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營口地區名山

營口地區名山 2012-10-27 07:17閱讀: 營口地區名山在整理本文中使用了他人的一些資料及網文資料,在此表示感謝!營口地勢東高西低,界限分明。東部山區,中部丘陵,西部平原,是個多山的地區,山地主要在東部。蓋州、熊岳、大石橋東部均是連綿的山脈,一些山巍峨壯觀、氣象萬千;一些山旖旎秀麗、千姿百態,山是營口地域的脊樑。營口的山為長白山千山余脈向渤海傾斜的地帶。千山山清水秀,峰迴溪轉,奇峰兀立,泉水長流。余脈蜿蜒南行經海城、岫岩而入營口。時起時伏,連亘百里,層巒疊嶂,分脈延伸。余脈是指水的支流。前蜀時的韋莊有《漁塘十六韻》:「洛水分余脈,穿岩出石稜。」這裡是指高山主脈剩下來的脈絡。山脈是地殼上升之地經受亘古不息流淌的河流切割而成的。說是余脈,是因這一帶高山少,而低于海拔500米的山峰和丘陵卻是很多,屬於遼東低山丘陵。不論是構造山、侵蝕山或者堆積山,山系都有一定的延伸,在成因上相聯繫。山結、山原、山嘴、山峰、山口、山脊以及山谷的自然形成,給居住在這裡的先民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條件。仁者樂山,王維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和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都可以用來描繪營口山裡人的生活。古人的居住址有在高處也有在低處的,很少有一致的特徵。人的生活畢竟要考慮日照、水源、背風和居住安全等非常混雜的因素。同樣,山區的田野排布也不相同,田野的面積較小,每塊田野里的作物往往是糧食

、蔬菜、果園和樹林相混合。碧玉般的河流靜靜地流淌在群峰之下,在河流流經的台地旁簇擁著一處或者另一處帶有炊煙的民居,有蜿蜒崎嶇的山路串起家家戶戶的百味生活,串起整個山谷的繁衍生息,這就是山裡。步雲山是遼南群峰之首,是營口西南的主要屏障,海拔1130米。老轎頂位於大石橋市呂王鄉境內,海拔1033.5米,是遼南第二高峰,也是營口境內第一高峰。在大石橋市黃土嶺鎮與周家鎮交界處有一高山——海龍川。傳說老早以前,大石橋這地方是一片汪洋大海。據說海龍川下有一個海眼,管事的是個鱉精,它是東海龍王的外甥,橫行霸道,魚肉鄉里,胡作非為。誰也沒辦法,沒幾年附近的人們都跑光了,只剩下李氏祖孫二人,老頭半身不遂,這小孫子背爺爺跑在大錯草峪(呂王原名)的大山頂上避難。那老鱉精哪肯罷休,興風作浪,把水弄到大山頂下,正在危難之時,打天際那邊來了一隊人馬,騰雲駕霧直奔該山而來,只見一頂轎里坐著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不偏不倚地落在這祖孫身邊,聽了老李頭哭訴後,老者嘆了口氣說:「人間如此多難,情理難容。」拔出寶劍、直指海水,嘴裡不斷念叨,只見海水後退,排山倒海般往海里傾去。老者順手拿出一粒金丹化作一塊青石板,堵住了海龍川的海眼,這一帶從此安寧。後人為紀念老者,就把老者停轎的山叫老轎頂。老轎頂山高林密,有大片的原始森林、薪炭林、經濟林、葯林,野果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並有風光秀麗的石林。蓋州綿羊頂子山海拔1046米。《蓋平縣誌》載:「在城東南七十里綿羊溝村。山巔有池甚深,冬夏不竭,往往有魚數寸許,為本邑東境諸山之祖,畢利河源在焉。」位於礦洞溝鎮的黃花排山1030米;位於太平庄的狐狸洞山920米、天古山900米,此外還有赤山,海拔在800米以上。營口的中部是淺丘漫崗,海拔只有200米左右。營口的西部為狹窄的濱海平原,海拔不足50米。平原之處受到西北和西南的氣流影響多一些,而東北和東南氣流有千山余脈阻擋著,平原之處有著很適益農作物生長的小氣候。一、高山雄、險、峻雲霧瀰漫的步雲山氣勢磅礴的步雲山位於庄河、營口、鞍山的交界處,海拔1130.7米,雄稱遼南第一峰。雄是它的特點,山體主要由花崗岩、砂岩組成。山勢險峻,層巒疊障,怪石嶙峋,極像有些仙氣兒。峰頂雲霧瀰漫,故也被稱為「步霧山」。「夏日祈雨登山巔者,仰觀青天,俯視雲霧,降至半山,微見雨露,及抵山麓,則見大水奔騰,其山之高可知矣」(《蓋平縣誌》)。可見山之高,氣象多萬千。步雲山一年四季都如同融身於秀色可餐的風景畫里。這裡是遼南最為壯觀的最原始森林。野生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生長著稀有的七角楓、蠟樹、刺楸、紫椴、燈台樹等以及軟棗、山裡紅、山葡萄等野果。樹齡為百年的原始次生林有幾千畝,兩抱多粗、樹齡為幾百年的原始老林幾百畝。大片的天女木蘭野生林是第四紀冰川時倖存的古老樹種,這種瀕危植物,被稱為植物的活化石。5、6月間花開如玉,香遍山野。加之「杜鵑」,紅如錦緞,「木蘭」,白如凝脂。妖嬈絢爛點綴著奇麗的山水,山美、水秀、樹奇、花媚。初春時冰雪未消,野花已在步雲山的林海中率先綻放。盛夏,酷熱難當時走進步雲山大葉溝,令人遍體生涼,這裡生長的大葉山荷形如傘蓋,趕上雨天,只需摘取一兩個荷葉,也足可以用來遮風擋雨。山狼、野豬、狍子、野貓、獾子、黃鼬、山兔藏匿深山溝壑,飛禽棲息在植物林中。山珍和河魚,鮮美異常。山野菜、山貨野果更是這裡的特產,一到秋天山貨、野果更是豐盛。步雲山最壯觀的是龍潭村的「大石嶠」,據說形成於距今有1~8萬年前的末次冰期的奇特冰緣地貌。嶠,是當地人對「古石河」的稱謂。