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期末複習資料及答案
第一單元《沉和浮》
1、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它們的( 輕重 )、( 體積大小 )沒有關係。
2、不同材料構成的物體,如果( 體積 )相同,( 重)的物體容易沉;如果( 重量 )相同,(體積小 )的物體容易沉。
3、物體的沉浮與自身的( 重量 )和( 體積 )都有關。
4、( 潛水艇 )應用了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5、我們把物體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叫做( 排開的水量)。
6、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 ),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生改變。
7、鋼鐵製造的船能夠浮在水面上,原因在於它( 排開的水量很大 )。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體積越( 大 )越容易浮,它的(裝載量)也隨之增大。
9、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大於 )重力時就上浮;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小於 )重力時就下沉;靜止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浮力( 等於 )重力。
10、( 上浮 )的物體和(下沉 )的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們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 測力計 )測出浮力的大小。
11、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體浸人水中的體積( 越大 ),受到的浮力( 越大 )。
12、( 一定濃度 )的液體才能改變物體的沉浮,這樣的液體有很多。
13、不同的液體產生的浮力大小( 不同 )。
14、比同體積的水( 重 )的物體,在水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水( 輕 )的物體,在水中上浮。
15、「沉浮子」能夠沉浮自如,它在瓶中的重量並沒改變,那麼改變的因素只能是( 體積 )。
16、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於物體排開水的( 重力 )。
17、有一種能夠比較液體輕重的儀器,叫做( 比重計 )。
實驗操作
1.我來設計一個實驗,驗證「沉入水中的物體也會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研究的問題:沉入水中的物體也會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嗎?
需要的器材:石塊、燒杯、彈簧測力計。
實驗的步驟:①取一塊石塊,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石塊在空氣中的重力。
②將石塊沉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用彈簧稱測出石塊在水中的重力。
實驗結果:石塊在水中的重力比在空氣中的小,實驗證明沉入水中的物體也會受到浮力作用。
2、有兩個外觀一樣的水杯,一杯是清水,一杯是濃鹽水,想出3種辦法把它們區分開來:
第一種方法:放入馬鈴薯,觀察基在液體中的沉浮。上浮的是濃鹽水,另一杯是清水。
第二種方法:各取相同體積的液體,放在天平上稱,質量大的是濃鹽水,質量小的是清水。
第三種方法:各取兩滴液體,滴在鐵片上加熱,液滴變干後,在鐵片上有白色物質的是濃鹽水,另一種是清水。
第二單元《熱》
1、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 )的性質設計的。
2、加穿衣服會使人體感覺到熱,但衣服不能給人體增加( 熱量 )。
3、水受熱時體積( 膨脹),受冷時體積( 縮小),我們把水的體積的這種變化叫做( 熱脹冷縮 )。
4、水在變熱的過程中,重量( 不變 ),體積( 增大 ),放入冷水中會發生( 上浮 )現象。
5、許多液體受熱以後體積會( 變大 ),受冷以後體積會(變小 )。
6.、水在
7、氣體受熱以後體積會( 變大 ),受冷以後體積會( 縮小 )。
8、大多數金屬會(熱脹冷縮 ),可是有兩種金屬就與眾不同,它們是(熱縮冷脹),這兩種金屬就是( 銻 )和(鉍 )。
9、常見的物體都是由( 微粒 )組成的,而微粒總在那裡不斷地(運動 )著。
10、物體的熱脹冷縮和( 微粒運動 )有關,當物體吸熱升溫以後,微粒運動(加快 )了,微粒之間的距離(增大 ),物體就( 膨脹 )了;當物體受冷時,微粒的運動(減慢 ),微粒之間的距離(縮小 ),物體就( 收縮 )了。
11、熱傳遞主要通過( 熱傳導 )、( 熱對流 )、( 熱輻射 )三種方式來實現的。
12、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叫做(熱傳導 )。
13、冬天,我們在外面曬太陽覺得暖和,這種熱主要是以( 熱輻射 )方式傳遞的。
14、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熱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冷水會逐漸( 變熱 );熱水會逐漸( 變冷 ),這兩個容器中的水溫度最終會( 一樣高 )。
15、熱總是從較(熱 )的一端傳向較( 冷 )的一端,或是從溫度( 高 )的物體傳遞到溫度(低 )的物體。
16、容易傳遞熱的叫做熱的(良導體 ),不容易傳遞熱的叫做熱的(不良導體 )。
17、像( 金屬 )這樣導熱性能( 好 )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
而像( 塑料、干木頭 )這樣導熱性能(差 )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
18、物體的材料不同,導熱性能也(不同 ),導熱性能好的物體,往往吸熱( 快 ),散熱也(快 )。
實驗操作
1、請設計一個可行的傳熱比賽的實驗。用的材料是:銅條、木條、塑料條和鋁條。
研究的問題:哪種材料傳熱快?
