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積極進取的心態也是一種養生
06-22
遠大抱負,就是要有志於對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方才不負此生。這是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活在社會裡,社會的歷史總不會倒退、總得不斷前進。你為社會做些貢獻,才有益於社會,推動歷史前進,儘管因為人的力量有大小這種貢獻也就因人而異。這也正是漢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說的:人固有一死,但這種死有重於泰山,有輕如鴻毛。只有有遠大抱負的人,才能達到「重於泰山」的境界。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有個諸葛亮,他是歷史上有名的人物。他就是抱負高遠,欲用自己的才智協助劉備一統天下的人。他曾說過:「夫志當存高遠」,「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命矣!」這是多麼中肯的名言啊!人的確需要高遠的志向。 短視,患得患失,斤斤於個人得失,就不可能有遠大抱負。 我們的先民重高遠志,輕視藐視碌滯之徒,這在歷史上的記載不勝枚舉。 古人常以物喻意。在烏類中,大雁飛得又高又遠,所以把鴻鶴(就是大雁)志做為偉大抱負者,終有所成。《史記·陳涉世家》就有這樣一段:「陳涉太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是秦末有名的農民起義領袖,他鄙視只在房前屋後,忙於度日之燕雀。這些豪言壯語都是遠大抱負的典型。 那麼,遠大抱負與養生又怎樣聯繫,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古人把遠大抱負稱為志高遠。志又是什麼呢?人們認為,「心主神志」,也就是說,志與人的心有關係。把「志」與心聯繫在一起,就是出於這種考慮的。 應當指出的是:古代我們祖先所說的「心」,與我們今天在解剖學上看到的心臟,並不完全等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古代的「心」包括了我們現代所說的高級神經精神活動。因此,古代說的心,其包括的範圍就比現在的「心臟」要廣泛得多,它既包括主血、主血脈這些與血液循環有關的功能,也囊括了精神活動,與「神志」、「神明」正好相對應。 就中醫的認識而言,人們認為:心是一身之主,所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也就是說,它是全身的最高主宰,全身的一切,從精神到物質,都與它密切相關,這與現代生理學所說的中樞神經系統是全身的主宰是同一個意思。 中醫說:「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又說:「(心)主不明則十二宮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黃帝內經·靈蘭秘典論》)。這裡已經說得十分明白,一旦神志之主(「心」)出了問題,則全身各部分也亂了方寸,這對養生是一個大忌,是促人夭壽的。 所謂十二官,也就是人的臟腑器官。十二官,指的是六臟六腑(心、肝、肺、脾、腎謂之五臟,如再加上心包,就稱為六臟;小腸、大腸、胃、膽、膀胱和三焦謂之六腑)。這麼些臟腑器官,各有各的功能職責,但它們卻不能各自為政,而要互相密切配合,要有一個調節機制,這就是心。中醫認為,全身的器官,由心來主宰,心通過遍布全身的管線——經絡系統,內連臟腑,外絡肢節,連成一個整體。一身的主宰一心的功能,如果能正常運行,則臟腑之間協調運行,身體當然會健壯,人當然會長壽。 一個有積極進取心、高尚情操、崇高理想的人,必然有奮發圖強、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這種志向將使人產生無窮無盡的力量,去克服困難。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這就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史學家、漢代的司馬遷。 司馬遷是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縣)人。西漢太初元年(前104),漢王朝派往北方反擊匈奴侵擾的將領李陵兵敗被俘。當時漢武帝要把李陵全家抄斬,司馬遷從大局出發,奮力為李陵辯護,從而獲罪下獄,不僅如此,司馬遷還被處以重罪,受到腐刑,也即被割去外生殖器。