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 (91)第88節 渦陽縣 a  

 渦陽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阜陽市東北部。行政區域介於北緯33°20′~33°47′與東經115°53′~116°33′之間,南北長52.5公里,東西寬45.5公里,總面積2107平方公里,約佔全省總面積的1.5%。該縣東接蒙城、濉溪2個縣,北鄰河南永城縣,西連亳州市,南接利辛縣。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原名雉河集)。現設10個鄉,16個鎮。  一、縣名由來、縣城及疆域變遷  〔縣名由來〕  渦陽縣創始於北魏皇興元年(467年)在今蒙城縣城關鎮西北地區建渦陽城;太和(477~499年)中,設渦陽縣;景明(500~503年)中,置渦陽郡。孝昌(525~527年)中,廢渦陽郡。東魏武定六年(548年),復置渦陽縣。南北朝時,為州、郡、縣治所和南北之爭的重要戰場。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渦陽縣為肥水縣,立縣長達130年的渦陽縣從歷史區劃舞台上暫時退出。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山桑縣為蒙城縣,縣治也改治今蒙城縣城關鎮,使這個在戰火中誕生的渦陽城廢。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設渦陽縣,應系重新啟用已退出歷史舞台1269年已與今縣無關的渦陽縣舊名。  渦陽縣名源於縣城(古渦陽城,位今蒙城縣香山鄉劉寨村),位於渦水之陽(北)。今縣城位於渦河南岸,地處北緯33°32′與東經116°12′5″之間,理應稱渦陰縣才對。因此,追溯渦陽縣名由來,還要尋找它的歷史遺蹤,這就是前面所說的北魏所築的渦陽軍城。其位置位於渦水北岸,依水南曰陰,水北為陽的慣例,故《讀史方輿紀要》說:「城在蒙城縣東北,以渦水經其南而名。」這是慣例,今考證北魏所築渦陽軍城及後來的渦州、渦陽郡、縣治所已非所說位渦水之北。如《蒙城縣誌》說:「渦水在縣北二里。」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則說:「渦水又東南逕渦陽城北」,也說明城已位於渦水之南,與渦陽已名不符實了。說明北魏故渦陽軍城作為州、郡、縣治時已南移了,且所領土地大多在渦河北岸而定名。故民國《渦陽風土記》只說「名曰渦陽,以縣有渦水,且北魏縣舊名也」,比較準確。今縣城原名雉河集,原屬蒙城縣,位渦河南岸,已與渦陽縣命名無直接關係了。  〔城關鎮〕  原是蒙城縣北境的重要集鎮,地距蒙城、阜陽、宿州、亳州均有百里之遙,是個古老的集鎮,大約形成於春秋末期。春秋時期,在其西北25公里處已形成繁華的都邑城父,先後作為許、徐諸投楚的附庸國都邑,也是楚國在安徽境內設立的最早縣城。大約在今縣城關鎮東南的渦河北岸形成下城父,與城父並稱,可見也是個繁華的聚落。素有「梁宋吳楚之沖,齊魯汴洛之道」稱譽,向為官府難以控御地區。秦朝正式定名為下城父,以地近古城父並位於渦河下游而名。《史記·陳涉世家》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蘄縣(今宿州市)大澤鄉舉行起義;十二月,陳勝至下城父,被叛徒庄賈殺害,就在此處。東漢時稱下城父聚,「聚」是古代「集」的別稱,仍是繁華的集鎮。易名雉河集大約始於清初,以臨雉河口對岸而名,唐以後屬蒙城北境的要邑。這個為集鎮名源的雉河為渦河支流,原名武家河,又名小河子,源於河南商丘,向東南流入渦河。