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盛世時期和衰世時期道德教化和禮樂的不同特徵
06-23
我們知道一個社會之所以能夠長治久安,能夠出現盛世,最重要的原因是道德教化能夠得以推行,人人能夠遵循道德仁義。《禮記》裡面就講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國家治理百姓,應該擺在第一位的事情就是做好教化、教育工作。從堯帝那個時代開始,這些古聖先王都特別重視教化的工作。相反,到了衰亂之世往往是什麼?世風凌遲,社會風氣漸漸變壞,其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因為教化沒有得到重視。《群書治要·毛詩》裡面就講到「亂世則學校不修。」遭逢亂世,這個教育工作往往被忽視了。教育最重要的不是蓋多少座學校,不是有多少好的硬體教學措施,最重要的是教育的內容、教育的質量。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夠在世界上五千多年一直位居世界前列,這種文化一直沒有中斷。最重要一個原因,便是中國人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孝親尊師」。中國人懂得孝道,懂得師道。這個孝道和師道正是社會長治久安的根本。學習的內容,在中國古代幾千年以來,最重要的就是倫理道德。我們總結起來就是:五倫,五常,仁義禮智信,四維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古聖先王教化天下的核心內容。到了衰亂之世,這個教育的內容、教育的主題往往就偏離了古聖先賢的教誨,教人以利,教人讀書是求升官發財。古人告訴我們要讀書志在聖賢。古代教的是什麼?教的是成聖成賢的學問,讀書人不是求升官發財,而是求成聖成賢。所以社會有聖賢君子出現,社會就能夠安定。到了亂世人人求名求利,教育也是,讀書人不再履行聖賢之道,通過讀書來求升官發財,世風就會人人趨向利益。像在清朝的時候曾國藩先生就感受到那個時候世風已經開始逐漸地衰落,他很有感慨,在他的文章裡面特別講道這一點。所以古代真正的聖君明王沒有不重視教育的。像在《漢書》裡面就講到,「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漸民以仁,摩民以義,節民以禮,故其刑罰甚輕,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習俗美也。」真正聖賢明君出現於世,他們靠什麼來賓士天下,就靠教育。過去國都裡面有大學,這個大字應該念太。這是培養國家官員的地方。庠序就是地方學校,推行道德教化,在鄉鎮來推行道德教化,教百姓仁義禮。百姓懂得仁,仁者愛人;懂得義,他做事就會合情合理合法;懂得禮,他會節制自己的慾望、節制自己的行為。所以不需要推行嚴苛曆法。刑罰很輕,但是百姓不會違反國家的法令,不會違背國家的制度。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教化推行得好。社會風氣好。所以社會風氣要變好不是用刑罰能夠實現的,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因為刑罰、法律可以教人不敢去犯罪,但是它不可能教人有廉恥心、懂得仁義。它能夠禁人為非,但是不能人人都學習孔孟這種聖賢之道。而人如果能夠學習聖賢之道,他自然不會為非作歹。這個教育最重要的是讓有道德的人來推行,要有老師。中國古代,有幾個人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是父母、一個是老師,還有一個是君主。現在在農村還有很多地方家裡都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可見老師的重要。