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語----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論語----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教學目標:

1.理解、運用文中關於孔子學習、從政和為人處世的精髓,進一步培養文言閱讀能力。

2.感受孔子光輝人格魅力,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修養,樹立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精神。

教學重點:

1. 結合孔子的經歷,分析《論語》一書的主要思想內涵。

2.重點欣賞文中精彩片段並且儘可能背誦。

教學難點:

深層理解《論語》內蘊;引導學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知識鏈接:

一、  關於孔子和《論語》的簡介:

1. 孔子在中國是個聞名遐邇、婦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聖人,讀書人稱他為孔夫子,歷人皇帝給他加過許多封號,其中以「大成至聖文宣王」最顯赫,以「至聖先師」最為人們所熟悉。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他首開私人講學之風,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幹的學生。相傳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孔子更是偉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學理論,創立了中國思想史上第一個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學體系,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確立了在中國哲學的總體面貌,影響了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他主張仁義,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殘暴統治,反對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開明態度。孔子學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被尊為聖人。並在晚年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把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

2.《論語》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其體式歸納起來有: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境(包括說話的對象),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作的回答,它寫出了提問者的原話,但沒有寫談話的背景;敘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的話為主。

  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

二、孔子二三逸事,

(一)孔子帶著弟子去齊國。路上聽見有哭聲。孔子對弟子說,這人的哭聲不像是家裡死人。上前問哭者。哭者說,我從小就好學,游遍列國後返回家鄉,可雙親已經過世。往而不來著,年也;不可再見者,親也。說罷哭者就跳河自殺了。孔子對弟子們說,小子們記住此事,要引以為戒。從那以後,孔子的弟子告辭歸家的達人數到30%。

(二)孔子帶弟子去鄭國推銷自己的政治觀點,但是與弟子失散了。孔子獨自一人站在東門外。有人對子貢說,東門外有一人焉,其長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顙,其頭似堯,其頸似皋陶,其肩似子產。可是腰以下,比禹短三寸。如喪家犬一樣失意不得志。子貢將這些話告訴孔子。孔子顯出高興的樣子,又嘆了口氣說,他表述的形狀未必準確,可我的神色確實是象喪家犬啊。然乎哉!然乎哉!

(三)孔子東遊路上,見兩個小孩兒在爭論。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在早晨離我們近,中午離我們遠。因為,太陽在早晨象車子的頂篷那樣大,而中午則象盤子那樣小。另一個小孩兒說,我認為太陽在早晨離我們遠,中午離我們近。因為,早晨涼快,而中午熱。孔子也不能判斷誰說得對。兩個小孩說:「誰說你知識淵博?」

(四)孔子被圍困在陳國與蔡國之間,整整10天沒有飯吃。有時連野菜湯也吃不上,真是餓極了。學生子路偷來了一隻煮熟的小豬,孔子不問肉的來路,拿起來就吃;子路又搶了別人的衣服來換了酒,孔子也不問酒的來路,端起來就喝。可是,等到魯哀公迎接他時,孔子卻顯出正人君子的風度,席子擺不正不坐,肉類割不正不吃。子路便問:「先生為啥現在與在陳、蔡受困時不一樣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樣做是為了偷生,今天我這樣做是為了講義呀 」 。

(五)魯國以前有條政策,是說如果魯國人到其他國家去,發現有魯國的奴隸的話,那就幫他贖身,然後回魯國找國家報銷  一天,子路幫個魯國奴隸贖身後,就說不要國家報銷.然後人們都稱讚他品格高尚.但是孔子卻把子路找來罵了一頓,說他應該找國家報銷.子路不解,說那樣就不是高尚品格的表現了.孔子說:你這樣做的確能顯示你的品德高尚.但是你有沒想到,如果以後再有人幫奴隸贖身,就會有顧忌:若不找國家報銷,就能顯示品格高尚,但是自己的錢沒了還是很心痛.如果找國家報銷,那就顯得自己品德不高尚了.那在進退兩難時候會則么做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看到奴隸就不幫他贖身,當作沒看見,就不會有進退兩難的困難了.但是奴隸就不會被拯救,更多的奴隸會繼續處於苦難當中.所以你應該去報銷.

(六)孔子在十七歲上,死了母親。依照當時的習俗,母親是應該和父親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親葬在哪兒,他於是把母親的棺材暫且停在一條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個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現在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麼「五老衚衕」了吧。孔子這時還是一個少不更事的青年,雖然小心謹慎,但人事經驗是不多的。他單純地想到有機會就該出一出頭,同時他也覺得自己已經有一些本領了。有一次,魯國的貴族季氏歡宴名流,這位十七歲的居喪的孔子便穿著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陽虎向他喝道:「我們請的是有地位的人,並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來。經過這一番挫折,孔子更發憤了。過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養和各種才能,一天比一天進步,雖然年輕,卻已出了名。。由於刻苦學習,孔子逐漸成了博學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條街叫達巷,達巷裡的一個老百姓就這樣說過:「孔子這麼淵博,他會的玩意兒我們簡直叫不上名堂來。」孔子聽見了,便謙虛地說:「我會什麼呀?我會趕車罷了。」原來在這時有六種本領是一個全才的人必須具備的,這就是:禮節,音樂,射箭,趕車,識字,計算。在這六種本領裡頭,趕車是被認為最低下的,所以謙虛的孔子只承認了這一樁。

三、語錄體的特點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書,主要體式有四種:(1)直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2)答問體,即先指出問者及所問問題,然後記錄孔子的回答;(3)對話體,記錄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間的對話經過情形;(4)一邊記敘事情的經過,一邊記錄孔子的言論。

課文輔導

1、【原文】

儀封人(1)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sàng)(3)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duó)(4)。」