所用的材料:採取相同長度、粗細的銅條、木條、塑料條和鋁條,熱水,燒杯,
實驗的方法:1、將適量熱水倒進燒杯
2、在相同環境中再將四種材料浸入水中相同長度,相互不要接觸
3、隨時用手試一下露在外面的材料的溫度
2、我們怎樣能觀察到熱的傳遞方向
在一段鐵絲上每隔一定距離用蠟粘上一根火柴,將鐵絲固定在鐵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懸掛,用酒精燈給鐵絲的一端加熱。發現離酒精燈近的第一根火柴掉下來了,接著第二根、第三根、 第四根都掉下來了。由此推測熱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
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
1、「時間」有時是指(某一時刻),有時則表示一個(時間間隔)
2、藉助自然界有規律運動的事物或現象,我們可以( 估計 )時間。
3、鐘錶以(時、分、秒)計量時間,鐘面上的(秒針)每轉動(一格),表示時間流逝了(1秒鐘),秒針轉動(一圈)則表示時間流逝了(1分鐘)。
4、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對( 相同 )時間的主觀感受會不一樣,但時間是以(不變 )速度在延伸的。
5、在遠古時代,人類用天上的(太陽 )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 )自然而然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 )單位——( 天 )。
6、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 )、( 方向 )會慢慢地發生變化。( 日晷 )與( 圭表 )是根據( 日影長度 )製成的計時器。
7、古埃及人把天空劃分為( 36 )個星座,並利用(星座 )來計算時間。古埃及人把夜晚確定為( 12 )個小時,但夏夜實際上大約有( 8 )個小時。
8、我國古代把一天分為(12 )個時辰。1個時辰表示( 2 )個小時。
9、古代人們還曾經利用( 流水 )來計時,古代水鐘有(泄水型水鍾 )、(受水型水鍾 )等類型。
10、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以( 穩定的速度 )往下流,人類根據這一特點製作( 水鍾 )用來計時。
11、泄水型水鍾容器內的水面隨水的流出而( 下降 ),從而測出已經過去了多少時間。
12、受水型水鍾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圓筒,使得浮標會隨水量的增加而逐漸( 上升 ),從而顯示流逝的時間。
13、影響水鍾計時準確性的因素有( 盛水容器的形狀 )、(滴水的快慢 )、(水位的高低 )等。
14、雖然像(日晷)、(水鍾)以及(燃油鍾)、(沙漏)等一些簡易的時鐘,已經可以讓我們知道大概的時間,但是人們總希望有更精確的時鐘。(擺鐘)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時鐘的精確度。
15、不同的擺自由擺動時快慢是(不一樣的 )。
16、同一個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 相同的 )。根據單擺的( 等時性 ),人們製成了擺鐘,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
17、擺的擺動快慢與( 擺繩的長度 )有關。與( 擺錘的重量 )和(擺動的幅度 )無關。18、同一個擺,擺長越(長 ),擺動越( 慢 ),擺長越(短 ),擺動越( 快 )。
實驗操作
1.「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有關嗎」的研究計劃。
研究的問題: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有關嗎?
研究需要的材料:鐵架台、兩個重量不同的擺錘、兩根長度相同的繩子、秒錶、記錄表。
研究的步驟:①將兩個擺分別用兩根長度相同的繩子固定在鐵架台上;
②觀察並記下擺在1分鐘內的擺動次數。
實驗發現: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擺錘的重量,擺擺動的快慢是不變的。
我的結論: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
2.「擺的快慢與擺繩的長短有關嗎」的研究計劃。
研究的問題:擺的快慢與擺繩的長短有關嗎?