所以,中國人也特別重視師道。《呂氏春秋》裡面就講到,「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也。今尊不至於帝,智不至於聖,而欲無尊師,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絕,三代之所以滅。」古代這些帝王人人都懂得尊師重道,你看周文王,周文王他自己是聖人,但是他還是拜太公為師。像夫子,道德學問已經很高了,還是去問道於老子。還是向人學習。現在人呢?我們往往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不願意向人學習。但是我們自己真正知道的太少了,所以用一句話講叫什麼呢?無知者無畏。什麼也不知道,反而不願意跟人學習。個個認為自己是天下第一。所以這裡講到,「今尊不至於帝,智不至於聖。」我們沒有處在帝王的尊位,也沒有聖人的智慧。我們如果不尊敬老師怎麼能夠明白這個道啊。怎麼有智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看古人,真正對老師尊重。堯、舜、禹、商湯、文、武,這些人都有老師。到了春秋戰國,夫子是聖人,但是很多國君並不能接受夫子的主張,也不懂得向聖人學習,不能夠尊師重道。求的是自己的自私自利,不是以仁義來治理天下,而是靠這個爭奪,靠這個競爭。所以這裡講到:「此五帝之所以絕,三代之所以滅。」五帝三代以後這個師道開始衰落,人不像古聖先王這樣能夠尊師重道,所以聖賢人物就越來越少。要成聖成賢,最重要要能夠尊師重道。尊師重道的前提是能夠孝養父母,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孝順,他怎麼可能尊師重道?過去老師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中國古代,教育不是國家辦的,考科舉之前都是私塾教育,家裡面有家學,有錢的人家或者一個地方大家一個家族請老師,請老師來教這個家族的子弟。家長對老師非常尊敬,要向老師行三跪九叩的大禮。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對老師都這麼尊敬,不敢不尊敬老師。老師也不敢不認真把學生教好。所以老師跟父母配合才能培養出聖賢。父母教孩子要尊師,老師教孩子要孝養父母。中國人孝親尊師,這個傳統對我們的文化傳承作用太重大了。這是講教育。我們再來看,盛世和亂世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禮樂,音樂,流行的音樂。我們能夠通過音樂來判別這個世道是興盛還是衰亂。《禮記·樂記》裡面就講到「音聲之道,與政通矣」。這個音樂能夠和政事相通,盛世的音樂和亂世的音樂都不一樣的。聽音樂就能夠看到這個社會是興盛還是衰亂。在《群書治要·呂氏春秋》裡面講到「亂世之樂,以木革之聲,則若雷;為金石之聲,則若霆;為絲竹歌舞之聲,則若噪。以此駭心氣,動耳目,搖蕩生則可矣,以此為樂則不樂。故樂愈侈,而民愈郁、國愈亂、主愈卑,則亦失樂之情矣。」亂世的音樂如果是木製的、革制的這種樂器,敲出來的聲音就像悶雷一樣;像用金屬、石料製作的樂器,聲音就像炸雷;如果是絲弦竹類作的樂器,這個聲音和隨聲而起的歌舞之聲就像在喧鬧。這些音樂都是影響人心智的音樂。如果以此為樂,覺得這個音樂很好,喜歡這種,就像現在喜歡各種搖滾音樂,還有很多人唱歌唱了半天不知道唱什麼歌詞,還有很多都是卿卿我我,愛得死去活來的音樂。這個對人的心境影響會很大,尤其是青少年。他會受到這些音樂的影響。所以這裡講到:音樂越是驕縱,「樂愈侈,而民愈郁。」音樂過分驕縱,百姓就會怨恨,就有很多幽怨。像聽這些憂鬱的流行失戀的歌曲,人聽著聽著也就變得憂鬱了,國家會越混亂,君主會越卑微。這就失去音樂的本性了。