彷彿滾滾巨石匯成一條「滔滔大河」從山頂傾瀉而下,每一塊重量達數噸甚至幾十噸重的巨石,四棱八角布滿青苔,石頭互相依偎在一起,由上傾瀉而下,像是一條波瀾起伏的奔瀉「大河」,每塊石頭都像起伏的「波濤」向下流動,形成了一道令人嘆為觀止的地質景觀。地球末次的冰期,步雲山處於冰緣地帶,經過凍融作用,岩石產生崩解,在重力作用下發生整體運動,最終形成了石嶠。大石嶠可稱為「古石河」,這其中有兩層含義:一是礫石的個頭兒大,岩石皆為石英岩,形狀整齊,因石英岩硬脆的石質特點和特殊的節理構造,每塊岩石在崩解後都至少有一個平滑的切面,如被利刀劈斬,顯現出桀驁不馴的神奇容貌;二是整條「石河」佔地面積廣闊,自接近山頂處起,攜排山倒海之勢一直鋪至山下,有如浩蕩天河破空而落,氣勢恢宏,奪人心魄。整條「石河」長度約為800米至1000米,最窄處,寬度也近百米。遼南多溫泉,步雲山地下熱水資源豐富,據專家說,步雲山溫泉屬於低礦化度,呈弱鹼性,富含26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對皮膚病、關節炎以及消化道、呼吸道等多種疾病療效顯著,是東北最好的溫泉之一,步雲山溫泉溫滑如脂,浸泡於溫泉中,沐浴著陽光,不由讓人想起明武宗朱厚照「滄海隆冬也異常,小池何自暖如湯,溶溶一派流古今,不為人間洗冷腸」的動人詩句。渾然天成的雪帽山    有人稱雪帽山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山。險,是雪帽山的特點之一。雪帽山在蓋州與瓦房店的接壤之處,海拔879米。大概因每年冬天都有冰雪覆蓋,山頂又相似帽子,因而人們稱之為雪帽山。又因山體三面為峭立,呈現出白色,猶如和尚頭一樣光禿,當地人又叫它為和尚帽山。有著山上積雪終年不化,山頂的潔白散發著雪後的清新。後來不知怎麼演繹為老帽山了。山體為沙級碎屑,易於風化,殘積物和坡積物鬆散。山峻林密,古樸原始,風光秀麗。雪帽山山上生長著幾十個種類、近千畝的闊葉林,以及上百種中草藥和山野菜。一年四季花開不斷。早些年山上積雪終年不化。這裡山峰聳立,怪石嶙峋,溝壑幽深。山間叢林茂密,生活著幾十種野生動物,隨時可見松鼠、山雞跳躍山間,野鹿、狍子、獾、狐等穿行林中。整個雪帽山如同一個天然的野生動植物園。雪帽山濃妝素裹,透著一股原生態的生命力。誰都會為冬日裡濃郁的白所吸引,沸沸揚揚,冰肌玉骨。恰似朵朵白雲凈化大地,青松才生機盎然,大地才分外嬌嬈。    象雪帽山這樣的山,才會有美麗動聽的傳說:相傳早年熊岳一帶流行瘟疫,患病的人佔七、八成人。一個叫王融的後生決定隻身去雪帽山上采靈芝、人蔘、芍藥。一座石門擋住進山的路。一老嫗聽王融講明來由搖搖頭說:「開天闢地這山就沒人能進去,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吧。我有莊園、良田、花不完的金銀財寶和享不完的榮華富貴,我有一女叫作屏兒,尚未許人,你可願意留下?」王融急忙謝絕:「我家母、四鄰鄉親均染瘟疫,不採來藥材,擔回龍泉,晚輩絕不生還」。老嫗要求王融做三件事可成全他進山採藥。一是要在王融後背用梵香燒成五個字;二是得受三日叮咬之苦;三是得解救一人,應她一事,王融毫不猶豫答應了。傳說,世人想進雪帽山,須靠陰陽二氣合力,連闖地門、天門、孝門才行。一門更比一門高。一門更比一門大。每座石門下壓一巨龜,分別被千隻蝗蟲、千隻蟾蜍、千條毒蛇護住不得起身。須有人赤身露體在三道門前各跪一天,任憑叮咬,不得叫苦,不得動身,需把蝗蟲、蟾蜍、毒蛇引到人身,那石龜才動得起,石門才得打開。打開三門,還要靠陰陽二氣合力破門。老嫗取來梵香,在王融背上燒成「百行孝為先」五字,說:「讓這五個字幫你們打開三門,伴你一生,去吧。」王融抬起頭定睛看,眼前乃是一座廟,剛才一切全無,只是後背還灸熱發痛。王融赤身三日,任憑叮咬,果然地、天、孝三門全開。那雪帽山的座座山峰,還有那龍潭瀑布,就像一幅幅巨大的錦鄉壁畫展現在眼前。單說那龍潭瀑布像掛在山上,那山,壁立千紉,十幾丈寬的瀑布從山頂飛流直下,濤聲轟然,好不壯觀。那泉下積一深潭,方圓數十丈,水緩處,碧透清瀅,靜影沉璧,謂之龍譚。王融顧不上多看這秀麗風光,依照老嫗囑託轉身直奔石棚山。在石棚古廟前救了一女子,那女子要王融快扶她去龍潭。原來那女子本是渤海龍王的三女兒,那年只因碰上東海龍王太子青龍躲避不及,被青龍纏住廝打受傷,幸被王融母子及眾鄉親搭救,一直圖報,遂有近日之事。這「龍潭」就是她經常洗浴的地方。龍泉水,聚天地之靈,積日月之精,匯雪帽山滋潤百草甘露,浴之,化瘀止痛;飲之補中除病,無論傷病多重,只需片刻即可恢復元氣。王融扶那女子到潭邊。轉眼白衣少女不見了,清澈的潭水深處潛著一條白龍,少頃,白衣少女拉著王融的手上山採藥。採藥回來二人互訴離別之情,一片海誓山盟。臨別小白龍拔下兩片龍鱗,贈與王融為定情物,王融欲咬下指甲回贈,小白龍急忙止住:「你已給了我那顆金子般的心。不信你看。白龍女從地上撿起兩塊石頭,說這石頭已經化了,它就是我二人的心。便順手把石頭扔進龍潭。不一會兒,長出一片片荷葉,開出一對對蓮花,成百上千,和山上野花交相輝映,爭芳鬥豔。因此,這雪帽山也被叫千朵蓮花山。這傳說,可看出雪帽山的險。五峰如火的赤山營口東部山區最峻美的是赤山,距蓋州城40多公里,古時候要翻過戴峪嶺向東再走一段河灘地才會到達,遠遠望去五峰如指,高插雲天,赤紅如火,因而得名。赤山在唐初的時候就是遼東名山,清代時是遼南道教聖地。以峰奇、洞異、泉清、石怪、寺古而著名。三清峰、五洞峰、旋門峰、天橋峰、天池峰構成了赤山五峰,三清峰最高,海拔890米。赤山岩洞有仙人洞、穿心洞等。