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直擊|109期現場精彩互動先睹為快《「一帶一路」2.0:開創新型全球化》

編saying

昨天(4月8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做客第109期文匯講堂,主講《一帶一路2.0:開創新型全球化》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上海美國學會會長黃仁偉任對話嘉賓,此外,講堂還特邀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名譽所長、資深中東專家朱威烈教授專題發言,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執行秘書長、人大重陽研究院研究員、央視評論員韓樺任評獎嘉賓。

「一帶一路」和美國有怎樣的關係? 「一帶一路」如何應對「非線性進化」中世界的不確定性?「一帶一路」實踐中會激發中國哪些前瞻性思維?王義桅從在沿線各國調研和演講中受到的質疑出發,提出了超越於歷史和西方中心論的「一帶一路2.0」設想,其大膽的理論建構、思考維度等得到黃仁偉、朱威烈兩位前輩的大力首肯,嘉賓們就當前實施過程中遭遇的地緣政治挑戰等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王義桅回答了現場聽友提問外,還在講堂結束後於微信互動群繼續解答了5個提問。

今奉上現場互動及對話精要,以供聽眾先睹為快,主講將在周一的演講精華版中與大家見面。

嘉賓對話

王義桅與黃仁偉在對話環節中,就「『一帶一路1.0』的應用力向2.0版的創新力、思想力轉型」進行深入交流

黃仁偉:今天學到很多,整個演講確實很有新意。從概念到思維方式、到引證材料都是新的。「一帶一路」2.0版沒有人提出過:官方沒有,國內學術界也沒有,外國學者更沒有。所以,你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新創新者。如果沒有長時間的研究、關注、傳播,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這是今天首要的收穫。

2.0版可克服原先的某些風險

收穫更大的是,你把「一帶一路」的時間、空間維度,「一帶一路」未來發展可能的新趨勢做了展開,給我們找到了一些超越某些陷阱的可能性,而當初設計倡議方案時,並未預想到這麼多陷阱。我參與了「一帶一路」最初的設計。2008年發生金融危機初期,我們就開始琢磨;後來美國提出「亞洲再平衡」戰略,我們進一步思考;接著中國產業結構調整提出要「去產能」過程中,我們又進一步優化,就這麼一步一步成形。但推進的三年多中,發現了許多陷阱和風險,王義桅的2.0版本,找到一些跳出陷阱避免風險的思路。這很了不起,而國家在對外推進中,已經有部分和2.0版相近的調整。

比如,剛結束的習主席和特朗普談話中,重要內容之一就是中美共同參與「一帶一路」,而中國也參與美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王義桅設想了「全球基礎設施網路聯盟」,就是中美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實行的戰略結合,這個設想一旦成立,世界將大變樣,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等概念全部要重新設計。

新型全球化代替朝貢體系

第三,通過2.0版發現一些新的理念和思維方式。「一帶一路」主要來自於古絲綢之路的歷史,陸上是張騫出使西域,海上是鄭和下西洋,就是要把歐亞大陸連接,研究中國的中西交通史就是了解張騫以後的陸上路和鄭和的海上路。但這個思維肯定不能解釋當前「一帶一路」倡議,會有局限甚至會產生很多矛盾。

古絲綢之路提出時,我們看世界,認為中國是天朝,各國要向中國朝貢,但朝貢體系恰恰是今天西方製造「中國威脅論」的核心,按此邏輯推下去,不僅周邊國家不能接受你,域外國家反倒有文章可做了。所以,雖然這個概念來自歷史,但是必須超越歷史,否則風險就會無限擴大。

現在2.0版是什麼思維?全球網路、新型全球化、中美合作,是強調人類整體文明的復興,不是以朝貢體系為核心的理念,用這種語言和思路向世界說明「一帶一路」,各國可以接受。王義桅今天對這個宏大命題的再創新,其價值已經體現。

如何對接各類區域組織?

