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開二孩,醫生說要提前關注這些風險

全面放開二孩會出現哪些社會現象?

田吉順,新書《醫生是怎麼看病的》7月上市

從 2013 年底單獨政策放開,已經明顯感受到之後高危妊娠的發生在顯著增高。而如果結合年齡構成的變化,以及 2014 年公布的 54%剖宮產率,僅從一個專科醫生的角度,可以稍作一下展望。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開放二胎後的「再生育」,和普通的生二胎還是有所區別的。一般的生二胎,通常在生第一胎的時候就已經有所打算了;而「再生育」,則很多是本來已經放棄生育的女性,對於生育計劃的再次規劃。因此,這樣的「再生育」,給第二胎的孕產過程帶來更大的風險。

比如三年多前我在回答中國孕婦剖腹產率超警戒線三倍,是否說明醫院唯利是圖?為什麼?時就提到,中國畸高的剖宮產率,和計劃生育政策脫不了干係。

剖宮產的影響,主要是在產婦身上,而且隨著手術技術的發展,更多影響是遠期的,就是說是對下一次生育的影響,比方說疤痕子宮的破裂、前置胎盤、疤痕妊娠等等。在一胎政策的影響下,每個家庭對於這個唯一的寶寶都很看重,很多媽媽都是抱著寧可我受苦,也要寶寶好的心態來生孩子的,覺得我肚子上挨一刀沒事,萬一生的時候孩子缺氧就麻煩了;而且反正就生一個,下一胎的不良影響就根本不用考慮了。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很多人鐵了心要剖宮產,根本聽不進醫生的勸告,也就很好理解了。我之所以說這個原因最重要,是因為一方面,這是我們國家特有的,要討論我們國家高剖腹產率的問題,就不能繞開這一點;另一方面,這個原因可以幾乎把前面的幾個原因都包含進去:因為每個家庭只能生一個,所以就特彆強調良辰吉日;因為剖宮產的主要影響在產婦而且多是遠期影響,而中國的很多產婦估計這輩子就生這一回了,那麼中國的醫生在評估風險的時候對剖宮產的風險評估就會下調,從而提高了剖宮產率。這一條國策,左右了醫患雙方的決策,所以我說,這幾乎是中國高剖宮產率最重要的原因!

2014 年最新的國內剖宮產率是 54%,就是有超過一半的女性,生孩子的方式是剖宮產,部分地區達到了 72%。這其中,全國範圍內因為產婦要求而進行的無指征剖宮產佔了 25%,最高的醫院達到了 50%。這很大程度上是源於沒有生二胎的打算。現在,政策放開了,重新規划了,我們將要面臨什麼?

非獨夫婦的年齡結構明顯偏大,集中在 35-45 歲之間。這是一個可怕的年齡結構。

在醫學上,超過 35 歲的孕婦,被稱為高齡孕婦。

無論你的身體多麼健康,只要年齡超過 35 這麼一條,就可以被劃分到高危孕產婦的行列!

之所以這麼劃分,是因為超過 35 歲懷孕,無論是孕產婦還是胎兒,各方面風險都明顯增高。

比如說不孕。

據統計,35 歲女性的生育能力只有 25 歲女性的一半,而 40 歲時又只有 35 歲時的一半。因此,可以想見,當這批重新進行生育規劃的高齡女性準備懷孕時,她們最先遇到的可能就是不孕的問題。所以,各個醫院的不孕不育科可能要迎來一個高峰。同時,婦產科一直以來都是混亂的醫療市場的重災區,很多不了解情況的人吃虧上當(當你遇到這些情況,請提高警惕 - 太醫來了 - 知乎專欄)。因此,和不孕不育相關的醫療市場亂象,也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儘早部署整治,否則恐怕將有更多的家庭落入陷阱。

除了不孕,還有胎兒畸形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這是最常見的幾種染色體異常發病率和年齡的關係,你會發現,大約在 35 歲的時候,斜率陡然升高。據統計,僅僅 21 三體綜合症這一種畸形,45 歲女性懷孕的發病率就達到了 5%。

所以,當你穿上防輻射服,精心挑選各種綠色食品,儘可能避免各種藥物的時候,可能沒有注意到,你的年齡已經使你的胎兒畸形率升高了。

因此,可以預計對於胎兒畸形的各種篩查和診斷檢查,將會非常火爆。比如最近剛剛規範化過的孕婦無創基因檢查。同樣,既然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那麼就要留意市場中的亂象。因為這是和下一代健康息息相關的,每年幾百萬上千萬的基數,1%的差池,可能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除了畸形,還有一些和胎兒相關的併發症風險也會增高。