這條河改名雉河,向有兩說:一種說法是,其下游入渦處彎曲如雉,因名雉河;另一種說法是,清初這一帶呈現「黃蒿長成樹,兔子走成路,雉雞滿天飛,野鴨水中鳧」,一片荒涼景象,而易名雉河,並將河口對岸的下城父聚改稱為雉河集。總之,集鎮易名源於雉河。清咸豐間,張樂行聚捻抗清。六年(1856年)正月,捻軍在雉河集山西會館會盟,公推張樂行為十八捻盟主,建立大漢國,原定在今城西鎮尹溝為首都,雉河集為陪都。清殘酷鎮壓太平軍和捻軍後,同治三年(1864年),在雉河集設渦陽縣。七年四月築城,故又稱渦陽城。清末,設城中保。民初,設城關區和城中聯保辦事處。至於稱鎮,始於民國19年(1930年)設城中鎮、西關鎮、東南關鎮,後並為城中鎮。30年1月29日,八路軍第四縱隊十六團等部隊解放3鎮,設中心區。37年5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渦陽城,設城關區。嗣後,改設渦陽市。38年9月,撤市,復為城關區。1950年,改稱城關鎮。1958年9月,改稱渦陽縣紅旗人民公社城關基層社,後又改稱為城市人民公社。1964年後,改稱城關鎮,至今不變。現已成為新興的工商貿全面發展的新縣城。

  歷史上,境內縣級以上治所著名的還有丹城、龍山、蒙郡、縣、胡城縣、苦縣遺址等。  丹城故城:是個古老的城邑,兩漢作為縣級以上中心長達3個多世紀,東魏置丹城縣,屬渦州(治故渦陽城,今蒙城縣城北)臨渙郡(治今濉溪縣臨渙鎮),遺址位今渦陽縣東北30公里丹城集鄉包河南岸。縣因傳仙人周太子王子晉在此煉丹而名。又名五羊城,傳說漢有五仙翁騎羊入城,化而成石而名。西漢中元元年(前149年),置鄲侯國。元康四年(前62年),國除為鄲縣。王莽改為單成縣,應為丹城名始。東漢復為鄲縣,屬沛國(仍治相)。漢末,為曹騰的費亭侯故邑,故又稱費城、費邑,後廢。隋開皇元年(581年)撤銷,併入臨渙縣。東魏再置丹城縣,立縣前後不足50年。經考證,該遺址面積約1.3萬平方米,有一部延伸到包河以內。  龍山縣城:位今縣城關鎮東北17.5公里處,並非今龍山鎮,但屬今龍山鎮。縣名以龍山(山形似龍)為名。北齊武平四年(573年)置,屬譙州(治渦陽故城,今蒙城縣城關鎮北)蒙郡(治蒙關店舊蒙城)。隋初撤銷,併入臨渙縣(仍治今臨渙鎮),立縣時間很短(10年左右)。  蒙郡、縣故城:位今縣城關鎮東南約7.5公里的蒙關店,今屬馬寨鎮。北魏太和七年(483年)創建南、北兩蒙城作為軍城,《太平寰宇記》載「兩城南北相距四十步」,故稱南蒙城、北蒙城,北魏置蒙郡、縣,治之。梁中大通四年(532年),改為北新安郡(治蒙),東魏復為蒙郡、縣。北齊天保四年(553年),廢郡留縣。天統二年(566年),復蒙郡(仍治蒙)。隋初撤銷蒙郡、縣。金、元置館驛,稱蒙館鎮,明改蒙關,今稱蒙關店。  胡城縣故城:位今縣城關鎮北20公里的劉店鄉胡城村。傳說創建於三國。因城形勢似酒杯,故名斛城。梁置胡城縣,屬陳州(治陳留,今臨泉縣高塘集附近)西恆農陳留二郡(梁置雙頭郡,治胡城),領胡城、恆農、南頓3個僑縣,均位今渦陽縣一帶。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入北魏。四年,置潁州(治汝陰,今阜陽市區),胡城等3個縣屬潁州西恆農陳留二郡。東魏仍為潁州所屬。北齊天保中廢。考其遺址,東西長1.5公里,南北長0.5公里,城牆基址仍可見。晚唐詩人杜荀鶴所作《再經胡城縣》詩,指此。  苦縣遺址:春秋時期楚縣,春申君受封淮北12個縣疑有苦縣,楚亡為相縣賴鄉。東漢在古相縣南部賴鄉復置苦縣。東晉咸康三年(337年),改名谷陽縣。經考證,遺址位今渦陽縣城北渦河北岸,南臨武家河(古谷水),北枕龍山,距武家河入渦處1公里閘北鎮新建太清宮東部。