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的瑤族文化在傳承

瑤族支系——坳瑤《黃泥鼓舞》  

黃泥鼓舞國家級傳承人盤振松

遠古的瑤族文化在傳承

——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泥鼓舞》

  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CCTV-4,11月14號22:00,將在大型人文紀錄片《傳承》第六集《土》中,播出「黃泥鼓舞」。對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下古陳村,進行調研拍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泥鼓舞》。先後與黃泥鼓舞國家級傳承人盤振松,以及深入了解黃泥鼓舞和瑤族人祭拜盤王的歷史。

  瑤族分為很多支系,坳瑤就是瑤族支系中的其中的一個支系。坳瑤的《黃泥鼓舞》是廣西金秀大瑤山坳瑤祭祀盤王活動中主要的舞蹈,祭祀活動多數在秋收後進行,一般是一個村寨或幾個村寨聯合舉行,也有一家一戶舉行。這種瑤族祭祀祖先盤王的傳承活動,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

  黃泥鼓瑤語叫「泥王公」,傳說是為了悼念瑤族先祖盤王而製作的。一般用泡桐樹鏤空製成鼓身,分為公鼓和母鼓兩種,公鼓腰部細長,兩端呈喇叭狀,鼓長約3尺2寸,兩頭口徑約6寸;母鼓腰部粗短,兩端呈杯形,鼓長約3尺,兩頭口徑約8寸。鼓身製成後,用山羊皮製作鼓皮,先將鼓皮縫在竹篾織成的圓圈上,再從鼓皮的周圍打眼並掛上鐵鉤子,然後繫上繩子對拉,中間再用竹片將繩子旋絞,把鼓皮繃緊。

  瑤族黃泥鼓舞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韻律,過去跳黃泥鼓舞時是由一隻母鼓配二隻公鼓組成舞隊,後來演變為一隻母鼓配多隻公鼓。跳黃泥鼓舞之前,要先用黃泥漿塗在鼓面上調音,黃泥鼓也因此而得名。

  跳黃泥鼓舞主要在祭祀盤王的活動中進行,貫穿於整個祭祀活動的始終。

  跳黃泥鼓舞時,母鼓橫背在胸前,用右手擊鼓面,左手執一竹片敲擊鼓邊。打公鼓的是左手握住鼓腰,右手擊鼓面。打黃泥鼓時是邊打邊舞。跳舞時以母鼓為軸心,公鼓圍繞母鼓轉,舞蹈動作特點是屈蹲跳轉,母鼓的動作平緩穩健,公鼓的動作粗獷跳躍。母鼓的鼓點最重要,它掌握著整個舞蹈的節奏,公鼓則是應合母鼓敲打的,因此,跳母鼓的通常是寨子里的老藝人。

  跳黃泥鼓舞的同時,還加入了歌隊,歌曲內容是反映祖先歷史和勞動生活的盤王歌,由歌師領著手執花巾的少女,一邊唱一邊圍著鼓隊繞圈子。

  瑤族黃泥鼓舞既保留有圖騰崇拜的痕迹,又包含有祖先崇拜的重要內容。經過長期發展變化,瑤族黃泥鼓舞已演變為祭祖、娛神、樂人的民間舞蹈,它是瑤族舞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隨著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傳統的瑤族文化藝術受到劇烈衝擊,民俗活動日益淡化,跳黃泥鼓舞的活動越來越少。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造詣的民間老藝人相繼辭世,會跳黃泥鼓舞的人為數不多,已瀕臨人才斷層的危險。

  非遺文化需要傳遞,非遺文化更需有更多人去傳承.  

  

  

  

  

  

  

  

  


推薦閱讀:

復活遠古生物真的可以實現嗎?
祝由術--遠古的心理療法
中國遠古帝王(五)
【熊龍】—— 遠古圖騰的召喚
河圖洛書與遠古物象崇拜(下)

TAG:文化 | 傳承 | 遠古 | 瑤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