黃仁偉強調了和區域組織對接的重要性

我提一點自己的看法或者希望你深入的地方。

「一帶一路」確實需要進一步的前瞻思維,但是實踐問題迫切需要解決。其一是如何對接各種區域組織?區域組織很多,亞投行、金磚銀行、上海合作組織、東盟10+1、東盟10+3、APEC、RCEP等等, 「一帶一路」是否思考過把這些機制統籌起來? 比如上合組織擴容後,已涵蓋了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等國,有的是准成員,有的是觀察員,早晚都會成為「一帶一路」的一部分的。

這個問題涉及到美國在亞太的戰略,我們在海上的絲綢之路連接整個南海到印度洋這條航線,它是中美海上通道的主要爭奪點,如果中美在印度洋、太平洋兩洋的秩序中找到結合點,這個區域就太平了。

如何面對日本和俄羅斯、印度

還有比較尖銳的實際問題。如果美國和我們合作「一帶一路」了,日本會怎樣?日本是亞洲基礎設施網路最早的提出者,為此建立了亞洲開發銀行(ADB),行長是日本人,總部在馬尼拉,從1990年代初提出至今尚無具體成果。但是中國一啟動就把亞洲開發銀行的亞洲基礎設施網路這套計劃全部承接下來了。日本心裡很酸,怎麼把它引到「一帶一路」上?反之,它到處挖牆腳,這又是一個大問題。

第三,印度和俄羅斯,這些被「一帶一路」倡議涉及到其領地的國家怎麼辦?「一帶一路」進入南亞,穿過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尼泊爾,通到緬甸,印度覺得中國在對其周邊實行「C型」包圍圈。俄羅斯也有它的戰略防範,「一帶一路」深入中亞,從哈薩克到烏克蘭、白俄羅斯,再到東歐-匈牙利-塞爾維亞這條線,俄羅斯會怎麼想?獨聯體是我的管轄地,你在此修這修那,哪一天還會把我的寬軌都取代為窄軌呢。他內心能願意嗎?所以,2.0版有很多好的創新理念和設想,超出了大部分「一帶一路」研究目前的思維方式,但是現實的問題怎麼解決?

王義桅:「一帶一路」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能否用2.0來化解?2.0雖然還需要成熟,但是必須有前瞻思維。今年5月份的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重要的主題就是要把原來的共識變成行動,把雙邊變成多邊,把原來的倡議變成一種機制化的安排。怎麼去化解這些疑慮、阻力或者問題?我只是提了一個抽象的想法,具體怎麼落實,需要加強各方面的綜合研究。今天只是大膽開題還沒有破題,更沒有答案。

從共同考古、建博物館做起

具體而言,我沒有去過日本,對它的了解是通過韓國,我在韓國教了一年書。我覺得可能美國參與了亞投行和「一帶一路」,日本也有可能。研究日本,也許還要增加中日關係以外的角度。日本在亞洲各國搞基礎設施建設時,贏得了不少民心,值得我們在推進「一帶一路」時學習、借鑒。研究歐洲也一樣,一定是從人類文明角度來研究歐洲,而不是從中國研究歐洲,否則一定是出現中國化的歐洲、想像化的歐洲,並不能領悟歐洲優秀的文化。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來後,研究美國、日本,大家應該有一種主體性,有一種人類擔當性,不是簡單從先進落後,或零和思維。

朝貢體系,確實經常被提到,越是以前朝貢體系的國家,和我們的感情越複雜。你到越南博物館、韓國博物館看,歷史被污名化為「中國欺負或入侵他們」。中國和哈薩克是鄰國,但他們有一句話:中哈的心理距離要比歐哈的心理距離遠得多。原來我不理解,後來參觀他們的博物館,都是歐洲人設計的,裡面有「漢武帝是侵略者」這樣的歷史曲解。所以,建設「一帶一路」,要從基礎設施抓起,從共同考古、博物館建設做起,我們要把西方中心論那套情結撥轉反正。

