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齡兒童的「情感操縱」,99%的家長都會上當

幼齡兒童的「情感操縱」,99%的家長都會上當

來自專欄愛麗絲與奇妙豆:北美幼兒教育

什麼?純潔無辜的孩子也會「情感操縱」嗎?

答案是,YES。孩子們其實個個都是箇中高手,很令人吃驚吧?

在加拿大當幼兒園老師的我,日常是和3歲以下的孩子們打交道。我發現,孩子們天生的智商和情商都是驚人的。他們很會審時度勢,看人下菜,而且基本上都能靠操縱成年人的情感反應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正所謂「關心則亂」,新手父母面對擅長「情感操縱」的寶寶,總是容易上當。下面是孩子們最常用的幾種手段,歡迎家長們對號入座:

1.「嚎啕大哭」的潛台詞:「我就是要利用你的內疚感」

我曾經親眼看到過一個1歲左右的寶寶,在媽媽送她到幼兒園的時候哭得涕淚交流,那撕心裂肺的聲音,讓她媽媽一步三回頭的哭著離開。

然而,在媽媽走了以後,老師溫和的對寶寶說:

「現在媽媽已經走了,你再哭她也聽不到啰。等你哭好了,再來找我們玩吧!」

說著,老師就忙著照顧別的小朋友去了。寶寶愣了幾秒鐘,停止了哭泣,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過了一會兒,她爬向了老師,抱住老師的腿,抬頭仰望,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很顯然,寶寶對於媽媽送自己到學校這件事不滿,她很明白自己的哭泣能讓媽媽感到傷心。一旦媽媽產生內疚的情緒,就有可能把孩子留在家裡,或者儘早來接她回家。寶寶也明白,在幼兒園哭泣的作用沒有那麼好,老師懂得她這些小詭計,乖巧的孩子反而更能贏得老師的憐愛和關注。

為何孩子在家一個樣,在學校另一個樣?以上就是原因。既然兩幅不同的面孔,可以讓孩子分別在家中和學校的利益最大化,為什麼不呢?

如果這位媽媽意識到自己孩子的小詭計,她就會明白,害怕分離的「焦慮症患者」其實是自己。如果媽媽把送寶寶上學當作是一件輕鬆自然的事,不對此產生內疚情緒,寶寶很快就會意識到這不是媽媽的弱點。她會覺得「哭也沒什麼價值,因為沒什麼好利用的」。

2. 「我做不到」的潛台詞:「你們都要來為我服務」

馬克今年三歲,是個華裔男孩。在家裡,他有四位長輩成天圍著他轉,什麼都替他做好了,所以他早已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他老是呼呼喝喝的對待他的父母長輩,哼哼唧唧的要這要那,父母總是迅速的滿足他的願望。

在他剛來幼兒園的時候,馬克很自然把老師都當作他的「保姆」。大家要出門散步的時候,馬克哼哼唧唧的走向我,發號施令:「幫我穿鞋子。」

我笑了笑,溫和的說:「馬克,這是你自己的事。你看,其他的孩子們都是自己穿鞋的。」

馬克開始哭喪著臉:「可我不會呀!」

「你不會穿鞋子我很抱歉,馬克。看來你只能光著腳出門了。」我平靜的回答。

馬克開始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躺在地上蹬腿發脾氣。

此時別的小朋友已經穿好鞋子,紛紛走過來圍觀,問:「他怎麼了?為什麼哭?」

我和大家解釋說馬克在穿鞋子方面遇到了點麻煩。有個叫妮妮的金髮小姑娘自告奮勇的站出來說,她可以教他穿鞋子。於是我讓其他孩子排好隊,先跟著另外兩位老師出門散步。我自己則遠遠的站在走廊那一頭,等著馬克和妮妮。

馬克看到同班的小夥伴們都走了,很著急。他急急忙忙的停住了哭聲,抹了把眼淚,就把鞋子胡亂往腳上套。在妮妮的指導下,馬克成功的穿上了鞋子,雖然兩邊穿反了。我沒有糾正他,而是很高興的和他擊掌慶祝,然後提醒他應該感謝妮妮的幫助。

