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零基礎入門招股說明書?

如何零基礎入門招股說明書?

來自專欄上市公司商業評論

鄙人對招股書的學習時間也不長,應「白鷺商業評論」邀請分享自己關於招股書的學習方法,也是惶恐。我想,我本人就是剛入門者,從2星期讀完1份招股書,到現在2天讀完1份,甚至10分鐘內能在招股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挑讀),所以我這篇文章所分享的,比較適合那些尚未入門,不知如何切入的讀者。

我要講的是如何從一個完全的小白,成為一個至少讀起招股書來比較輕車熟路的老司機。這裡我主要講一張「地圖」,一個方法論,告訴你怎麼把這些現有的資源利用起來。因為網上已經有很好的資料教你怎麼閱讀招股書了,我沒必要再寫一份。

以下章節,我是按步驟來寫的。假設讀者們跟我一樣,都是從一臉懵逼過來的,我就回憶一下自己如何零基礎入門的方法,整理成一張地圖給你。

心態上:穩,一步一個腳印,不圖快。

在第一步,你先要做好「心理準備」——沒錯,這不是廢話。招股書一份300多頁,看著就暈,你得做好心理準備。但讀多了會發現裡面很多內容其實是廢話。再往後,我們讀招股書就很能抓住重點了,哪怕1份招股書要通讀,1天之內就能搞定,下次你再要看,會比較能抓住重點。個人經驗,整個入門要用1~2個月時間,因人而異。在這些入門期內,還請通讀,因為你的目的在於學習,先多讀,讀得多,哪怕廢話也讀一讀,2個月後才有資格說跳讀。

其次,招股書和年報應該合起來讀,你不能只是讀了一份招股書,就覺得對這家公司了解了,那是遠遠不夠的。甚至有些招股書已經是很早以前的,畢竟每年新增的上市公司都很少,比如科大訊飛的招股書是08年發布的,現在9年過去了,你看了他們08年的招股書,說你於是了解了人工智慧產業的現狀和發展方向——哥們,9年過去了,你看的過時了!

再比如梅泰諾,招股書發佈於09年,最開始是做通信塔設計製造的,就是移動信號發射塔,只做這個業務。可13年他們就聲稱要開始進入移動互聯網行業,參股子公司移動信息,做移動支付;參股芃柏技術,做什麼企業信息查詢服務;做物聯網,幫政府做扶貧工程信息化。15年,公司又併購了小白車主,做汽車O2O服務。到了16年,公司又覺得自己之前做的太不靠譜了,又要轉型做「人工智慧+大數據」,併購了日月同行做網路營銷業務,然後把前兩年買的一些公司又給賣了……

試問,如果你只是看了梅泰諾的招股書,而不跟著年報一起看,你怎麼會想到,09年你看到的梅泰諾,早就不是今天的梅泰諾了呢?再問,如果你不把上市至今的所有年報都看完,比如你只看到了14年的年報,你又怎麼會想到15年、16年他們又換了方向了呢?所以研究一家公司,招股書、年報,一份都不能少,而且年報必須是從招股書開始到最近1年的年報為止,如果要深入分析,還要加上最新的半年報或季度報。

下一步就開始正式閱讀招股書了,於是大家肯定會跟我一樣,第一個問題是:看哪些公司的?

3000多家上市公司,3000多份招股書,確實容易犯選擇困難症。有的讀者可能就隨便選一家有感興趣的行業或者公司,一份一份地下載下來去閱讀。

但我建議,如果你跟我一樣對於招股書毫無概念,一臉懵逼,只是開始入門,那麼你的第一份招股書,應該選擇「億緯鋰能(300014)」,至於原因,下文便知。

到「巨潮資訊網」,搜索億緯鋰能,在「公告類別」選擇「首次公開發行及上市」,然後在瀏覽器中用Ctrl+F,調出搜索框,直接搜索「說明書」三個字,找到「招股說明書」這個文件,下載下來。其他那些公告、意向書,都不用看。