道教初祖老子誕生於此,東漢延熹八年(165年)建有老子廟,後稱天靜宮、太清宮。  〔疆域變遷〕  咸豐間,張樂行等結捻抗清。六年(1856年)正月,18路捻軍會盟於雉河集山西會館,公推張樂行為盟主,建立大漢國,使這一地區成為太平軍友軍捻軍的大本營。清廷在鎮壓太平軍、捻軍中,深感此處「鞭長莫及」,「非設縣不治」。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清廷批准安徽巡撫喬松年、兩江總督曾國藩、親王僧格林沁的奏請,分出阜陽縣北部4個集25個圩(1964年劃入利辛縣),亳州東南部13個保96個圩,蒙城縣西北地區15個保45個圩,宿州西南19個集46個圩組建渦陽新縣,治雉河集。經調整為51個保208個圩,總面積為2613平方公里。抗戰末期至建國前,今縣境為中國共產黨所建的4個邊區縣所分領:民國34年(1945年)2月,建雪渦縣,轄原渦陽縣的青疃、龍山、丹城、吳橋、雪楓(今新興集)、義門、曹市7個區;36年7月,建渦亳縣,轄原屬渦陽縣的花溝、新德、臨湖3個區;36年11月,建渦陽縣,轄原屬渦陽縣的張村、楚店、江集、西陽、佛鎮、劉集、雙廟、路集、花溝(部分地區)9個區;36年建宿蒙縣,轄原屬渦陽縣境的曹市、單村(集)、順河3個區。38年4月,撤4個邊區縣,恢復渦陽縣舊境。1965年5月1日,從該縣南部划出張村、閻集、江集3個區的張村、柳西、三里灣、趙王寨、江集、路集、李營、紀王場、紀倫寨、陸店、舊城、盛黃、閻集、武寨、蘇店、春店、佛鎮、張集、孫集、劉集等20個公社入新設的利辛縣,是渦陽縣建縣後最大的一次疆域削減。從此,渦陽縣實為初置時從亳州、宿州、蒙城縣各划出一部分地區組成。

  二、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  渦陽縣境歷史上開發較早。古為淮夷與中原地區交叉地。西周及春秋前期,先後屬焦國及宋國銍邑等。春秋、戰國時期,境內已出現不少聚落、城邑。著名的有位於今縣城關鎮東南的下城父及楚靈王從壽春出師伐徐駐蹕於今縣城關鎮南15公里的車轍溝東側的車轍集建行宮,今演化為楚店鎮,時稱楚殿及苦縣等楚國名邑。古代,這一地區文化發達,思想活躍,是春秋時期哲學家老子成長的地區。不少專家認定,老子誕生於今渦河北岸閘北鎮。老子籍貫雖有爭議,但東漢延熹八年(165年)所建老子廟,後人稱中太清宮,又名天靜宮就建在此鎮。近年考古工作者還挖出九井,證明是史籍上記載老子的故鄉,也是老子活動場所。  〔秦朝〕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置泗水郡(治沛,今屬江蘇沛縣境),今縣境屬城父(治今亳州市區)、銍縣(治今濉溪縣臨渙鎮)2個縣分領。  〔西漢〕  漢王元年(前206年)四月,今縣境仍為泗水郡城父、銍縣分領,屬項羽西楚國(都彭城,今徐州市)。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改屬韓信楚國(都下邳,今江蘇睢寧縣古邳鎮)。六年置沛郡(治相,今淮北市故相城),今縣境分屬城父、山桑(治今蒙城縣檀城鎮)縣,直屬漢廷。中元元年(前149年),封周應為鄲侯(都於今渦陽縣城關鎮北約30公里的丹城鄉包河南岸)國,今縣境內唯設此1侯國及為其它3個縣分領。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沛郡改屬豫州刺史部。元康四年(前62年),銍侯國除為鄲縣,今縣境唯設此縣,仍屬沛郡。  〔附王莽新朝〕  王莽篡漢,改沛郡為吾府郡,又作吾符郡,改鄲縣為單成縣。  