從此之後,馬克愛上了自己穿鞋,再也不要長輩們代勞了。

孩子是很能幹的,他們天生就有學習和成長的本能。可以說,關於生活自理能力,只要3歲以上的孩子想學,幾乎沒有學不會的東西。

很多時候,孩子哼哼唧唧的嚷嚷「我不會」,不是因為他們真的做不到,而是大人平時無微不至的把他們照顧得太好,從而讓孩子感覺到「我是脆弱無能的,需要照顧」,從而出現了心智上的退行。大人把孩子當成一個嬰兒般照顧,潛台詞是在告訴他們:

「沒有我的照顧,你什麼都做不到。」

這樣對於孩子的心智發展,是絕對有害的。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認定「我可以」。

3. 「惹麻煩」的潛台詞:「好或壞,我都是勝利者」

每個孩子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吸引父母老師的關注。有的孩子打出的是「乖乖牌」,他們意識到當個模範生,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都能得到讚揚。

還有一些孩子,發現「乖巧」這個標籤已經被其他的小夥伴佔領了,他們選擇了與此截然相反的方式——為自己貼上「搗蛋鬼」和「小麻煩」的標籤。

哪怕他們因此受到懲罰和斥責,他們也是開心的,因為畢竟他們從同伴那兒爭奪到了成年人的注意力,無論好或壞,他們都是勝利者。

這樣的場景,放在小學和中學裡也一樣。為什麼有的孩子總出現問題行為,並且屢教不改,就是因為這些行為引發的關注,正是他們所追求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老師們能保持冷靜,不去理會這種公然的挑釁,而表示出對於積極正面的良好行為的興趣,「搗蛋鬼」們很快就會覺得索然無味了。他們會思考,然後重新定位自己的策略。

還有的孩子,潛意識裡把自身作為武器,希望能讓父母修復關係,因此故意表現出問題行為。她故意造成自身成績大幅度下滑,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導致平日不和的父母短暫「休戰」,結為家長的同盟共同討伐不上進的女兒。父母為了孩子的前途,將全部的注意力都轉向孩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團結。於是,孩子的目的終於達到了。下一次,當父母開始爭執不休時,那個孩子可能會再一次出現成績大滑坡。像這種幫助父母修復關係的模式也許出自好意,但毫無疑問是不健康的。

面對這種狀況,如果夫妻雙方能夠意識到孩子的苦衷,就會有更有效的解決方式。三人可以坐下坦誠布公的交流:父母有責任為孩子提供一個平和的生活環境;孩子有責任對自己的學業生活傾注最大的努力;夫妻雙方的爭端和孩子沒關係,應當盡量和平的自行解決,不要讓孩子牽涉其中。

總之,我們不要輕易的陷入孩子布置的「情感陷阱」。關注孩子們的「小伎倆」,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孩子的想法,因此能夠以更有建設性的態度去面對。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不要「嘔心瀝血」的去栽培孩子,不要過度的向孩子傾斜所有資源而苛待自己,也不要毫無原則的向孩子的淚水投降。

理解和接納孩子的身心發展階段,同時照顧好自己的需求,讓家庭中的3名成員都能有比較舒適和愉快的生活環境,這樣才是最健康的。

The End

大家好,我是加拿大的兒童教師棉棉老師,堅持每周更新一篇原創的育兒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工作趣聞、育兒經驗和兒童故事。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您可能也會喜歡我在知乎live上的在線課程。想參與,請在瀏覽器中打開以下課程:

Live1: 幼教專業,怎樣低成本留學移民加拿大?

zhihu.com/lives/9622839

Live2: 加拿大幼師,最想給國內父母的幾條建議

zhihu.com/lives/9551136

在線課程支持無限回放哦~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AliceandMagicBeans,或知乎專欄「愛麗絲與奇妙豆」,實時接收我下一篇文章的推送。

下一期文章,我會和大家分享更多北美兒童教育的秘訣和趣聞。歡迎繼續關注哦~

為保護兒童隱私,所有兒童姓名均為化名,案例中的兒童特徵也會經過適當處理再呈現。感謝理解。商業合作請在文章後留言,直接聯繫本人。

weixin.qq.com/r/MTm8pL7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孔融要不要讓梨 | 批判與邏輯訓練
北京深藍教育股票培訓
項目學習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在教學中的實例?
營利性OR非營利性,新政策下的民辦幼兒園該如何選擇?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該怎樣做相關的語言康復訓練?

TAG:兒童 | 教育 |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