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是激勵高管的機制嗎?

股權是激勵高管的機制嗎?

來自專欄阿根廷的天空

股權是激勵高管的機制嗎?

2016年奧利弗?哈特(Oliver Hart)因其在產權理論和契約理論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經濟獎。

經濟學家許成鋼總結哈特產權論時寫道:」其產權理論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關於產權的基本性質。理論之前關於產權的性質,要麼集中於產權帶來的一束權力,要麼集中於產權的剩餘收益權。而哈特理論把核心放到了產權的剩餘控制權,放到控制權上面去了。誰擁有產權,誰就擁有它的最終控制權,或稱剩餘控制權。這是經濟學和法學裡的重大的進步。產權的重要性,關鍵就在於所有者決定了資產的最終控制權,尤其是在合同無法事先完全規定的那些剩餘控制權。讓我對這個要點,用一句話概要一下。當合同、法律等等沒能事先清楚規定的事件發生時,支配相關資產、企業的權力,歸於產權的所有者。誰是所有者,誰擁有產權的最終的決定權。」

以上敘述是哈特的立論和貢獻。揭示了產權的契約性。契約不是企業改革的最基本出發點。這是常識。

許成鋼認為:」這是討論產權,討論企業改革的最基本出發點。」

許先生把企改引向政改去了。政改不是哈特的貢獻,是馬克思一個人的思想。這是恩格斯在1883年的結論。也是中國的改革困境。

總之,用哈特的產權論解釋不了中國的國企改革。許成鋼的介紹 文不對題。

值得討論的是,股權是激勵高管的機制嗎?

馬克思的階級鬥爭唯物史覌認為,股權是企業的激勵機制。他說:」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無產階級,現今社會的最下層,如果不炸毀構成官方社會的整個上層,就不能抬起頭來,挺起胸來。如果不就內容而就形式來說,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首先是一國範圍內的鬥爭。每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當然首先應該打倒本國的資產階級。」

僅僅以此作為一個政黨的從政綱領,是不錯的戰術。以此作為企業改革的激勵機制,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無產階級的運動不在產權和契約,而在就業、工資和福利。

或者說,工運主要是勞動力竟爭市場的運動。與產權和契約並無關係。與投資有一定的關係。

中國政府採取的是高儲蓄模式,政府有錢,國企的資金來源有保障,工人的工作也就有保障,無產階級就擁護國企發展。至於國企高管的激勵機制,也不是產權而是官脈。高管仰官僚而居高位不負產權責任,何樂而不為?私有制發達的社會,私企高管的資金來源靠產權擔保借貸,這時,股份制才對高管有激勵作用。

改不改企業產權結構,決定在政府的經營方式。負債經營的政府,國企除了公共產業並無市場需求,改不改都是鐵飯碗,例如國防工業和教育產業。國企高管的激勵機制不靠產權制,而靠紀委約束。

高儲蓄經營的政府,一定以國企為主流。它還是不靠產權機制激勵高管,更靠王歧山建立的紀委監督機制運轉。

中國企業改革什麼?開放市場就發展!

市場能改革嗎?例如把勞動力市場改革為無竟爭的調配站,立馬家破人亡。如果,把金融市場引入中國,立馬高儲蓄髮展農村現代化和世界工廠集結於高儲蓄外匯之鄉!

從這個意義上講,貨幣槓桿才是激勵企業高管的機制!

美聯儲是美國和世界企業的發動機。這不是馬克思主義,是凱恩斯主義。它解釋了今天的中國模式和馬雲的發財路徑。卻遭到學者的雙軌制歪曲。

雙軌制中沒有產權論和契約制,只有長官意志,它的確能激勵階級鬥爭解體國家!

從理論上說,兩軌制和激勵機制都是戰術安排,沒有長效和普遍價值。不能作為政治制度,可以作為政策實施。改革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和平共處,它的唯一路徑和歷史形式只能是民主法治。

這不再是經濟學的內容,而是產權和契約的內容。所以,奧利弗?哈特(Oliver Hart)的產權理論和契約理論,只適於全球化發展,不適合發展中的中國模式。中國的改革還遠不可及現代化邊際。國民黨就是中國改革的先例。

_???z

推薦閱讀:

股權激勵行權後取得收益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金隅集團擬43億拿下天津建材55%股權
眾籌應如實向投資人披露信息,以保障投資人的利益
《人民的名義》3大金融常識:股權質押、過橋貸款、員工持股
股權激勵的思維模式

TAG:股份 | 股權激勵 | 股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