大連亭、珍珠亭及三疊瀑、戲珠瀑瀑布,像顆顆晶瑩的明珠點綴於赤山中。大自然的神工妙斧雕塑的奇異怪石遍布,金蟾出水、黃雀觀天等多處景觀栩栩如生。在主峰腳下,是馳名遐邇的龍潭古寺和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的舍利塔群。山上的高句麗山城、大天橋、小天橋依山而就。植被針闊混交,鬱鬱蔥蔥。《蓋平縣誌》說:「山峰有五,高插半空,上半皆石,下半多土。絕頂有高麗城遺址。山前兩山夾峙,勢如懸崖,洞豁深險。其中有洞最著者凡五,曰仙人洞、穿心洞、背陰洞、朝陽洞、水簾洞。而此外洞又有三,一則無水,一則水深二尺許,一則不知水之深淺,以石投之,但聽洞中餘音許久時。此外又有橋二,曰小天橋(橋高三丈余)、大天橋(在山半顛,僅行一人。到此者莫不心搖目誡,由此旁行可至西閣),二橋皆傍石磖,酷似天梯石棧。山前有寺曰龍潭寺,寺前有潭故名。山中有凱捷碑一,相傳唐太宗征高麗得勝取凱捷之意。寺西有石磖約二十餘丈,其形如閣故名。閣以上有廟三間,光緒間有金道士修鍊於此曾以火併閣自焚,曰火煉金身。道家荒唐不可為訓。其東有嶺,曰十八盤嶺,山巔時見雲霧蒸發,每日出輒有赤光,此山因以名。」蓋州文人李奎文《游赤山》詩說:「綠溪忽見浴春蠶,亂石岩前露草庵。野菜山花迷鳥道,天光雲影入龍潭。殘碑省識前朝字,廢閣消磨古佛龕。百世千秋誰不朽?此中禪味少人蔘。」赤山有山城,建在山的南麓,石塊建的山城依山砌築,起伏連綿。全城周長3520米,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北面依靠五個高峰為屏障,沒有城牆,北面山下為碧流河。東、南、西三面用石塊疊壓錯縫砌築了城牆,全城內有16個山頭,一些山峰設有哨台,城中形成一小盆地,有「龍潭」一個,冬夏泉水不枯。山坡陡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赤山山城當是高句麗時期的山城。山城內有後世所建寺廟,名曰「龍潭寺」,留有明萬曆四十四年《重修赤山龍潭寺造佛安禪碑記》殘碑,碑中有記:「……憶昔唐貞觀十九年,有太宗因蓋蘇文弒君虐民,又阻新羅入貢,不奉詔命,遂親征高麗,駐蹕此山,謂薛仁貴曰:朕不願得遼東,願得一卿也。……因班師而名,曰凱捷寺。」山上現有《龍潭寺重修勒碑》:「……夫龍潭寺,昔日古剎也。則赤山之成巍巍蕩蕩,而聖神靈驗,其足以感之耳,且迪德期於自勵。而考業尤籍乎,觀摩故賢善,在望而興,為考訂此純修,所以多助也。淵淵浩浩,善德者思之。乃天覆地載,萬物並育。四時日月,錯行代明,德之川流,德之敦化,全體萬舒之分,脈絡敦厚,其□則根本,盛大而出無窮也,盡德盡善,誰曰不可垂世不朽矣?」1966年「文革」,龍潭寺遭到了破壞,僅存西廂。現龍潭寺正殿三間,為三清殿,供奉三清老祖,東配殿三間,供奉真武大帝,西配殿三間,供奉玄武大帝,東西廂廡各五間,山門一楹。還存有清光緒年間《重修赤山龍潭寺三清殿碑記》,由蓋平生員付汝舟撰寫。赤山還留有一大片塔林,有一些小塔,當為清代時的建築遺存。營口高山各有特色,或雄或險或峻,巍峨陡峻,氣勢磅礴,故被古人尊崇。孔子登泰山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嘆,杜甫則也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對高山的仰慕自古以來就沒有停止過。營口東部的山,一直受到營口人們的崇敬。二、低山靈、秀、奇營口還有些山與宗教、文化融為一體。這些著名的山,引來人們競相攀登遊覽。 這些山是屬於人文名山,有些是景觀山。象伴仙山、鐵塔山、灶突山、望兒山等,這類山大多是低山,高低遠近、星羅棋布地孕育、裝點著古營口,也見證營口的滄桑。秀外慧中的青龍山在遼南腹地蓋州陳屯鎮太平溝村,東依千山余脈的褶皺地帶能尋覓到被世人稱為「人間仙境」的青龍山。那浩瀚的松林,雄偉的奇峰;神秘的石崖,繽紛的花木相映成趣,竟相鬥艷。恰似一個渾然天成的碩大盆景,秀外而慧中。青龍山俊俏美貌,宛如一條青龍,橫卧在太平溝的村東,巍峨峻秀,美麗壯觀。連綿的蒼松翠柏,參差錯落的綠樹帶給人們清新怡然的世界。據說「青龍山」頭朝大海,尾向大海,在平展展的海岸上甩了個大半月灣。它冬天銀鱗閃閃,夏天斕蒼如碧,真真切切是條卧龍。據《蓋平縣誌》記載,山中有八景:四足魚、滹直衝、泉半嶺、喇嘛洞、連理松、羅漢峰、將軍石、海潮宗。被稱作「滹直衝」的地方,是一處小瀑布,山水從寬約三米多的石壁上直瀉而下,在陽光的照射下晶瑩閃光。山嶺半腰有泉水汩汩流出,清洌可鑒,被呼作「泉半嶺」。最為叫人稱奇的是泉水中生長著蠑螈這種魚,因長有四腳,人們便稱之為「四腳魚」、「娃娃魚」、「倪魚」。蠑螈,又稱火蜥蜴,它們大部分棲息在淡水和沼澤地區,主要是北半球的溫帶區域。在這裡常因不常見,被誤作神魚,這便給這山增添了神秘之感。「喇嘛古洞」是「熊岳八景」之一。遠在遼代就被稱之為「古洞煙樵」。「望海寺」寺旁有一山洞,深不可測。《蓋平縣誌》說喇嘛古洞:「在其(熊岳)城東十八里,由山麓至山巔約五六里,始達洞口,昔有僧人修行於此,人以為仙去,洞深不可測,固有無底之稱。今已塞其口……」故得名「喇嘛洞」。喇嘛古洞是一個天然石洞,位於山腰,洞口寬16米,高8米,深無盡頭,相傳五百年前,曾有喇嘛趙法師以洞為室,在此修鍊,故此洞得名喇嘛洞。明末清初,洞內始建三間大廟,洞外三間偏殿,名曰望海寺;除此之外還有聊齋宮和龍王廟、護法殿等,殿堂內神像形態逼真,觀後令人耳目一新、回味無窮。千萬年的演繹、變遷,千萬年的淵源、積澱,千萬年的歲月、滌洗,形成了人們為之驚嘆的「人間仙境」。