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哲:做事要有超配意識

衛哲:做事要有超配意識

找人比找錢更重要,找人的時候,CFO要超配,因為CFO超配本來就是為你找錢。

近日,嘉御基金衛哲在一次閉門分享會上做了一場分享,其中他談到的「超配意識」,值得大家思考,現分享給大家。

1、找人比找錢更重要

我經常說找人、找錢、找項目,創始人大概就是這三件事。我2011年創建嘉御基金,也趕著做三件事:找人、找錢、找項目。對各位來說是找人、找錢、找方向,我的項目就是各位的方向。

今天談的是找錢,但我還是想把找人放在第一位,放在找錢和找項目前面。

我以前請教柳傳志柳老,請教馬雲,企業管理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兩個人給我的版本高度相似,略有差別,柳老跟我講: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馬雲呢,是定戰略、搭班子、帶隊伍。我說你們倆的三句話一樣,次序變了。

我問馬雲,你們兩個的次序誰對,馬雲說都對。在企業的不同階段,你要用不同的次序。在企業相對早期,柳老說得對,就是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在你剛創業的時候,不要指望引進什麼高手來幫你落實戰略,你只能看菜吃飯,就這麼幾個人,就能做這事兒,想太大也沒用。

但是到了後期,你有能力了,你找到了很多的錢,你的業務已經沉澱的很穩健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可以先定戰略,圍繞這個戰略所需要的人去重新搭班子。

所以說,你要問一下自己處於哪個階段。兩位中國頂尖的企業家,分享的三句話裡面,兩句話都是跟人有關。搭班子跟人有關,帶隊伍還是跟人有關,真正跟事兒有關的,就是定戰略。

所以,「人」大概要佔各位創業者三分之二的精力和時間。儘管我今天是聊找錢,其實找人比找錢重要。

2、每家公司都要有一個超配CFO

中國比較成功的企業,得有一個崗位,我經常說叫「超配」,什麼是超配?

Right person for the right job,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兒,這不叫超配,這叫匹配。超配是什麼呢?就是Best people for the right job,挑到最牛的人來做這件事兒。

創業公司這麼多崗位中,哪個崗位我是非常建議超配的,CFO。你的蔡崇信在哪兒?你的劉熾平在哪兒?你的柳青在哪兒?你看一下,蔡崇信、劉熾平、柳青加入阿里巴巴、騰訊、滴滴的時間是哪一年?他們在當時都是超配的。蔡崇信是阿里巴巴第十九個員工,後來阿里巴巴第十八創始人走了,他遞補為第十八號員工,他見馬雲的時候馬雲還在湖畔花園家裡辦公。但他做了什麼?他在馬雲還在家裡辦公的時候,就讓普華永道來做審計。普華永道說我們從來沒有審計過一家還在家裡辦公的公司,但這個做法讓阿里的整個合規體系一直健康生長到今天。

這個崗位為什麼需要超配?有兩個原因,一個對外,一個對內。

第一是對外,比如融資。融資這事兒佔了創始人太多的時間也摸不著門道。因為對於CEO來說絕大部分是人生第一次融資,哪怕你之前A輪成功了,B輪也不一樣,C輪也不一樣。因為每一輪你要見不同的投資人,他們對你的期望和你的表達都是不一樣的。但一個投資背景,或者一個CFO出身的,他可能就不是人生第一次,所以對外會減少你很多負擔,他也能站在投資人角度,幫你看怎麼去表達。

第二個是對內。什麼是好的CFO?只會控制風險,只會省成本,不是好的CFO。我在百安居當CFO也是這樣。說實話沒什麼人歡迎CFO的。我上台第一句話先問大家,你們知道CFO是幹嘛的嗎?底下七嘴八舌,但是比較一致的是CFO是控制風險的。我說對,那我再問大家,請問公司最大的風險是什麼。「資金緊張」,「還有呢?」我說公司最大的風險就是沒有營業額,沒有revenue沒有收入,都沒有東西進來有什麼風險好控的。所以我說我是來控制風險的,我來控制公司最大的風險,就是幫助大家一起把銷售做好。