中美是不是回到中美共治?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還真是中美之間打通不同體系、不同文明,不同思維方式的一個抓手。剛才講了韓國人講的「鴛鴦蝴蝶夢」,把歐亞大陸合在一起,這個思維有些領先,如果能夠實現,既包括美國又包括歐亞大陸。現在很多人對「一帶一路」有研究,還是從歐亞大陸這個角度來看說歐亞大陸整合在一起,美國成為孤島,還是「把美國比過去」的心態,而不是為人類擔當或者包容的方式思考問題的。中美關係涉及到兩種文明、兩種體系、兩種秩序,尤其涉及到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陣營的關係,而不僅僅涉及到兩國之間的關係,「一帶一路」當然要處理好這個問題。我會進一步向黃老師學習。

三個「一帶一路」早期樣板

黃仁偉:實際上,大國腦子裡充滿地緣政治的思維方式。地緣政治已經幾百年了,現在中國「一帶一路」才幾年,所以這幾年的時間要把幾百年的思維糾正過來不太容易。這兩天特朗普就變了,我就琢磨哪些東西促使他轉彎?其實很重要的就是基礎設施。美國已經是基礎設施落後的國家,它的鐵路平均速度時速50公里,從華盛頓到紐約,時速100公里算快的。美國最羨慕的可能就是中國的高鐵了。

中國高鐵在建莫斯科-喀山線,此地是世界上最平坦之地,高鐵有400公里時速,2000公里的長度,建成後是世界上最快的高鐵。

我們在印尼建高鐵,速度不太快,200多公里,日本人和我們競爭了很久。日本認為這麼大工程,需要主權國家的政府擔保,萬一鐵路破產,政府可要還我錢。中國有魄力,不需要政府擔保,因此拿下了這個項目,當然還有造價比日本實惠這一條。我們為什麼敢這樣做?因為我們對高鐵有充分的信心,東南亞4億人口,印尼2億,1.5億在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蘇島0.5億,爪哇島就1億人口,在爪哇島修一條東西連通的高鐵會不賺錢嗎?一旦開通,整個爪哇島經濟會繁榮繼而帶動東南亞,這就是中國「一帶一路」早期收穫的樣本。

莫斯科到喀山,中巴走廊是早期收穫的另兩個樣本。但是1.0版確實存在諸多此前未曾考慮到的風險和問題。目前的極地、太空、深海固然很好,但並不能立即解決在中東、中亞實際通道當中的問題。還是要解決這些非常實際的問題。

「一帶一路」到2050年推進的三個階段

回到美國,特朗普非常現實,認為這麼大一個中國,所有亞洲國家都是最主要的貿易夥伴,想用TPP把中國排除在亞洲之外,簡直是做夢。所以,特朗普要糾錯,要加入亞投行。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他認為美國利益是第一的,海外利益是次要的,他要跟中國搞好關係,讓中國幫它解決美國本土的問題,這是思維改變的初衷。而世界上這麼多問題,美國承擔不過來,但美國完全撤出,世界就可能沒有秩序了,最好的辦法就是中美合手一起來管,這次中美元首會見,特朗普說為未來50年的世界鋪平道路。未來50年,如果中美共治就是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一帶一路」如果把美國基礎設施網路加進來,就是一個世界基礎設施的全面構建。

這種基礎設施,不要說非洲想要,南美洲也想要,要修亞馬遜河的大鐵路,從秘魯到巴西打通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整個南美鐵路,還要修尼加拉瓜大運河,這都是西半球的「一帶一路」。這個「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何時建成呢?2050年。這是我們一個長遠計劃,第一個階段到2020年,上述三個項目是早期收穫的樣板。第二是2020-2030年,在一些重要的國家地區開始打通。2030-2050年,要在全球打通,這是中國夢和世界夢的結合,某種意義上也是世界大一統開始,這個意義絕對不低於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也不低於隋煬帝的大運河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在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有人提出把全球連接起來的計劃,這是中國人提出的,也是中國人帶頭乾的,也是能夠做成的。