古聖先王制禮作樂是來和諧社會的。《孝經》裡面講「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音樂對社會風俗影響太大了,所以不能不重視。《群書治要·禮記》裡面就講到「世亂則禮慝而樂淫。是故其聲哀而不庄,樂而不安,慢易以犯節,流湎以忘本,感條暢之氣而滅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賤之也。凡奸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這是講到世道混亂,世道混亂這個禮樂就會邪惡、放蕩,人不講理了。音樂都是一些驕縱的音樂。這個音樂聲音很悲哀,但是不莊重。給人帶來喜悅的感覺,但是會讓人覺得不安穩、不穩重。讓人聽了這個音樂會變得驕慢,甚至會違反禮節。天天沉迷於這種靡靡之音當中,就會忘掉道德仁義的根本。使得人身上這種正氣被淹沒,本來這個人非常平和,可能聽了不好的音樂,他這個心態就會變化。曾經有一個幼兒園的老師講過,他做過一個實驗,就給幼兒園的小孩聽這種失戀的歌曲、悲傷的歌曲。結果聽了幾天,這個幼兒園的小孩一個個都沒一點精神了,本來小孩很好動的,聽了這種歌,聽了幾天之後也變得非常憂鬱了;所以這種音樂,君子非常鄙視。真正的君子他一定是聽德音雅樂,不會聽這種動搖人心性的靡靡之音。 下面講到「凡奸聲感人,而逆氣應之」,如果這種邪惡的聲音能感動人,人都喜歡這種邪惡的聲音,這個社會就會興起逆亂的風氣。逆亂的風氣表現出來就會有淫樂興起。淫樂就是過分的音樂,我們講的靡靡之音,《樂記》裡面講的鄭衛之音。正聲感人,人人都能夠喜歡這種純正無邪的聲音,喜歡這種德音雅樂,社會就會興起諧和的風氣,順氣應之。順氣表現出來就會有和樂興起。這個德音雅樂非常重要,好的音樂往往能夠讓人心智平和,聽了好的音樂人的心靈會受到洗滌,比如我們常常聽的「跪羊圖」等很多感恩的歌曲,這些都非常好,教我們孝親、尊師、愛國。真正一聽這些歌曲,我們的心靈就會受到洗滌。如果聽一些不好的音樂,我們也會受到影響,會變得煩燥。所以這是講教化和音樂,道德教化和音樂對於社會影響非常大。真正要實現社會安定、社會和諧,道德教化非常重要,禮樂教化也非常重要。所以在《群書治要·漢書》裡面就講到,「興辟雍,設庠序,陳禮樂,隆雅頌之聲,盛揖讓之容,以風化天下。如此而不治,未之有也。」興辟雍,這是過去由天子直管的大學,選拔國家的人才。設庠序,就是地方的學校,來端正民風。陳禮樂,這是推行禮樂的教化。隆雅頌之聲,讓人人都能夠聽好的音樂。盛揖讓之容,倡導禮讓,人人都能夠禮讓。以風化天下,能夠這麼做就能夠感召天下人、教化天下人。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天下不能夠太平,這種事情從來沒有過。同樣我們能夠這麼做,治理一個單位也能夠把它治理好,治理一個家庭也能把它治理好。我們自己能夠這麼做,天天和古聖先賢的教誨打交道,天天學習聖賢教誨、落實聖賢教誨,人生不能夠幸福美滿,這種事情我們相信,也從來沒有過。學聖賢之道,只要你真正干,一定能得到受用。要真學就真受用,不學不受用。下面我們再來講社會風氣,盛世和亂世時期社會風氣的不同。盛世我們常常講路不拾遺,到亂世呢,往往是社會治安不好。人人都我防你、你防我,人心變得淡漠。盛世人人人心淳樸,尤其在國家興盛的時候,領導者把民眾看作自己的孩子。國家衰敗的時候,老百姓的命就不值錢了。像在《群書治要·吳志》裡面就講到,《傳》曰:「國之興也,視民如傷;其亡也,以民為草芥。」國家興旺最重要是什麼?把百姓當成自己的傷口一樣。這是《左傳》裡面講的,國之興也,視民如傷。看作和自己是一體,就好象自己身上有個傷口,不忍去觸碰他。國家要是衰亡呢?把百姓看得像草芥一樣,不值錢。可以任意踐踏,踐踏百姓的利益。這是講國家興盛、衰亂的時候,對百姓完全不同的態度。