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上「情商教育課」
NLP導讀:孩子上幼兒園以後變得欺負人?記錄孩子的行為,並且嘗試情商教育。
浩浩的媽媽最近很怕去幼兒園接他,每次一去老師的第一話總是「浩浩今天又欺負小朋友了,你看把麗麗的手都抓破了……」浩浩的爸爸媽媽都是非常禮貌溫和的人,平時與人為善,在朋友圈裡口碑都很好,聽到這樣的話,臉上真的很掛不住,覺得是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可是不管爸爸媽媽在家裡是好心規勸還是大打出手,浩浩的這個壞毛病就是改不了,現在,幼兒園裡的小朋友都不願意理他了,連小朋友的家長都很不喜歡他,經常跟老師建議能不能把浩浩跟別的小朋友「隔離」開,對於浩浩老師和家長都沒了辦法。
心情心聲
小孩兒之間的打打鬧鬧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可是總是對別人「出手」就不能不引起家長的關注了。小孩兒之間總是會鬧一些小矛盾,我摔了你的小汽車,你弄髒了我的洋娃娃,惹急了你推我一下,我抓你一把,這都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了,而且孩子之間不記仇,不到五分鐘又「和好如初」了。可是,無緣無故就去欺負別人,還把這個當作「樂趣」那就不能不引起家長和老師的注意了。
浩浩為什麼這麼喜歡欺負人,而且「屢教不改」呢?浩浩的媽媽為此頭疼不已,她常常跟浩浩爸爸開玩笑說,是不是這孩子身體里藏著什麼「搗蛋基因」啊?其實,心理學家發現,我們每個人天生就具有一定「攻擊性」的,只是,有的人的非常強烈,傷害到別人;有的人控制的很好,幾乎不表現。同時,心理學家還發現,這種「攻擊性」的差異可能是來源於「攻擊性的誘發」。比如心理學家給孩子看有暴力鏡頭的電視,在看過之後的一段時間內這些看過的孩子比沒有看過的孩子更容易去欺負別的孩子,或者破壞玩具。由此想來,浩浩媽媽應該先想一想浩浩的生活中是否能夠接觸到這樣的「暴力鏡頭」,這些鏡頭不只是來自電視,家長的粗暴行為、鄰居的打假吵架或者其他孩子的打架行為都可能激發他的攻擊性,這些有可能是浩浩欺負別人最早的「誘因」。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從反面理解這種行為,可能浩浩並不是真的想欺負別的小朋友,看到別的小朋友生氣或哭並不是他這樣做的目的,可能他只是想和這個小朋友「玩兒」而已。
每個孩子從一出生起就開始具有了社會性,孩子出生不久,我們就能夠看到搖籃里的小寶寶朝大家甜甜地笑,這時候,他就開始產生社會性情緒了,看到別人感到高興,代表著他為自己能處在和別人的互動中而高興;之後,他的笑可能只在爸爸媽媽出現的時候才能見得到了,這是社會性的更高層次,代表著他能夠對某些人產生社會性情緒,這種情緒的產生也是他成長的標誌。浩浩也是如此,到了兩三歲,孩子的社會性就發展到了更高的層次,他們渴望成為集體中的一員,希望跟父母以外的人產生聯繫,儘管他們還不懂這種聯繫叫做「友誼」,但這種嘗試卻已經開始了。從這個角度想,浩浩欺負別的小朋友,可能本意是想和小朋友發生一些聯繫,只是他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好,他只希望看到別的小朋友「理他」,希望吸引小朋友的注意,並沒有考慮到那些方式更好,更沒有從對方的角度考慮。也許,對於還不善表達的他來說,「出手就打」是他的小腦袋裡產生的唯一想法。
情商出招
我們不難看出,現在的浩浩已經被「孤立」了,小朋友們都不願意跟他一起玩兒,躲著他,可越是這樣,浩浩越想跟小朋友們玩兒,於是又繼續用錯誤的方式接觸別人,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
面對這樣的問題,家長不要著急,可以試試這樣的方法:
No.1友誼教育
告訴孩子「怎樣交朋友」是家長必須要做的一個工作,家長可以通過講故事告訴孩子友誼的重要,在故事中,主人公因為總和同伴鬧彆扭,最後大家都不理他了。講完後,讓他來描述一下故事裡面的主人公的感受,進而問問孩子一個人可不可以沒有朋友。如果孩子年齡小可能很難完整回答這個問題,沒關係,你可以代他了來講述這種感受,讓他從體會你的情緒中體會這種感受。
No.2角色扮演遊戲
欺負別人的孩子常常不懂得換位思考,那麼就可以通過角色扮演遊戲來解決這個問題。先讓他想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小朋友,讓他來扮演這個小朋友,你來扮演他。表演開始了,他可能會跟你說話,希望你跟他玩兒,而你只要重複他經常使用的「手段」欺負一下他就可以了。當孩子滿腹不解懷疑的看著你時,或者又哭又鬧的時候,你就要開始啟發他,你也是這麼對你的好朋友的啊,現在你能夠體會到他的感受了吧?逐步引導他在這種傷心難過的情緒中體會好朋友的感受,進而知道從對方的角度思考。
No.3友誼重建
只有在孩子了解了友誼是什麼,朋友很重要之後,才談得上重建友誼。由於孩子的年齡可能比較小,對自己的控制能力比較差,很可能見到小朋友後又像原來一樣「大打出手」了,所以這時候家長可以採取一些獎罰措施,與孩子簽訂「協議」,如果今天克制住了,沒有欺負小朋友,就可以回家看動畫片,不然就只能看新聞聯播。通過這樣的方式,先克制住孩子的攻擊行為,在逐步教會他一些與小朋友玩兒的小巧門,比如和小朋友環玩具玩兒,給小朋友講故事聽,……其實教會孩子一些有趣的,能夠吸引他的遊戲,對孩子交朋友也是大有幫助的。從破壞性行為的遏制到友誼的建立需要一定的過程,家長的指導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幸福PS:記錄孩子行為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和浩浩類似的行為,在幫助他改掉這個壞毛病的過程中,要隨時記錄他今天的行為。在幼兒園的時候,請老師來協助,計算他在一天中大概有多少次有欺負別人的舉動。在家裡的時候,你也要細心觀察,這種類似的舉動有多少,比如破壞玩具,和鄰居小朋友打鬧等等。記錄的意義在於你更清醒地把握孩子的現狀,及時發現採取的措施有沒有起到效果。畫一個曲線圖記錄這個過程,看到這條曲線逐漸下降,孩子的侵犯行為越來越少,相信焦急的您也會露出一絲會心的微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