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全然敗壞》
《三字經》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此句意為:「人性向善」,因此,終為善惡,乃在於後天調教。正因為「孺子可教也」,所以當遵循「弟子規、聖人訓」;正因為「有教無類」,所以當「篤志、日三省吾身」。通過對「天」、「地」、「君」、「親」、「師」的敬畏,接受「傳統六藝」的栽培,又「仁」、「義」、「禮」、「智」、「信」的學習,就能「明明德」,「止於至善」,後「致知格物」。這是一般人對人性的普遍理解。而荀子曰:「好惡、喜怒、哀樂,夫是之謂天情。」其又言:「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此二句意為:「人性存惡」,因此,人依然需要透過後天的學習達致「去偽存真」、「以成聖賢」。其與性善說相互彌補,互為表裡,皆為傳統儒家對人性外在表現最直接觀察所累積的心得。然而,這類思想卻盡皆是對人性過於樂觀的淺見!
《耶利米書》十七章第九節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因此,自從始祖墮落伊始,罪惡就如洪水猛獸一般在世上泛濫成災!始祖不過是吃了個禁果,但傲慢、饕餮、嫉妒、自私、貪婪、淫慾、懶惰則接蝩而至。僅過一代,其子就在沒有任何先天經驗的情況下施行了謀殺。到了拉麥則更甚,其邪惡可謂曠古爍今(《創世記》4:23-24拉麥對他兩個妻子說:「亞大、洗拉,聽我的聲音;拉麥的妻子細聽我的話語:壯年人傷我,我把他殺了;少年人損我,我把他害了若殺該隱,遭報七倍;殺拉麥,必遭報七十七倍。」)!
當挪亞的日子,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創6:5),因此,為了懲罰世人,蕩滌天地,上帝才用洪水滅世!而即便如此,剛出方舟的人卻仍舊「從小時心裡懷著惡念(創8:21略)」。
後來,《聖經》乾脆為人類下了一個斷語——「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羅3:10-13略)』。」足見,罪的影響力如此之普遍。它已經滲透世人之靈魂,深入人的百體與骨髓。在所有世人中作王掌權。人人受制於它,難以脫其束縛。不分老幼尊卑,不分地域疆界,不分教內教外,不分牧者信徒,不分學者文盲,不分貴族草根!然後,我們聽慣且看慣了那些「最毒婦人心」,那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那些「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那些「斬草除根」,那些「人心隔肚皮」與那些「成王敗寇」!因此,不僅僅是「他(她)有罪」,乃是「我有罪」;不僅僅是「他(她)邪惡」,乃是「我邪惡」;不僅僅是「他(她)墮落」,乃是「我墮落」;不僅僅是「他(她無知,)」,乃是「我無知」。因為「人人皆有罪」,故而,看不見自己之罪的人都是「罪上加罪」之人,且只習慣列數別人之罪的人也都是不把自己當人之人。罪導致人眼瞎耳聾,導致人混淆是非,導致人急功近利,導致人以丑為美,導致人縱慾成性……
人之惡實在並非後天的,乃是先天的(《詩篇》58:3惡人一出母胎,就與 神疏遠;一離母腹,便走錯路,說謊話。)。惡人才行惡,並非行惡成惡人(《馬太福音》12:35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作惡本無師自通,學善則難上加難(《羅馬書》1:28-32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 神, 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 神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他們雖知道 神判定行這樣事的人是當死的,然而他們不但自己去行,還喜歡別人去行。)。
外表再善的人,都有一串罪惡的樹根;善於偽裝之人,都有一顆骯髒的內心。不諳世事之人很容易預設人的完全,結果無一例外會大失所望。就是對自己而言,也時常深感:「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7:18)。」慈眉善目不一定心如止水,溫文爾雅不一定知理明道。
惡人無法改良。任由人使出渾身解數,想盡各種辦法都無濟於事(《耶利米書》13:23古實人豈能改變皮膚呢?豹豈能改變斑點呢?若能,你們這習慣行惡的便能行善了。)。惡人之頑固迥非匆促下幾副猛葯所能根治。惡人之罪,實在已病入膏肓。越是臨近基督再來,罪孽則越發泛濫(《提摩太後書》3:1-5】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凶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 神,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
推薦閱讀:
※因善良而陷入困境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反主流思想?
※從身邊的平凡小事上感到美好的能力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如果有人沒有,缺少的這部分美好感受他會用什麼來填補?
※人性的弱點----全書精華(中)
※當你覺得很喪的時候你會怎麼辦呢?
TAG: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