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學生的幸福指數:教育缺失30

幸福是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一種主觀感受。所謂幸福指數,就是衡量民眾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隨著經濟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生活的幸福情況,於是有了每年的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評選,不少地方政府也開始將幸福指數作為衡量政績的指標之一。幸福指數一詞也成為時下的熱門辭彙。

近日,有一份調查顯示,中國學生的幸福指數堪比世界最低。隨著教學設備的不斷優化,教學手段的高科技化,學生的幸福指數應該是隨之上升的。但事實卻相反,隨著新的教學大樓的不斷矗立,中國學生的幸福指數卻在不斷下降。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使學生獲得幸福。」目前中國學生的幸福狀況基本與教育家這句話背道而馳。有調查顯示,我國小學生的書包重量平均3.5公斤,初中生書包平均重5.5公斤。課業壓力大,學習積極性不高,父母管教嚴格,個人性格逐漸內向,自信不斷降低等原因是中國學生幸福感偏低的主要表現。

不僅學生,一線教師的幸福感指數也普遍不高,有85.3%的人認為教師是一個辛苦的職業。不少一線教師寧願放棄教書育人的工作,轉去做商人,做作家,也不願再涉足教育行業。

家長難道就幸福嗎?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少家長也表示教育孩子也感到十分的難做。而且,家長生怕自己的決定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做給孩子做選擇時也擔驚受怕,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幸福指數普遍偏低。

在全民都在關心幸福指數的時刻,誰來關注中國教育的幸福指數?

中國教育的三大主體——學生、教師、家長對於教育的幸福指數普遍偏低,這種教育方式真的可以為社會培養出所需要的人才嗎?中國教育一直延續這個路線發展下去,將會帶來多麼可怕的後果。學生為了應付而學習,教師為了工資而教書,這是我們所不願見到的。

正是因為貧窮,不少如今成功的學者有幸躲過了扼殺個性的傳統教育。正是因為叛逆,不少如今取得成就的作家有幸躲過了扼殺特長的傳統教育。正是因為偏激,不少如今幸福的普通人躲過了扼殺夢想的傳統教育……

中國學生的幸福指數偏低(外因篇)

案例:

1、摘自廣東省高考的0分作文

「從早上很早就要回到學校了,有多早?7點。作為一個老師,你竟然還很無恥的告訴我們,人家哪間哪間學校,6點多就全部回到教室看書了。……但是,我要睡覺啊。我晚上12點才睡,早上6點多起床。早上7點回到學校,一直到晚上10點多才放學。我肯定不夠睡。」(具體請點擊我的博文——請各用一個字形容你的小學,中學和大學?)

2、一位三胞胎的媽媽,在孩子讀幼兒園時,她沒給孩子提前識字。到上學才發現現實很殘酷,三個孩子學得非常吃力,通常老的沒完成,新的又來了。做作業,最晚陪他們到11點。翻下老師布置的作業,發現很多都是重複的,抄抄寫寫,非常機械。每次看著孩子面無表情地坐在那裡抄寫、計算,她看著很心疼。因此萌發了在家自己教孩子的想法,孩子也非常樂意,並保證會好好學習。(具體請點擊我的博文——媽媽,我們能不能不上學?)

教育的主體是孩子,要提高中國教育的幸福指數,首先必須要提高孩子的幸福指數。但就我上述的案例來看,大到參加高考的學生,小至剛入學的孩子,他們的教育幸福指數都不高。我相信我提供的案例絕對不是個例,學生學習壓力大,學習生活缺乏幸福感,這是有目共睹的。

孩子的幸福指數偏低的主要因素是由於學習壓力帶來的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學習積極性不高,父母管教嚴格之類等。而這部分因素都可以歸結為外因,因為家庭和社會迫使孩子放棄越來越多的享受幸福的時間,把他們的時間安排的密密麻麻,讓他們不僅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還產生厭惡的情緒,才會導致他們的教育幸福指數底下。要排解學習壓力,首先需要的是把孩子從無限的學習生活中釋放出來,讓他們有時間去體驗生活,有機會從日常生活中體驗幸福。

每一位老師和家長都需要把孩子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釋放出來,多讓孩子參加一些戶外的活動,讓孩子的集體中相處中體會幸福。讓孩子更多的親近自然,在大自然中體會幸福。並引導孩子通過各種途徑,將目光關注到更多更幸福的事情上去。

其次,通過日常課堂活動,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幸福。學習本身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讓孩子在課堂上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將所學的知識或觀點表達出來,並與其他孩子一起交流,從中可以體會到創造的幸福感。