這是我對王義桅的2.0設想做的一點點補充。

龍理論解釋「一帶一路」

王義桅指出在空間維度,「一帶一路」2.0延伸至歐亞大舞台,智聯全球,實現信息、深海、太空、極地等領域的互通

王義桅:的確,和歐洲人溝通,他們想到的就是地緣政治的威脅論。本來我們是好意,覺得世界分了,要合起來,但他們總擔心會有人要主導。

歐洲人總問能不能用一個理論來解釋「一帶一路」,我突然想到中國的標誌龍。龍不是真實的動物,它聚合了九種動物:蛇、蜥蜴,麒麟、魚等,而「一帶一路」是一個大理論,可否和歐洲人講「一帶一路」就是龍理論?他們說有一點道理,如何讓他們信服呢,這也是我的一個困惑。單一理論很難解釋「一帶一路」。

破解「地緣政治」思維,任重道遠

具體到俄羅斯,據俄羅斯專家馮紹雷介紹,中國和俄羅斯經過了九輪談判和溝通,最後才有了索契冬奧會上,普京總統宣布,歡迎中國的「一帶一路」,它可以和俄羅斯的「歐亞經濟聯盟」規劃對接,但過程的確比較艱難,比如你提到的寬軌和窄軌的問題。

印度,是現在少有的沒有公開支持甚至某種意義上反對「一帶一路」的國家,連美國都沒有公開反對。印度對中國,目前最起碼有三大疑慮,第一是心理上的,印度人認為它的歷史比中國優越或者更長遠,中國在周邊的一舉一動都是針對它的;第二就是1962年的戰爭記憶。第三,印度的佛教文化人認為有來世,不必只爭朝夕。最大的矛盾,當然還是近鄰巴基斯坦的強大讓印度心有不爽。在時常對中巴鐵路有恐怖襲擊的當地塔利班組織資金支持中,就有印度。印度這個態度也影響了尼泊爾對「一帶一路」的加入,尼泊爾公務員的工資,有三分之二來自印度。美國駐尼泊爾的大使館,有600多名員工個,加上當地工人上千了。如此大規模是因為它是南亞區域合作組織的秘書處所在地,其實就是在南亞次大陸上的和平演變或者運籌中心。所以在當前這種地緣政治思維下,「一帶一路」建設真的任重而道遠。

(整編 李念)

專題發言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名譽所長、教授朱威烈

「一帶一路」:上接人類命運共同體,下接國內百姓青年學子

王義桅教授是上海培養的優秀的青年學者,他的本科是理工科,研博是社會科學,這個知識結構我一直很欣賞。國際關係和國際問題研究,特別是問題研究涉及到方方面面,非常廣泛,不能僅僅限於西方理論、西方的國際關係史,王義桅正是得益於這樣的知識結構,才形成了他獨特的研究視角和思考。其次,王義桅經歷當中有一種中國式的「旋轉門」,他在高校工作了十餘年,但也有去歐盟代表處工作三年的經歷,這對他從單純理論研究轉向經世致用的轉變影響非常大。現在國際問題研究成為顯學,不少人很嚮往,國家確實也非常需要,但關鍵要看學者能不能適應這樣的國家需要和形勢發展?王義桅是跟上了,他既有理論研究又有實踐。那本《海殤》我就很欣賞,因為那是從歐洲文明的本身來解讀歐洲的,這得益於他從理論到實踐的深厚積累。

