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明清傢具展精品過眼錄

  2006年歲末,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共同主辦的「簡約·華美——明清傢具精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了,展覽聚集了78件/套明清傢具的精品,這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首次舉辦的明清傢具專題展覽,其中一部分展品是國家文物局利用「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徵集專項經費」自香港購回的明清傢具,另一部分展品是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的部分館藏傢具精品,展覽中的大多數展品首次正式亮相京城,筆者這裡就此次的展品為例,略談一下明清傢具的不同風格。      據明代范濂《雲間據目抄》記載,明中期以後,市民講求使用硬木傢具並成為時尚。蘇州、廣州、徽州、揚州等地成為著名的傢具製作中心。明代傢具精於選料配料,重視材質本身紋理;造型挺拔俊秀,比例適度,輪廓簡潔舒展,以線條取勝;結構科學,榫卯精密,工藝精湛;裝飾處理得當,具有芊芊君子之風度,這種古雅簡約的藝術風格被後世譽為「明式傢具」。清康熙晚期之後,傢具風格為之一變。選材厚重;造型渾厚凝重,體型寬大;裝飾富麗華美,常採取多種材料並用、多種工藝結合的手法,具有封建帝王之威嚴,被後世譽為「清式傢具」。「清式傢具」經過康熙和雍正兩代的發展,到乾隆年間達到頂峰,逐漸取代了「明式傢具」。   明式傢具中常用的珍貴木材是黃花梨、紫檀、雞翅木等。這些木材硬度高,木性穩定,既能做出大件傢具,也可以加工出像榫卯一類的小型構件。硬木傢具的堅實牢固,是它們得以流傳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明代匠師還十分注重傢具的木本效果,常見傢具的主要構成部分展示木材本身的紋理美。黃花梨木顏色不靜不喧,恰到好處,紋理或隱或現,生動多變,備受時人青睞,成為考究的明式傢具主要的製作木材,如明晚期黃花梨南官帽椅(圖一)。   明式傢具造型及各部比例尺寸基本符合人體尺度,尤以明式靠背椅最為突出。明式靠背椅座面高度在50厘米左右,大致與人的小腿高度相符;靠背椅的靠背有一定的傾斜度和曲線。因為人體脊柱的側面,在自然狀態時呈「S」形曲線。明代匠師根據這一特點,將靠背做成與脊柱相適應的「S」形曲線;並根據人體休息時的必要後傾度,使靠背椅呈近於100度的背傾角。這樣可以使人的後背與椅子靠背有較大的接觸面,從而產生舒適感。這種設計即有科學性,又有藝術性,是明式傢具的經典設計之一。桌案也是如此,人坐在椅凳上,桌面高度與人的胸部齊平,雙臂可自然地置於桌面,十分舒適。兩桌腿之間留有適宜的空間,以便將腿伸到桌下,使上身貼近桌面。   最能展現明式硬木傢具曲線和韻律之美的莫過於圈椅了,圈椅最明顯的特徵是圈背連著扶手。就坐時,人的肘部、臂部一併得到支撐,很舒適。它就是利用了椅圈抱腰的舒適感而專門設計的,因而頗受人們喜愛。明代的圈椅注重造型和裝飾結構的韻律美和舒適感,框架一般多以圓材為主,適合椅圈的弧形曲線。明式傢具珍品中常少不了圈椅的身影,五接圈椅是明式圈椅的標準樣式。圈椅在中國古代傢具中品第高雅,屬於空靈之物。明代圈椅以弧形曲線為代表的韻律美,是中國傢具最具民族特色的地方之一。如展品中的明晚期黃花梨五接圈椅(圖二)。   明式傢具造型上的另一特點是側腳收分明顯,如這件明代黃花梨圓角櫃(圖三),四面下端寬度均大於上端,俗稱「四劈八叉」。   明式傢具結構科學,還表現在它精密的榫卯結構上。明代木匠在繼承前人技藝的基礎上有創新和發展,「霸王棖」、「羅鍋棖加矮老」、「一腿三牙」等都反映了明代傢具的顯著特色。如明晚期黃花梨楠影木面心霸王棖六仙桌(圖四)上用的「霸王棖」。「霸王棖」是中國傳統傢具經典的設計之一,為典型的明式傢具做工。其精巧之處在於改變了傢具腿足的承力方向,使桌面的壓力均勻分散到桌腿上,延長了傢具的使用壽命。而桌面下的空間也隨之加高,使用時人的腿部不易與傢具發生磕碰。「霸王棖」主要用於矮束腰的桌几,有的方凳也使用「霸王棖」。它不僅結構科學,榫卯精密,且造型簡練,輕巧堅固,又是明式傢具中曲線與直線完美結合的典範。   明式傢具做工精美,技藝高超。典型的明式傢具做工還有「一木連做」 (圖一、圖二)、「裹腿做」、「劈料做」(見圖五,明黃花梨裹腿棖矮老方凳)等。明代的椅子,前後腿足一般都穿過座面,形成靠背和扶手的支柱,上下一木連做,無束腰,這是堅實而合理的做法。   明式傢具裝飾處理得當,有簡有繁,以簡約為主流。簡者光素無飾(如圖一),即便是繁者匠師也會將二者結合得恰到好處,如這套明 黃花梨攢十字連方紋隔扇(圖六)。   隨著明王朝的滅亡和清帝國的建立,滿漢文化開始交融,這在中國傳統傢具中也得到了體現。康熙年間製作的明式傢具在局部裝飾、做工以及風格上逐漸發生了變化,「清式意趣」已顯露出來,如這對清代紫檀四齣頭官帽椅(圖七)。   清中期以後,四齣頭官帽椅漸漸被雕花靠背扶手椅所取代。清式扶手椅普遍採用靠背與扶手上下垂直的形式,明式扶手椅中按人體自然曲率設計靠背板和扶手的做法已很少見。清式扶手椅(見圖八 清紅木梅竹紋扶手椅)大多在椅背上做出一個主體畫面,而不是採用明式椅的背板形式,扶手下端的裝飾也採用相同題材以呼應。明式椅腿足一木連做,很少有束腰,而清中期以後,有束腰的椅子反多於明及清前期,束腰造型影響了腿足從中穿過,上下只好兩木分做,嚴格說來是不合理的做法,如這件紫檀束腰攢羅鍋棖條桌(圖九)。   康熙晚期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滿漢文化藝術的進一步交融,人們的生活習俗和藝術審美取向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簡潔雅緻的明式傢具越來越不能滿足滿清貴族和當時社會時尚的需要而退出歷史舞台。渾厚凝重,體型寬大,裝飾富麗華美的清式傢具成為那個時代的寵兒。故宮博物院藏《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中的仿樹根制的香幾、方桌、多寶格、羅漢床、架子床等已是典型的清式傢具。經過康熙和雍正兩代的發展,清式傢具到乾隆時期達到巔峰。當時的傢具不惜工料,工藝精湛到了極致,裝飾異常華麗,盛行以金、銀、寶石、玉石、珊瑚、螺鈿等裝飾材料裝飾傢具,尤其是雕工,達到了中國歷史上傳統傢具的頂峰。使得當時的傢具富麗堂皇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以清紅木雲龍紋四件櫃(圖十)為例,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明式櫃與清式櫃的風格差別。四件櫃是明清傢具中重儲物類組合傢具,常並排陳設。這種柜子框架方正平直,無側腳收分。明代四件櫃多採用黃花梨木製,且大多光素無飾,清代四件櫃所用木材以紫檀木、紅木居多,且裝飾華麗,多在櫃門上浮雕或鑲嵌各種紋飾。      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西方的建築、雕刻和裝飾藝術漸被中國人所接受、應用。清代中晚期出現了模仿西式建築及室內裝修的風氣,這種現象在傢具製作中也有反映。我們從這對清晚期的紫檀盝頂多寶櫃(圖十一)可見一斑。   總之,簡潔、雅緻的明式傢具和厚重、華麗的清式傢具構成了中國傳統傢具的兩種不同的風格,引領了不同時期、不同的社會風尚。明式傢具傳遞出來的文人氣息使人著迷,清式傢具顯現出來的咄咄威嚴令人慨嘆。無論明式傢具還是清式傢具,它們的產生和演變都是順應歷史而絕非偶然的,它們走的是與那個時代工藝品相同的道路,是歷史的必然產物。      圖片說明:   