幾年前杭州某中學公布了對全校學生展開的幸福指數調查。其中一位家庭條件富裕,成績也不錯的孩子對提高自己幸福感而提出的要求是:「我只是希望周末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出遊,哪怕逛逛西湖也可以。」

緩解孩子的學習壓力是提高孩子幸福指數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一步。這可能是老生常談了,不過這也是提高中國教育的幸福指數首先必須邁出的第一步,沒有這步,其他無從談起。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內因才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所以提高孩子的幸福指數不僅僅只是把孩子從繁重的學習任務中釋放出來,更重要的是解決孩子幸福指數偏低的內因。

中國學生的幸福指數偏低(內因篇)

案例:

1、一輛車在某小學校門口停下,車裡下來一個男人,打開後門裡面有個女人帶著小孩,明顯是爸爸媽媽送孩子去上學。小孩應該7、8歲的樣子。孩子不肯下車,抱著車座死活不放手,爸爸只好伸手拽他的兩條腿,身體被拉了出來,可手還是抱著車座不鬆手。爸爸很生氣的嚷著:「趕緊撒手!!!不然打你啊!這麼不聽話!!」媽媽順勢去掰孩子的手指頭,企圖讓他鬆手。一看爸爸媽媽就在趕時間,不然應該耐心點!可孩子真的鬆手了,上身沒有保護,順勢磕到了車門邊上,發泄式的啼哭聲讓周圍的人都為之心疼。

案例是網上摘的,我非常替這對父母著急,難道為了讓孩子上學以後每天都得上演這種「動作」大片嗎?

2、孩子對學習沒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作業總是拖拖拉拉的,有時甚至不寫,老師說我上課不專心,我心裡老是想著玩,家長怎麼督促都沒有用。我想要學習,可是拿起書就想睡覺,上課常走神,看見電腦就忍不住打開。我心裡很苦悶

案例是也網上摘的,這孩子想要學習,只是拿起書本就想睡覺,孩子的內心也是十分苦悶的。

相信也有不少的家長,每天早晨都在和孩子上演上學大戰。也有不少家長在煩惱,孩子不愛上學,不愛學習,做作業磨磨蹭蹭,學習積極性差,即使是時時刻刻盯著也不能好好學習。如果你的孩子擁有以上的各種特徵,那他個人的學習幸福指數肯定是不高的。學習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說過:他不贊成有人說他是「刻苦」學習的,因為他在學習中從沒感到「苦」,相反,體會到的是無窮的「樂」。為什麼學習對楊振寧來說,就不是負擔,反而感受到的是無窮的「樂」呢?楊振寧認為興趣是學習的根本,他在中國電子科技大學演講時,楊振寧就寄語電子科技大學的年輕學子們要「發現自己的興趣,培養自己的興趣,發展自己的興趣。」

中國孩子的幸福指數偏低的內因,就是孩子缺乏學習興趣,學習動機迷茫。學習對孩子來說是家長給布置的任務。你想想,日常工作中,接到一份任務,而且是相當繁重的任務,可能會犧牲你幾乎所有的休息時間,你自然會覺得非常沮喪加不開心。這就是我們的孩子的心理,學習是一份繁重的家長給予的且必須按時完成的任務。

只要讓孩子改變這種學習觀念,他們的幸福指數自然會提高。

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方法,以前也有說過很多,大家也可以參考我以前的博文《怎樣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發小紙條給我,我會為大家一一解答。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必須要讓孩子在學習中嘗到甜頭,即得到學習成就感。當孩子經過反覆努力仍然沒有取得成果時,家長如果還是責怪孩子,那對孩子的學習興趣無疑是最大的打擊。孩子的學習成就感是一步一步建立的,我記得有這麼一個學習網站,不管孩子做習題做到多少分,都會鼓勵孩子繼續努力,一直到達到100分為止,並且在達到100分時就可以得到相應的虛擬獎勵,這對建立起孩子的學習成就感是極其有幫助的。通過長期的培養,讓孩子從中得到成就感,孩子的學習幸福指數就會提高。


推薦閱讀:

聯合國首次公布幸福指數報告 丹麥人全球最幸福
功利趨向再現 防止幸福指數淪為地方新的「形象工程」
原來櫥櫃布置成這個高度,能讓你家的幸福指數提升30%!
中國幸福指數調查
幸福指數和胖瘦的關係

TAG:教育 | 幸福 | 學生 | 幸福指數 | 關注 | 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