最近幾年,王義桅一直在從事「一帶一路」研究,成果很豐碩。今天講的2.0版,應充分給予肯定,他已經在國外講了很多場了,說具有國際水平決不為過。

勿忘讓國內民眾滿意

我要指出的是,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過程中,還要重視讓中國的老百姓滿意,「一帶一路」為中國民眾,尤其是青年帶來什麼?我們的學者能否有個國內版的講演,適合於普通人或者青年學子?這項工作,不僅希望王義桅這樣的學者要做,主管部門、實施部門也要予以關注。

必須上接「人類命運共同體」

王義桅講的2.0版,是在談1.0版的基本概念、理論重要性、現實意義、還有五通等基本層面上的提升和發展,側重從政策溝通到民心相通的深入推進過程當中,會碰到什麼問題?如何解決它?這一版很有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我想指出的是,「一帶一路」上面對接的一定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頂層設計。命運共同體的內涵,今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日內瓦聯合國總部演講當中已經講清楚,包括五個層面: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經濟合作、文明對話、生態建設。希望義桅教授在今後進一步作講演、聽取意見和不斷完善講稿過程中,能夠更重視對接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一個偉大的目標。

我也很同意王義桅教授所講的,不用西方的國際關係理論來解讀「一帶一路」,這是完全正確的。因為我們知道,當前中國進行的實現中國夢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偉大實踐。偉大實踐將形成偉大理論,我們應有自己的理論。儘管王義桅的2.0版還有待成熟,但從概念的確定到內涵,包括空間、時間,自身目標、路徑、規則等,都已在他的考慮之中。我相信他一定會越講越好,會更加接地氣,更加對接世界當今發展的潮流。

充分調研要及時補上

1.0版推進過程當中出現了很多曲折,主要是調研跟不上。比如,有的港口項目我們推進了,但所在國政權變化,反對黨上來,便被停滯了一年。駐外使館不得不與對方有關部門作多達數千次的溝通,才得以恢復,既費力也費時。因此,深入調研是非常必要的,如不對政黨輪替等因素作準確預判,很可能會掉入陷阱。

現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全球化的方向究竟錯了沒有?習近平主席已經講了,主流方向肯定是正確的,但是要加強協調,完善治理,要讓經濟全球化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這些目標很清楚,這裡也希望在王義桅今後論述講演中能反映出來。

評獎點評

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執行秘書長、人大重陽研究院研究員韓樺

民心相通例子:

消滅小兒麻痹症,全世界受益

註:絲綢之路城市聯盟是由中國和國際知名人士在2014年發起的力倡民心相通的公共外交平台,名譽主席中有講堂嘉賓李肇星、趙啟正,已經舉辦了2015絲綢之路城市合作論壇、2016年思路方舟智庫啟動儀式等。

我覺得今天早晨從北京趕到上海,晚上再從上海飛回北京,來回2000公里,非常值。我聽到了一場具有國際水平的演講,尤其是國際水平的對話和朱教授畫龍點睛的評論。也聽到了聽眾具有很高水準的提問。文匯講堂的含金量可見一斑。

剛剛朱老師建議得非常有道理,「一帶一路」倡議的宣講,有沒有面對青年人的版本?中國人的版本?我在這裡分享一個民心相通的小例子。

絲綢之路城市聯盟正在和蓋茨基金會合作,共同推動「一帶一路」的婦幼保健、扶貧和衛生健康事業。現在中國所有適齡小朋友,都要靠吃糖丸來預防小兒麻痹症。中國其實早就消除了這個病症,但是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奈及利亞,還有二十幾例小兒麻痹症,只要這個病例還在世界上存在,中國小朋友就必須吃糖丸,這是一個巨大的公共衛生投入。蓋茨基金會的中國代表說,她們想去巴基斯坦,幫助消除這個病症,願意投入資金和醫療技術,但是巴基斯坦並不積極,他們不想讓美國基金會幫助本國。怎麼辦呢?今年5月份即將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峰會上,有一個民心相通論壇,基金會已經提出,希望和中國合作,一起消除全世界的瘧疾和小兒麻痹症,希望中國能引領這個項目。如果這個項目成功了,對這三個疾病存在的國家來說,是好事;對中國的無數孩子來說,從此再也不用吃糖丸了;對中國政府來說,減少的費用可以用於民生。

