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針灸急救法

針灸急救

古代急症刺灸法

我國古代醫家在急症刺灸法方面已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全面地、系統地總結繼承這份寶貴遺產,對發展現代急症刺灸法、提高救治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節著重介紹急症是針刺法、刺血法、火針法和急症灸法的特點。 一、 毫針刺法 急症刺法,當以毫針刺法為主,它幾乎適於各類急症。古代應用毫針治療急症有兩個顯著的特點: 首先強調瀉法。急症以針治者,多系實熱邪盛,來勢雖猛,正氣未衰,故重在祛邪,宜用瀉法。如明代汪機《針灸問對》所言「於此而知九針所主,多系外邪薄腠為病,因針施瀉,深中病情」,就是這一意思。楊繼洲所主張的大補大瀉,其實也重點在瀉,謂:「有大補大瀉,惟其陰陽俱有盛衰,內針於天地部內,俱補俱瀉,必使經氣內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氣乃衰」(《針灸大成》)。在具體運用上更可看出,如對驚風一證,他即明確指出:「急驚瀉,慢驚補」。在補瀉的適應證上,透天涼手法用「治風痰壅盛」等多為急重之症,而燒山火手法則治「久患癱瘓、頑麻冷痹」之類的慢性痼疾。當然,強調瀉法並不等於不用補法。不過,在急症治療中,補法常與瀉法配合,或瀉中寓補,或補中寓瀉。 其次要求「氣至病所」。急症病急勢猛。最需快速截斷,針刺截斷之法,快莫過於運氣直達病所,使上下相接,調逆亂之氣,轉急變緩,恰如楊繼洲所言:「使針力至病所,此乃運氣之法,可治疼痛之病」(《針灸大成》)。有關內容前已述,現將古人「氣至病所」的具體手法略述如下,供參考。 「氣至病所」的手法,從時間程序上可分為針前準備和針後激發兩個階段;在內容上每個階段還包含著各種不同的手法。 1.針前準備 目的是為「氣至病所」創造一個易於激發的條件。 (1) 必先治神:進針前,要總醫者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注意力集中在病人和毫針上,應「神在秋毫,屬意病者」(《靈樞?九針十二原》),「必一其神,令志在針」(《靈樞?終始》)。病人則需心神寧靜,情緒穩定。總之,「必使患者精神已朝,而後方可入針」(《針灸大成》)。強調治神的原因在於「神行則氣行,神氣之相隨也」(《古今圖書集成》)。同時,由於病人清志安定,使得全身肌肉鬆地,而「緩節柔筋而心和調者,可使導引行氣」(《靈樞?官能》)。目前有用入靜誘導法,誘發「氣至病所」,即與此有關。 (2) 循切彈按:入針之前,如對所選穴位,施以適當的循切彈按手法,亦可促使「氣至病所」《素問?離合真邪》要求:「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難經?七十八難》更具體地指出:「當刺之時,先以左手厭按所針滎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 我們於臨症中僅用循切兩法。循法,系指在選取穴位的所屬經脈上「上下循之,故令氣血舒緩,易得往來也」。切法,它和爪法大同小異,前者「是用大指爪甲,左右於穴切之」, 後者則「是用左手指爪連甲,按定針穴」(《針灸大成》)。所以二者可視為一法。我們操作的具體步驟是:先循經用拇指指腹適當按揉1~2遍,再以左手拇指指甲對需針之穴位切壓,直至出現酸麻脹等感覺沿經向所應氣至部位傳導,再行進針。 2.針後激發 (1) 針芒法:針刺達到一定深度,稍加捻轉提插,獲得氣感後,將針尖朝向病所,即如《針灸問對》所云:「得氣,便卧到針,候氣前行,催運到於病所。」這裡所說的得氣感主要指醫者手下之緊澀感而言,如「待氣沉緊,倒針朝病」(《金針賦》)和「待外沉緊氣至,轉針頭向病所」(《針灸大成》)。 針芒法,多用於向心或向上氣至時,對控制針感傳導方向及促進「氣至病所」有較好作用。 (2) 提插捻轉法:此法以針芒法為基礎,是激發「氣至病所」的主要手法。其中,提插法,可催氣運行,恰如汪機所說:「將針提按,或進或退,使氣隨針到於病所」(《針灸問對》)。捻轉法,則可控制氣至方向,導氣入病所,「內捻針,使氣下行至病所」,「外捻者,令氣向上而治病」(《針灸大成》)。 (3) 熱補涼瀉法:「氣至病所」之後,則需根據病情虛實不同,進一步運用手法,使所至之氣,或涼或熱,以達到補虛瀉實、溫寒清熱的目的。其法可概括為以下二類: 1)提插法:即在上述提插捻轉法基礎上,突出進退手法,並對提插之幅度、速度、方向及力量,按不同病情進一步加以調整。補法,慢插緊提;瀉法,緊插慢提。以熱補為例:「以大指努力,針嘴朝向病處,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執住,直待病人覺熱方停」(《針灸大成》),這是熱補涼瀉法最常用的手法。 2)呼吸法:即在用上法時結合運氣法,令病人口鼻按一定方式呼氣或吸氣,更可促進熱氣或涼氣達於病所。以涼瀉為例;「當瀉之時,候氣至病,更用生成之息數,令病人鼻中出氣,口中嘆氣,按所病臟腑之數,自覺清涼矣」(《針灸聚英》)。另外,在治療病症時,也同樣:「令患人吸氣五口,使針力至病所,此乃運氣之法,可治疼痛之病。」呼吸法,由於針刺手法結合氣功運氣,具有一定臨床意義。 (4) 輔助手法:如用上述手法仍不能使「氣至病所」或氣至感覺不滿意時,則可加用輔助手法。這些手法均是後世醫家根據《內經》《難經》所記載的針前手法如循、推、彈、按進一步發展衍化而來。在名稱上雖和上述的針前手法相一致,但其具體操作方法和時間則並不相同。本法主要用於針入之後。 1)彈努法:這裡專指以指甲彈針,促使「氣至病所」而言。「彈而努之者,是用指甲彈針,令脈氣*月眞滿,而得疾行至於病所也。」此法實際效果較差,目前很少採用。 2)循捫法:針刺後,「以手循經絡捫循至病所」(《衛生寶鑒》)。具體地說,「捫者,摩也……循者,用手於所針部分,隨經絡上下循按之,使氣往來,推之則行,引之則至是也」(《針灸大成》)。此法至今仍為針灸家所推崇。 3) 通經接氣法:本法用於傳導之氣為關節所阻滯而不得前進時。《金針賦》謂:「若關節阻澀,氣不過者,以龍虎龜鳳通經接氣,大段之法,驅而運之,仍以循攝爪切,無不應矣」。按其所說,較為繁複。我們體會,氣為關節所阻雖頗常見,只要加強提插捻轉手法,再予「循攝爪切」,多可通經接氣。 4)按壓堵截法:本法用以控制針感傳導的方向,能使氣集中並沿所需的方向運行。其法是在針刺穴位附近該穴所屬的經線上,按壓與病所方向相反的部位,促使所得之氣向一個目標——病所傳導。恰如《金針賦》所說:「按之在前,使氣在後;按之在後,使氣也前。運氣走至疼痛之所」。此法頗為針灸家所重視。 以上除第(1)種外,後三法均屬常用。既可同時運用,亦可單獨操作,宜靈活掌握。 綜上所述,「氣至病所」手法雖分兩個階段,但在實際操作中,應視為一個整體,各種手法,僅是不同的步驟或環節而已。除了熟練掌握手法促使「氣至」外,還應強調辨證論治,正確組方配穴,才能達到預期治療目的。 二、 刺血法 本法應用範圍頗廣,各種急暴之證多可以刺血法治之。 1.治療部位 (1) 肘膝以下特定穴,以五輸穴為主:急性病證,來勢猝暴,嚴重損及臟腑經脈,導致整體功能失調。特定穴,特別是五輸穴與臟腑經絡關係極為密切,故取此類穴位常能收到捷效。但在具體主治上,又有所不同:井穴多用於救治臟之急證,《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云:「病在臟者,取之井」,如「凡初中風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滯,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藥水不下,急以三棱針,刺手十指十二井穴,當去惡血」(《針灸大成》引《乾坤生意》);而「滎輸治外經,合治內府」(《靈慪?邪氣臟腑病形》),故外邪襲經,引起經氣痹阻之急候,或跌仆損傷,氣血瘀滯之證,均可刺絡此類穴位。如「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卒心痛,暴脹……刺然谷之前出血,如食頃而巳」(《索問?繆刺論》)。當然,上述分法,僅是相對而言,具體治療時,特定穴多配合應用。如治火熱喉痹,即須「點刺少商、合谷、豐隆、關沖等穴」(《針灸聚英》)。 (2) 奇穴:不少奇穴可用於刺血治急證。早在唐代《備急千金要方》中即有「刺舌下兩邊大脈,血出」治舌卒腫的記載。臨床證實,奇穴刺血效果確切。如十宣「治乳蛾,用三棱針出血,大效」(《針灸大成》)。並以歌賦形式廣為流傳:「眼病忽然血貫睛……須得太陽針血出」(《玉龍歌》)。 (3) 其他部位:包括①血脈瘀阻處:系指鬱血明顯的部位,以祛瘀滯之血。對此,《內經》早有記載:「厥頭痛,頭脈痛……視頭動脈反盛者,刺盡去血」(《靈樞?厥病》)。除頭面外,舌下、腘、肘窩之靜脈血管均常用。②病理反應點:臟腑病變在皮表所呈的反應點,古人亦用以刺血治急症。如《針灸聚英》指出;「偷針眼,視其背上有細紅點如瘡,以針刺破即差,實解太陽之鬱熱也。」