寺前有一巨松,從底部分出兩大圍粗的軀幹直插雲天,似二龍並立,稱為「二龍松」。據說,蓋州西海的一處礁盤上,有個修鍊了多年的的珍珠蚌。蚌內孕育的夜明珠會在夜裡大放光明。一個窮苦善良的漁民叫作青龍,仗著自己年輕力壯,又無牽掛,便下海撈珠。他與奇奇怪怪的海妖海怪的鬥爭中失去了知覺,明珠也從胸中滑落了。他奄奄一息時仍呼喚鄉親們繼續尋找明珠。鄉親們在海邊安葬了他,三年後,迎海的山頭長出了兩棵公孫樹。它不是一年一年地長,而是一分鐘一分鐘地長。人們說,這兩棵大樹就是青龍的兩隻胳膊變的,它們高高地舉著,招呼著過往迷航的船隻。這片山水留給人世間的美麗極致,讓人親近、觀瞻、禮拜。喇嘛洞有《重修喇嘛洞望海寺碑》,此碑在「文革」時毀為兩段,1980年在山溝中找到,運至古洞前存放。「……望海一寺,喇嘛趙法師之所立也,惟此古洞居八景之一,其餘則「龍潭瀑布」、「兔島怒潮」、「首山石蹬」、「天元松濤」、以及「石棚古寺」、「望兒山高」、「果老仙橋」。莫不在環顧之下,一覽之遙,岳界之勝境也。……辭曰:神哉古洞,祐地天然。曇雲低護,寶樹橫牽。祥河水輟,萬石池連。回頭是岸,苦海無邊。」碑文是由生員張潤書於光緒十八年撰寫。 青龍山松美,是遼南的一處油松帶。據說松齡均在500年以上,松型的奇特長勢可居遼南之首,萬株松操情持雅,各具神韻,都有著動人傳說,如:夫妻情摯的雀屏松,形似雙雀展屏,記載著兩位孔雀仙子矢志盼夫、望穿秋水的美婉愛情故事。愛民情切的蟠龍松,形似巨龍盤繞,枝幹怒張,遮天蔭地,無風自濤,周圍覆蓋三百六十多平方米。相傳龍太子關心民情,擅自行雲播雨,觸犯天條而被降罪雷擊,雷公見他有忠貞愛民之心,只輕輕一擊,免他非命。化為此松,直至今日雷擊的痕迹仍清晰可見。在寺院內的二龍松,一桿雙枝,雙枝競起飛雲播天。還有好友情深的虯龍松。距望海寺不遠處的「龍王廟」遺址,今尚存古松兩株。松樹參天,枝葉交叉相連,故叫「連理松」。二松相連猶如二龍相抱,又叫「二龍松」,遠看又如二龍盤桓,因而又叫「盤龍松」。  青龍山形美,大有黃山神韻,主峰海拔272米,山中蒼松翠柏,一年四季鬱鬱蔥蔥。全區共有大小山頭60餘座,或像人、像物、或像鳥獸。仰佛峰、乘燕峰、鯨魚背峰無不叫人稱奇。最奇莫過於烏龜趕山峰,酷似兩隻烏龜奮力爬山,在重重波浪中昂首北行。廟院南不遠處有一塊萬餘噸的巨石,稱「將軍石」。拔地而立,鎮守寶山。據說,關羽將軍在此山取到了他的青龍寶刀,後為鎮守邊關,分身化石。保一方百姓平安,後人就把他起名將軍石或關公石。「八仙登山石」是在在一片堅硬的山石上,由下至上有著天然而成的一行足跡。始像光腳,或整、或半,或單、或雙,且旁邊有一行拐杖印,傳說是八仙到此留下的足跡。景區內還有「二仙對話」,「壽龜馱經」、「元寶石」等奇景20餘處,青龍山還特產名貴藥材達150多種。平地孤峰的望兒山望兒山是遼南的一座名山。孤峰平地拔起,山形奇特,與另一孤峰突起的「饅首山」相望,各自成為「熊岳八景」中的一景,裝點古城熊岳。望兒山最早叫熊山。遼代時熊岳山,清初稱望海山,望兒山大概是清康熙年間叫起來的。望兒山東、南、西三面峭拔挺立,斷面似刀切一般光華,只有北面是個緩坡,鑿有石蹬,可以登臨山頂。站在海拔100米的山頂,可以望見遼闊的遼東灣。尤其在夕陽西下,海面風平浪靜之時,蔚藍的海水被點染出金光點點,一望無際的金色波光閃爍,馱載著滿蓬的千帆歸航。海岸的舊關、故壘、殘墩、廢台無不被塗上勃勃生機。望兒山北端的東側有一大石樑,如橋凌空。是岩石因風化,中間形成弧形的石孔,儼嚴一座「仙人橋」。橋下地面平坦光滑。山巔上相對比較平坦的地面面積很小,東西僅12米,南北只有7米,而後便是懸崖。在這山頂上卻建有一覆缽式青磚塔,挺拔修長,矗立山巔。塔高約11米,佔地面積為16平方米。由下至上分別由塔基、塔座、塔身、塔頂和塔剎組成。青磚砌築的望兒山磚塔塔基為八角形,直徑四米,高半米,用素麵青磚直接從山石上砌築起來。塔座也是八角形,通高為2米,形成了簡化的須彌座,分為座盤、束腰、上眉、仰蓮四個部分。塔身建在仰蓮上,覆缽式塔的明顯特徵是塔身為一個半圓形的覆缽,覆缽建在須彌座之上。望兒山的覆缽式近似於棗核形,有些修長。面南的方向設一券頂的小佛龕,高半米,寬半米,深約0.7米,龕內的佛象現已不存。塔身留有修建時搭材作時的架桿洞40餘個。在覆缽之上的塔剎部分原應做為相輪,但建造者做了個八面柱形。而塔剎,用了兩個鐵釜。這種被稱為喇嘛塔的覆缽式塔,是元代時從尼泊爾傳到內地,大事興建,因為喇嘛教建塔常用這種形式,也叫藏式塔、和尚墳。半圓形的覆缽,基本上保留了墳冢的形式。從山下遠遠望去,那山巔上的塔彷彿是一抄手西望大海的老婦,凝視等待,期望奇蹟。傳說,很早前,有一讀書人進京趕考,一去未歸,老母思兒,每日登山西望大海,最後化為磚塔,人們也將此山稱之為望兒山。清魏燮均《過望小兒山》一詩:「望兒處,山巍巍,天涯遊子行不歸,老翁日夜心傷悲。望兒處,海茫茫,遊子一去不還鄉,老翁化石猶相忘。……」就是對這一段傳說的吟誦,歌頌了人類母愛的博大。水色山光的伴仙山伴仙山,也叫鶴陽寺山、朝陽寺山,海拔226.3米。位於蓋州市團山鎮,山的北側是大清河的入海口,西側是碧波蕩漾的遼東灣。伴仙山距蓋州城西南約10公里,是一座挺拔險峻的山峰。站在山上,晴天可北望營口,南眺仙人島,西瞻浩瀚渤海,東俯蓋州古城,方圓幾十里景色盡收眼底。這座山古代遺址豐富,即有商周遺址,也有高句麗山城,還有明至清代的寺院和烽火台等人類活動遺迹。遺址範圍有7000平方米。在鶴陽寺山山頂及西坡平坦處,有一約7000平方米的古文化遺址,文化層厚約0.4—0.6米。在這裡曾發現磨製石斧、石刀和石箭頭。