先不管你對它有沒有興趣,謹記第一份招股書的目的完全在於學習,先從上到下,包括最鬧心的財務報表在內,一句一句地通讀下來。這個過程可能要半個月(2周)的時間,但哪怕你看得心煩,你一定會覺得很亂,很多東西都看不懂,沒關係,你就看下來,看不懂你至少看過了,潛意識裡有個念想。你可以給自己定個計劃,比如一天讀20頁,15天內你也能讀完300頁(億緯鋰能的招股書是296頁)。

第一份招股書,必須仔細通讀,堅持下來,不懂的你也讀下來,先形成一個感覺。

第二份招股書怎麼讀?

請到網上下載這份資料:何柄諭的《招股說明書原來可以這樣玩》,該資料是公開的,網上有的找。

柄諭師兄在如何細化閱讀招股書方面,已經給了我們很好的指導,我沒有必要再重複一遍,他寫的這份《招股說明書原來可以這樣玩》很有意思,很專業,我的水平不可能跟他比。所以我只是作為一個菜鳥,給別的菜鳥們畫出一幅地圖出來,告訴你這樣走,走到這一步有寶藏,但你得自己去挖。

為什麼第一份招股書要讀億緯鋰能?因為這份教程里的案例就是億緯鋰能。所以請按柄諭師兄的教程,重新讀一遍億緯鋰能。此時讀了2遍的億緯鋰能,相當於給你培養一個思維框架:我第一遍讀的時候,是這麼想的?現在根據柄諭師兄的方法,我再讀的時候,我是這麼想的?

所以我們讀了2遍億緯鋰能的招股書,根本不是為了了解這個產業,或者這家公司,完全是為了學習如何閱讀招股說明書本身,這2遍的閱讀,目的在於培養出一個「思維框架」,讓你對招股書從毫無感覺到摸出一個章法。

各位,「章法」是很重要的,你的前10份招股書的閱讀,可能都很需要這種章法來輔助,讀多了,才能有自己的感覺。章法即套路,就像學武術,先教你套路,等你玩多了上去打架就不需要套路了。所以這2遍招股書的目的就是在你腦子裡形成一個初步的套路,先「按圖索驥」一番,也總比瞎摸的好。

我當時就是通過這種按圖索驥的方法,把招股書啃下來的,這個過程是打基礎,要慢,要踏實,不要貪快,否則基礎不穩。尤其第二遍之後你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招股書是這麼一回事!」所以何柄諭的《招股說明書原來可以這樣玩》很重要,是每個人的入門手冊。而自己先讀第一遍是為了有對比,有對比後才會有極深的印象。比如我從這份教程中得知「主辦券商」都能看出上市公司的實力,而我之前自己讀的時候,對這塊完全是忽略的。在這種「毀三觀」的過程中你才會有「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如果自己不先讀個第一遍,你是不可能有這種感覺的。

如果有條件,如果你能找到1、2個老手們的閱讀筆記,再找別的公司再這樣「毀三觀」一下,肯定會有更深的印象。比如我在和君商學院有個師兄,他寫了關於獐子島的招股書筆記,我便如法炮製,再拿獐子島做試驗,自己讀一遍,再拿他的筆記對照一遍,會發現高手們看的東西比你更深,比如這位師兄就能發現某家會計師事務所好像被罰過,還有個中介費好像收得不合理。如果我自己沒有看一遍獐子島的招股書,再回去對照一下高手的筆記,我就不可能對這些信息有所關注。

最後用大約2個月時間,每周讀至少1份招股書,地毯式閱讀。如果熟悉了,正常來說2個月後,每半周可以讀完1份。這是在你有其他事情,每天抽出時間來讀的情況下。我自己統計過,剛入門之後,一份招股書的合計閱讀時間大約8小時以內。