比如流產、早產、宮內生長受限,甚至宮內死亡。

據統計,30-34 歲的早產風險大約 4.5%,而 35-39 歲則達到 5.6%,超過 40 歲,早產風險為 6.8%。而早產兒,以及宮內發育遲緩的新生兒的出生,其日後發育存在缺陷的風險大大增高,這就需要社會加大對於兒童康復以及生理缺陷人群的保障。也就是說,我們在追求開放二胎之後的人口紅利的同時,也應該做好準備,為那些隨之而來的保障做好安排。要知道,以這樣的人口年齡結構,生理缺陷人口數量的增加幾乎是必然的。

除了胎兒的問題,孕產婦相應風險也在升高。

這是孕產期常見併發症的發病風險,超過 35 歲,都是達到最高值。同時,再加上前面提到的之前的高剖宮產率,可以想見,今後一段時期以內,病理產科的發生會顯著增高,產後大出血、栓塞、高血壓疾病的嚴重併發症,恐怕將更多的見諸報端。以目前緊張的醫患關係,當孕產這一生理過程承受了更多病理性風險時,不知道醫生承受壓力的那根弦還能再綳多久。

目前新建了不少婦產科醫院,不少民營醫院首先進軍的也是婦產科領域。這就造成了孕產婦的分流,民營醫院或者新建醫院,不願接收太重的病人,於是疑難危重孕產婦更加集中到了一些三甲大醫院。

我曾經統計了我們醫院上半年剖宮產的構成比,發現胎位異常而去剖宮產的比例在下降,這部分患者被分流到了其他醫院;而多胎妊娠、前置胎盤的患者比例,在直線上升,這些都是產後大出血的高危病人。

比如前置胎盤,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產科併發症,因為胎盤附著位置的異常,很容易出現孕期或者產後的大出血。據統計,前置胎盤孕產婦的死亡率較普通孕產婦增加 3 倍,因產後出血而死亡的孕婦產婦中,前置胎盤佔了 17%。而前置胎盤的高危因素中,高齡和曾經做過剖宮產手術,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下圖的紅色折線就是前置胎盤)

而我統計的我們醫院前置胎盤患者,佔了全部剖宮產患者的將近 9%,從絕對數量上看,平均每天至少 1 個前置胎盤的患者進行手術。

當前置胎盤又遭遇之前曾做過剖宮產手術,那麼這個危險係數再度飈高,在臨床上被稱為「兇險性前置胎盤」。這類患者幾乎都要面臨早產,平均分娩孕周不到 34 周,超過七成的人因為大出血而需要輸血,膀胱損傷比例超過三成,ICU(重症監護室)入住比例在 30%-70%。

高齡女性發生前置胎盤的風險將近 1%,當這個風險乘以一個龐大的基數,再加上有一半以上經產女性做過剖宮產,我不敢想像將來會是怎樣的一幅畫面。

因此,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醫務人員的壓力和風險都明顯升高了。

單獨二胎政策是 2013 年底放開的,我們醫院去年下半年產科分娩量,和 2011 年全年基本相當,而且疑難危重比例在升高。去年最忙的一段時間裡,醫生和助產士都經歷了幾乎讓人崩潰的節奏。一個助產士一個後夜班從 0 點到 8 點,八個小時平均要接生 6-10 個,最多的 8 個小時接生 14 個。產房給助產士準備了一次性內褲,以備汗水濕透了更換,但是大家沒有時間換!你能想像一下裹著衣服被汗水浸泡八個小時不能休息是什麼感覺嗎?她們很多人下班的時候,腰都是僵住的。

目前國內助產士缺口至少 20 萬人,再聯想到之前兒科醫生的嚴重缺口,所以,二胎政策開放,不知道我們有沒有足夠的醫務人員去應對?如果沒有足夠的醫務人員儲備,孕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保障從哪裡來?

就不要再強調讓醫務人員發揚不怕苦的精神了,我覺得讓醫務人員發揚不怕苦的精神,就是讓患者發揚不怕死的精神。因為人員配備不足,而造成的和健康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一旦增多,它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恐怕就不是單純的醫療問題了。


推薦閱讀:

大蒜能降低癌症風險嗎
車輛出借有風險,拒絕借車的幾大理由
(3)癌症新發現:維他命吃過量 增加患癌風險(圖)
腹部脂肪過多增加糖尿病風險?Nature:與肝臟有關!
為什麼女人出軌比男人偷腥的風險大?

TAG:醫生 | 風險 | 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