再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叫盛世的時候小人都能夠守正道,亂世的時候君子也會做姦邪之事。我們學習《易經》,裡面有個否卦和泰卦。否卦是君子之道消、小人之道長。泰卦是小人之道消,君子之道長。泰就是社會興盛的時候。盛世叫泰,否是否塞,亂世社會否塞。盛世君子之道長,人人能夠講道德仁義,即使是小人他也能夠追求道德仁義,他受到君子的影響。因為這個時候君子多,人人能夠講求道德仁義。亂世的時候君子之道消,小人之道長。小人掌管朝政,影響天下。所以在《群書治要·淮南子》裡面就講到「故世治則小人守正,而利不能誘也;世亂則君子為奸,而法不能禁也。」世間太平的時候,太平盛世,小人都能夠堅守正道,你用利益也不能誘惑他。因為人都願意做君子,不願做小人。社會道德教化做的好,小人他也不願意甘心做小人。世道亂呢,世道衰亂往往是什麼?小人當道,君子也做姦邪之事。君子為什麼做姦邪之事?沒有辦法。他不這麼做他在這個社會很難生存。所以你用刑罰也禁止不了他,因為小人當道,小人之道長,則君子之道消。同樣在《春秋左傳》裡面也講道,「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讓其下,小人農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禮,而讒言慝黜遠,由不爭也,謂之懿德。及其亂也,君子稱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馮君子,是以上下無禮,亂虐並生,由爭善也,謂之昏德,國家之弊,恆必由之。」天下大治的時候正人君子都崇尚賢明的人,對下人也能夠謙讓。因為人能夠守禮,禮是什麼?禮就是人能夠讓。我自己在領導的位置,下面有比我更賢德的人,自己能夠主動禮讓。社會太平,百姓會努力工作,勤勉做好自己的工作,來事奉君主,所以上下有禮。道德禮儀通行於世,這種姦邪的人就會被貶退,小人沒有他生存的空間。原因是什麼呢?大家都不爭。這是至善之德。禮是教人不爭,人人都讓,這個社會治安就會好。「及其亂也」,社會到了亂世的時候,君子他也誇耀自己的功勞,凌駕在百姓之上。這裡的君子是指在上位的人,不是真正講究道德仁義的君子。在上位的人自己誇耀自己的功勞,凌駕在百姓之上。百姓你看你誇耀,他也誇耀自己的技能,他不服氣,他也凌駕於君子之上,我對你並不服。上下之間就沒有禮儀了,沒有禮,動亂禍害就會一併生起。這都是因為什麼?大家都爭奪,人人爭奪,爭奪美名、爭奪利益。這叫什麼?昏亂而且沒有仁德,這叫「昏德」,道德禮義沒有了。後面講到,「國家之弊,恆必由之。」國家衰敗往往都是因為這樣而生起的,人人都爭奪利益,那社會道德仁義就不能夠行於天下,利是人人必爭。爭先是競爭,競爭一升級變成鬥爭,鬥爭再升級變成戰爭。爭到最後沒完沒了,大家共同滅亡。所以要想改變社會民風靠什麼?要靠道德教化。道德教化的根本最重要是孝道的教育。夫子在《孝經》裡面講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古聖先王他們如何賓士天下,讓天下和諧。靠的就是孝道。在《孝經》裡面夫子講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道德教化的根本。我們要重視道德教育,重視人的德行,如果不講孝,這個道德教育只是表面的,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你看歷代帝王都重視《孝經》,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帝王註解過《孝經》,在戰國時期魏文侯自己就註解過,像唐朝唐玄宗、南北朝梁武帝,清朝也有好幾位皇帝註解過《孝經》。古聖先王,我們講這些封建的帝王,封建時代的帝王都知道,這個孝是永恆的,古人需要孝,今天也需要。中國人需要,外國人也需要。這是道德教化的根本,不能夠不重視、不能夠不講。