【注釋】 (1)儀封人:儀為地名,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系鎮守邊疆的官。 (2)從者見之:隨行的人見了他。 (3)喪:失去,這裡指失去官職。 (4)木鐸:木舌的銅鈴。古代天子發布政令時搖它以召集聽眾。

【譯文】

儀這個地方的長官請求見孔子,他說:「凡是君子到這裡來,我從沒有見不到的。」孔子的隨從學生引他去見了孔子。他出來後(對孔子的學生們)說:「你們幾位何必為沒有官位而發愁呢?天下無道已經很久了,上天將以孔夫子為聖人來號令天下。」

【評析】

孔子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已經是十分有影響的人,尤其是在禮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儀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見孔子之後,就認為上天將以孔夫子為聖人號令天下,可見對孔子是佩服至極了。

2、【原文】

長沮(jù)、桀(jié)溺(nì)(1)耦(ǒu)而耕(2)。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3)焉。長沮曰:「夫執輿(yú)(4)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yú,同「歟」)?」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yì)之(5)?且而與其從辟(6)(bì)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7)(yōu) 而不輟(chuì)。子路行以告。夫子憮(wǔ)然(8)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注釋】 (1)長沮、桀溺:兩位隱士,真實姓名和身世不詳。 (2)耦而耕:兩個人合力耕作。(3)問津:津,渡口。尋問渡口。(4)執輿:即執轡(pèi)。 (5)之:與。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蓋種子。 (8)憮然:悵然,失意。

【譯文】長沮、桀溺在一起耕種,孔子路過,讓子路去尋問渡口在哪裡。長沮問子路:「那個拿著韁繩的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說;「是魯國的孔丘嗎?」 子路說:「是的。」長沮說:「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問桀溺。桀溺說:「你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桀溺說:「你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說:「是的。」桀溺說:「像洪水一般的壞東西到處都是,你們同誰去改變它呢?而且你與其跟著躲避人的人,為什麼不跟著我們這些躲避社會的人呢?」說完,仍舊不停地做田裡的農活。子路回來後把情況報告給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說:「人是不能與飛禽走獸合群共處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還與誰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會與你們一道來從事改革了。」

【評析】這一章反映了孔子關於社會改革的主觀願望和積極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導消極避世的做法,這與道家不同。儒家認為,即使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也要獨善其身,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孔子就是這樣一位身體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種社會責任心,正因為社會動亂、天下無道,他才與自己的弟子們不知辛苦地四處呼籲,為社會改革而努力,這是一種可貴的憂患意識和歷史責任感。

3、【原文】

楚狂接輿(1)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dài)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bì)之,不得與之言。

【注釋】 (1)楚狂接輿:一說楚國的狂人接孔子之車;一說楚國叫接輿的狂人;一說楚國狂人姓接名輿。本書採用第二種說法。

【譯文】

楚國的狂人接輿唱著歌從孔子的車旁走過,他唱道:「鳳凰啊,鳳凰啊,你的德運怎麼這麼衰弱呢?過去的已經無可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執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車,想同他談談,他卻趕快避開,孔子沒能和他交談。

4、【原文】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hè)蓧(diào)(1)。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2),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shǔ)(3)而食(sì)(4)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釋】

(1) 蓧:音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 (2)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一說這是丈人指自己。分是糞;不,是語氣詞,意為:我忙於播種五穀,沒有閑暇,怎知你夫子是誰?另一說是丈人責備子路。說子路手腳不勤,五穀不分。多數人持第二種說法。我們以為,子路與丈人剛說了一句話,丈人並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沒有可能說出這樣的話。所以,我們同意第一種說法。 (3)黍:音shǔ,黏小米。 (4)食:音sì,拿東西給人吃。

【譯文】

子路跟隨孔子出行,落在了後面,遇到一個老丈,用拐杖挑著除草的工具。子路問道:「你看到我的老師嗎?」老丈說:「我手腳不停地勞作,五穀還來不及播種,哪裡顧得上你的老師是誰?」 說完,便扶著拐杖去除草。子路拱著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殺了雞,做了小米飯給他吃,又叫兩個兒子出來與子路見面。第二天,子路趕上孔子,把這件事向他作了報告。孔子說:「這是個隱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裡,老丈已經走了。子路說:「不做官是不對的。長幼間的關係是不可能廢棄的;君臣間的關係怎麼能廢棄呢?想要自身清白,卻破壞了根本的君臣倫理關係。君子做官,只是為了實行君臣之義的。至於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評析】過去有一個時期,人們認為這一章中老丈所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是勞動人民對孔丘的批判等等。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問題。對此,我們不想多作評論,因為當時不是科學研究,而是政治需要。其實,本章的要點不在於此,而在於後面子路所作的總結。即認為,隱居山林是不對的,老丈與他的兒子的關係仍然保持,卻拋棄了君臣之倫。這是儒家向來都不提倡的。

5、【原文】子路宿於石門(1)。晨門(2)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注釋】 (1)石門:地名。魯國都城的外門。(2)晨門:早上看守城門的人。

【譯文】子路夜裡住在石門,看門的人問:「從哪裡來?」子路說:「從孔子那裡來。」看門的人說:「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的人嗎?」

【評析】

「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點鍥而不捨的追求精神,許多事情都是經過艱苦努力和奮鬥而得來的。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執著精神。從這位看門人的話中,我們也可以見出當時普通人對孔子的評論。


推薦閱讀:

面相出現這3種「變身」徵兆,偏財有路大財有道,左財神,右金星
讀書有道
手相;大鳳眼很少見,越大越旺財,經商有道,非常難得
食之有道 謹記12條飲食減肥竅門
坡有道理:揭示制約HR發展的秘密(一)

TAG:論語 | 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