陶片有夾砂紅陶、灰陶、紅褐陶和褐陶,另有少許刻劃文和附加堆紋的紋飾,另有橋式陶器耳。這處遺址當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遺址,在遺址中還留有大量的貝殼。想來在幾千年前,營口的先民便在這裡生存,靠狩獵、捕魚、種植生存和繁衍後代。朝陽寺山山城在山上。山城依山脊設險,用花崗岩石石塊砌築城牆,城址平面略作方形,西北角較為突出。城南北長350米,東西寬350米。城址座落於該山的東南山坡及山溝中,面積為122500平方米,城周長為1379米。山城的牆寬1.2—2米,現存高1.2米。東城牆現存323米,城牆殘存高度1—2米;北城牆長538米,余段可見城基殘跡。城有三門,南面開在城城牆正中山谷處,寬4米,,外有瓮城遺迹。西面有二門,分別開在西牆北段和西北角,門寬2米。瞭望台一個設在城的西南角,基址長寬各4米,另一個設在城北牆中段高山頂上,是一處長16米,寬9米台基址。在這個瞭望台東側有一面積約400平方米的房址城西北角有一房址基礎。另在西城牆中部,也有一房址基礎。三處房址當為守城人的住房。城內北部有古井一眼,指揮所在城正中半山坡處有一個5米高的大岩石,岩石上有平坦的石砌1.5米高的台基,南北長10米,東西寬7.7米。高句麗山城具有以下主要特點:1、依山設險。憑藉高山險峻,居高臨下建造山城。山脊是最好的防禦城牆。山城地近山、海、河交匯處,尤其是以外流河兩岸的山城居多,這些山城是遼東半島部署的最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其主要防禦方向是針對來自山東半島和遼西的中原王朝。2、城內設瞭望台。登高便於觀察城內外情況,也作指揮處而存在著。高句麗人為了長期固守遼東,在蓋州地域修築了10餘座山城,拱衛遼東城和遼東,加強瞭望是山城最突出的手段。3、城內設有水井。不管是積水還是地下水,必須保證生存之水的充足。在鶴陽寺山主峰上,還有一處明代邊防報警用的烽火台,稱為鄭屯烽火台。用大型花崗岩石條砌築,白灰勾縫,台內填土,台基石條21層,高3.2米,台基四邊長度不一,西面長8米,東面長8.6米,南面長10.4米,北面長11.2米。台為上斂式,現存頂部西邊長7.1米,其餘三面已坍塌。建台石條長1.4米,寬0.6米,厚0.21米。這一烽火台與團山鄉西崴子烽火台、鮁魚圈望海寨烽火台等遙相呼應,是明代海防軍事上一個重要的設施。伴仙山山前的半山腰,有一片寺院遺址。就是著名的「鶴陽寺」。據《盛京通志》記載:明朝天順年間,有一個黃花道人居此修鍊,數年後,乘鶴仙去。又說,寺前有一口井,名叫素井,這口井裡的水一遇到油污和臟物便會幹涸,必須經人洗刷、道士誦經,水才能復原。在這裡還流傳著有趣的民間故事。傳說,鶴陽寺原名鎮海寺,是漁民為保佑出海安全而興建,不知道過了多久,寺里發生了一件事,相傳寺里住著一個和尚,他常見一小牛倌放牛,身旁有一個穿紅兜肚的小胖孩相伴。和尚便哄嚇小牛倌用紅線栓住小胖孩。和尚意外地得到了這棵人蔘娃娃,於是用鍋煮好準備吃掉。小牛倌不見了小夥伴,思量是和尚搗鬼,便到寺內探個究竟。他來到寺里,順著香氣走到一口鍋前,忽聽鍋里傳出「小牛倌快來吃」的喊聲。小牛倌便狼吞虎咽吃掉了人蔘,頓覺渾身輕飄起來,轉眼間變成一隻仙鶴飛走。正在打坐的和尚看見廟內飛出一隻仙鶴,感覺不妙,跑到鍋前一看只剩下一鍋湯,他一口氣把湯喝完,不料黑心的和尚變成了一隻黑山羊,走到寺外被屠夫殺掉了。鎮海寺里一天內飛出一隻仙鶴、跑出一隻山羊,人們便把寺名改作鶴羊寺。傳說只是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期冀而已,不過,明代時就有一首《蓋平半仙山詩》:「水色山光興不孤,乾坤寥廓自錘爐。此間莫道無多景,只是紅塵半點無。」蓋州文人於天墀有《鶴陽寺即景》:「斷崖高掛寺門偏,榜作華陽小洞天。夜靜潮聲生枕畔,雨余山色落窗前。上方樓閣全疑畫,下界村墟半似煙。只此便堪稱度世,更從何處覓神仙。」名聞遐邇的迷鎮山迷鎮山位於營口大石橋市金橋開發區,海拔164.5米。山色秀麗,植被茂盛,古迹眾多,歷史上本地人們曾把它視為群山之首,故清朝之後改名為「迷鎮山」也稱迷真山。山上有廟,也稱海雲寺、岳州廟、碧霞元君廟。山上有了娘娘廟,才使得該山名聞遐邇。相傳有一位青年,某日黃昏之時見一滿載食鹽的馬車由西至東緩緩而來,車上坐著三位眉清目秀的姑娘十分引人注目。由於道路泥濘,行車艱難,青年見狀便上前助力,協助把車推到迷鎮山下。只見三位姑娘坐在迷鎮山頂祈禱,從肌體內發出奇妙的光亮,照耀四方,不久落下一朵祥雲,繼而又在最美的音樂聲中升空。此時,山下的青年頗為驚異,便伏地朝拜,後將奇景轉告鄰里,傳於鄉間,聞者隨風而聚,開始在迷鎮山上建廟用以祭祀三位姑娘,當地群眾修築神殿,不久一座廟宇便顯露在迷鎮山上,後得知三位娘娘即是雲霄、碧霄、瓊霄娘娘。因此又把迷鎮山稱為娘娘廟山。迷鎮山原名「晾甲山」。傳說唐王東征時曾在此晾晒衣甲得名。曾有詩讚曰:「英主當年定太平,征遼曾此駐龍旌,咸陽宮闕幾朝代,土俗仍存晾甲名。」迷鎮山上共有三組古建築,即娘娘廟、大戲樓和海雲寺。娘娘廟坐落在迷鎮山主峰,坐北朝南,依山為基,就岩起宇,有前、中、後三殿,巍然聳立,大有凌空接天之感。娘娘廟年代久遠,曾三次毀於戰火,三次重建。由於娘娘廟集人間三大願望於一身,即幸福、健康和子孫昌盛,因而成為關外佛教勝地,馳名東三省。每年農曆四月十八廟會期間,四方僧侶,各界遊人,蜂擁而至,盛況空前。山上原有《重修迷鎮山娘娘廟碑記》,因是大金天聰九年立碑,也稱《天聰年碑》。碑文說:「繄惟娘娘廟食茲土,蓋且有年,乃古剎也。