研究需要的材料:一個擺錘、三根長度不同的繩子、鐵架台、秒錶、記錄表。
研究的步驟:①分三次分別用三根繩子將擺固定在鐵架台上;
②觀察並記下擺在1分鐘內的擺動次數。
實驗發現: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擺繩的長短,擺擺動的快慢是不同的。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我的結論:擺的快慢與繩長有關,繩子越長,擺的速度越慢。
3.我能設計一個一分種計時器。
①將兩個塑料瓶分別剪開(一個取上半部,一個取下半部);②將瓶蓋上鑽一小孔;
③將兩個塑料瓶組裝起來,標上刻度。
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
1、晝夜現象與(地球和太陽的相對圓周運動 )有關。
2、( 地心說 )和( 日心說 )中有關地球及其運動的觀點都可以解釋晝夜交替現象。
3、擺具有( 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
4、( 傅科擺 )擺動後,地面的刻度盤會與擺的擺動方向發生偏移,這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 )。
5、( 傅科擺 )是歷史上證明地球自轉的關鍵性證據。
6、天體的東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轉 )而發生的現象。
7、地球自轉的方向與天體的東升西落( 相反 ),即( 自西向東 )或( 逆時針 )。
8、(地球的自轉方向)決定了不同地區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 東邊早 )西邊晚。
9、不同地區所處的(經度差 )決定了地區之間的(時差 )。
10、人們以( 地球經線 )為標準,將地球分為(24 )個時區。將通過( 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的經線,定為( 0度經線 )。從0度經線向東180度屬東經,向西180度屬西經。經線每隔(15 )度為一個( 時區 ),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就相差( 1 )小時。
11、天空中星星圍繞( 北極星 )順時針旋轉,北極星相對「不動」,是( 地球自轉 )產生的現象。
12、從北極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測出地軸是( 傾斜的 )。
13、公轉就是地球圍繞著( 太陽 )轉動;公轉的方向是( 自西向東 );公轉一周是( 一年 )。
14、(恆星周年視差 )證明地球確實在圍繞太陽公轉。其他的證據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15、在圍繞某一物體公轉時,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會觀察到遠近不同的物體存在( 視覺位置差異 )。
16、四季的形成與(地球公轉 )、( 地軸傾斜 )有關。
17、極晝和極夜現象與(地球自轉 )、( 地球公轉 )和(地軸傾斜 )有關。
18、地軸傾斜角度的(大小 )可以影響極晝極夜發生的地區範圍。
19、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周期為(24小時),地球圍繞(地軸)自轉,地軸是(傾斜)的。
20、與地球自轉相關聯的現象有:( 晝夜現象 ),( 不同地區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 ),看上去( 北極星不動 )等。
21、( 恆星周年視差 )是歷史上證明地球公轉的關鍵性證據。公轉過程中,地軸傾斜方向保持不變,因此形成了(四季 )和( 極晝極夜現象 )。
地球的運動 |
||
運動形式 |
自轉 |
公轉 |
對兩種運動形式 的描述 |
方式:繞地軸轉動 方向:自西向東(逆時針) 周期:自轉1周24小時(一天)。 特點:地軸是傾斜的 |
方式:繞太陽轉動 方向:自西向東(逆時針) 周期:公轉1周1年(365天)。 特點:地軸傾斜的方向、角度不變。 |
判斷地球運動 的依據 |
1、衛星、飛船上的觀測。 2、天體的東升西落。 3、傅科擺。 |
1、衛星、飛船上的觀測。 2、恆星的周年視差。 3、星座季節交替。 |
地球運動產生的 自然現象 |
晝夜交替現象 |
1、四季的形成。 2、極晝、極夜 |
推薦閱讀:
※中國98%的富豪,發家致富靠什麼?答案你絕對想不到
※一張圖教你清晨三件事和八答案
※已經有老婆了,又遇到更喜歡的怎麼辦?終於有答案了!
※答案02
※一年級奧數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