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監測,你了解全面嗎?

?

血糖監測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血糖監測,可以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及治療效果,及時發現高血糖和低血糖,為調整飲食及用藥方案提供依據,減少低血糖的風險,有助於患者血糖安全、平穩達標。

作者:王建華

來源:《中國社區醫師雜誌》

血糖監測的時點及意義 

  自我血糖監測不可能像動態血糖儀那樣做到全天實時血糖監測,從經濟、適用的角度出發,臨床上往往選取某些能夠反映血糖變化的具有代表性的時間點進行血糖監測。

  空腹血糖 指隔夜禁食8~12小時之後於次日早餐前所測的血糖(通常不超過早晨8:00)。主要反映在基礎狀態下(最後一次進食後8~10小時)沒有飲食負荷時的血糖水平,也可間接反映人體基礎胰島素的分泌能力,還可以幫助調整睡前藥物劑量和(或)加餐多少。

  餐前血糖 通常是指午餐前血糖和晚餐前血糖,而早餐前血糖習慣上稱為「空腹血糖」。檢測餐前血糖有利於發現低血糖,指導患者調整進食量和餐前注射胰島素(或口服藥)的量。臨床上,對於近期經常出現低血糖的患者,最好監測餐前血糖和夜間血糖。

  餐後2小時血糖 是指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2小時後準時采血所測得的血糖值,包括早、中、晚餐後2小時的血糖。通過監測餐後2小時血糖,能夠了解飲食及用藥是否合適,指導調整飲食及用藥,這是空腹血糖不能反映的。此外,餐後2小時血糖還能夠反映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即人體在進餐後追加胰島素分泌的能力)。

  睡前血糖 反映機體對進食晚餐後高血糖的控制能力。監測睡前血糖主要是為了指導調整睡前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的用量,避免夜間發生低血糖,確保患者夜間的安全性。

  凌晨血糖 凌晨2:00~3:00點血糖是一天當中人體血糖的最低點,監測凌晨3:00血糖可以發現夜間低血糖,有助於鑒別清晨空腹高血糖的原因,究竟是由於降糖藥物用量不足引起的,還是由於降糖藥物過量,導致夜間低血糖後血糖反跳性升高所致。這兩種情況儘管都表現為空腹血糖升高,但臨床處理截然相反,前者需要增加藥量,後者則應減少藥量。

  隨機血糖 是指一天當中任意時刻測得的血糖值。可以了解機體在特殊情況下對血糖的影響,如進餐的量與質、飲酒、勞累、生病、情緒變化、月經期等。

  專家提示:在選擇什麼時候測定血糖方面,一天內不同時間點多次監測血糖比在每天同一時間點監測血糖效果好,因為前者更容易反映一天血糖的變化規律,而後者無法獲知其他時間血糖的控制情況。

 

如何安排血糖監測的頻率? 

  血糖監測是確保血糖控制安全達標的必要手段,而血糖監測的頻率很有講究,過多、過少皆不科學。一般來講,對血糖控制要求越高(如妊娠期間、胰島素強化治療期間等等)、血糖越不穩定,越需要加強血糖監測。如何安排血糖監測的頻率,這要視患者的具體病情而定。

  血糖穩定的糖尿病患者 可以每隔1~2周選擇一天,測空腹及餐後2小時血糖。

  血糖不穩定、控制欠佳的糖尿病患者 每隔2~3天就要監測1次全天血糖譜(4~8個時間點),以便於準確地了解全天血糖的波動情況。具體包括下列患者。

  1、接受胰島素強化治療的患者(每天注射≥4次或用胰島素泵的患者),特別是在調整胰島素劑量、更換胰島素劑型或注射次數等情況下,應每天測定5~8次血糖,5次是指空腹、三餐後2小時及睡前血糖;8次是指三餐前後、睡前及凌晨3:00的血糖。