〔東漢〕  東漢初,複名鄲縣(仍治故丹城),屬豫州(治譙,今亳州市區)沛郡(仍治相),其南部分屬城父(侯國、縣)、山桑(侯國、縣)2個縣,屬豫州汝南郡(治平輿,今臨泉縣西古城子)。建武二十年(44年)六月乙未,沛郡改為劉輔沛國(都相)。永平十五年(72年)四月甲子,改汝南郡為劉暢汝南國。建初四年(79年)四月乙丑,復為汝南郡。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分沛郡南部置譙郡(治譙,今亳州市區),鄲縣、城父縣改屬譙郡。還有復置楚國苦縣,初屬淮陽郡,後屬陳國、陳郡。  〔三國·魏國〕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漢,今縣境分屬城父、山桑、銍縣、苦縣4個縣。其中,苦縣、城父縣屬譙郡,山桑縣屬汝南郡,銍縣屬沛郡,均屬豫州(多次移治)。黃初三年(222年),山桑、銍縣改屬汝陰郡(治汝陰,今阜陽市區),屬豫州,改譙郡為譙國。五年,改譙國為譙郡。景初二年(238年),山桑縣改屬汝陰郡。嘉平五年(253年),山桑、城父、銍縣屬豫州譙郡。  〔西晉〕  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晉代魏。十二月丁卯,3個縣改屬譙國(都譙,今亳州市區),苦縣改屬梁國(治睢陽,今河南商丘南),兩國均屬豫州(治陳,今河南淮陽縣)。  〔東晉〕  永嘉亂後為漢國石勒與東晉爭戰地。永昌元年(322年),為石勒所建後趙(319~351年)豫州(治潁川郡,今河南許昌市東)譙郡(治譙,今亳州市區)城父、山桑縣分領。前秦改屬東豫州(治許昌)。後秦山桑縣改屬徐州譙郡。東晉初仍晉制,義熙十三年(417年),城父、山桑縣改屬豫州北譙郡(仍治譙,今亳州市區)。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劉宋代晉,今縣境分屬豫州(治汝南,今河南汝南縣)譙郡(治蒙縣,今蒙城縣城關鎮北1.5公里處)蒙縣、陳留郡(治小黃,今亳州市區)浚儀縣(宋撤銷城父縣。永初三年,僑置浚儀縣,治今城父鎮)分領。  〔南朝·南齊〕  曾短時間佔領本縣境,屬豫州,分別為陳留郡(治小黃,今亳州市區)浚儀縣、西汝陰郡(治汝陰,今阜陽市區)汝陰縣分領。

〔北朝·北魏〕  本縣分屬南兗州(太和十八年,改治渦陽城,今蒙城縣城北故渦陽城。正始中,移治譙城,今亳州市區)陳留郡(治小黃,今亳州市區)浚儀縣(仍治今城父鎮);在縣境設置有潁州(治汝陰,今阜陽市區)西恆農陳留二郡(梁置雙頭郡,治胡城,今劉店鄉胡城村)設恆農、胡城、南頓僑縣;渦州(治渦陽,位今蒙城縣城北故渦陽城)南譙郡(治渦陽)渦陽縣北境;臨渙郡(治臨渙,今濉溪縣臨渙鎮)設丹城縣(今丹城集);北新安郡(又稱蒙郡,治蒙縣,今屬馬寨鎮蒙關店)設蒙、勇山(今屬龍山鎮)等縣。  〔南朝·梁〕  在今利辛縣境內設有胡城(治今劉店鄉胡城村)、恆農、南頓僑縣,屬陳州(治陳留,今臨泉縣高塘集)西恆農陳留二郡(治胡城);西徐州(治渦陽,今蒙城縣城關鎮北故渦陽城)蒙郡(治蒙,今蒙關店),改為北新安郡(仍治蒙),在縣境設蒙縣、勇山縣。  〔北朝·東魏〕  南兗州(治小黃,今亳州市區)陳留郡(治小黃)浚儀縣(治今城父鎮)分領今縣西部;潁州(治汝陰,今阜陽市區)西恆農陳留二郡(治恆農)設恆農、胡城(今劉店鄉胡城村)、南頓僑縣;譙州南譙郡(均治渦陽,今蒙城縣渦陽故城)有關縣;臨渙郡(治渙北,今濉溪縣臨渙鎮北)設丹城縣;蒙郡(治蒙,今蒙關店)設蒙、勇山縣(一說有龍山縣,今屬龍山鎮)。  〔北朝·北齊〕  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北齊代東魏,初仍舊制。