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很「鐵」,有民心相通的基礎,一起來實踐項目,最後受益的是兩國乃至多國人民。這是「一帶一路」五通中的「民心相通」的一個案例,而且是各參與方一起努力,最後來造福於人類命運共同體。

(整編 李念)

現場互動

控制全球熱錢流動,中國開出「一帶一路」藥方

工程師李鵬:「一帶一路」從基礎設施到經濟合作,各個方面都在合作,是個大熱潮。而從國家政治,世界政治來看,英國脫歐、特朗普上台,再到今年接下來的一些國家的總統選舉都有一種反全球化的趨勢。怎樣解決或者應對「一帶一路」與反全球化的矛盾?

黃仁偉:全球的熱錢流動是全球化當中的大毛病,「一帶一路」就是治療它的一個藥方。熱錢流動至少是50萬億以上的規模,這個錢流到哪裡,哪裡就是泡沫,從哪裡出來,哪裡經濟就塌方。管住全球的熱錢流動,才可以解決全球化當中的各種問題,因為熱錢流動是全球化最負面的效果,出現了少數人在全球化中獲得極大利益,多數人受損的現象。

「一帶一路」要治這個病,要把全球的資本向基礎設施、帶動實體經濟的方向流動,把熱錢變成冷錢,或者把虛錢變成實錢,把盲目流動的投資,變成有目標、有結果的投資,這就是中國對全球治理開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藥方。中國現在建設亞投行,大概需要一千億。這是一個藥引子或者酵母,會帶動一萬億甚至幾萬億,幾十萬億的資金向這個方向流動。只有進入看得見的實體項目,這個資金才會長期給你回報。

對於基礎設施,全世界需要幾十萬億的投資,這個資金需求,恰恰是全球熱錢流動的數量。這兩個數量如果對稱起來,全球化中最負面的力量至少可以得到控制。全球化是一個長期過程,解決這些問題也是長期的,不能說有了「一帶一路」,熱錢就沒有了,但至少有了這麼一條思路。

除了「鐵公機」,「一帶一路」還有軟基礎設施

上海理工大學教師王丹:當今的全球化狀態似乎不太適應發展趨勢,那我們現在提出新型全球化,是不是有自己的底氣?是不是以基礎設施或者經濟貿易為導向?

王義桅:西方所謂的反全球化是有選擇性的反對,比如互聯網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等並不反對。全球化有雙重動力,除了西方國家,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也有動力,比如儘管中國經濟規模不如美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大超過美國。全球化已經找到新的動力,並且更加均衡地發展。我們對西方的反全球化輿論過於在乎,還是有西方衝擊論的情節在裡面。

今天講的基礎設施一個是傳統含義,鐵路、公路、橋樑要升級換代,補短板。還有一種基礎設施叫軟基礎設施,比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政策要溝通、服務貿易等等,而這些在WTO裡面還是有太多規定,我們要開創一些新的全球服務貿易,投資規則的談判。其實,「一帶一路」涉及的內容非常豐富,就算講基礎設施也是多元的,不要用原來「鐵路、公路、機場」的觀念理解「一帶一路」。

中東歐可以成為中國投向西歐心臟地帶的橋樑

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學生賽米娜:為什麼說「16+1(即中國和中東歐16國)」合作機制是「一帶一路」的樣板房,還有哪些中國推動的區域合作可以作為「一帶一路」的樣板房?