  2、血糖控制不達標或病情不穩定、血糖忽高忽低者。

  3、計劃懷孕或妊娠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

  4、經常有無癥狀性低血糖發作的糖尿病患者,如老年糖尿病患者或合併嚴重神經病變的患者。

  5、處於應激狀態(如感冒發熱、嚴重感染、急性腦卒中、嚴重創傷及圍手術期)的糖尿病患者。

  6、新近診斷糖尿病的患者。

  7、日常生活習慣有所改變(如旅行、運動、飲食習慣的改變等)的患者。

  8、正值調整治療方案期間的糖尿病患者。

  總之,血糖監測的頻率十分靈活,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結合原有的生活方式靈活安排。當出現血糖過高或低血糖癥狀者,可以隨時測定,不必過於拘泥和死板。

  自我血糖監測的注意事項

  1、監測前應像平常一樣進餐及用藥 檢查血糖的目的就是了解藥物對患者血糖的控制情況,如果檢測前擅自停葯,得到的血糖結果就無法真實反映患者平常的血糖水平。

  2、采血操作要規範 用酒精消毒手指時,一定要待酒精自然揮發以後再采血,以避免酒精與試紙條上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影響血糖檢測的準確性;另外,采血進針要深淺適宜,讓血滴自然流出,切忌用力擠壓手指,這樣會將周圍組織液混入血液,導致所測結果偏低。

  3、采血時間要正確 例如空腹血糖是指禁食和休息8~12小時,於次日早晨8:00之前抽血所測的血糖值。如果空腹狀態拖得太久,血糖結果可能偏低,也可能出現反跳性高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是指從吃第一口飯算起2個小時,而不是從吃完飯開始計時2個小時。再者,查餐後2小時血糖時,應像平常一樣正常進餐和用藥,這樣才能真實反映患者平常的血糖水平,不要為求得一個理想結果而故意節食。

  4、將血糖儀代碼與血糖試紙代碼調至一致 需要調碼的血糖儀在使用前應先將血糖儀顯示的代碼與試紙條包裝盒上的代碼調至一致,否則會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避免血糖試紙受潮或過期 血糖試紙須在陰涼、乾燥處保存,一旦試紙受潮或過期,就不能再繼續使用,必須更換

  血糖監測包括哪些內容?

  血糖監測實際上主要包括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血糖的監測。

  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紅蛋白與葡萄糖非酶促結合的產物,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較高時,與葡萄糖結合的血紅蛋白佔全部血紅蛋白的比例也相對較高,正常人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為4%~6%。因為血紅蛋白的壽命為120天,因此,糖化血紅蛋白的濃度能夠反映患者最近2~3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不僅如此,糖化血紅蛋白還是預測大血管和微血管併發症的一項重要指標。

  專家提示:糖尿病患者每3~6個月需要檢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

  自我血糖監測 糖化血紅蛋白的缺點是不能反映血糖的即時變化,而自我血糖監測恰恰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它可以反映抽血時的即刻血糖水平,並且,通過多時點血糖監測還可以得到患者全天的血糖變化信息,及時發現高血糖或低血糖,為臨床調整用藥提供科學依據。只測空腹或者餐前的血糖可能不能全面地反映血糖的控制情況。

  動態血糖監測 傳統的血糖監測只能提供某個時間點的血糖值,對於了解血糖狀態而言猶如盲人摸象,並不能反映患者全天真實的血糖波動狀況。而動態血糖監測儀(CGMS)能夠詳細、客觀地記錄患者全天各個時間點的血糖,捕捉到常規血糖檢測法難以發現的血糖變化的細節,可以幫助醫生髮現許多平時不易發現的問題,包括Somogyi現象、黎明現象、一過性高血糖、夜間低血糖等,使醫生能夠根據監測結果,找到患者血糖的變化規律,制定出更加科學、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CGMS特別適合於胰島功能較差、血糖波動較大的糖尿病患者(如脆性糖尿病患者)。缺點是CGMS成本較高,目前只能在患者住院期間進行。


推薦閱讀:

一表總結:血糖監測方案
【論文精選】不良反應與監測:CFDA通報抗感染葯的不良反應及修訂說明書的現狀分析
預防併發症,糖尿病監測項目大集錦,收藏了吧!
乙肝病毒攜帶者應如何監測肝病進展?
血糖監測:困惑與解惑

TAG:了解 | 血糖 | 監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