴=靴子。

我見過穿著五花八門的靴(鞋)子騎著GS到處跑的人,包括Rally套裝+踏板用騎行鞋+ADV的搭配。

對於「從經銷商提車回家」或者「到門口的超市買菜」這種騎行中,嚴肅的騎行靴或許與輕便的騎行鞋並無太大區別,畢竟打120叫車熱線去骨科醫院也很方便。

在越野騎行/培訓,以及GS遊騎兵系列活動中,並不建議非Enduro/Adventure靴子的參與。

騎行護具

類似透氣與防水,防護與舒適型也是騎行裝備中無法解決的矛盾之一。

與頭盔相似,騎行護具也使用DOT、ECE等不同認證標準。

防護性能方面,CE2(T+/T-)>CE2>CE1>DOT

至於國內的GB,可以直接忽略。

內置護具比外穿護甲在便利性以及防護指標上具有更高的指數,CE2已經不算罕見,雖然散熱以抗穿刺性能方面稍遜——因而對大多數人來說更適合探險旅行。

目前常見的Leatt護頸本來是針對Dakar賽事中的摩托車騎士。但是這種賽道護頸對活動範圍以及體能負荷則具有負面影響,因此已經被我在旅行中徹底放棄。

在麻煩的程度上,一點不比護頸少的就是護膝的選擇。

內置護膝比具有更高防護的獨立護膝更適合長時間連續騎行。

此外,不是所有的騎行服都會預留胯部的護具設計。

一些騎士也使用帶有彈性護墊的滑雪短褲/自行車短褲做為補充。

除了以上的常規裝備,也有利用實際條件臨時替代的方案。

包括使用塑料袋、洗碗手套做為防雨裝備。

所有的裝備之間都要考慮相互配合使用,包括袖口與手套、褲子與襪子、靴子之間。

具體產品的討論,歡迎到我的新浪微博或知乎提問。

導航系統

「探索新領域」是「走錯路」在探險旅行中的委婉說法。

在陌生區域,尤其是語言不通的情況下,迷路對大多數人都是「有驚無喜」的狀況。

國內因為受管控的地圖數據之苦,導航儀對於普通的公路行駛並無太大便利,尤其是在市區遠不如使用智能手機的APP。

部分APP中甚至可以提供Google衛星地圖、等高線地圖等更加便利的功能,也是傳統導航儀的出色補充。

至於無信號覆蓋的區域,特別是沒有詳細地圖的情況下,傳統的GPS導航儀就是重要的設備。

關於兩種設備的使用區別,請參考《我愛林志玲》②。

應急與急救裝備

社交媒體上經常有曬EDC(每日攜帶)的活動,往往不過是購物狂大曬單罷了。

對於城市及近郊的騎行,手機及錢包就是足夠的工具,拖車服務非常便利。

但是對於無法及時獲得服務支持的地區,自己動手解決力所能及的維修,包括基本保養,就是必需面對的挑戰。

這些裝備,組織的第一原則應當是「不攜帶就無法騎車」。

簡而言之,即基本的修車,以及修人。

隨車工具在沒有使用的時候都是負擔,應當以使用者能處理的工作為標準。

常見的是補胎,鏈條傳動系統的維修,或者長途旅行中更換剎車片、機油等基本保養工作,以及極端情況下的車輛運輸等。

這方面,比買什麼更重要的,是學會使用買回來的工具。

比隨車工具更重要的,則是急救包——車輛維修並沒有黃金四分鐘。

遺憾的是,與隨車工具同樣被忽視的,就是基本的急救訓練。


參考鏈接

①《騎行與聽力保護》

②《我愛林志玲·探險摩旅導航選擇》

推薦閱讀: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十大摩托車排行,第一是這輛車
八酒後駕駛違法,酒後切莫開車
如果沒有發動機的轟鳴,你還會選擇摩托么?
崎遇雲州丨與Versys?-X 300的貴州探索(中)
你了解多少特警夏款摩托騎行服?

TAG:摩托車 | 摩托車旅行 | 越野摩托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