不第捍災祓盭,為士庶攸賴,凡祈子若孫者,訴之必聞,求之必獲。響答如鼓黃司桴,是位號與諸神同,而靈應更出諸神上矣。其廟貌宜永無壞頹,無奈歲時之久,風雨所侵,殿宇頹圯,以至壁無完堵。凡迤邐其地者,感靈御典絯靡不見,而咨嗟之。心雖踧踖,而力綿難葺,有其廢之終莫舉也……」。迷鎮山下原有戲樓一座,初建於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毀於日俄之戰,重建於民國八年(1919年),拆毀於1957年。戲樓坐南朝北,面向山上的娘娘廟,北面依河,東西兩側各堆出一座一米多高的土台做為襯台。戲樓為歇山式建築,飛檐高翹,石柱石座,彩繪雕刻,堂皇華麗。戲樓高8米,面積約為100平方米。戲台前後分成兩部分,前為舞台,後面為化妝室。舞台四角各立六楞石柱一棵。戲樓正面正中高懸金匾「雲山生色」,四壁繪有「二十四孝圖」。在「出將」和「入相」口間兩側,有木刻紅漆楹聯,上聯「為古今人物寫真改良社會」;下聯「聚天地山川靈秀成此樓台」;橫批是「坐如是觀」。在「出將」口上方有「曲詠霓裳」,「入相」口上方有「陽春白雪」四個大字。台口石柱聯文是參照圓明園戲樓楹聯,結合當地風情而該寫的:「堯舜生,湯武凈,桓文丑末,古今來幾般角色;日月燈,山河彩,風雷古板,天地間一大舞台。」迷鎮山原有《重修迷鎮山戲樓記》碑石,由清末恩貢楊蘭陔撰寫:「……夫迷鎮山之戲樓,數百年之古物也。初創於清康熙五十一年,其規模之宏壯,構造之驚奇,都市人蒞此,幾疑為鬼斧神工,則當年營造艱辛,概可想見。記憶庚子變亂,竟毀於俄兵之火。自逡每逢今朝,均因陋就簡,代之以蘆棚,有如人之錦衣草履殊,不足觀瞻,誠憾事也。本寺監院僧空寶和尚發誓興修,積數十年香火之資,陳居士龍贊助於後,八越月而落成。造型之美觀,花樣之綺麗,較前有過之無不及焉。之後聖會香火更加興盛一時,為存千古聖跡,爰勒石以記。」迷鎮山有娘娘廟,每年農曆四月十八廟會,逢期前後數日山下進行物資交流。《東三省古迹遺聞》記載每年廟會:「臨時市場之設,亘三四里,帽影鞭絲,人馬雜蹋,大有錢塘江畔,山陰道上之勢。其後火車通行,為之減價三日。設臨時車站於該處,以助遊興。」娘娘廟最為著名的是每年四月十八前後的廟會。遊藝民俗是古代先民為滿足精神的需求而進行的文化創造。較大型的遊藝民俗活動,是百姓們在繁忙的生活中一種情感宣洩,報賽是其中之一。報賽,通常是農事閑暇時舉行謝神的祭祀。「農人耕稼,歲幾無休時,遞得餘閒,則有報賽,舉酒自勞,潔牲酬神,精神體質,兩愉悅也」(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娘娘廟又稱耀州廟,「蓬舍唱喏,敢擬省郎之結緣;山門抒誠,聊望日觀以獻曝。蘭菊切終古之相,傳芭有代舞之容」(清乾隆十九年《蓋平縣香會軍民人等碑記》)。在娘娘廟有道光十四年《周鐵溝花兒山碑記》,記述迷鎮山娘娘廟祭和「五大聖會」:「茲有周鐵溝花兒山集合鄉儺,每年於四月十八日朝頂進香,慶賀聖誕,名為「天吉盛會」。歷年已久,應亦在舉莫廢之列,用勒貞珉,永垂不朽。猶期役之人,接踵相沿,勿廢盛事,幸甚幸甚。」廟會「每屆會期,演戲五日。先時販賣物類者雲集於此,凡人民日用應需之物,無不備具,行行分列,供人採購。四方來觀者穀擊肩摩,夜以繼日。有周鐵溝、橋台堡、鄉樂庄、鐵嶺屯、百家寨諸村會辦演秧歌、抬歌(桿)、雜劇,群集山廟祀神,以祈豐年。」道光年間出現的五大聖會是五隻行香走會的隊伍,各有其名,由迷鎮山周圍村屯所組成。周鐵溝是「天吉聖會」,以高蹺秧歌最為盛名;鐵嶺屯是「天德聖會」,以抬桿為主,氣魄壯觀;百家寨是「天泰聖會」,大刀會技藝嫻熟;香爐庄村是「天仙聖會」,以娘娘架子著名,工藝很精湛;虎庄屯是「天成聖會」,舞獅子、竹馬、地秧歌和太平車,妙趣橫生。各路聖會,盡情獻藝,爭奇鬥勝,山上山下鑼鼓喧天。到了晚上,龍燈旋舞,火樹銀花。農曆四月十六各「聖會」集中,十七一早「排街」向娘娘廟進發,走村串屯,且行且演。一路經尹屯、博洛鋪、劉白寺、二道河、田家屯、前後砬子山、夏家屯等村屯。每到一村,先拜會首,然後再排街行進,行程三十餘里,傍晚才能到達迷鎮山。迎接十八日的賽會。走會的隊伍是由大鑼開路,接著是大旗、會旗、彩旗、條幡,後面接著是金瓜、鉞斧、朝天蹬,許願隊伍走在中間,其後是地秧歌、大頭和尚逗柳翠、老漢背少妻、五虎棍、三節鞭、大刀對花槍、竹馬、太平車、旱船、舞獅子,最後是高蹺秧歌。隊伍的最後是鑾駕,旗鑼傘扇、娘娘架等。《東三省古迹遺聞》記載每年廟會「臨時市場之設,亘三四里,帽影鞭絲,人馬雜沓,大有錢塘江畔,山陰道上之勢。其後火車通行,為之減價三日。設臨時車站於該處,以助遊興。」娘娘廟尤其得到婦女的尊重。尊重娘娘還因為碧霞元君是「泰山聖母」。清乾隆十九年《蓋平縣香會軍民人等碑記》載:「岳州者,昔之荒域也。我朝建廟於其西山之顛,以祀泰山聖母,誠盛事也。予觀斯廟之建,實據通省之勝,刻桷丹楹,穆清而接碧霞,美輪美奐,輝映而貯天仙。丹詔下自九重,金屋占天第一。豈非天造地設,而使之靈祐一方者歟。維時士民胥慶,遠近騰至,遷客對境而舒懷,騷人登高而作賦,而焚香,以告慶者猶不數計。有娥方將坐瑤台而飲食,帝子臨懷芳馨於廡門,況五嶽之來宗,豈一炷之可匆?」可見,最早娘娘廟是供奉「泰山聖母」的。韻外之致的鐵塔山營口東部的高山由東向西逐漸消失,在平原處結束時僅僅只剩下了一些淺岡漫丘,給平原留下一些山的餘韻,似乎高山的雄、險、峻不甘寂寞,也彷彿低山的靈、秀、奇有所遺憾,蓋州鐵塔山便是如此。鐵塔山位於蓋州古城東,民國九年《蓋平縣鄉土志》說:「在城東河北區,距城五里,南距清河裡許,而山中斷行路幾如康莊。北山有廟曰八臘廟,南山有塔,為唐朝建造,相傳鐵塔飛去,今以石為之。」