一個堂堂男子漢,受此奇恥大辱,真是痛不欲生,心如刀絞,一度試圖自縊,以了結此生。但他想到自己身負纂修史書的大任,終於打消了尋短見的念頭,寫成了我國第一部以紀傳體寫成的史書《太史公書》,也就是《史記》,他也就成為我國古代影響最大的史學家。 司馬遷的偉大抱負是他修身養性、戰勝種種困難的主要動力和措施,如果沒有這樣的崇高目標,就不可能修身養性,最終完成他的偉業。儘管我們現在不清楚司馬遷何時去世,享壽多長,但從他的生動事迹中完全可以看到他那種忍辱求生的動力,完全是出自遠大的抱負,沒有這種抱負,他早就受不了這種奇恥大辱了。 。這一點有些讀者或許還有疑問。整天忙忙碌碌、疲於工作,能長壽嗎?符合養生要求嗎?我想答案應當是肯定的。這裡面是有其科學道理的。人的進取心理是在制定自己所要實現的目標時,其所進行的各種心理活動的總和。一個人如果有堅定的、虔誠的信念,通過神經活動,會刺激體內激素分泌適當,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有適量的分泌,使人心胸坦蕩,情緒高漲,免疫機能旺盛,抵抗力提高,這當然有利於健康養生。相反,心胸狹隘,患得患失,這種情緒對神經系統產生的是一種消極的影響。心理上的矛盾狀態會導致人體內皮質類固醇的分泌增加,造成精神心理及生理體力的緊張狀態、體力過度耗損,最後導致肌體的免疫力降低。科學已經證明,人體不少疾病,包括癌症、潰瘍病、高血壓病等等,都具有與此同樣的發病基礎。我國南北朝時期的學者、著名教育家顏之推所說的「行道以利世」、「修身以求進」,正符合這個道理。 現代的科學研究,也充分說明古人那種「志當高遠」才不免於墜入「下流」的思想完全正確,這裡只舉一個統計數字來說明。國外有人對患乳腺癌的病人,做手術後跟蹤檢查觀察,發現:57 個病人中,10 名患者思想樂觀,積極進取,並與疾病進行鬥爭,有7 個人在手術10 年後仍然活著;而5 名思想沮喪情緒抑制的病人,此時已有4 人死亡。這種現象,在我們新中國的歷史上,也不乏其例,這在報刊上已有不少事例介紹出來。 其實,即便所執著追求的目標,並不一定可取,但排除雜念,專心致志,去追求自認為是「崇高理想」的目標,對身體養生也並非無益。這比起那種消極悲觀、沉悶而無大志的人,從養生學的角度看,總是稍勝一籌的。例如: 佛教徒虔誠地修行,執著追求來生幸福,他們排除一切雜念,以求最後達到涅盤境界的結果,其中也存在一些合理的具體內容,否則,山林古剎里的和尚道士們,多是那樣健康長壽,就很難解釋了。事實上,在佛教教義中,也曾經提出這種修身養性的具體措施,作為追求的目標。南北朝時由印度來的高僧,後來成為我國佛教禪宗祖師的達摩就曾說過「廓然無聖」。又說「凈智妙明,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於世求」。這大意是說:不要把佛教說得那麼神秘,根本的功德是要內修身心,有所追求;心胸要坦蕩開闊,無有拘束,就能達到最高的境界。這一點也足以說明古人從修身養性,追求遠大抱負和理想,獲得長壽的一些道理。 在這裡我們有一個最精彩的例證,這就是唐代初期的醫藥學家孫思邈。 孫思邈生長在封建社會,他的哲學思想集道家、儒家和釋家之大成。他煉丹以求得到仙丹,獲得「長生」;他虔誠信佛;甚至連治病時所需要的小蟲,也要到市肆上買已經先死者??諸如此類。但這些哲學教義使他萌生「救人一命」的崇高理想。他認為人的生命極為寶貴,醫生如能救人一命,治好病人,則其價值重於千兩黃金。抱著這樣的目標,他窮搜博採,把歷代寶貴的醫療經驗和方劑,集成一帙,著成《備急千金要方》。這時候他已經70歲高齡。這部方書包羅了唐以前主要的醫學內容,人們譽之為古代醫學百科全書。當時統治者要禮聘他入朝為官,他皆堅辭不就,沒有去追逐榮華富貴,而是專心一意為人類健康造福。 《千金要方》著成之後,他並未就此罷休。他知道,這部書還未臻完善,還有些重要遺漏,也有錯誤。為此決定再修一部醫書作為補充。他以30 年的時間全力以赴,為此崇高的理想而奮鬥,終以一位百歲老人完成了這一目標,著成另一部書《千金翼方》。書名本身就道明他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抱負。 他在書中要求希望養生長壽的人,摒棄名利、喜怒、聲色、神慮精散,這樣就能「信順日躋,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大旨也!」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如何讓兩個錢包轉起來 左手穩健右手進取(第1頁)
※進取和執著有什麼區別
※有進取心的人的八字特徵
※平常心看諾獎 進取心看莫言
※平常心和進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