招股書的內容,我個人認為較應該多花時間思考的部分是:產業與業務、團隊、財務、戰略匹配性以及發展情況、風險。以上只是個人認為,因為一份招股書,各有各的看法,包括你的目的不同,重點也不同。比如我對九鼎集團的PE運營模式很感興趣,重點研究其管理;對於朗瑪信息,我重點看了戰略還有年報,目的就是看看它幾年下來從社交娛樂轉型為互聯網醫療的方法;對於眾信旅遊,我關心其財報,就想看看一個類似零售業態的旅行社,大概運作起來是個什麼樣。所有這些,都跟我個人興趣有關。

但是建議,在通讀20份招股書之前,自認為能摸到感覺之前,還是不要跳讀。先讀多,再讀少。

在這個過程中,建議做筆記。一些閱讀器可以做標記、劃線,而我則喜歡開個TXT編輯器記錄一些關鍵詞,看完後再理一遍。

1. 產業與業務

一家公司你得接地氣地去了解它到底在做什麼,尤其注意和競爭對手的比較。在何柄諭的《招股說明書原來可以這樣玩》里,已經對招股書的每個章節有了非常詳細的說明,我無需在這裡重複。所以我這裡補充的,僅限參考。若說《招股說明書原來可以這樣玩》是教科書,我這裡寫的頂多是參考書或者課堂筆記。

在業務領域,我認為三個因素是最重要的:

(1)了解業務本身,以及整個產業格局。這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部分,也非常有價值,一下子能讓你對整個產業有個很感性的認識。比如我之前做了很久的旅遊文創行業,為鼓浪嶼的一些知名品牌做過推廣服務,也有創業圈的朋友是做小而美的、專門針對年輕人的文藝旅行社的,於是,當時心血來潮就想知道一下一家旅行社是怎麼運作的,看完眾信旅遊的招股書後,雖然我沒開過旅行社,沒進旅行社工作過,但對這個行業馬上就有了很初步的認識,至少讓我發現,很多我「想當然」的東西,原來不是這麼回事。

(2)和競爭對手比,公司到底處在一個什麼地位?整個產業的格局你必須心裡有數,尤其關注競爭對手跟公司的差別,比如市值、銷售額、利潤率等關鍵指標。如果你對財務還沒有感覺,等筆者過段時間發一篇財務入門的文章再說,也會首發到「白鷺商業評論」公眾號。在這一塊,哪怕你不懂財務,對整個產業的競爭格局,比如誰是老大,實力差距如何等,應該也會有個很直觀的認識。

(3)公司有沒有「護城河」?這個非常非常重要,也就是回答「公司憑什麼賺錢」的理由,一個核心競爭力的問題。典型的技術企業,憑專利、技術門檻,可以獲得高毛利。而以眾信旅遊為例,旅行社幾乎沒有「護城河」,你開店,我也開,花個30萬搞個門面也可以自稱旅行社,你有旅遊路線產品,我抄你的,也可以掛出來賣。所以眾信旅遊的毛利率特別低,不到10%,因為沒有一個「賺錢的理由」。所以我會很關注毛利率,高毛利率的產品意味著你有一定的議價權,而議價權來自於你有某種與眾不同的東西。

2. 團隊

在《招股說明書原來可以這樣玩》里,對於團隊、股東的解答已經很清楚。事實上你會發現,團隊的風格真的就決定了公司的風格,看多了招股書和年報,你會有種「閱人無數」的感覺。比如梅泰諾就是一直變戰略,今年做通信塔,明年說要做移動互聯網,後年O2O,大後年又說都不幹了,做人工智慧……而仔細觀察他們團隊你會發現,創始人、董監高居然都是財務出身!而他們公司里,業務、運維人員佔比最高,反而研發人員佔比不高,典型的業務驅動型的科技公司。那這樣的公司,走得比較飄,喜歡這搞搞那搞搞,也不見怪了。