③病灶點:一般指局限性急痛或毒腫之處。如「療疔腫,皆刺中心至痛,又刺四邊十餘下,令血出」(《備急千金要方》)。另外,還包括病灶波及處刺血,「凡疔瘡必有紅絲路,急用針於紅絲所至之處出血」(《外科準繩》)。 2.操作方法 (1) 點刺:本法以三棱針迅速點刺。如為血絡,血盡而止;指尖、印堂等部宜行擠壓。 (2) 散刺:適用於面積較大之局限性急性腫痛。一般以三棱針在病灶及其周圍多點刺絡,羅天益曾以此法治一例「風痰氣閉案」獲殊效。具體操作是以三棱針刺頭部泄之二十餘處,盡泄黑血,累累如珠。另如《瘡瘍全書》載述治療丹毒,即「用溫水洗患處,三棱針刺毒上二三十針。」現代已用梅花針叩刺代替。 (3) 叢刺:適用於面積較小的局限性急性腫痛。持三棱針急速點刺十數下,點與點之間距離較密集。此法古人多用於治療疔瘡癰毒。現代有用於急性扭挫傷等病人。 (4) 挑刺:用針挑或刀割之法切斷治療部位的皮下組織(特別是纖維組織)。此法較早見於《肘後備急方》,用以救治卒死,「視其上唇裡弦弦者,有白如黍米大,以針決去之。」 三、 火針刺法 火針刺法在急症治療上,不及上面二法應用廣泛。 1.治療範圍 除寒痹外,主要運用於疔毒,「當頭以火針,針入四分即瘥」(《備急千金要方》)。其他亦有一些急性病證可用火針治療;如《備急千金要方》記載的風眩之病、走馬黃疸,《針灸資生經》所述之心脾疼、腳卒腫、腰痛不得俯仰等。其中不少還是作者自己的經驗,如《針灸資生經》所載火針治療的病症,均為作者親身體驗或給其親屬治療的病案,真實可靠。特別是孫思邈治療「風眩之病」,「困急時,但度灸穴,便火針針之……餘業之以來三十餘年,所救活者數十百人,無不差矣」(《備急千金要方》)。 2.治療部位 (1) 經穴:經穴用於火針,每次不宜多取,應選主穴,且須在四肢、軀幹部肌肉豐厚處選穴。如《針灸資生經》治足卒腫,僅用足三里一穴,腰痛不得俯仰只取腎俞。 (2) 病所:一般是以火針直刺病所,「癰疽始發,或小或大……宜當頭以火針針入四分」(《聖濟總錄》)。亦可散刺病痛周圍之處,「心脾疼……令兒女各以火針微刺之,不拘心腹,須臾痛定」(《針灸資生經》)。 3.操作方法 具體操作,以《針灸聚英》最詳:「以麻油滿盞,燈草令多如大指許,叢其燈火燒針,頻以麻油蘸其針,燒令通紅,用方有功。」且宜「先令他人燒針,醫者臨時用之」。運用火針,要求「以油火燒之,務在猛熱,不熱即於人有損也」。方法可分為: (1) 深刺法:即以火針深刺入穴,迅即出針,按壓針孔,「凡行火針,一針之後,疾速便去,不可久留,尋即以左手速按針孔上」(《針灸聚英》)。 (2) 散刺法:以火針頻頻點刺,不計次數。使癥狀減輕或消失。既包括不拘部位的較大面積淺刺,亦可反覆叩刺某一穴位,如王執中治療腰痛,「火針微微頻刺腎俞,則行履如故」。此法已鮮報道。 (3) 刺血法:此法在古籍中記載很少。《針灸資生經》中提到,王執中治其母突髮腳腫之症,「以針置火中分熱,於三里穴,刺之微見血,凡數次,其腫如失。」火針刺血法,結合了火針刺和刺血二法,我們以為。如能進一步加以探討,可能對治療某些急症有一定臨床價值。 四、急症灸法 灸治急症,應用最早。因其效速力宏、法便方簡,頗為歷代醫家所推崇。正如清?吳亦鼎所言:「風寒卒中,危在須臾,用藥有所不及,灸得其要,立可回生」(《神灸經綸》)。現代對灸法重視不夠,因此,系統整理研究古代醫家經驗更屬必要。有些內容在第二章中有所涉及,這裡再作一歸納,俾有利於應用。 1.急症灸治部位 (1) 病所:即直灸患處。一般多用於治療疔瘡癰疽,犬蛇咬傷之類。如「疔瘡一證,……甚則以蒜膏遍塗四圍。只露毒頂,用艾著肉灸之」(《類經圖翼?十一卷 針灸要覽》)。《針灸大成》亦記述:「狂犬咬傷人:即灸咬處瘡上」,「蛇咬傷人:灸傷處三壯。」 (2) 奇穴:急症灸治,多用奇穴,此類奇穴,均系古代醫家長期針灸實踐之結晶,如《肘後備急方》記載華佗用以治療霍亂已死的肘椎穴,「已試數百人。皆灸畢即起坐,」說明進行過反覆臨床驗證。奇穴特點,治病專一而療效特殊,如《備急灸法》載述之騎竹馬灸穴,各種發背癰疽,「並用此法灸之,無不安愈。」至今仍有人灸此穴而獲效。奇穴之效雖較專,但也並非均局限於一病一疾,特別在近代奇穴的治療範圍似有擴展之勢。 (3) 經穴:經穴灸治急症,最為普遍,且早已應用。如 「狂而新發……灸骶骨(長強穴)二十壯。」一般用作灸治的經穴;大多可治療急症。《黃帝明堂灸經》所載成人灸穴169穴,近160穴主治項下列有急性癥候。但古代醫家在實際臨證應用中似有以下特點: 1)肘膝以下五輸穴多用於卒閉實熱之急候:井穴,乃陰陽交接之處,常用以灸治因陰陽氣機一時逆亂之卒死,「一切急饜暴絕,灸足兩大指內,去甲如韭葉」(《醫學入門》)。「滎主身熱」(《難經》),《針灸資生經》載有:妒乳「急灸魚際二七壯。」原穴為臟腑元氣經過留止之處,「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難經》)。經穴「主喘咳寒熱」(《難經》)。有些醫家喜合用而治療更為複雜之病候,如:「熱厥心病者,身熱足寒,痛甚則煩躁而吐,額自汗出,知為熱也,其脈洪大,當灸太溪及崑崙」(《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合穴,「主逆氣而泄」(《難經》),故對逆氣奔豚,驟然積聚作痛之急候有效,「肺積,名息奔在右脅下。尺澤、章門、足三里」(《神灸經綸》)。 2)陰盛陽微厥逆暴脫之重症,常取胸腹腧穴,多用募穴:因胸腹之穴,特別是募穴,或為元氣聚集之處,如膻中,《肘後備急方》中以:「灸膻中穴二十八壯」救治卒死屍厥症;或為元氣化生之源,如中脘、氣誨,故張景岳云:「便血,中脘、氣海,上二穴灸脫血色白;脈濡細,手足冷……其效如神」(《類經圖翼?十一卷 針灸要覽》);或為元陽所根,如關元,《針灸聚英》記載:「陰病盛,則微陽消於上,故沉重四肢逆冷,臍腹築痛,厥逆或冷,六脈沉細。陰毒,灸關元、氣海。」 當然,上述界限並非絕對。如神闕(臍中)穴,多以此灸治元陽暴脫,「凡卒中風者,此穴最佳」。(《神灸經綸》)。還有人灸之瀉熱通閉,如《外台秘要》引《古今錄驗》之「療熱結小便不通利方」,即是「取鹽填滿臍中,大作艾炷灸令熱為度,良。」 2.操作方法 古籍記載之操作法,常見者如下: (1) 直接變:此法應用於急症,最早也最為廣泛《備急灸法》所列二十二類急性病證中,有二十一類系用直接灸法,即證明急症灸治中直接灸之重要。但直接灸有疼痛及遺留疤痕之弊病,所以從宋代開始就不大受士大夫貴族的歡迎。然而,直接灸火力足取效快,在急重病人的搶救中,是否可適當採用此法,筆者以為頗有考慮的必要。近年來,有人以直接灸防治哮喘取得良效,便是例證。 (2) 隔物灸:此法首載於《肘後備急方》,歷代都有發展,至清朝已達37種之多。主要用於外科急症,如隔蒜灸、隔椒面灸、隔豆鼓餅灸等治療發背癰疽、犬咬蛇傷之類及「一切毒腫疼痛不同忍者。」但也有用以治療內科急症的,以隔鹽灸臍中最多,如「凡霍亂將死者,用鹽填臍中,灸七壯立愈」(《類經圖翼?十一卷 針灸要覽》)。另如前述之中風脫症,熱郁膀胱之淋閉等。亦有以治陰毒結胸,用「巴豆十粒研爛,入面一錢,搗作餅子,實搽臍中心,上用艾炷如豆許,灸七壯」(《針灸大成》)。 (3) 天灸:此法為《針灸資生經》所首創,治療瘧疾發作,具體操作為:「用旱蓮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當兩筋中,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謂之天灸。」天灸法,後代無論在貼敷的藥物以及治療急症的病種上都有發展。 (4) 艾卷灸:艾卷灸起於明代。在操作辦法和名稱上都和現代有所區別。最早,用治陰症:「以紙實卷艾,以紙隔之點火。於隔紙上用力實按之,待腹內覺熱,汗出即瘥(《壽域神方?卷三》)。實際上近似於熨法。後來的雷火針法、太乙針法大致相似,只是在艾葉中再添加藥物,以增強功效。其中雷火針法可治跌打損傷的傷科急症,如「治閃挫諸骨間痛」(《針灸大成》)。目前,由於艾卷熏灸易掌握火力強弱、灸治時間長短、灸治面積大小,以及施用簡便等,已經成為灸治急症的主要方法了。 3.急症灸治要求 (1) 須令火氣至病所:「氣至病所」不單指針治而言,灸治亦應強調,即「火勢乃至病所」(《備急千金要方》)。在急症灸治中,更要求灸感到達病痛之所,以提高灸治療效。否則,「火氣不行,不能除病也」(《外台秘要》)。這是古人長期實踐所得,《備急灸法》等均有詳述。如何才能促使火氣至病所?除了操作正確、壯數足夠而外,選穴準確也是關鍵之一。所以《黃帝明堂灸經》日:「灸穴不中,即火氣不能遠達」。關於灸感至病所及其與療效的關係,最近已有人作了較為細緻的觀察。證實古人觀點的正確性。 (2) 關於壯數:灸治急症,究竟以多少壯數為宜,古人看法略有不同。一種意見認為,應據病情而定,危急程度愈重,壯數相應愈多,「大病宜灸臍下五百壯…小疾不過三、五、七壯而已」(《扁鵲心書》);一種則認為宜按身體不同部位而定,「若卒暴百病……灸頭面四肢宜多灸,腹背宜少,其多不過五十,其少不減三、五、七、九壯」(《備急千金要方》);還有一種意見是,不必機械規定壯數,以去病為度:「故灸者,必令火氣直達毒處,不可拘定壯數」(《類經圖翼》)。這些意見均有參考價值。