海拔60米的鐵塔山山巔,有一座巍然屹立的石塔,為實心八角密檐式石塔,塔高10.1米。塔座為八角,直徑2.5米,塔座高0.77米,花崗岩石上每一面都雕有蓮花瓣;塔座上為須彌座,高2.3米,八面各嵌有高0.92米,寬0.4米的青石質碑,正西南面陰刻橫書「青除災金剛」,向西旋轉依次為「辟毒金剛」、「黃隨求金剛」、「白凈水金剛」、「赤聲金剛」、「定持災金剛」、「紫賢金剛」。正南面為「大神金剛」,碑下刻有「辰州書院董事、舉人□□□經理監修」款識,碑下為蓮花座。中國人愛好持誦《金剛經》有千餘年了,持誦人認為持誦《金剛經》,要加誦「八大金剛」,功德會更加圓滿。所以要第一奉請「青除災金剛」,認為他能除一切眾生宿災;第二奉請「辟毒金剛」,認為他能除一切眾生熱毒病苦;第三奉請「黃隨求金剛」,認為他能令一切眾生所求如願;第四奉請「白凈水金剛」,認為他能除一切眾生熱惱苦;第五奉請「赤聲金剛」,認為他能照一切眾生光明;第六奉請「定持災金剛」,認為他能除一切眾生三災八難之苦;第七奉請「紫賢金剛」,認為他能令一切眾生心開悟解,發菩提心;第八奉請「大神金剛」,認為他能令一切眾生智牙成就,惠力增具。因此,鐵塔山石塔是持誦《金剛經》的佛教信徒所建之塔。須彌座上塔身高1.03米,八面各雕坐金剛像一尊。佛龕高0.45米,寬0.26米,神態各異,身軀渾厚莊重,魁偉而慈善。臉方、頜圓,口方鼻直,耳輪垂肩,雕工精細,栩栩如生。佛龕上方裝飾華蓋,華蓋上各有一對「飛天」,優美生動。塔檐14層,由下向上逐漸內斂,檐上雕有瓦壟瓦當。塔剎是一花崗岩雕成的葫蘆,坐於蓮花座中。在蓋州鐵塔山坡,原有「八臘廟」,當是清初所建。《蓋平縣鄉土志》說:「八臘廟,在城東五里,正殿三楹,西屋三楹,大門一楹」。光緒元年《蓋平縣誌》說八臘廟:「在城東五里河北區,鐵塔嶺巔,今仍舊」。民國十九年《蓋平縣誌》載:八臘廟「正殿三楹,西院正房三間,西廂房五間,大門一間。清康熙四年建修。」《蓋平縣誌·建置志·祠宇》說:「八臘,夏曰清祀八臘之祭,始於周。每逢建亥之月,田事告竣,聚八神而賽之,謂為八臘。一曰先嗇,如神農之類;二曰司嗇,即后稷;三曰農神,如古之田畯(田畯即古之典田官,亦曰天大夫,周禮無此職而有此名,也農神類也)、有功於民者;四曰郵表娺田畯(畯即田間井畔之神,為田畯之郵舍;五曰貓虎,為其食野鼠野獸,以護田苗;六曰堤防(即河堤河防);七曰水庸溝城;八曰昆蟲,即蝗蝻螟蟲之類,意在祀之毋害禾也。」古蓋州的八臘廟會也是很熱鬧的賽會。清咸豐十一年《重修八臘廟賽會碑記》載:「左近鄉村爰循舊曆,每年定於六月六日農隙之時,齊集賽神,遂成盛會。即當時之未與工事者,亦咸率而來共祀事,匪惟報神功,亦所以敦鄉誼也。村之人遠近分立三會,會每司事一年,秩然肅然,不紊不懈。自是栽培樹株,豎立旗杆,添蓋戲房,盛舉又漸次相加。」鐵塔山成了古蓋州一大景觀。三、群山風、韻、緣營口的文化歷來與山有著不解之緣。群山帶來的是民風、文韻、情緣。營口市礦藏資源十分豐富,並已具有一定的開發利用基礎,目前初步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藏有30多種,這些礦藏大部分分布在東部的山區,主要有菱鎂、滑石、硼、金、銅、鐵、鉛、鋅、銀和螢石等。其中菱鎂礦儲量居世界之首,滑石礦和硼礦的儲量都居全國之冠。大石橋市因此還被譽為「華夏鎂都」。最初的古營口人喜歡藏匿於大山之中,與戰爭絕緣的最好辦法是遠離戰爭。加之狩獵是生存的一種形式,在山區生活多少有些悠然自得。在山區還有些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居住址,大多在河流旁的向陽台地上,先民們在那裡勞動、生息和繁衍。而後,在山上修建了山城,抵禦掠奪、殺戮,保衛家園。他們很少走出大山,在他們心中滿世界都是一樣的,一座山連著另一座山,山是大自然賜給他們的家園。等到他們的後代能夠走出大山,大山又成了他們的依戀。遠古時期,山為人們的生存提供了一切,包括衣、食、住、行,因而人們對山有著特殊的情感。由於當時社會生產力不發達,從統治者到族長頭人,都希望有一個能維繫他們統治的方式和場所,祭祀活動最能把分散的小生產者凝聚在一起,那麼山就是最好的場所,因為人們認為山是神聖的、永恆的,從帝王、頭人到普通老百姓都對山有一種敬畏之情,從而形成中國獨特的祭山風習和以山為祭祀場所的風習。中國人對於山,有著近乎宗教一般的崇拜與敬畏,自夏商時代始,中國歷代帝王都有登山封禪和祭祀山帝的傳統。古營口人對高山一直有種神秘感:高大雄偉、陡壁懸崖,又有奇禽異獸棲息於內。在古代對高山的信仰往往超越了階級界限,上自皇帝下至百姓以及僧道之徒,總要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對高山的敬仰膜拜之情。古人相信高山、名山與人的命運相聯,「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賞封內名山者,通靈助化,位相亞也。故地動臣叛,名山崩,王道訖,川竭神去,國隨已亡。」因此會滿懷虔誠對高山祭祀,其目的就是祈禱國泰民安、人壽年豐。高山可以與天連接,與神仙溝通,表現出支配人類生存的非凡能力。高山能產萬物,是生命的原動力:一方面它敞開胸懷給人類提供各種生活資源;另一方面也具有靈性,山川之神隨時會把洪水、旱災、癘疫等不祥帶給人間。人們賦予高山越來越多的情感,對山的崇拜也一直影響至今。古人認為高山是群神居住的地方,一直受到人們的膜拜。