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心理學」和「部派佛教心理學」

一、原始佛教心理學

學界共認的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指釋迦牟尼在世時至其滅度後約百年間保持著佛陀淳樸教風的佛教。這一時期的佛教,注重修行實踐,較少理論玄談。釋迦佛用質樸簡潔的語言,向弟子們反覆宣講善惡因果、四諦、十二因緣等法,其言教後來主要結集為南傳五部《尼柯耶》(包括北傳《阿含經》及《義足經》、《本事經》等)和一些戒律。《阿含經》中的多數,都是圍繞「自凈其心」的軸心而「轉氵去車侖」(說法),多與心理學相關。《阿含經》特重對造成眾生生死苦惱的種種煩惱垢心的省察分析,列舉了三求、四取、四系、四漏、四暴流、五蓋、七結、八魔軍、九結、十結、十六心垢、二十一心穢等數十種有害的染心,追究了這些染心產生的因緣,解析了從染心發起惡業乃至污染社會的心理運作過程,強調心為眾生染凈的關鍵,教誡比丘眾「當善思惟,觀察於心」,「當善觀察,思惟於心」,具體講述了伏心制心、改造染心的種種方法——守護根門、四念處、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及四無量心、四禪、四無色定、三三昧等禪定,及由修禪定所開發的神通、智慧。屬《雜阿含》的《治禪病秘要法》列舉了治療禪定修習中所發生的身心疾病之種種方法,為禪病心理療法的重要專著。漢譯《中阿含》中的《增上心經》、《念經》、《自觀心經》、《心經》等,強調應不隨染著心走,應心隨智慧,於見色聞聲之際,應以智慧觀察,不染著於地、水、火、風、空、識「六界」,止息貪慾,修習四念處、七覺支等,降伏、斷滅煩惱。漢譯《本事經》卷二、卷五說應觀察、覺了自心,調御自心,令不生煩惱,「八風」不動。《阿含經》中的佛陀言教,形成一套次第井然、可操作性很強的心理凈化體系。佛陀滅度後,佛弟子們忠實地篤行佛陀遺教,保持著佛陀在世時的教風,教團內部見解一致,「諸法一味」,無有爭議。

傳為佛弟子舍利弗造(一說執大藏造)的《集異門足論》、《舍利弗阿毗曇論》,目犍連造(一說舍利弗造)《法蘊足論》、迦旃延造(一說目犍連造)《施設足論》四種阿毗達磨(無比法、論),引證了不少佛所說法,將《阿含經》中有關心理的思想系統化、條理化,是以後部派佛教諸論典之根本。

二、部派佛教心理學

佛滅百年後,佛教僧團內部由見解、師承、種族、地域等原因,開始分裂,進入部派佛教時代,盛行期約五百年。先後共分出18個或21、24個部派,後來這些部派歸於上座部、正量部、大眾部、說一切有部四大系統。各部派尤其是四大系統,各有自家的三藏教典,各自宗依教典對教義作了精緻、煩瑣的整理、組織、闡釋、發揮。對心理現象,部派佛學從原始教典出發,作了更為深入的論述,在心的相狀、心性染凈、隨眠(潛在的煩惱)與心相應與否等問題上存在分歧,並在互相爭議中深化了各自的學說。

上座部原流傳於北印度,公元7世紀以後在印度逐漸消蹤,唯余傳至錫蘭島的南方上座部,傳遍整個南亞、東南亞,成為今日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等地區的主流佛教,稱「南傳佛教」,為諸部派中唯一傳續至今者。上座部十分重視研究心理現象,注重禪定修持,該部所屬化地部有「禪思入微,究暢幽密」之譽。該部以主張「心性本凈,客塵所染」著稱,設立「有分心」(南方上座部)、「窮生死蘊」(化地部)等細意識以解釋輪迴業報及煩惱的伏斷等問題。