天保中,撤併州、郡、縣,尤其是撤銷雙頭郡,今縣境分屬南兗州陳留郡(均治小黃,今亳州市區)浚儀縣(仍治城父鎮);譙州(治渦陽,今蒙城縣城北故渦陽城)北譙郡渦陽縣分領東南地區,境內設丹城縣(仍治今丹城集);蒙郡(治蒙縣,今蒙關店)設蒙、勇山(丹城鎮附近)、龍山(北齊武平四年置,今龍山鎮一帶)3個縣。  〔南朝·陳〕  太建五年(573年),陳伐北齊,據有今渦陽縣境曾復浚儀縣(治城父鎮),屬陳留郡(治小黃,今亳州市區);譙郡(治渦陽,今屬蒙城縣)置龍山縣(今屬龍山鎮)。  〔北朝·北周〕  建德六年(577年)二月,滅北齊,今縣境分屬北周南兗州陳留郡(均治小黃,今亳州市區)浚儀縣;譙州譙郡(均治故渦陽城,今屬蒙城縣)設丹城(仍治今丹城鎮)、龍山(仍治今龍山鎮一帶,後撤銷)2個縣;蒙郡(治蒙,今蒙關店)僅設蒙縣1個縣。  〔隋朝〕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今縣境西部改屬亳州陳留郡(均治小黃,今亳州市區)浚儀縣(仍治今城父鎮);東南地區仍屬渦陽縣(治故渦陽城,今屬蒙城縣);西北地區改屬譙郡(治故渦陽城。元年,撤銷丹城縣,併入臨渙縣)臨渙縣(治今濉溪縣臨渙鎮)。開皇三年(583年)撤銷郡,今縣境內無設置,分屬亳州浚儀、渦陽、臨渙3個縣。十六年,改渦陽縣為肥水縣。十八年,改浚儀縣為城父縣。大業二年(606年),改肥水縣為山桑縣。三年四月,改亳州為譙郡(仍治譙,今亳州市區),屬豫州刺史部。  〔唐朝〕  大業十四年五月,唐朝代隋,改郡為州。今縣境為王世充等所據。在城父增設城州,又寫成「成州」,治城父(今城父鎮);武德三年(620年),在今利辛縣張村鋪西舊名魯丘堡置文州及葯城縣;隋未,在臨渙(今濉溪縣臨渙鎮)置譙州,臨渙縣領其西北地區。四年,平王世充,廢城州,留城父縣(仍治城父鎮),改屬亳州(治譙,今亳州市區);廢文州,改葯城縣為文城縣,改屬亳州,2個縣分領縣西部;譙州(治臨渙)的臨渙、山桑縣分其東北及東南地區。五年,亳州、譙州改屬亳州總管府(治亳州)。七年,撤銷文城縣,併入城父縣,今縣境仍為亳州城父縣、譙州山桑、臨渙縣分領,改屬亳州都督府(仍治今亳州市區)。貞觀元年(627年),2個州改屬河南道地理區。十七年,撤銷譙州,3個縣全屬亳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亳州改屬河南道(治汴州,今開封市)。天寶元年(742年),改山桑縣為蒙城縣(改治今蒙城縣城關鎮),改亳州為譙郡(仍治譙,今亳州市區),今縣境為城父、蒙城、臨渙3個縣分領。至德元載十二月,譙郡改屬淮西節度使(駐蔡州,今河南汝南縣)。二載十二月,復改譙郡為亳州。大曆十四年(779年),亳州改屬宋亳潁節度使(治宋州)。建中二年(781年)二月,改屬宣武軍節度使(仍治宋州)。興元元年(784年),宣武軍改治汴州(今開封市)。元和九年(814年),臨渙縣改屬宿州(治故符離城,今宿州市老符離集)。十二年,平淮西,改屬河南道節度使(初治宋州,今商丘南;繼治汴州,今開封市),大和三年(829年),臨渙縣復屬亳州。七年,臨渙縣復屬宿州(改治埇橋,今宿州市區)。從此,臨渙縣脫離亳州。宿州改屬徐泗節度使(鎮徐州)。大中二年(848年),改屬武寧軍。咸通三年(862年),改屬宿泗觀察使。咸通十一年(870年)十一月丁卯,改屬感化軍(仍駐徐州)。光化元年(898年),改屬武寧軍。不久,復為感化軍。天復二年(902年)罷軍。

推薦閱讀:

安徽出台剖宮產「限令」 不能「想剖就剖」
簡體注音《北斗經》(安徽葉光鑫編纂)
安徽有哪些地道美食,看到就忍不住流口水?(內含做法)
安徽省的一市一縣,名字都是皇帝親賜!

TAG:安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