除了講,最重要的是要做出來給大家看。一個團隊的領導、一個國家的領導,一定要是什麼?一定要是孝子。像堯帝、舜帝,尤其是舜帝,舜帝孝感動天的故事在歷史上沒有人不知道。真正有孝心的人,得到社會的認可、得到社會的重視,把他們的事迹推廣開來,孝是人本性之德,人人本有的性德。只要稍微一講,人都能夠懂得。人人能夠孝敬父母,能孝父母,他到社會上工作才能夠忠於領導。父母都不孝敬,他對領導很忠啊,對領導鞍前馬後,這種人往往是圖謀升官發財。因為領導掌握他的升官發財之路。他要哪一天當了領導,他未必能夠記住領導的恩德。因為什麼?人在世間給我們最大的恩德的人就是父母。夫子在《論語》裡面講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弟這是做人的根本,能孝敬父母,他對領導才會忠,對社會才會忠。所以在《群書治要·呂氏春秋》裡面就講到,「先王之教,莫榮於孝,莫顯於忠。忠孝,人君、人親之所甚欲也;顯榮,人臣、人子之所甚願也。然而,人君、人親不得所欲,人臣、人子不得所願,此生於不知理義。不知理義,生於不學。」古聖先王最重要是什麼?重視孝和忠的教化。中國有一句話講到,第一等人忠臣孝子,人沒有比這個盡孝更讓他覺得光榮,即使不是孝的人,人家罵他不孝子他也不會承認,你要說他是孝子他會很高興。做臣子的人家要誇獎他忠,他會非常高興的。做臣子沒有比他能夠盡忠更值得讚歎的事情。領導、父母,領導希望得到忠臣,做父母的希望得到孝子。所以如果忠孝,任何一個領導、任何一個父母都需要。要想得到顯榮,這也是做臣子、做子女最希望得到的。做子女都希望別人稱自己是孝子、賢孫。做下屬希望人家說自己是一個忠臣。但是為什麼領導、父母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現在孝子、忠臣越來越少。而且人都希望自己做孝子、忠臣,為什麼我們得不到自己所希望得的,自己成不了孝子、忠臣。做不到,我們自己也想成為孝子,但是這個孝心還是沒顯化出來。原因在哪裡?不懂得道義,不懂得理義。我們自己前段時間學習了一遍《孝經》,對孝的概念稍微有一些認識,不像以前,認為孝敬父母就是給父母一點錢,給父母買點東西,讓他生活得好一點。太膚淺了。不懂得這個理義就是因為不學習,所以要學,孝道太深廣了,尤其是學了《孝經》,我們深深感到孝道太廣、太大了。成聖、成賢靠什麼成就?靠孝道成就。成為一位聖主明君、成為一位賢臣,靠什麼?靠孝道成全。沒有孝道絕對成不了聖主、明君,絕對成不了賢臣。所以要想和諧天下、和諧社會,最重要的是重視孝道的教育、重視道德倫理的教育。同樣要端正民風,要什麼?要順從人的本性。孝是我們的性德,人人都希望做個孝子。即使是惡人他也是一樣的,他也希望能夠孝敬父母。所以要想端正民風,就是要順從人的性德。讓人回歸到本性、本善。就像《三字經》裡面講:「人之初,性本善。」要順他這個善,讓他這個善顯發出來,人人能夠回歸良善,社會自然安定。像在《群書治要·文子》裡面就講到,「順其善意,防其邪心,與民同出一道,即民性可善,風俗可美矣。」你順從人的性德,順從人的本善,防止他姦邪的慾望、邪惡的慾望。自己能夠和百姓一樣,都依善道不改變,落實聖賢教誨。這樣就能夠讓百姓棄惡揚善,社會風俗就會能夠變成淳厚,社會就會和諧。所以端正民風並不難,就是讓我們回歸本來的本性、本善而已。這個本性人人都有,所以要想和諧社會及我們要把一個團隊治理好,最重要的是什麼?教育。這種教育做好了,人人回歸本性、本善。真正可以實現無為而治。好,我們這一講就學習到這裡,末學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羅永浩關於吸毒的微博?
※老子《道德經》信解 道解 詩頌
※廣告攔截(adblocker)的行為是否道德?
※如何評價Tabe在比賽前泄密IG戰術?
※死者是否有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