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革十年關鍵詞 (三)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文化大革命」運動發生後,由於大學不招生,工廠,商業,服務行業也不招工,僅1968年在全國中等學校就積壓了六六、六七、六八三屆初,高中畢業生近600萬人,成為牽扯到全社會的安定和幾百萬個家庭的生計的極為緊迫的問題。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裡吃閑飯!》一文,內容是說,甘肅省會寧縣城鎮一些長期脫離勞動的居民,包括一些知識青年,紛紛奔赴農村,安家落戶的事。該文編者按,寫道:「這是一種值得大力提倡的新風尚。」同時引用了毛澤東「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裡幹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去」的指示。隨即在全國掀起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城鎮知識青年到農村、農場、生產建設兵團安家落戶,參加農業生產,形成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全國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達一千六百五十多萬人。「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共中央決定停止大規模的上山下鄉,在農村、邊疆的絕大多數知識青年返回城市就業,形成返城高潮。廣大知識青年到農村,到邊疆去,經受了長時期的艱苦勞動鍛煉和生活上的磨難,為開發祖國的不發達地區,為發展農村的生產,農田水利建設,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大批知識青年正當其學知識,學文化的最好青春年華,卻喪失了接受學校教育和繼續升學深造的機會,這就不能不給國家建設人材的培養造成難以彌補的年齡斷層,給經濟建設和科學文化事業的長遠發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文化革命的十年,使這十年的青年在多方面失去了應當獲得的。後來有人稱這段時間的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為「缺失的一代」。

五七幹校

為了使「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衝擊而停止工作的一大批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幹部、知識分子有一個安置,以待將來可能重新分配工作,另外,對在運動中被認為是「有問題」的幹部作出處理也需留有一個審查定案的過渡期,因而,毛澤東於1968年10月發出「廣大幹部下放勞動」的號召。他認為:「這對幹部是一種重新學習的極好機會,除老弱病殘者外都應這樣做。在職幹部也應分批下放勞動。」據此,中共九大以後,全國從中央到各省,市,自治區的黨政機關,文化教育,科研,事業單位,紛紛創辦各種形式的「五七幹校」(取毛澤東1966年發出的「五七指示」所號召的走「五七道路」之意),全國有數十萬幹部,高校教師到農村參加體力勞動。廣大幹部,知識分子下放到農村,經受了從事體力勞動的鍛煉,也包括身心,精神等方面的各種磨難。雖然增進了對農村的了解,為所在農村的各方面建設做了一些工作,但卻長期荒廢了自己的業務和各自專業領域的創造性工作,從而給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造成很大的損失。

「九·一三」事件

在黨的九屆二中全會上,林彪發動突然襲擊,欲謀國家主席位子,陰謀搶班奪權,但沒有成功。1971年8月,毛澤東去南方几省巡視,在與湖北、河南、湖南、廣東、廣西、江西、江蘇、福建等省黨、政、軍負責人談話時,著重談了陳伯達、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等人在廬山會議上的表現。毛澤東說他們「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綱領的」,而林彪「當然要負一些責任」。「廬山的鬥爭是有人急於想當國家主席,要分裂黨,急於奪權」。「廬山這件事還沒有完,還沒有解決」,「陳伯達後面還有人」。1971年9月,在北戴河窺測風向的林彪,探知毛澤東在南方的這些談話後,下決心乘毛澤東返回北京前對他下毒手。9月8日,林彪寫了政變命令:「盼照立果、宇馳同志傳達的命令辦」。當晚,林立果帶著林彪的手令和葉群給黃永勝的信從北戴河回到北京,部署發動政變。林立果是林彪之子,1945年生。1966年北大物理系學生。1967年3月,任空軍黨委辦公室秘書。1969年10月17日,吳法憲按林彪的授意,任命林立果為空軍司令部辦公室副主任兼作戰部副部長(副師職)。他們策划了謀害毛澤東的幾種方式,準備先在上海動手,如上海不成,再在蘇州附近的碩放橋頭炸毀毛澤東的專車,製造第二個皇姑屯事件。毛澤東覺察林彪的陰謀,突然改變行程,於12日下午返回北京。林彪的政變計劃破產了。林彪一夥又計劃13日南逃廣州,妄圖分裂中央。但12日晚11時,林彪得知周恩來在追查停在山海關的256號專機後,決定將南逃廣州改為向北叛逃。13日零時32分,林彪帶著葉群、林立果等人乘坐256號專機倉皇出逃,後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汗墜毀,林彪等人全部摔死。

馬振夫事件

黨的九大以後,全國進入「斗、批、改」階段。這一階段的中心是要徹底否定所謂「修正主義路線」,貫徹九大方針,把全國各方面工作納入「文化大革命」的軌道。這一階段繼續開展「革命大批判」;繼續「清隊」,進行「一打三反」,清查「五·一六」分子,使清隊工作擴大化。而精簡機構、下放幹部,走所謂「五·七」道路,使大批幹部、知識分子受到迫害。「教育革命」又造成了教育質量普遍下降和教學秩序的混亂。1971年,江青炮製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嚴重壓抑了廣大知識分子的積極性。1973年7月10日下午,河南省唐河縣馬振扶公社中學初二( 一) 班學生張玉勤在時交了白卷,並在試卷上寫了:「我是中國人,何必學 外文,不學ABCD,也能當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為此,張玉勤受到班 主任的批評,要她做出檢查,學校負責人也在12日初中班學生大會上要求各班對此事 討論批判。張玉勤當時離校後未回家,至14日在水庫中發現她的屍體,她自殺了。事情發生後,縣、公社和學校做了妥善處置。但事情並沒完結,中共中央下發了關於《河南省唐河縣馬振夫公社中學情況簡報》,直接導致此事件的升級,結果班主任和校長都被逮捕判刑。從而進一步引發了全國範圍內對教師的大迫害。



推薦閱讀:

十年 | 中國法律經濟學的實證研究
非常感人的一封【父親給女兒的遺書 & 十年後女兒的回信】
他是李連杰師弟,14歲下身癱瘓,拚命十年大器晚成
高血壓者服用阿司匹林十年防中風,為啥還是發生了腦出血?

TAG:十年 |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