現代急症刺灸法

現代急症剌灸法是在古代刺灸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又結合了現代的某些成果。急症剌灸法既有一般針灸法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前者,普通針灸學書籍多有詳細介紹,這裡著重討論後一部份。 一、毫針刺法 毫針幾乎適宜於各種急症的救治。據本人臨床體會及參閱有關現代文獻,認為毫針應用於急症,宜由下列一套完整手法組成: 1.進針法 針前須有一安靜的診療環境,病人採取盡量舒適的體位(多取卧位),醫者應全力以赴。取穴時,急症病人特別是內科急症病人,應該在所選穴位的穴區範圍內均勻地按壓,有目的的選擇壓病最明顯處進針。進針時,為使刺入部位準確及儘可能消除進針疼痛,先以指甲按壓進針點,右手持針,左手拇食指挾住針尖,雙手同時用力,毫針即可迅速刺入。 2.氣至法 進針後,將針尖指向病所,緩緩送至一定深度,向四方探尋提插,幅度稍大,頻率宜快,多可得氣。再以小幅度捻轉提插(朝病所方向捻轉角度應大)、震顫抖動之法,促使針感向病所放射。與此同時,關閉與病所相反端經線,即以拇指壓迫該經所循之肌膚,使針感不往反方向傳導。須注意針感不能過強或過弱,以中等強度並出現酸、麻或困的得氣感最易引發「氣至病所」。如上法不理想,可參照試用前所述之「氣至病所」手法。 3.補瀉法 待針感傳導(循經或不循經)或到達病所之後,就應結合病情,繼續施行補瀉手法。基本手法是:左手作押手,起固定針體使在一定範圍內行動;以右拇指指腹把針柄壓於右食、中指指腹上,食、中指相併而盡量保持不動,拇指指腹將針柄來回進退搓動。進退,實際上是提插過程;搓動,亦即捻轉過程。從而形成一種提插與捻轉結合的運動。施行此手法時,以腕部帶動為主,肘部盡量不動。捻轉頻率宜快,約每分針 100次~120次,提插幅度宜小,保持在1mm~3mm左右。只要針尖始終指向病所,以此法一般可保持循行針感。上面介紹的是基本手法,如施瀉法,採取慢按緊提法,即插針時,慢捻緩插,提針時,緊捻重提,反覆施行,幅度宜大,強度宜強;施補法,則用緊按慢提法,插針時,緊捻重插,提針時,輕捻緩提,幅度宜小,強度中等。均反覆施行。 熱補涼瀉,則再在補瀉法基礎上演化。熱補法:插針時,分數個層次緊捻重插;提針時,輕捻緩提,一次提至皮下;涼瀉法:與之相反,插針時,慢捻緩插,一次插至適宜深度,提針時,分數個層次緊捻重提,反覆施行至熱感或涼感出現。行熱補涼瀉,特彆強調控制針感性質。一般說,押手重,提插捻轉幅度略小(相對而言),速度略快,針尖位置基本不變,多先產生脹,進而出現酸困;押手輕或不用,提插捻轉幅度略大,速度略慢,針尖位置在小範圍內不斷變動(其方向仍指往病所),多現麻感。酸困感是熱感的基礎針感,麻感是涼感的基礎針感。所以,激發酸困或麻的針感,對提高涼熱感出現率有一定意義。 另有補中寓瀉、瀉中寓補法,實際上是補法和瀉法的複合。適用於虛實夾雜、寒熱並存而症情較複雜的急症。具體施行,可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於同一穴位上進行,先行補法後行瀉法,補多於瀉者(補法重複次數多於瀉法次數),稱補中有瀉;反之,則稱瀉中有補。另一種是在不同穴位上操作,主穴或多數穴位上行補法,配穴或少數穴位上行瀉法,亦可稱補中有瀉;反之,則為瀉中有補。在臨證時,可根據需要選擇運用。古人尚有「陽小隱陰,陰中隱陽」之法,亦屬本法,操作較為繁複,可參閱《針灸學》(上海中醫學院編,1974年版)。 4.留針法 急症邪重勢急,要求持續運針,延長留針時間。一般每次須持續運針2分鐘~3分鐘。急性病症,還可稍長。休克、昏厥等病人,更須持續至脈回神清。留針20分鐘至1小時不等,甚至可更長。留針期間須間隔運針。運針的操作同補瀉法。 附:火針法和刺血法 現代使用的火針針具分為二類,一類為單針深刺的火針具,長約9cm~12cm,直徑為0.5mm~1.5mm;一類為用於淺刺散刺的火針具,形同皮膚針。操作上大致同古代相似,且在現代急症救治上尚未廣泛應用,故從略。 刺血法,現代用以應急的針具主要有三棱針和皮膚針(梅花針或七星針)。其中皮膚針在刺法上有所發展,我們將在具體病症中予以介紹,這裡從略。 二、電針法 電針法是指在毫針剌法的基礎上再結合通以脈衝電剌激的一種針法。目前臨床上應用之廣僅次於毫針。大量臨床實踐表明,電針不僅有良好的鎮痛效應,也有顯著的抗炎和抗休克作用,是急症針灸的主要針法之一。 適應病症 據不完全統計,電針的適應症達200餘種,其中急性病症佔一半左右,特別對休克、急性疼痛、急腹症、急性癱瘓、精神病、急性黃症型肝炎及部份婦產科、五官科急症有效。 三、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是在針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西醫結合產物。在部份急症中,其療效較單純針刺或單純藥物注射為高。近30年來,在用於急症的注射藥物及適應症方面,都有較大發展。 適應病症 主要用於抗菌消炎及急腹症的治療。如: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大葉性肺炎、支氣管肺炎。急性闌尾炎、膽道蛔蟲、腸梗阻、急性扁桃體炎等。 四、穴位激光照射 穴位激光照射亦稱激光針灸、光針法。是利用激光器所發出的受激幅射光照射穴位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療法。自1973年應用於臨床之後,發展十分迅速,特別是最近數年,在臨床治療和實驗研究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目前臨床上應用的穴位激光照射儀主要為氦氖激光儀和二氧化碳激光儀,急症治療多用前者。穴位激光照射具有無痛、無損傷、無菌等特點,易為病人所接受。 適應病症 已經證實,光針對急性黃疽型肝炎、哮喘、三叉神經痛、膽石病、急性闌尾炎、急性乳腺炎、甲溝炎、帶狀皰疹、小兒支氣管炎、嬰幼兒腹瀉等急症均有肯定療效。 五、耳針法 祖國醫學中早有應用耳穴治療急症的記載,如《備急千金要方》提到針灸「耳中穴」治療馬黃黃疸及寒暑疫毒等。現代耳針療法有極大發展。。在具體方法上,除了毫針刺外,還有埋針、壓丸、溫針、電針、穴注、艾灸、割冶、放血、穴位激光照射、穴位離子透入等,其中不少對於急症治療有較好的作用。這裡僅介紹最常用的毫針法。 適應病症 就不完全統計,耳針可治急性病症達五十餘種。主要用於各種急性痛症、急性支氣管炎、哮喘、瘧疾、急性扭挫傷及多種五官科炎症等。 六、巨針法 巨針法,又稱粗針法或赤醫針法。原指用特製的粗針具進行穴位刺激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本法是古代大針和長針兩種刺激法結合發展的結果。現代巨針針具多由不鏽鋼製成,但亦有用含銀70%、含銅30%製成的合金針,被稱為粗銀針。巨針針具,直徑自0.3mm~2mm,針長自1寸~2.5尺不等。不同型號的巨針其具體操作法及適應證往往有一定差別,因此臨床上多須據病人的症情、體質及具體施治部位,靈活選用。總體上說,巨針法具有取穴少、透穴多、刺激強、感應大的特點,對不少病症常能產生獨特的效果。 適應病症 用巨針法療效較好的有以下急性病症:癰疽、多發性神經根炎、坐骨神經痛、肌肉勞損、痛經等。 七、皮內針法 皮內針法是以特製的小型針具或普通毫針固定於腧穴或特定部位的皮內或皮下,進行較長時間埋藏的一種針法。皮內針法實際上是留針法的發展,約於本世紀60年代應用於臨床並獲得推廣。 皮內針法的一個最重要特點是將針具固定於穴區,使之產生持續長時間的刺激,以發揮較好的治療作用。同時,又不妨礙病人的各種活動,因此,臨床上用得最多的是耳穴。耳廓易於固定,面積小,解剖標誌分明,穴位定位也較容易。