上座部論典一般都專章論述心理現象,講解禪定、觀心等修持方法。上座部諸論的主要宗本《舍利弗阿毗曇論》論述五蘊、十二入、十八界、業頗為詳悉,卷二七《假心品》從通觀世間染心和出世間凈心的視角,分析各種人的一切心理狀態、心理功能、心理活動,共列舉出146心,主張「心性清凈,為客塵染」。後來南方上座部尊奉《法聚》、《人施設》、《分別》、《界說》、《雙對》、《發趣》、《論事》七論,認為前六論出於佛口親說。七論中都論述心,如《法聚論·心生起品》,以佔全書一半的篇幅,講述了三類121心及其所屬心所法,被看作一部心理學專著。《人施設論》分10類論述人類的心理現象。《雙對論》第二品《蘊雙論》論五蘊,第七品《隨眠雙論》論煩惱,第八品《心雙論》論心之生滅。其他論典中也都有論述人、蘊、心所緣、定、神通、業等有關心識的內容,《發趣論》論心理現象尤多。優波底沙(約公元3世紀)造《解脫道論》、覺音(約5世紀)造《清凈道論》、阿耨樓陀(約11世紀)造《攝阿毗達磨義論》,為總攝南傳上座部教義的三大重要論著,此外還有不少闡釋經論的著述。《清凈道論》按戒、定、慧三學的次第展開論述,定、慧二學在全書23品中佔21品之多,對各種禪定的修法和禪定開發的神通等功用闡述甚為詳悉;慧學所攝《說蘊品》將89心的作用分為14種。被稱為南傳佛學入門之鑰的《攝阿毗達磨義論》開首兩品專講心,將心分為121心和52種「心所」,最後第九品講修心而臻解脫的止、觀二法,中間還有專講調攝心、觀察心的《攝路分別品》,專講色法(物質現象)的只有一品,全書的結構和內容明顯以心理現象的研究為主,可看作一本心理學的專著。凱摩遮利耶(khemacarya)的《名色概要》也是一本專論心的著作。今人菩提比丘編《阿毗達磨概要精解》,全書9章,前5章專論心、心所、心路過程、離心路過程之概要,第9章《業處之概要》論禪定。

當代南傳佛教界人士頗有主要從心理訓練的角度,用通俗的語言將傳統的修持之道介紹給世人者,如泰國阿姜·查法師(1918~1992)《靜止的流水》、《心靈的資糧》等系列講述和錄影、錄音帶,被譯為多種文字,吸引了不少東西方人士。達摩難陀法師的《無憂無慮地生活》(1967)講如何克服憂慮而快樂幸福地生活,此書在世界各地多次再版。留學於阿姜·查門下的美國禪師、心理學家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著有《寂靜的平湖》、《當代南傳佛教大師》等,講述南傳佛教禪法。

從上座部的化地部分出的說一切有部(薩婆多部),出過法勝、脅尊者、世友、法救、妙音、覺天、僧伽羅剎、迦旃延尼子等著名大師。有部在大乘興起後猶盛行於世,後來形成印度佛教四大宗之一的婆沙宗,為與大乘進行理論交鋒的教內主要對手,大約在11世紀以後才逐漸衰絕。有部以擅長「禪數學」著稱,「禪」指禪定,「數」指阿毗達磨(闡釋、整理佛法的論典),其學風以對佛教義理的闡發與禪定修持並重為特色。該部留下來的論著不少,重要者有目犍連造《法蘊足論》、舍利弗造《集異門足論》、迦旃延造《施設足論》、提婆設摩(約佛滅三百年間人)造《識身足論》、世友(佛滅五百年間人)造《品類足論》及《界身足論》,合稱「六足論」。《識身足論》主要說六識、十種心、十二種心等,可謂一部心理學專著,《界身足論》亦以說心所法及四念住、四禪四定等修心的方法和進程為主要內容,所列舉的心所法多達81種。迦旃延和提婆設摩,被認為應並列為佛教心理學的第一大師。迦多衍尼子(佛滅三百年間人)所造《發智論》,從《阿含經》中歸納出雜、結、智、業、大種、根、定、見八大論題(「蘊」),每一論題下又分若干小題(「納息」)進行論述。其中第一雜蘊、第二結蘊主要論述心、心所法,辨別煩惱,第四業蘊論述行為,第七定蘊論述禪定。長達200卷的《大毗婆沙論》,乃有部以脅尊者、世友為首的五百羅漢在迦濕彌羅(克什米爾)進行第四次佛典結集時集體撰述的大論,通過解釋《發智論》,旨在統一有部東西兩系的思想。此後有法勝的《阿毗曇心論》,法救增補之,撰成《雜阿毗曇心論》。又有世親宗本有部之義,取經量部之說,依《雜阿毗曇心論》撰成30卷《阿毗達磨俱舍論》,被視為小乘佛學圓熟的代表作,至今仍受漢藏二系佛教的重視,作為佛學院的重要教材。與世親同時的有部論師眾賢,特著80卷《俱舍論》(《阿毗達磨順正理論》)、40卷《阿毗達磨顯宗論》與世親辯難,維護有部正統學說。

