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的覺察-我的討好行為模式

一個朋友的覺察-我的討好行為模式

來自專欄心理諮詢師拉拉

朋友是心理諮詢師,近日看到她分享的個案,談到了習慣性的討好行為模式。細細分析,自己恐怕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總是擔心別人不高興,不忍拒絕,哪怕真的完不成對方的要求要拒絕,也要好一番掙扎,偽裝已努力過,終於還是不能完成而只能拒絕的假象。

之前一直沒怎麼思考也沒有正視,此時才恍然大悟。原來一直以來的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可能是因為軟弱,也可能是因為缺乏自信,又或者是存著想讓大家都喜歡的心,始終忽略自己內心不甘的叫囂,委曲求全。

前幾日,有個關係不錯的朋友要開奶茶店,問我要不要入股。針對現在奶茶店遍地開花的現狀,我清醒的認識到,現在已經不是開店的好時機了。沒有經驗,投入又高,再加上大家又都有正式工作,沒人有魄力辭職後全身心投入,只是憑著一時興起的滿腔熱情很難做好做大,所以,我拒絕了。結果如我所料,那以後很長時間,那個朋友一直都沒有主動聯繫我。一開始,我有點焦躁,一會兒想著是不是回絕她時語氣不對,一會兒又在糾結要不要主動去找她。後來我狠下心來告訴自己,你並沒有錯。首先,經過思考後的拒絕是理智的,本身並沒有錯誤;其次,如果這個朋友因為你拒絕就不理你,那麼要好好審視你們的友誼;再次,友誼是雙方的,如果你把她當朋友,她不理你,你想去找她,那就跨出那一步,沒什麼好糾結。如果你不想,那就順其自然。

生而為人,來到世上不容易,要多為自己想想,自己好了,身邊的人才能好。這不是自私,而是對自我的尊重和支持,也是對他人的保護和關愛。

深入覺察和思考,你討好了別人,內心卻不甘和不滿,委屈了自己,委屈的部分,也就是壓抑的情緒,總有一天會對外爆發出來,這個時候,你的討好最終還是醞釀了傷害。看似為別人好,實際上誰都不好,看似無私,其實還是自私。

自私導致人們往往只考慮自己,只關注自己在意的事,只喜歡對自己有利的事。你不討好他,所以他不喜歡你,並不是因為你不夠優秀,而是他沒有得到你的迎合,然後由他本身的自私導致的排斥和抗拒,這不是你的錯。而且,也沒有人能十全十美。

拒絕別人這種事,也是要學習,要鍛煉的。哪怕有過一次經歷,感受到了那時那刻的痛快,就會如洪水決堤一般,釋放出內心的鬱悶,然後,大大吐出一口濁氣,高喊一聲:爽!

推薦閱讀:

討好型人格,一種最安全的保守社交態度
成功的阻礙
蔣方舟——從討好型人格到勇敢做自己,你所需要明白的幾件事
討好型人格的人不適合做產品經理
不用討好別人,喜不喜歡都是註定的

TAG:人際交往 | 心理學 | 討好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