近年,還常用於某些體穴。還有醫者在頭皮針穴區進行埋針,也取得較為明顯的效果。 適應病症 皮內針法可用於多種急性病症。包括多種疼痛性疾病(如神經性頭痛、偏頭痛、胃痛、膽絞痛、三叉神經痛等)、軟組織損傷、麥粒腫、急性結膜炎、痛經等。 八、指針法 指針法又稱點穴法,系以手指代替針具對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進行刺激而產生防治疾病作用的一種方法,指針法在我國古代醫學文獻多有載述。最早明確提到本法的是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救卒中惡死,「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明代著名針灸學家楊繼洲,在其所撰《針灸大成》一書中,還選載了指針療腰痛的醫案一則。至清代,指針一法更被廣泛應用。現代,則無論在操作方法及應用範圍等方面,均較古代有進一步發展。 大量臨床實踐證明,指針綜合了針刺和推拿的特點,具有疏經通絡、醒腦止痛、調整臟腑功能等多方面作用,且較之其他穴位刺激法更為經濟、簡便、安全,特別適宜於老人和兒童。所以是一種頗值得推廣的方法。當然,指針也有其局限性,一般多作為臨時急救用. 適應病症 指針治療病症頗廣,多用於各類疼痛性和功能性急症,諸如:暈厥、胃痙攣、膽囊炎膽石病急性發作、落枕、急性腰扭傷、癔性失語、妊娠嘔吐、呃逆、產後尿瀦留、流行性腮腺炎等。 九、圍刺法 圍刺法,又稱圍剿刺法、圍針法,是一種在病變部位周圍進行包圍式針刺以達到提高療效目的的刺法。本法也是古代揚刺法的發展。圍刺法的主要特點有兩個,一是多針,每一穴區或部位的針刺數,均超過4根,多則數十根,意在增強刺激量;二是圍刺,即以病變部位(或穴區)為中心,進行一層或多層包圍性針刺。所以,它既和周圍僅刺4針的揚刺法不同,又和在一個點或面上集中或分散刺的叢刺法也不一樣。 適應病症 可用於偏頭痛、急性結膜炎、過敏性鼻炎、帶狀皰疹、癤腫、腮腺炎等急性病症。 十、熱針法 熱針法是指應用特製的熱針儀,使刺入人體的針具發熱而發揮更顯著治療作用的一種針法。本法是在傳統針灸醫學中的焠刺和溫針法啟示下,由雲南省的針灸學者研製成功。約於80年代初期應用於臨床。 熱針法和前述的電熱針法,在原理上雖有相類之處,但在儀器、操作及適應證諸方面,均有較顯著差別。目前,臨床用得較多的是GZH型熱針儀。其主要特點是,使刺入人體的針具發熱,並可控制調節針體的溫度,保持治療所需要的恆溫。 應該指出的是,熱針法雖然至今一直有臨床文章出現,但應用的單位卻頗為局限,尚須推廣驗證。其所總結的九宮穴,取穴定位亦較繁瑣。因此本法有待進一步完善。 另外,80年代中期曾出現過一種電熱銀針,對頸肩腰有一定效果,原理亦和熱針法相似,但報道較少,故從略。 適應病症 主要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坐骨神經痛、胃脘痛、痛經、哮喘等病症。 十一、阻力刺法 阻力刺法,又稱動刺法,是在相對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對阻力痛點(即動痛點)的針刺來治療病症的一種刺法。本法源於《內經》治療經筋病的「以痛為俞」之說,但有較大的革新。本法的主要特點是突出三個「動」字,即取穴時選用「動痛點」,針刺手法強調「動刺法」,針刺體位要求選擇「動體位」。阻力刺法為近年在臨床上逐步推廣的一種刺法,它一反傳統的以「靜」為主的針刺法(如靜留針、靜體位等),強調醫患配合,以動為主,以痛制痛,對某些病症,確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加之本法用針少,操作較為簡便,可以在任何場合治療,不受設備條件的影響,故有較好的臨床價值。 適應病症 本法主要適用於頸、肩、腕、腰、膝、踝等部位的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尤以急性扭挫傷為佳。一般來說,病程愈短,療效愈好。 十二、腕踝針刺法 腕踝針刺法是在腕部和踝部特定部位針刺的一種特殊針刺方法。它是在《內經》有關皮部理論的啟發和指導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腕踝針刺法的探索雖早在本世紀60年代就已經開始,而正式作為一種刺法由上海市針灸工作者提出並在臨床上推廣應用,則是在70年代初期。 腕踝針刺法的最鮮明的特點,它和傳統的針刺法強調「氣至而有效」的基本觀點相反,要求在針刺過程中不出現任何得氣感應,包括患者的主觀得氣感(諸如酸、脹、重、麻)和術者的客觀得氣感(諸如感覺針具沉、緊、澀、重等)。而腕踝針刺法的治療效應,正是依靠這種無針感來獲得的。為何針刺無針感而照樣能治病,有人推測可能與隱性得氣有關,但尚缺乏證據。但是20餘年來各地針灸工作者所共同積累的經驗表明,腕踝針刺法在不少病症中的效果是肯定的,特別是它操作簡便、對機體損傷微小、安全、無針感,頗受醫家和病者歡迎,是一種有推廣價值的刺法。 適應病症 腕踝針刺法的適應病症相當廣泛,迄今已應用於多種急性病症。它對疼痛性疾病,諸如血管性頭痛、腰扭傷、牙痛、關節痛、痛經等止痛作用明顯,起效迅速;對心律失常、急性乳腺炎、哮喘、癔病、急性結膜炎等也有較好的效果。 十三、現代急症灸法 目前,我國針灸界在臨床與研究上偏重於針刺,對灸法注意不夠。急症灸法亦如此,因此有必要大力發掘、提高和創新。 艾卷薰灸因其種種優點已經成為現代灸治急症的主要方法。近年來,著膚灸也重新得到重視,在急症防治上證明有較好的效果。下面將各種灸法的具體操作及其適應症作一簡略介紹。 1.艾卷灸 (1) 迴旋灸:將艾條一端燃著,與施灸處皮膚距2cm~4cm(依症情定),來迴旋轉移動。此法適於位在淺表、病灶面積較大之急症,如癰疽腫毒之類。宜由痛灸至不痛或不痛灸至痛。 (2) 雀啄灸:燃著的艾條與所灸經穴無一定距離,一高一低如雀啄食似的上下移動。此法溫熱感較強而灸灼面積較小,主要用於治療各種臟腑病變所致的急症。 2.隔物灸 (1) 隔姜灸:以鮮姜切成3mm厚薄片,中間用針刺數孔,平貼於穴位上,然後置艾炷於其上燃著,感到灼痛時更換艾炷。直至灸處皮膚潮紅、按之灼熱止灸。因生薑性溫,適用於驟感寒邪所致的嘔吐、腹瀉等急症。 (2) 隔蒜灸:以新鮮蒜片(獨蒜片更佳)代替薑片,操作與上法同。具有消腫、拔毒、止痛之功效,適用癰腫、毒傷之類的急症。 (3) 隔鹽灸:取潔凈細勻的食鹽,填滿肚臍,上置艾炷灸之,待灸處感到熱痛另易艾炷。此法有回陽救逆固脫之功,多用於中風、昏迷、厥脫之證,因此灸治時,艾炷宜大,連續施灸不計壯數,直至脈起陽回,證候改善為止。 近年來,有將一些中草藥研末和面製成葯餅。進行隔葯餅間接灸,在急症報道中雖還不多,但值得進一步研究。 3.著膚灸 操作較古人有所改進,介紹如下: 施灸前以大蒜搗汁塗敷施灸部位,增加粘附力和刺激作用,然後放置艾炷(大小隨病情而定)。每壯艾炷必須燃盡,除去灰燼後方可再加艾炷施灸,一般灸5~10壯。因施灸引起疼痛,可用手在施灸處周圍較輕拍打(亦有主張灸前作局部浸潤麻醉的),以緩解灼痛。灸畢貼淡膏藥,灸後一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膿,約五周~六周結痂脫落。本法現代多用於防治哮喘、癲癇等,亦有用此救治銀環蛇、眼鏡蛇咬傷後二小時內的病人,由痛灸至不痛,繼續灸至灼痛,結果多獲痊癒。 除了上述溫灸法外,最近還有單位研製出一種「電子冷凍增熱針灸儀」,可進行冷凍灸治。灸柄溫度為-10℃~-20℃之間,利用冷的因子作用於穴位,通過經絡調整臟腑氣血功能,達到治療目的。經過5年及20餘個單位使用證實,它對某些急症如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膽囊炎、急性腎炎等有較好的療效。