一個好的CFO永遠不是站在成本角度看問題,我去百安居當CFO之前是做投行的,我心中沒有成本,只有投資回報率,ROI。我關心的是,給你一塊錢做營銷,你能帶來幾塊錢。給你加一個人,你人效能不能提升,人效不變的話,你帶來多少收入。只要你的效率不下降,你要多少人我給你多少人,要多少錢我給你多少錢,給到你害怕。

我自己認為我對阿里最大的功勞,就是我招了兩個CEO,今天的張勇和井賢棟都是我當時招的,而招的時候他們都是做CFO。馬雲說,我最討厭CFO當CEO,我卻把他最討厭的事變成了現實。我不僅自己是從CFO變成了CEO,我還把螞蟻金服和阿里集團的兩個CFO都變成CEO。為什麼我招的CFO能變成CEO?因為我當時招的時候都是超配,我永遠站在超配的角度看問題。

超配是什麼意思?超配是兩個概念。一是規模超配。3個億的時候我一定要找一個30億的人來做CFO,就是找一個已經做過10倍以上體量的人來做。

二是能力超配。我面試CFO的時候,很少問他財務會計問題,我覺得這是他應該懂的。我會看他是不是更關心業務,是不是更關心人。人、錢、業務這三件事,管錢的人,我不問他錢的事,卻問他人的事和業務的事;管人的人,我不問他人的事,卻問他錢的事和業務的事;管業務的人,我不問他業務的事,卻問他人的事和錢的事。做什麼卻不問你什麼,問你另外一回事。因為你做什麼你就應該知道什麼,真正重要的是,你對另外兩件事的關心和關注。

所以我跟馬雲說,我招的CFO,雖然F是兩條杠,但我都是沖著CEO的E的三條杠來招的。張勇和井賢棟,當年他們對業務的興趣愛好和理解程度超過對財務。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他們也是超配。

CFO超配要三個問題要考慮。第一,要提前,上市前才想著找個好的CFO,可能就不會很成功地上市。第二,能不能找到一個乘以5倍甚至乘以10倍的人來做CFO?第三,你要招的CFO對業務的興趣愛好夠不夠強,他能不能站在ROI投資回報率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3、找錢三原則,時間優先、金額優先、比例優先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找錢。找錢強調三個階段,三個不同的優先順序。如果把企業的成長比作一個人的成長,可以分為四個成長階段: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

第一階段,如果你的企業還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要時間優先,估值不重要,確定性才重要。舉個例子,是選擇估值高一點,等三個月,還是選擇估值低一點,下一星期就給你打錢。創業早期,一定要選擇後者,要時間優先。

第二階段,如果你的企業過了生存關,時間對你就不再重要了。企業進入初中、高中階段,這時候要金額優先。在金額和稀釋的比例當中,要優先選擇金額。比如,雖然企業生存下來,但是缺1個億可能就會面臨後續發展的緊張。在這個時候,你先拿到急需的1個億,10%或12%稀釋比例,對你來說其實沒有什麼區別。這1個億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比例的兩個三個百分點,對你不重要。

第三階段,如果你的企業進入大學階段,這個時候要比例優先。經過多輪稀釋,你的股份變得很值錢,金額反而沒那麼重要了。要咬死比例放開金額,多給點錢少給點錢,其實不重要。

所以,每個企業在融資的時候,一定要問自己,企業現在處於哪個階段。明確所處階段之後,你才能明確堅持什麼,優先什麼。但是,在這三個階段,我都沒有說估值優先。什麼時候估值優先?賣股票的時候。只要不賣股票,就不應該有估值優先的想法。