中國的山多因是道教、佛教的之地而聲譽鵲起,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營口好多山是道教孕育傳播的地方,如迷鎮山、赤山、皂洞峪山、伴仙山等。道教的核心思想是「無為而治」、「返樸歸真」、「去奢去泰」。道教選擇山作為基地建觀,也是有其逃避現實的一面,「無為而治」認為人世間的一切都是無為的即是無意義的,人們應當回到從前,「返樸歸真」,道教與山的不解之緣首先是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道教思想。人們歸隱山林就是返樸。而一些山被列為佛教之地,如望兒山、鐵塔山、海龍川山等,供奉佛像,傳播佛教文化。古代眾多的神話傳說都發生在高山之中,魑魅魍魎、神仙鬼魅的出沒與藏身之地,也與山有關,甚至博大精深、獨樹一幟的中華武林文化也與高山有著淵源。高山留下了覆蓋經濟、軍事、文化、宗教、科技等方位的歷史文化遺產,「佛、道、儒」三教薈萃,「天、地、人」競相生輝,「山、寺、貌」互補爭艷。山是神話傳說最多的地方,從君王大臣到民間的凡夫俗子,都留下了或喜、或悲、或怒、或怨的美麗傳說,高山也因此充滿了靈性;而歷代文人留下的詩詞題賦,也增加了這些名山的文化底蘊,留給人們無盡的遐想。可以說宗教文化與山的關係是世界哪個民族都無法比擬的,在有山的地方人們依山而居,依賴山而繁衍、生息,於是人們便將山神化、美化、人格化、賦予山無窮無盡的美麗的神話傳說,給予山優美動聽的名字。古營口的每一座名山都有自己的傳說,這說明古營口人的生活與大山是不可分割的。每一個地方的山都有其特定的神話故事,都帶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神話傳說,這說明山與人類生活關係的密切,也說明人們對山的依戀。山居文化也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從李奎文的一首《山村晚行》看營口東部山區的另一番意境:「斜日上柴關,人行亂嶺間。不知雲霧裡,猶有幾重山?」古營口的文人都有著無法釋懷的「山居」情結。有山多有水,水隨山轉,山因水活,山靜水動,陰陽互生,這是古營口人的審美和休閑境界。文人墨客、雅士鴻儒常寄情于山水,以達到物我兩忘的超然境界。「智者樂水,仁者愛山」,在古營口人眼中,山水蘊涵著宇宙無限奧妙,是得道、生慧,寧靜致遠、淡泊明志和修身養性之處,是吸取天地精華、與天地精神往來的處所。山居也有山居的難處,山裡人又喜歡與自然鬥爭。在大石橋東部葦子峪鄉與黃土嶺鄉交界的地方,有一大嶺,叫作秀才嶺,原名叫作木峪嶺,海拔271.5米。過去山高路窄,過往行人,只好顧著山溝繞圈走,颳風下雨,連行人都打怵,過車就更不方便了,趕車老闆一提木峪嶺,打心眼兒里不愛過,當地人形容這段山路說「上大嶺,兩腳腫,下大嶺,胯骨擰。」清末落第窮秀才王老讓(名允興,字讓廷,本鄉虎皮峪人)在家鄉教私塾,看到鄉親們過此嶺這樣艱難,便以自己名義,在民間廣為募款,決心在木峪嶺修路。經過一年多努力,於民間集資兩萬吊,動員兩千多民工,二百台大車,終於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農曆五月節前後正式開工,大修了兩個月,於當年七月初全部竣工。修路期間,王老先生吃在工地,住在工地。這時老先生家裡十幾口人,正逢青黃不接,停炊斷糧之際,他二孫子王廷利受全家委託到工地找爺爺弄兩石糧,渡過難關。老先生告訴他孫子說:「這工地上是有糧,但它不姓王。那是大夥的口糧,沒吃的誰能幹動活?別說兩石,二斗也不行!」並告訴他孫子快回家,找親戚想想法。他孫子眼含淚水連飯也沒吃就走了。大嶺修通後,一文錢沒剩,老先生仍然教書。人們再也不叫這個大嶺為木峪嶺了,習慣親切地叫它秀才嶺,至今山區人民仍口碑話傳,世代不忘。位於蓋州卧龍泉和大廟溝交界的七盤嶺,是分水嶺。嶺西之水流入大清河,入遼東灣,嶺東之水流入碧流河,入黃海。清道光八年《大七盤嶺修路碑》也有記載「四方仁人君子,仗義疏財」歷盡千辛修路的壯舉。義爾嶺在今蓋州市暖泉鎮董店村,有清光緒六年《重修義爾嶺碑記》:「嶺以義名由來久矣。……爰有張公名朝禮者,居嶺之西北,距此尚有十餘里許,今願重修。非雲便己,良由遠方車馬,經歷此區叱馭者,無殊九折之險;畏行者,共嘆『蜀道之難』。每逢冰雪,驚怖益深,馬瘏仆痡,苦不勝計。張公殆於見聞,時心憫而義生焉,乃於去歲慨然身任,自捐現銀二百兩,傭人修治,親督其工。又有李公聲泮、卞公名忠者,協力相助。既平其嶺,復廓其路。陷者補之,塞者通之。拮据勤勞,曷遑休息,自春徂秋,工程始竣。且夫義者人所同具,有所倡者即有所和。於是,舍道以增寬廣者,則有賀公德盛也,讓地以擴邊幅者,則有賀公起鳳、劉公名致者也。由是一人好義而激起眾人好義之心,亦因眾人好義而襄成一人好義之事。自此輪蹄所至,如履康莊。向之險者,今且夷矣,向之難者,今且易矣。遠則頌其意而播其聲,近者感其義而志其事。因此公同勒石,樹於道左,俾聞之者庶知好義之心。古今人本不相遠,斯嶺之所以名義,而人亦義之也。……」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6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客家地區墓葬風俗
    世界各地區的飲茶習俗。
    西北地區
    15部拉美地區佳片
    以退為進,俄不斷提升地區「存在感」(國際視點)

    TAG:地區 | 營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