急症針灸治療原則

(一) 辨證與辨病結合 針灸學是祖國醫學的重要分支,辨證是其治療的基礎;同時,針灸學又是受現代醫學滲透很強的一門學科,辨病亦是其有效治療的前提,兩者都十分重要,不可缺一。急症針灸,辨證與辨病的相輔相成密切配合就顯得更為必要。 發病之初,病勢兇猛,常牽涉全身,為爭取時機,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必須迅速把握疾病的整體特徵及抓住關鍵性癥候,此時最宜四診合參,綜合分析,細審病機,辨明證型,權衡緩急,分型治療。 病情稍緩,主症略減,在條件和病人情況許可下,特別是辨證不太滿意者,應即行現代醫學各項檢查,儘快確定病種,迅速確診,調整治法,使之針對性更強。 治療過程中,因急症瞬息多變,又須依據其在不同階段的不同癥候表現,靈活地進行辨證,治療方能有效。 因此,辨證辨病,既各有特點,適應急症救治不同方面不同階段的需要,又緊密配合,不可分割。一般地說,辨證有助於迅速地從整體上認清疾病主要特徵,在階段上掌握其變化規律;辨病則可從本質上深入了解病症,把握其內在矛盾運動。辨證與辨病,如能靈活運用有機結合,就能從外到內,自始至終獲得對急症的正確診斷。 急症辨證具體要求:①四診,特別是脈診,就重而不能就輕;②辨證分型應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可一成不變。急症辨病具體要求:③盡量收集病史並迅速進行全面、仔細的分析,同時,在不影響救治的條件下作系統而詳細的體格檢查;④儘可能應用先進的儀器和手段進行檢查。不論辨證辨病,都應本著診治並重,急救為先的一般原則,即一邊診斷一邊救治,不得因診斷而貽誤搶救時機。 (二) 判斷針灸適應症 急症並非都能採用針灸治療。為對病員高度負責,在辨證辨病的同時,必須快速判斷出該急症是否適於針灸治療。大致有下列四種情況。①可以單純採用針灸治療;②針灸治療為主,尚須配合其他中西醫療法;③以中醫或西醫療法為主,針灸治療為輔;④不適於針灸治療。如遇到後兩種情況,一般應即轉科,或者暫時用針灸處理後轉科。鑒於急症多變,有的開始時適於針灸治療,後來病情轉化不適宜了,亦應及時轉科。當然,上述四種情況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實踐增加,認識深化,後兩種也可向前兩種轉化。 其次,定為針灸適應症之後,尚須進一步選擇適於此症的刺灸之法。因為刺、灸之法(包括各種變革之法),用於急症,各有所長。此點在《靈樞?官能》中早就指出,「針所不為,灸之所宜。」也就是說,針、灸所針對的病症其作用有所區別,現代大量實踐證明,就是同一病症,各種刺灸之法的療效亦不一致。為了便於讀者選擇刺灸法,本書在每一病症的治療部份分列各種療法,並附有療效評價,提供參考。 (三) 嚴密注意病情變化 急症病情變化較快,加之目前針灸取穴配方及操作規程多未定型化、系統化。所以急症針灸治療必須密切觀察病情的變化趨勢,隨時改進措施。主要應注意下列幾點: 1.嚴密觀察診斷是否有誤,是否出現新的癥狀體征,或經特殊檢查有重要發現,一旦出現,即應迅速更改原來的治療措施或補充新的方法。 2.觀察針灸治療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則不宜頻繁地改換方法。如果無明顯效果或反趨惡化,則須立即重新審定治療原則、改進治療措施,包括:①重新配方選穴,選擇適宜的刺激方法;②增加中醫或西醫療法,或者改用中西醫療法(含手術療法)。 3.觀察針灸治療的全部過程,詳作記錄,這可為揭示治療規律,提高救治效果,探索治療機理提供線索或依據。 4、不少急症易於複發,當主要癥狀控制後,尚須進行嚴密觀察,病情是否有反覆。當複發時,再用針灸治療有可能重新取效,也可能療效較差,需要改變或改進治法。

急症救治要點

急症治療,症急勢重,時間緊迫,責任重大,醫務人員應全力以赴,並須做到下列幾條: 1.抓緊時機,嚴重患者要邊診斷邊搶救。要求頭腦冷靜,全面考慮,抓住重點。對神志不清的患者更須向家屬詳細詢問病史及迅速進行全面檢查。 2.處理動作要輕捷,避免加重病人痛苦;態度和靄可親,鼓勵病人增強信心。 3.辨證辨病盡量準確,配穴處方要少而精。在這方面,明代楊繼洲為我們樹立了表率。其治急症,少則一穴,多亦不過四穴,大都只取二、三穴即獲效。其次,要求針灸操作技術嫻熟:做到進針無痛或微痛訓,手法恰當,據病情變化,靈活運用。 4.急症本屬危急,所以,避免針刺意外殊屬重要,以防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急症針灸應該嚴格按照針灸操作規程及技術要求。包括嚴格的消毒,恰當的針刺深度,在一些易招致意外的部位,更應特別小心。為防止暈針,在條件和症情許可下,盡量讓病人採取卧位。 5.危重病人,生命所系。宜堅持守候,隨時注意觀察病情。凡需配合支持療法或各種中、西醫藥物治療者,則應會同有關醫務人員通力合作,共同診治。在治療過程中,如針灸療效不顯,或病情漸趨惡化,應當機立斷,儘速轉科治療,以免延誤救治時機。

針灸推拿治內科急症

中醫內科急症,是指各類外感性或傳染性疾病在發病過程中,由於邪毒所引起的危重病症,其特點具有發病急、變化快、病情重,治療不及時,更會延誤病情造成不良後果。因此,中醫在診治時,要及時、準確、果斷,更要突出「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或標本同治,祛邪扶正等治療法則。用藥要膽大心細,當機立斷,並講究採用急症中藥製劑,如散劑,口服液等,服用方便,療效迅速。

  中醫在治療急症方面,可分為內科急症與外科急症。內科急 症的主要治療如:吐法、下法、和法、解表法、開竅法、固脫法、理氣法、止血法等。外科急症則用針灸、按摩、推拿、氣功等治療。

  中醫對常見內科急症的臨床治驗,現例舉急症中「虛脫」證:面色蒼白,出汗肢冷,甚至昏迷等,均屬於危急重症,由嚴重吐瀉,出汗或大量出血,外傷劇痛引起。現代醫學中的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痢疾,肺炎,流行性腦膜炎等,均可出現「虛脫」。中醫的「虛脫」證,在辨證施治上主要分為「亡陰」與「亡陽」二類:亡陰之主證:神志昏迷,汗出,身熱,唇乾舌紅,脈虛細數。治法以救陰斂陽,方藥用生脈散加味。

  亡陽之主證:面色蒼白,神志昏迷,眼閉口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脈微欲絕。治法以回陽救逆,方藥用參附湯或四逆加人蔘湯加味。緊急處理:讓病人平卧,保持安靜,保暖。如有呼吸衰竭或停止,應進行人工呼吸。針灸療法:針灸:人中、內關或湧泉等穴強刺激,間歇捻轉十五分鐘或加灸氣海、臍中、關元等穴,直至脫證復原。

腹安穴點按治急症

腹安穴,為李林點穴療法常用、重要的經驗穴之一。

[穴名釋義] 「腹安」,顧名思義,為腹部平安之意,為治療腹部疾病之要穴。

[ 功 效 ] 對多種疾患導致的腹內不適有效,特別對各種胃腸系疾病之急慢性疼痛、暈車暈船之噁心嘔吐、婦科之經痛等有立竿見影之效。

[ 定 位 ] 患者垂臂,腋前紋頭直上1寸內開1寸處,左右側同。

[ 手 法 ] 患者仰卧或半坐卧,醫者以雙手拇指指端置於患者雙側腹安穴上同時向脊柱(內後方向)按壓,一壓一放或持續按壓,以患者有局部酸麻重脹感或腹內溫熱舒適感為佳。自我操作時可以單手按壓對側腹安穴,左右交替,手法同上。

[臨證運用]

