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 生、長、收、藏

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它就構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麼一個自然的規律,中醫認為,人的氣血運行狀態和五臟是直接相關的,春天的時候氣血從裡面向外走了,內里的氣血相對不足了,所以你感到春天的時候常常睡覺半夜就醒了,這就是因為肝陰不足了,中醫認為春氣與肝氣相通,就是把人的氣血從裡面向外調動的主要臟器是中醫說的肝,所以在中醫學上講春氣與肝氣相通。到夏天的時候,人的氣血都到外面來了,這時候外面非常充盈,這時候夏氣與心氣相通;秋天樹葉一落的時候,人的氣血從外面向裡面收的時候,這時候人類的五臟裡面最重要的臟器就是肺,肺氣與秋氣相通,肺氣有什麼作用呢,它有宣發與速降的作用,它就可以使得你的氣血順利的從外面向裡面走,這個過程跟肺氣直接相關;到冬天的時候,這個時令是什麼時令呢,就是氣血完全到裡面去了,這時候它是冬氣與腎氣相通,按照中醫學的觀點,春夏秋冬,肝、心、肺、腎,這四個臟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關。

春,木主令,氣溫而主升發。夏,火主令,氣熱而主長養。長夏,土主令,生化萬物。秋,金主令,氣燥而主收斂。冬,水主令,氣寒而主貯藏。

素問·五常政大論》:「五化宣平。」指生、長、化、收、藏五個生化階段。生,長,化,收,藏—春主生:春天應藉助大自然的生機,去激發人體的生機,鼓動生命的活力,從而進一步激發五臟,儘快從冬天的藏伏狀態中走出來,進入新一年的生命活動。春天重在養肝,因為肝主生機,肝應於春。夏主長:夏天天地的長勢,去促進人體的生長功能,重點在養心,通過調動心的氣血運行功能去加強人體的生長功能。養長包括夏天要長個子、長肉、長骨骼。長夏主化:通於脾,能促進全身氣機穩定,調節脾胃之氣的升降「長夏應脾而變化」,濕為長夏主氣,人體的脾臟與之相應,古人指出「長夏防濕」。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好傷人陽氣,尤其是脾陽長夏是健脾、養脾、治脾的重要時期。中醫學稱脾胃為「水谷之海」,有益氣化生營血之功。人體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營衛、氣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於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臟腑功能才能強盛;秋主收:秋天大自然的收勢,來幫助人體的五臟儘快進入收養狀態,讓人體從興奮、宣發的狀態逐漸轉向內收、平靜的狀態。冬主藏順應冬天天時的藏伏趨勢,調整人體的五臟,讓人體各臟經過一年的辛苦後,逐漸進入休整狀態,也就是相對的「冬眠」狀態。

推薦閱讀:

中醫:吃得對不對全寫你臉上了
中醫專長醫師每日一練
老中醫的五音療法——焦慮防治
一刻艾-對症下灸丨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艾灸療法
中醫特色刮痧排毒給養療法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