  圖一 明晚期 黃花梨南官帽椅高靠背,搭腦做成枕式,向後微傾,靠背、靠背立柱、扶手、聯邦棍及鵝脖曲線委婉有致。座面藤編軟屜,高52厘米,面下弧型穿帶,三面壼門式券口牙子,椅腿側腳收分明顯,足間步步高趕棖。整體造型挺拔秀美,全身光素無飾,僅在壼門式券口牙子邊緣起陽線,線條簡潔、流暢,富有彈性。     

  圖二 明晚期 黃花梨五接圈椅椅圈飽滿,靠背板為一塊「S」形整板,上部雕刻草龍圖,兩側雕兩個曲邊小花牙。靠背立柱與後腿、鵝脖與前腿均為一木連做,加上兩側曲線形聯幫棍與椅圈連接。座面藤編軟屜,面下弧型穿帶,三面壼門式券口牙子。椅腿側腳收分明顯,足間步步高趕棖。椅圈渾圓,形如開弓。扶手轉珠豐滿,下面的曲邊花牙起支撐和裝飾作用。靠背板曲度適宜,兩側各一曲邊小花牙,使靠背板縱向的直線條中增加了曲線。壼門式券口牙板邊緣起陽線,線條優美曲折,富於變化,有節奏感。靠背板上部減地浮雕草龍紋,這是明代傢具常見的裝飾圖案。圈椅整體造型簡練舒展,穩重大方,裝飾適度,是圈椅中的精品,可作為明式圈椅的標準器。   