1 胃腸系疾患病人,在急性發作時以較強力度按壓,可緩急止痛,配合按壓足三里、摩腹等效果更明顯,對某些慢性病導致的腹部隱痛、納差、便秘、便溏等也有較好療效。

2 素有暈車暈船者,可在乘車船之前按壓兩分鐘,或開始有噁心感時持續按壓,配合內關、合谷穴功效更佳。

3 對某些婦科疾患,在疼痛發作時按壓之,往往可在短時間內止痛,配合點按三陰交、臍中等更佳。

4 對多種原因不明的胸、腹部疼痛也有一定作用。

5 對有胸腹部不適史之患者,可起到防病治病,強身保健之作用,只要堅持自我按摩,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常見11個急症的針灸治療

頭痛 【治療】 1.外感頭痛

治法:祛風通絡,止痛。以督脈及手太陰、足少陽經穴為主。

主穴:列缺、百會、風池。

配穴:巔頂部加百會、通天、行間、阿是穴。前頭部加上星、頭維、合谷、阿是穴。側頭部加率谷、太陽、俠溪、阿是穴。後頭部加後頂、天柱、崑崙、阿是穴。

操作:毫針刺用瀉法。

2.內傷頭痛

⑴實證

治法:疏通經絡,清利頭竅。以督脈及足陽明、少陽經穴為主。

主穴:百會、頭維、風池。

配穴:肝陽上亢者,加太沖、太溪、俠溪;痰濁頭痛加太陽、豐隆、陰陵泉;瘀血頭痛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內關。 操作:毫針刺用瀉法 ⑵虛證

治法:疏通經絡,滋養腦髓。以督脈及足陽明、少陽經穴為主

主穴:百會、風池、足三里。

配穴:腎虛頭痛加腎俞、太溪、懸鐘;血虛頭痛加三陰交、肝俞、脾俞足三里。 操作:風池用平補平瀉;其它穴位均用補法。

中風

【辨證】

1.中風先兆:多因氣血上逆而病,症見眩暈,心悸,肢體麻木,手足乏力,舌強等症。

2.中經絡:病在經絡,未及臟腑,或臟腑功能漸見恢復,而經絡氣血仍然阻滯。症見半身不遂,肌膚不仁,舌強言謇,口角斜,脈弦滑等。

3.中臟腑:病變深中臟腑。症見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並見半身不遂,舌強失語,口角斜等症。根據病因、病機不同,又分為閉證和脫證。①閉證:多因氣火沖逆,血苑於上,肝風煽張,痰濁壅盛。症見牙關緊閉,兩手緊握,面赤氣粗,喉中痰鳴,二便不通,脈弦滑而數。②脫證:由於真氣衰微,元陽暴脫。症見目合口張,手撒尿遺,鼻鼾息微,四肢逆冷,脈細弱等。如見汗出如油,兩顴淡紅,脈微欲絕或浮大無根,為真陽外越之危候。

【治療】

1.中經絡 治法:醒腦開竅,滋補肝腎,疏通經絡。以手厥陰經、督脈及足太陰經穴為主。 主穴:內關、水溝、三陰交、極泉、尺澤、委中。

配穴:肝陽暴亢加太沖、太溪;風痰阻絡加豐隆、合谷;痰熱腑實加曲池、風庭、豐隆;氣虛血瘀加足三里、氣海;陰虛風動加太溪、風池;口角歪斜加頰車、地倉;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環跳、陽陵泉、陰陵泉、風市;頭暈加風池、完骨、天柱;足內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歸來、豐隆、支溝;復視加風池、天柱、睛明、球後;尿失禁、尿瀦留加中極、曲骨、關元。

操作:內關用瀉法;水溝用雀啄法,以眼球濕潤為佳;刺三陰交時,沿脛骨內側緣與皮膚成45o角,使針尖刺入三陰交穴,用提插補法;刺極泉時,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經上取穴,避開腋毛,直刺進針,用提插瀉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脹感和抽動感為度;尺澤、委中直刺,用提插瀉法使肢體有抽動感。余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

1.中臟腑 治法:醒腦開竅,啟閉固脫。以手厥陰及督脈為主。毫針刺用瀉法或點刺出血。

主穴:內關、水溝。

配穴:閉證加十二井、太沖、合谷;脫證加關元、氣海、神闕。豐隆、勞宮。

操作:內關、水溝操作同前。十二井穴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太沖、合谷用瀉法,強刺激;關元、氣海用大艾炷灸,神闕用隔鹽灸,直至四肢轉溫為主。

嘔吐 【辨證】

1.實證

主證發病急,嘔吐量多,吐出物多酸臭味,或伴寒熱。兼見嘔吐清水或痰涎,食久乃吐,喜暖畏寒,大便溏薄,苔白,脈遲,寒邪客胃;兼見食入即吐,嘔吐酸苦熱臭,口乾而渴,喜寒惡熱,大便燥結,苔黃,脈數,為熱邪內蘊;兼見頭目眩暈,胸滿痞脹,嘔吐痰涎,或見心悸,苔白膩,脈滑,痰飲內阻;兼見脅痛嘔酸,多煩善怒,苔薄白,脈弦,為肝氣犯胃。

2.虛證

主證病程較長,時作時止,吐出物不多,腐臭味不甚。 兼見飲食稍有不慎嘔吐即作,倦怠乏力,納差便溏,苔薄,脈弱無力,為脾胃虛寒。

【治療】

治法和胃降逆,理氣止嘔。以手厥陰、足陽明經穴及相應募穴為主。

主穴中脘、足三里、內關。

配穴熱吐:合谷、金津、玉液;寒吐:上脘、胃俞;痰飲:膻中、豐隆;食滯:梁門、天樞;肝氣犯胃:陽陵泉、太沖;脾胃虛寒:脾俞、章門。

操作足三里用平補平瀉法,內關和中脘用瀉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虛寒者可加灸法。配穴按虛證補實證瀉法操作。

痛經 【辨證】 主證經期或行經閃後下腹部疼痛,歷時數小時,有時甚至2-3天,疼痛劇烈時患者臉色發白,出冷汗,全身無力,四肢厥冷,或伴有噁心、嘔吐、腹瀉、頭痛等癥狀。兼見經行不暢,少腹脹痛較劇,拒按等為實證。經色紫紅而夾有血塊,下血塊後痛即緩解,脈象沉澀,為血瘀;脹甚於痛,或脹連胸脅,胸悶泛惡,脈弦,為氣滯;腹痛有冷感,得溫熱疼痛可緩解,經量少,色紫黑有塊,苔白膩,脈沉緊,為寒濕凝滯。兼見腹痛多在經凈後,痛勢綿綿不休,少腹柔軟喜按,經量減少,屬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倦怠無力,頭暈眼花,心悸,舌淡,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脈細弱為氣血壓計足;腰膝酸軟,夜寐不寧,頭暈耳鳴,目糊,舌紅苔少,脈細為肝腎不足。

【治療】

1.實證

治法行氣散寒,通經止痛。以任脈及足太陰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寒甚者可灸。

主穴中極、次髎、三陰交。

配穴寒凝:地機、歸來;氣滯:太沖;腹脹:天樞;脅痛:陽陵泉;胸悶:內關。

操作毫針瀉法。寒者加灸法。

2.虛證

治法調補氣血,溫養沖任。以足太陰和足陽明經穴為主。

主穴三陰交、足三里、氣海。

配穴氣血虛:脾俞、胃俞;肝腎不足:太溪、肝俞、腎俞;頭暈耳鳴:絕骨。

操作毫針補法,可加用灸法。

 扭傷

【辨證】 主症扭傷部位疼痛,關節活動不利或不能,繼則出現腫脹,傷處肌膚髮紅或青紫。兼見皮色發紅,多為皮肉受傷,青色多為筋傷,紫色多為瘀血留滯;新傷疼痛腫脹,活動不利者,為氣血阻滯;若陳傷每遇天氣而反覆發作者,為寒濕侵襲,瘀血阻絡。此外,可根據扭傷部位辨清辨屬於何經。如急性腰扭傷、脊柱正中扭傷為傷在督脈。

【治療】

治法祛瘀消腫,舒筋活絡。以受傷局部腧穴為主。

主穴肩部:肩髃、肩髎、肩貞、阿是穴。

肘部:曲池、小海、天井、阿是穴。

腕部:陽池、陽溪、陽谷、阿是穴。

腰部:腎俞、腰陽關、委中、阿是穴。

髖部:環跳、秩邊、承扶、阿是穴。

膝部:梁丘、膝眼、膝陽關、阿是穴。

踝部:解溪、崑崙、丘墟、阿是穴。

配穴根據受傷部位經絡所在,配合循經遠道取穴。如腰部正中受傷病在督脈,可遠取人中、後溪等。余此類推。

操作新傷毫針刺用瀉法;陳傷留針加灸或用溫針。

牙痛 【辨證】 主症牙齒疼痛。 兼見牙痛陣發性加重,齦腫,遇風發作,患處得冷則減,受熱則痛重,形寒身熱,口渴,舌紅苔白乾,脈浮數,為風火牙痛;兼見牙痛劇烈,齒齦紅腫,或出膿血,甚則痛連腮頰,咀嚼困難,口臭,便秘,舌紅苔黃而燥,脈弦數,為胃火牙痛;兼見牙痛隱隱,時作時止,牙齦微紅腫,久則齦肉萎縮,牙齒鬆動,咬物無力,午後加重,腰脊酸軟,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腎虛牙痛。

【治療】

治法祛風瀉火,通絡止痛。以手足陽明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循經遠取可左右交叉刺。主穴合谷、頰車、下關。