王義桅:首先,「一帶一路」那麼多區域裡面,中東歐和東南亞是比較積極也容易出成果的。中國有六千萬華人華僑在海外,四分之三在東南亞。中東歐過去是盯著美國和歐洲的,現在美國重返亞太了,歐盟危機重重、自顧不暇,歐洲各國紛紛往東看,有的看俄羅斯,但俄羅斯帶來的經濟幫助不算太多,再往遠東看就是中國,包括阿拉伯都對中國非常期待。另外,中東歐國家裡,10個是歐盟成員國,大部分是發達國家;5個是想加入歐盟的,他們試圖向中國展示自己在歐洲的地位,試圖增加他們在歐洲乃至於世界事務當中的話語權。

《習近平論治國理政》捷克文版發布前一個星期,我隨國新辦組織去那裡的眾議院講「一帶一路」。捷克眾議長積極地歡迎說,「在東歐有個千年夢想叫『三河通三海』,就是歐洲的三大河流通波羅的海、亞得里亞海和黑海,如今中國來了,『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幫助內陸地區尋找海洋,激活了這個一千年都沒有實現夢想。」保加利亞是歐洲最窮的國家,他們最好中國去投資;塞爾維亞,因為經濟條件還不夠,中國過去之後很多產能直接過去;波蘭,靠近德國的地方非常發達,靠近烏克蘭的地區非常落後,「一帶一路」可以通過各種互聯互通,消除地區之間、國家之內的發展差距。

因此,中東歐可以成為中國投向西歐心臟地帶的一個橋樑。波蘭、捷克是一個門戶,還可以把歐洲、俄羅斯的距離拉得更近一些。我們有一些機制在「一帶一路」提出之前就存在,比如中國-中東歐合作(16+1),在「一帶一路」之後又激活了,這就是為什麼成功的原因。

人文交融中,需要復興各種文明

靜安區教師沈世皓:「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還是以基礎設施為主,從1.0到2.0版本,有沒有一些其他的像法律、文化、教育,方面互聯互通的方案或者計劃?

王義桅:「五通」當中談到民心相通,我認為修訂教材就是民心相通的辦法之一。比如英國劍橋大學就把世界史都修了一遍。我們搞「一帶一路」大歷史工程,就要把「一帶一路」的歷史重新挖掘。我去柬埔寨調研,日本人幫助建了大屠殺紀念館,但旁邊有廣島被原子彈轟炸的歷史陳列,因此,柬埔寨人看完之後對日本人很同情。所以誰修的紀念館一定會把它的價值、理念和政治影響滲透進去。現在很多國家沒有能力修博物館,編教材,沒有能力搞考古,今天的「一帶一路」,不僅要把自己的考古考好,把自己的博物館建好,更要到世界各地幫助修建他們的博物館,那就必須懂他們的語言和歷史。我們的作家不能只在上海寫東西,要到「一帶一路」的沿線去譜寫動人的故事。這對我們的知識界、新聞媒體是全面的挑戰,我們知識儲備實在太有限了,民心相通裡面還有很多內容可以做。

以前談起絲綢之路都說是相互交流,現在更多講的是交融,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還要創新,共同開創人類新文明。別看有些國家經濟落後,但有很多智慧是超越我們的。要在全球治理或者全球化過程當中順流而上,不能完全靠技術和制度,而應該更多依靠來自各種文明的共同復興。

極右翼反歐洲一體化有特定因素,和「一帶一路」無關

上海市委黨校研究生張偉:極右翼的勢力對歐洲政壇有影響,是否也會對「一帶一路」造成一定影響?

王義桅:極右翼在歐洲有特殊性,他們反全球化,但更多是反歐洲一體化。比如勒龐認為自從德國、法國放棄本國貨幣使用了歐元,表面上是為了解決德國融入歐洲的問題,其實使用歐元是出於政治考慮,並非經濟條件達到了。而客觀上歐元在德國被低估了16%,在法國被高估了5%,21%的差距讓整個歐元區變成德國製造的「殖民地」,德國製造業把法國、義大利的製造業摧毀掉了。很多極右翼想反歐元,因為法國經濟就是使用歐元之後造成了這樣的局面。當然還有其他問題,比如,法國青年失業率非常高,有30%,西班牙40%,很多社會不穩定的問題導火索就是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所以勒龐有很大的市場,解決問題的根基還是在於經濟競爭力,退出歐元、退出全球化可能解決不了問題,通過否定過去而達到號召選民的目的,這是政客常用的手段,和「一帶一路」沒有關係。