  圖三 明 黃花梨圓角櫃櫃通體光素無飾,腿間素牙板。側腳收分明顯,四面下端寬度均大於上端,俗稱「四劈八叉」。這種設計不僅使柜子穩重大方,並且在櫃門開啟後,無須外力櫃門就會自動關閉,這種下舒上斂的設計賦予此櫃集精緻優雅亦兼具平衡穩固的優點於一身,整體線條利落清爽。   

  圖四 明晚期 黃花梨楠影木面心霸王棖六仙桌四根長方材棖子呈弧形,棖子上端與桌面底面下穿帶中央的六邊型木板相連,用銷釘固定,下端留出榫舌(勾掛墊榫)納入腿足上部內角的榫眼。   

  圖五 明 黃花梨裹腿棖矮老方凳座面藤編軟屜,面下羅鍋棖加矮老。羅鍋棖高出腿足表面,彷彿是用柔軟的竹藤纏裹而成,稱為「裹腿做」,它是匠師們從竹製傢具得到啟發,運用到硬木傢具製作中的一種新工藝。這對方凳的矮老和棖子表面作成弧形,與圓柱形腿足相呼應。凳面四邊「劈料做」,「劈料做」是在構件上做兩個或更多的平行線腳。

  圖六 明 黃花梨攢十字連方紋隔扇 這組隔扇由十扇組成,上楣板及腰板裝絛環板,雙面透雕雲龍紋。正心及群板以小料攢斗加十字拼成透欞,間嵌卡子花。絛環板共計二十塊,所雕雲龍紋姿態各異,精美傳神,動感十足,無一重複。這種繁複的雕飾是為了彌補隔扇枯燥單調的框架結構而設計的。總體設計簡潔大方,簡繁相得益彰,十分壯美。   

  圖七 清 紫檀四齣頭官帽椅羅鍋棖式搭腦,兩頭平直,造型新穎別緻。靠背立柱穿過座面與兩後腿一木連作。搭腦、靠背板及兩邊立柱略帶曲線。靠背板為一塊「S」形整板,正面浮雕喜鵲蹬枝、開口石榴,寓意「喜事連連、多子多孫」。鵝脖直立、後讓,無聯邦棍。扶手平直,出頭處略向外撇。椅面攢框落堂鑲板,上附藤心,面下素牙板。腿間趕棖,迎面棖下兩側裝角牙。   

  圖八 清 紅木梅竹紋扶手椅扶手下端的裝飾也採用相同題材以呼應。明式椅腿足一木連做,很少有束腰,而清中期以後,有束腰的椅子反多於明及清前期,束腰造型影響了腿足從中穿過,上下只好兩木分做,嚴格說來是不合理的做法。   

  圖九 清 紫檀束腰攢羅鍋棖條桌面心兩拼,束腰下羅鍋棖加矮老,直腿。條桌四面所有的外面均做「打窪」。整體造型穩重大方,簡練樸素,做工精細,具有較強的福建地區風格。從風格、造型上看此條桌是明式傢具向清式傢具過渡期的產物。   

  圖十 清 紅木雲龍紋四件櫃分上下兩節,櫃門攢邊打槽裝板,上下門心板對稱浮雕雲龍、海水江牙紋,邊框飾方形合葉及面葉。櫃下兩屜,屜面對稱浮雕雲龍紋,腿間浮雕雲龍紋牙板。這對柜子雕工精美,雕龍生動傳神,呼之欲出。由此也可以看出,清式傢具與明式傢具雖然風格截然不同,但卻是在明式傢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圖十一 清晚期 紫檀盝頂多寶櫃 盝頂櫃即頂蓋上有平頂,四面有斜坡的柜子。這對多寶櫃每件由三個小櫃依次疊摞組成,最上面的小櫃頂面斜坡處浮雕西番蓮紋。櫃門上均填嵌寶瓶、蓮花等圖案,嵌物多半已失。櫃內構造複雜,有寶格、鏡子、大小不一的小抽屜等,抽屜屜面鑲嵌玻璃,內繪西番蓮紋。此櫃整體製作精細、華美,結構複雜,紋飾中西合璧,為中西文化交融的產物。有的專家認為是兩廣官員進貢宮廷的貢品。
推薦閱讀:

一個真正木工眼中的木材好壞是怎樣的?
明清傢具精華賞析
傢具擺設風水
北美黑胡桃木傢具為什麼那麼貴?一文講透黑胡桃木的前世今生!
一個家裡,有幾個柜子才夠用?

TAG:傢具 | 明清 | 精品 | 明清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