配穴:風火:外關、風池;胃火:內庭、二間;陰虛:太溪、行間。

操作主穴用瀉法。配穴中太溪用補法,余穴均用瀉法。  暈厥 【辨證】 主症自覺頭暈乏力,眼前發黑,泛泛欲吐,繼則突然昏倒不醒人事。 兼見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汗出等症者不虛證;兼見突然昏仆,不醒人事,呼吸急促牙關緊閉等症者,為實證。

【治療】

治法:蘇厥醒神。以督脈及手厥陰經穴為主。毫針刺之,虛證補,實證瀉;虛證可灸。處方:主穴人中、湧泉、足三里、中沖。

配穴虛證:氣海、關元、百會,俱灸;實證:太沖、合谷。

虛脫

【辨證】

主症以面色蒼白或紫紺,神志淡漠,反映遲鈍或昏迷,或煩燥不安,尿量減少,張口自汗,肢冷膚涼,血壓下降,脈微細或芤大無力。兼見呼吸微弱,唇發紫,舌質胖,脈細無力,為亡陽;口渴,煩燥不安,唇舌干紅,脈細數無力,為亡陰;若病情惡化可導致陰陽俱脫之危侯。

【治療】

治法 回陽固脫,蘇厥救逆。以督脈及手厥陰經穴為主。毫針刺之,用補法,並灸。處方:主穴素髎、水溝、內關。

配穴神志昏迷:中沖、湧泉;肢冷脈微:百會、神闕、關元。

操作素髎、水溝用瀉法;內關用補法。中沖、湧泉用點刺法,余穴用灸法。

心絞痛

【治療】

治法通陽行氣,活血止痛。取手厥陰、手少陰經穴為主。

主穴內關、陰郄、膻中

配穴氣滯血瘀者,加血海、太沖。

操作毫針瀉法。

膽絞痛

【治療】

治法疏肝利膽,行氣止痛。以足少陽經穴及相應俞募穴為主。

主穴膽囊穴、 陽陵泉、肝俞、膽俞、日月、期門。

配穴嘔吐:內關、足三里;黃疸:至陽;發熱:曲池、大椎。操作毫針瀉法。 腎絞痛 【治療】

治法清利濕熱,通淋止痛。以足太陰經及相應的背俞穴為主。

主穴腎俞、三陰交、關元、陰陵泉、三焦俞。

配穴血尿者,加血海、太沖;濕熱重者,加委陽、合谷。

操作毫針瀉法。 高熱

【治療】

治法清瀉熱邪。

主穴大椎、曲池、合谷、十二井、十宣。

配穴神昏:人中、十內關;風熱:魚際、外關;肺熱:尺澤;氣分熱盛:內庭;熱入營血;內關、血海;抽搐;太沖。

操作毫針瀉法。十二井、十宣點刺出血;大椎刺絡拔罐。

抽搐

【治療】 治法:醒腦開竅,熄風止痙。以督脈及手足厥陰、手陽明經穴為主。 主穴:水溝內關合谷太沖

配穴:發熱者,加大椎、曲池;神昏者,加十宣、湧泉;痰盛者,陰陵泉、豐隆;血虛者,加血海、足三里。

操作:毫針瀉法。 自:Club.ChinaRen.com

痛經

【概述】 痛經系指婦女正值經期或行經前後,發生以小腹疼痛,可痛引腰骶,甚則昏厥的一種病證。早在唐代《備急千金要方》中即有「經來即腹中痛」的記載。所以,宋.《婦人大全良方》又稱經行腹痛。針灸治療痛經,首見於《針灸甲乙經》:「女子胞中痛,不以時休止:天樞主之。」。在明清的針灸典籍中有較多載述。本證的現代病名與此相同。本證分虛實二類,急症多見於實證。 現代病名與此相同。【病因病機】   本證實症,多因六淫侵襲、攝生不慎,經期受寒飲冷,以致寒濕客於胞宮;或因七情傷損,肝氣鬱結,均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沖任受阻,不通則痛。【辯證分型】 針灸治療急症痛經可分二類。 (一) 寒邪凝滯:經期小腹絞痛或冷痛,經色紫暗有塊,肢冷畏寒,苔薄白,脈沉緊。 (二) 氣滯血瘀:小腹脹痛,或拘急疼痛,拒按,經行不暢,經色暗紅或紫暗有塊,脈弦或沉實有力。【治療】   (一) 寒邪凝滯 1.治則:溫經散寒。 2.取穴:陰交、水道、三陰交。 3.方義:陰交為沖、任二脈之會,針之以通調沖、任經脈,通則不痛;水道為足陽明經穴,可溫胞宮而散寒邪,三陰交是足三陰經之交會穴可祛內寒、調血室、疏下焦。 4.治法:上述三穴均於得氣後施溫補法,留針至疼痛減輕。陰交穴,可於針後加隔姜灸。每日1~2次。 5.古方輯錄 《針灸大全》:「女人經水正行,頭暈小腹痛:照海、陰交、內庭、合谷。」 (二) 氣滯血瘀 1.治則:活血化瘀 2.處方:關元、中極、地機、內庭。 3.方義:關元、中極均為足三陰與任脈之會,針之以通調沖、任;地機為脾經郄穴,內庭為足陽明之滎穴,二穴合用有活血化瘀利氣之功。四穴合用可使氣順血和,沖任流通,則痛自消。 4.治法:上述四穴均以28號毫針剌,進針得氣後,施瀉法,剌激須強。疼痛劇烈者留針時間宜長。 5.古方輯錄: 《神灸經綸》:「行經頭暈少腹痛:灸內庭。」【古案選介/名家驗案】 痛經案 (李東垣)治一婦,年三十餘,因每洗浴後,必用冷水淋通身,又嘗大驚,遂患經來時必先小腹大痛,口吐涎水。經行後又吐水三日,其痛又倍,至六七日經水止時方住,百葯不效。診其脈,寸滑大而弦,關尺皆弦大急,尺小於關,關小於寸,所謂前大後小也。遂用香附三兩,半夏二兩,茯苓、黃芩各一兩半,枳實、元胡索、牡丹皮、人蔘、當歸、白朮、桃仁各一兩,黃連七錢,川楝、遠志、甘草各半兩,肉桂三錢,吳茱萸錢半。分十五帖,入薑汁兩蜆殼,熱服之。後用熱湯洗浴,得微汗乃已,忌當風坐卧,手足見水,並吃生冷。服三十帖全愈。半年後因驚憂其痛復舉,腰腹時痛,小便淋痛,心惕惕驚悸,意其表已解,病獨在里。先為灸少沖、勞宮、崑崙、三陰交,止悸定痛,次用桃仁承氣湯大下之。下後用醋香附、醋蓬術、當歸身各一兩半,醋三棱、元胡索、醋大黃、醋青皮、青木香、茴香、滑石、木通、桃仁各一兩,烏葯、甘草、砂仁、檳榔、苦楝各半兩,木香、吳茱萸各二錢,分作二十帖。入新取牛膝濕者二錢,生薑五片。用荷葉湯煎服,愈。 (《名醫類案》)