還有匈塞鐵路的問題,匈牙利是歐盟成員國,跟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引進中國資金建鐵路,但是歐盟說,「你作為歐盟成員國,開放中國市場要向所有歐洲市場乃至全球公開競標。」歐盟人的思維習慣和中國人不一樣,所以就會導致習俗衝突、規範衝突、法律衝突等。他們認為西門子這樣的德國大公司也應該參與到中塞鐵路建設等等,他們不是反對修鐵路本身,修鐵路對歐洲也有好處,「16+1合作」也是一個很好的策略,但是10個成員國畢竟是歐盟成員國,除了符合本國法律還要符合歐盟法律。

國家結構的變化,會產生一些黑天鵝式人物

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系學生彭艷東:現在是信息化和新興工業化的時代,在這樣的環境下,領導人自身的性格和成長環境對國際趨勢會有怎麼樣的影響?

黃仁偉:你問到了一個「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的問題。我認為特朗普現象,勒龐現象或者新的黑天鵝人物的產生,都是因為這個國家的結構發生了變化。如果沒有大量的美國中產階級的不滿,特朗普就不會得到這麼多選票。特朗普抓住了美國中產階級情緒變化這個轉機,並作為他的競選口號,比如不許墨西哥人、穆斯林進入美國。

其實核心還是一個結構問題,在過去10年里墨西哥人在美國人口比例由9%上升到19%,原因之一墨美邊境不設防,這是非法移民;根據北美自由貿易區允許勞動力流動的協定,只要有合法手續都可以過去。合法、非法再加上墨西哥人生育率高,就導致了現在的人口比例。這個發展態勢讓美國受不了,所以修牆的口號喊出來,大家都支持他。可真造的時候就遇到障礙了,首先造這個牆要巨大的預算;第二,改規則也不是美國可以改的,要美墨加三家共同改;第三,美國還要兩黨簽字,所以特朗普喊的口號做不到。

極右翼是發達國家中的普遍現象,這個普遍現象確實是全球化過程當中利益受損者的集中表現,但是在世界範圍內他們還是少數,所以,這股潮流要在世界範圍內把全球化趨勢扭轉暫時還是做不到。所以特朗普、勒龐是不是英雄,最後走哪個潮流,不由得他們說了算。

(整編: 袁琭璐、袁聖艷、李念)

精彩瞬間

王義桅在主講中指出:「一帶一路」2.0讓全球化無死角,是提升中國在全球治理中制度性話語權的一個重要機遇

現場聽眾踴躍提問,場面十分火爆

本期提問獎品由世紀出版集團提供的王義桅親筆簽名的2013年出版的《海殤:歐洲文明啟示錄》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朱鴻召(中)被 「一帶一路2.0」 階段的的最新設想所吸引

開場前王義桅細讀講堂小報

提問獲獎聽眾與嘉賓合影

相關鏈接:

講堂專訪|第109期主講嘉賓 王義桅2.0版:講好「一帶一路」故事

講堂報名|第109期:王義桅/黃仁偉《一帶一路2.0:開創新型全球化》

現場拍攝|周文強,袁婧

微信編輯|袁聖艷

wenhuijiangtang


推薦閱讀:

滬交通整治借力科技 非現場執法全覆蓋
盧思思千萬婚禮嫁豪門 現場與新郎熱吻
震撼!女人現場剖腹產全過程
現場版————————————歌(複製——粘貼)
浙江KTV小姐培訓震撼現場,哥頂不住了!

TAG:創新 | 全球化 | 現場 | 互動 | 一帶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