4、選擇投資人的四句話口訣

真正優秀的企業,如果沒有生存壓力的時候,應該是雙向選擇,你和你的投資人是對等的、平等的。

如何選擇投資人,我有一個四句話口訣,可以把這個口訣與四個你問鄰居家孩子的問題聯繫起來。

你在小區散步,看到鄰居家的孩子特別可愛,你經常會問他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你姓什麼?你也要問投資機構,你姓什麼?你打交道的最終還是人,你一定要搞清楚,跟你打交道的機構姓什麼,你見到姓這個姓的人沒有。

第二個問題,你會問孩子,你幾歲了?你也要問投資機構,你幾歲了?優秀的企業投資人通常會說,我長期看好你,我長期支持你,我長期持有你。那麼,究竟有多長,這就是幾歲的問題。

這一問題包含了兩個層面:第一,基金年限多長;第二,基金現在處於基金期限的第幾年。基金基本上都有年限。基金年限跟它是哪一年創立的沒關係,你一定要問最基本的,甚至要看文件:請問投我的基金是幾年期的?是哪一年設立的?這也就意味著基金還剩下幾年。人民幣基金年限很少超過8年,美元基金年限很少超過12年。舉個例子,8年期的基金現在是第3年,那麼這個基金就剩下不超過5年。基金幾歲了,決定了基金能陪你多長。

第三個問題,你會問孩子,你多重?你也要問投資機構,你多重?其實是在問基金的規模。管理基金的總規模與你無關,關鍵在於投資你企業的那期基金規模有多大。

基金規模要門當戶對。什麼情況不門當戶對呢?比如,你的企業需要1個億,而投資機構這一期基金只有2個億,它一半身家投資在你這裡,所以希望天天跟著你,看著你如何用這筆錢。你雖然內心不快,但是從人性的角度考慮,一半身家的投資,密切關注也很正常。再比如,你的企業還是需要1個億,而投資機構的這一期基金有100億,對你企業的投資只佔百分之一,你就算真有困難,也很難找他們尋求幫助,因為你只是他們的百分之一。

所以,我建議選一個在投資期第一年或者第二年的基金,能給你的期限比較長。不要拿一個期限太短的基金,也不要拿一個期限較長的但是已經過了一半或者一大半的基金。同時,你選擇的基金對你的投資額,大約佔整個基金規模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因為佔比是互相的,佔比多少就意味著你和投資機構會如何相處。

最後一個問題,你會問孩子,你會什麼?你也要問投資機構,你會什麼?其實就是說,這個投資機構能夠提供給你的錢以外的東西是什麼。除了錢,投資機構還能給你什麼。你這樣提問後,投資人一定會談很多,怎樣檢驗他說的話?我認為有兩種方法,第一個辦法,實際展示。這個時候,投資人可能會說,時間緊迫,來不及展示。

那麼就需要第二個辦法,客戶訪談。投資機構是B,企業也是B,投資就是B2B。對這個投資機構最好的調研,就是調查這家投資機構之前投過的企業或者項目。這些企業或者項目都是它的客戶,要與他們對接,進行深入調查。雖然投資機構和被投企業的關係不一定是一輩子,但至少會陪伴你們走過三年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我看到過太多投資人和企業家之間不愉快的、有分歧的故事。這不是投資以後的問題,而是在投資之前沒有真正做好雙向選擇。有可能是投資機構選錯了被投,也有可能是被投選錯了投資機構。

總結來說,我認為找人比找錢重要。找人的時候,CFO要超配,因為CFO超配本來就是為你找錢。馬雲擔心過錢嗎?程維擔心過錢嗎?馬化騰擔心過錢嗎?這是因為找到了一個替你擔心的人。

以上這些體會是我做投資之後的體會,我也不是天生就懂的。被別人投過也被別人坑過,從坑裡爬出來,仔細想一想,總結出這些東西與大家分享。

來源 / 李開復(ID:kaifu)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投資人說 編髮,關注回復【投資】即送【100份投資乾貨+推薦書單】

推薦閱讀:

TAG:衛哲 | 馬雲人物 | 柳傳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