血崩

【概述】 血崩亦稱崩中、暴崩,指婦女不在經期而突然陰道大量出血的急性病證。」崩之病名首見於《內經》:「陰虛陽搏謂之崩」。《針灸甲乙經·卷十一》載有針灸治療之法:「崩中腹上下痛,中郄主之」。並認為中郄、血海等7個穴位可主治本證。唐·《備急千金要方》進一步明確治療穴位的部位、針刺深度、艾灸壯數;《針灸資生經》所整理的治療崩漏腧穴已近二十個,《扁鵲心書》則用灸石門之法治療「血崩」。明·《針灸大成》對病因的認識及腧穴的篩選又有新的發展。 現代醫學中的重症子宮功能性出血等,可歸入本病證範疇。【病因病機】   本病病因頗多,有因勞傷過度,氣虛下陷,統攝無權所致;有因暴怒傷肝,肝不藏血,經血妄行而發為血崩;亦可素體熱盛,復感熱邪或恣食辛燥之品,積熱化火,熱迫血行而發病;另有經期產後,余血未盡,或因外感,夾內傷,瘀血內阻。惡血不去,新血不得歸經,造成崩中。【辯證分型】 適於針灸治療的急症血崩,可辨為下列三型: (一) 氣陷 暴崩下血,色淡質薄,面色*白光白或虛浮,睏倦乏力,動則氣短血出更劇,脈細弱或芤。舌體胖嫩有齒印,苔薄潤或膩。 (二) 血熱 突然血出如崩,血色深紅,頭暈面赤,煩燥口渴,脈滑數或弦數,苔黃。 (三) 血瘀 血出淋漓不斷,猝然其勢若崩,夾有瘀塊,血色紫暗,小腹疼痛拒按,脈沉澀或沉緊,舌質暗紅,舌尖邊時見瘀點。【治療】   (一) 氣陷 1. 治則:益氣固本。 2. 處方:脾俞、隱白、百會、氣海、足三里。 3. 方義:脾俞,健脾益氣,加強統血之功;隱白,是治療崩漏之經驗要穴;氣海、足三里,用以輔氣助元,使血有化生之源,百會系諸陽之會,善升提下陷之氣。五穴合用,能益氣昇陽,固攝經血。 4. 治法:隱白、氣海均以艾卷雀啄法溫灸之,百會先針,施平輔平瀉之法,繼用灸法。余穴採取補法。 5. 古方輯錄 《千金翼方·卷二十六》:「崩中帶下,……中極」。 《針灸聚英·卷二》:「婦人月事不調,帶下崩中,因產後惡露不止,繞臍*疒丂 痛,灸氣海」。 《針灸逢源·卷五》:「血崩:……腎俞、氣海、關元、中極(俱灸妙)、三陰交」。 (二) 血熱 1. 治則:清熱涼血。 2. 處方:行間、血海、陰交、關元。 3. 方義:行間,足厥陰之滎,以清肝熱,增肝藏血之功;血海為脾經之穴,可泄血熱,益脾統血之力;陰交、關元位於任脈而與沖脈交會,血崩多與沖任受損密切相關,取此二穴,可固經澀血。 4. 治法:關元、陰交平補平瀉;行間、血海宜用瀉法。 5. 古方輯錄 《針灸資生經·第七》:「陰交、石門,療崩中」。 《針經摘英集·治病直刺訣》:「治婦人經血過多不止並崩中者,毫針刺足太陰經三陰交二穴,次針足厥陰經行間二穴,次手少陰經通里二穴,……針入二分,各灸二七壯。凡灸虛,則炷火自減;實,則灸火吹滅」。 (三) 血瘀 1. 治則:活血化瘀。 2. 處方:膈俞、肝俞、三陰交、中極。 3. 方義:血之會穴膈俞,活血理血以通瘀止血;肝俞,疏調肝臟氣機以行氣活血止血;三陰交,取其統血固經;中極乃任脈與足三陰經交會穴,用之加強沖任攝血功能。本方既能利氣化瘀以止血,又可統攝離經之血以固經。 4. 治法:膈俞、肝俞施瀉法,中極、三陰交先補後瀉,以補為主。 5. 古方輯錄 《神應經·婦人門》:「血崩、氣海、大敦、陰谷、太沖、然谷、三陰交、中極」。 《類經圖翼·十一卷》:「血崩不止:膈俞、肝俞、腎俞、命門、氣海、中極(下元虛冷,血崩白濁)、間使、血海、復溜、行間」。 《針灸大成·卷九》:「婦女血崩不止:丹田、中極、腎俞、子宮。……再刺後穴:百勞、風池、膏肓、曲池、絕骨、三陰交」。【古案選介/名家驗案】 崩漏案 已卯歲,行人張靖宸夫人,崩不止,身熱骨痛,煩躁病篤,召予診,得六脈數而止,必是外感,誤用涼葯。與羌活湯熱退,余疾漸可。但元氣難復,後灸膏肓、三里而愈。凡醫之用藥,須憑脈理,若外感誤作內傷,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其不夭滅人生也,幾希? (《針灸大成》)

死胎不下

【概述】 死胎不下,又名胎死不下。指兒死於母腹後,不能自行娩出的病證。在《諸病源候論》中底細述頗詳。針灸下死胎,古籍中早有記載,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六》指出:「子死腹中及難產,皆補胞門」。 本病證相當於現代西醫學之稽留流產或過期流產。【病因病機】   胎死不下,多因妊婦氣血虛弱,胞宮無力娩出胎兒 ,亦可因跌仆損傷,氣滯血瘀或臨產受寒,血為寒凝,致胞宮瘀血阻滯,不能送胎外出。【辯證分型】 臨床上可分氣血虛弱與瘀血阻滯二型,後者症情急重,屬本節討論內容。 瘀血阻滯,症見胎動停止,陰道流紫黑色血液,口氣惡臭,腰腹脹急,胸滿喘悶,面色青暗,口唇色青,脈象沉澀,舌質紫暗。【治療】   1. 治則:補瘀下胎。 2. 處方:太沖、合谷、三陰交。 3. 方義:太沖為肝之原,刺之可調暢氣機,活血祛瘀;合谷、三陰交系下胎之要穴。 4. 治法:太沖、合谷用補法,三陰交用瀉法,要求導出氣至針感,留針時間宜長,其間須間斷予以運針,日針二次。 5. 古方輯錄 《針經摘英集·治病直刺訣》:「治產生理不順,或橫或逆胎死腹中,胎衣不下:刺足厥陰經太沖二穴,……針入八分,補百息,次補手陽明經合谷二穴,次瀉足太陰經三陰交二穴」。 《神應經·婦人門》:「橫生死胎:太沖、合谷、三陰交」。 《楊敬齋針灸全書·下卷》:「胎衣不下及死胎不出:中極、合谷、崑崙」。 《針灸逢源·卷五》:「一凡難產橫生死胎,皆取太沖」。【古案選介/名家驗案】 死胎不下案 李將軍妻病甚,呼佗視脈,曰:「傷娠而胎不去。」將軍言:「聞實傷娠,胎已去矣。」佗曰:「案脈,胎未去也。」將軍以為不然。佗捨去,婦稍小差。百餘日復動,更呼佗,佗曰:「此脈故事有胎。前當生兩兒,一兒先出,血出甚多,後兒不及生。母不自覺,旁人亦不寢,不復迎,遂不得生。胎死,血脈不復歸,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今當與湯,並針一處,此死胎必出。湯針既出,婦痛急如欲生者。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長可尺所。 (《三國志·魏書·華佗傳》)

難產

【概述】 難產,又名產難。系指懷孕足月,妊婦臨產娩出困難,為各種異常產之總稱。本病名始見於肘後方。針灸催產,最早見於《針灸甲乙經·卷十二》:「女子字難,若胞不出,崑崙主之」。之後,唐·《千金翼方》、及宋明的不少書籍均有載述。 現代醫學中因產力異常所造成的難產,可按本節辨治。【病因病機】   難產之因,多由於孕婦系來體虛弱,正氣不足;或產時用力過早,耗氣傷力;或臨產胞水早破,漿干血竭,以致娩出困難。另外,如臨產過度緊張,或感受寒邪,引起氣滯血凝,氣不通行,血不暢流,造成難產。【辯證分型】 難產,宮縮陣痛,產程緩慢。如為氣血虛弱,陣痛微弱,宮縮時間縮短,下血量多色淡,面色蒼白,神疲肢軟,心悸不寧,脈大而虛或沉細而弱,舌淡苔薄;如為氣血瘀滯,腰腹疼痛劇烈,宮縮亦較強,下血量少色暗紅,面色暗紫,精神緊張,胸脘脹悶,時欲嘔惡,脈弦大而至數不勻,苔正常或膩。【治療】   1. 治則:補氣活血,健運胞宮。 2. 處方:合谷、三陰交,至陰;氣血虛弱加足三里,氣滯血瘀加肩井。 3. 方義:三陰交、合谷,歷來被推崇為催產之要穴,《子午流注針經》云:「……瀉足三陰交,補手陽明合谷,胎應針而落」;至陰,足太陽膀胱之井,催產亦有顯效,有「下火立產,其效如神」(《神灸經綸·卷四》)之說。如為氣血虛弱所致,加胃合足三里以資生氣血,助運胞宮;如氣滯血瘀所致,加用肩井,肩井為手足少陽之會,可疏利肝膽三焦之氣機,氣行則血行,使產難得解。 4. 治法:至陰可用艾卷雀啄法灸之,亦可以麥粒大艾炷著膚灸;合谷、足三里施以補法,肩井、三陰交用瀉法。留針及灸的時間及壯數,視宮縮及胎動情況而定,一般為15分鐘以上(艾炷灸5~7壯)。鑒物難產原因複雜,針灸治療主要適物產力異常的難產,如為產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難產,則須應用別的療法。 5. 古方輯錄 《千金翼方·卷二十六》:「婦人逆產足出,針足太陰入三分,足入乃出針,穴在內踝後白肉際陷骨宛宛中;橫產手出,針太沖入三分,急補百息」。 《普濟方·針灸門》:「治產難,針兩肩井入一寸,瀉之,須臾即分娩」。 《雜病穴法歌》:「三里、至陰催孕妊」。 《類經圖翼·十一卷》:「產難橫生:合谷、三陰交。一治橫逆難產,危在頃刻,符葯不靈者,急於本婦右腳小指尖,灸三壯,炷如小麥,下火立產如神,蓋此即至陰穴也」。【古案選介/名家驗案】 難產案 嘗詣舒(安徽舒城)之桐城,有民家婦孕將產,七日而子不下,百術無所效。安時之弟子李百全適在旁舍,邀安時往視之,才見即連呼不死,令其家人以湯溫其腰腹,自為上下拊摩,孕者覺腸胄微痛,呻吟間生一男子,其家驚喜而不知所以然。安時曰:兒已出胞,而一手誤執母腸,不復能脫,故非符葯所能為,吾隔腹捫兒手所在,針其虎口,既痛即縮手,所以遽生,無他術也。取兒視之,右手寸口針痕存焉,其妙如此。 (《宋史·龐安時傳》)


推薦閱讀:

針灸的平補平瀉手法怎樣操作?為什麼叫平補平瀉?(十二)
從師金針王樂亭教授學習針灸回憶錄(3)下 ——讀內經熱病諸篇的感悟
針灸好處知多少?
賀氏針灸三通法賀喜教授主講
針灸在國外竟成「貴族醫療」,一般平民扎不起呀!

TAG:急救 | 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