相反,川大智勝的創始人,現在已經70多了吧,整個團隊清一色的工程師,年齡普遍偏大,你看川大智勝的年報,會發現一路過來他們的所有子公司、新業務都靠自己發育,人員佔比最高的都是科研人員,雖然走得慢但走得穩。通過對團隊的觀察,你會發現「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確實是一句真理。

3. 財務

要讀年報,基本的財務知識是基礎,是硬性要求。如果基本的財務常識都不懂,那年報就沒法讀,建議先去網易雲課堂找點免費的網課學學。另外,比較好的分析脈絡是「杜邦分析法」。財務這一塊可以單獨拿出來講一大堆,所以大家關注「白鷺商業評論」公眾號,過段時間我會寫。

4. 戰略匹配性以及發展情況

前面提到,同樣的項目,同樣的行業,團隊什麼樣,做出來的風格和結局可以完全不一樣。在你「閱人無數」後,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斷:這家公司,他們吹的牛能實現嗎?靠譜嗎?這些個創業者,你是否信任他們?還是你覺得他們有些壞習氣?

每份招股書都會談到自己未來的計劃與戰略,同時在招股書後面的「募集資金投向」部分,是了解公司發展方向與戰略的最佳工具。公司上市就是為了募集資金,募集來的資金總得投向一些地方。這麼大資金的投向,就預示著公司的發展方向。此時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天使投資人,而公司就像創業者,他找你要錢,而且羅列出你給他的錢要具體花在哪,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工作。比如筆者在深入研究匯納科技的募集資金投向時,發現他們在租金上花的錢太多了,匯納科技募集的資金中有8000萬元用於「技術研發中心擴建」,其中居然有6000萬元用於「物業購置和裝修工程」,佔比75%!其次設備投入才1200萬,人員投入也才200萬元。如果你是投資人,你會怎麼想?你會不會覺得不太靠譜,想問問他們什麼情況?

在這裡我建議大家一定要大膽做出自己的判斷與預測,很多人不敢做判斷,更怕沒有判斷。我在閱讀每家公司的戰略的時候,都會自己做出判斷,比如我覺得他們的戰略是否靠譜,這幫人是否靠譜,我估計他們明年能不能完成任務……然後結合每一年的年報一起看,驗證自己的判斷。還是那句話,不要怕自己做判斷,你說錯了又沒人打你,對不對?

尤其跟著年報一起看,你會將時間拉長,從一家公司創業開始,他一開始做什麼,每年的打算是什麼,然後你判斷判斷,靠譜嗎?你再按下一年看,你的判斷對嗎?他吹的牛實現了嗎?時間越長,你能看到一家公司每一年的發展以及變化,很有意思。久而久之,你的判斷力就會上去,以後每看年報,就會有「不出所料」的感覺。

5. 風險

公司總會披露一些風險,在《招股說明書原來可以這樣玩》已經講得很清楚了,裡面有個思想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外部風險難以控制,是最需要考慮的,而一些內部風險——如管理水平跟不上發展速度、人才流失風險——都是可控的。

另外,對於風險,我的傾向是自己思考。讀完一整份招股書後,自己思考:你認為公司的風險是什麼?很多時候,我自己所認為的風險,跟公司披露的風險並不一樣。

最後,正如王明夫先生所言:「地毯式閱讀招股說明書和年報,是學習商學最有效的方法,沒有之一。」自己讀了幾十份,對此深有感觸,建議各位將閱讀招股書和年報作為一個學習習慣,比讀那些快餐知識要靠譜。


推薦閱讀:

招股書研讀014:氣派科技處在寡佔市場中,它銷售收入是行業第三名的零頭
招股書研讀027:美瑞新材料原材料價格猛漲48.15%,通過應付票據調節經營現金現金流,客戶有前員工的公司
在美圖453頁的招股書背後 有這樣幾點值得思考
招股書研讀012:申報期經營現金凈流量為負的案例

TAG:金融 | 招股書 | 商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