有部諸論基本上都是對佛教經典中零散的說法進行梳理、組織、闡釋,形成綱目清晰、精緻系統的教科書式的著作,其內容廣涉三科、五蘊、四緣、六因、五果、禪定、智慧、聖果、破邪等各方面,以闡明由凈化自心而臻解脫的理論和修習進程,無不包含心理功能、認識和行為的解析及凈心、調心的技術等心理學內容,多數論典甚至可以說以心理學為主要內容。有部諸論把一切現象歸納為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五大類,凡67種(《品類足論》)或75種(《俱舍論》),認為這五類法作為構成萬有的基本材料,是有其自體的,故名「說一切有」。五類法中,心法、心所有法屬心理現象,心法有6種,心所法有27種或46種,《法蘊足論》列舉心所法最為詳盡,僅不善者就多達77種。有部不把「纏」(現行的煩惱)和「隨眠」(潛在的煩惱)區分為二,分心為雜染、離染兩種,主張除去雜染心而得解脫,反對心性本凈說。

有部之學自漢末傳入中國,影響甚大,被看作小乘的代表,東晉南北朝時有專究有部論典的「毗曇師」、「俱舍師」,撰有解釋二論的《毗曇大義疏》(慧集)、《俱舍論義疏》(慧愷)等。有部專講禪定的《修行道地經》(僧伽羅剎造)、《坐禪三昧經》、《達摩多羅禪經》相繼譯為漢文,安世高、覺賢等先後來華傳授有部禪法,自後漢至南北朝,影響頗大。俱舍學還由入唐留學僧道昭、慧通等傳入日本,形成日本佛教俱舍宗。

上座部分出的另一大派犢子部,從中印流傳至西印,到7世紀時尚相當興盛,後來衰絕。該部又分出賢胄、法上、正量、密林山四部,以正量部影響最大。犢子部的典籍大多失傳,漢譯中保存的《正法念處經》、《三法度論》、《三彌底部論》等,皆分派以後所出,其中有部分心理學內容。《正法念處經》是首次將心所法分類的佛經,經中多處論述心及修心的重要性。犢子部的主張主要與化地部對立,以說有「非即蘊非離蘊」的輪迴主體補特伽羅而著稱,引起其他部派尤大乘的批評,甚至被斥為背離了佛法無我論根本立場的「附佛法外道」。

四大部派之外,從有部很晚才分出的經量部(說轉部),被視為7世紀時印度佛學四大宗之一(其餘三宗為有部、中觀、瑜伽),在心理學方面特有建樹。經量部的前身為譬喻師,其實際組織者鳩摩羅多(童受)著述甚多,但皆已散失。其弟子訶梨跋摩(獅子鎧)所撰《成實論》,在中國很有影響,南北朝時有專研此論的「成實師」一系,有僧導、道亮、曇度、智藏、法雲、慧琰等撰有此論的註疏一二十種。成實學還從大唐傳入日本,形成日本佛教成實宗。《成實論》和會諸部派及大乘之說,發展了譬喻師之學,其觀點多同經量部。該論承譬喻師傳統,以一心法貫串四諦,對五蘊、心與心數、業、我的解說,見解獨特,主張人、法二空,被中國佛教界看作從小乘向大乘過渡的代表作。經量部對譬喻師之學作了進一步發展,對心理現象的研究頗為精密,主張有微細的、一類相續的諸蘊能從此世轉移到後世,其關於認識功能解析的「隨界說」、「帶相說」、「自證說」,對大乘法相唯識學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可惜該部典籍已失,只有從《順正理論》、《入中論》等書的引述,得知經量部心理學思想的概略。

與上座部對峙的大眾部(摩訶僧祗部),起初流傳甚廣,後來在南印案達地方十分興盛,稱案達派,在大乘熾盛的7世紀還在流傳,以後逐漸衰絕。該部以「勤學眾經,宣講真義」、長於經典的學習講解著稱,注重《增一阿含經》及解釋此經的《分別功德論》。大眾部的論書包括心理學方面的論述大多己散佚,只能從《異部宗輪論》等著作中一窺其心性本凈、佛一剎那心了一切法等主張的綱目。

(選自《佛教心理學》第一章佛教與心理學(緒論),第二節佛教心理學源流之「一、原始佛教心理學和二、部派佛教心理學」)

推薦閱讀:

亂世道教出佛教隱、盛世則反是真的嗎?
想瞭解藏傳佛教!
認識佛教(連載48)

TAG:心理學 | 心理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