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功守道》看出馬雲和李連杰到底懂不懂太極
馬雲先生主演的《功守道》被外界褒貶不一。我認為褒貶的觀點都是正確的。其必須褒的地方在於,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商界大鱷和娛樂界大佬對我們的太極拳以這樣的形式來進行宣傳。而馬雲先生這麼做了。暫且不提他的做法是否有商業野心,單單是這份依靠影響力而讓太極拳再次受世人矚目就值得稱道。
但我在這裡卻要對馬雲先生亦有所貶評。既然馬雲先生純粹是在為傳統文化的覺醒儘力,為太極拳的發展盡心。那麼,這份心力靠的是熒屏多彩的視覺效果,還是在太極拳具體實際內容的展現?這才是有其心是否能盡其力的關鍵所在。否則,外行人看的不僅僅是熱鬧,也難免會再次在太極拳乃至太極文化上被他帶偏了。
具體怎麼講呢?在《功守道》里,且不說打鬥的技術根本就不是太極拳應有的展現,就說馬雲先生的掌形就全都是錯的。這樣極為不專業的展示和引領讓我非常的擔憂。或許,馬雲把太極理解的的確挺深,但是他的太極拳實在是真的不深。如上圖和下圖:
這哪是太極拳必須要具備的手型!小中見大,步眼上也沒有形成內扣的合力條件。問題太多還是只說手吧!做為極其重視陰陽的太極拳,在過去有「易不離手」一說。這實際說的就是陰陽要形於手上。因為易者,上日下月是也。古拳譜上說:「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陰陽虛實在手上當然也是如此的。見下圖:
首先,虎口要圓,不能出尖。尖則用力,用力必過。過猶不及。則手上的太極勁兒所生成的條件就無法具備。同時,指梢要挑領,氣血順勢貫通於期間。此全是意與形的相互掂量作用,而非想像與硬做。二者缺一不可。另外,大指為陽,小指為陰。這兩個手指也要有相合的意思才行。這都是形成勁兒的必備條件。否則不是散而無力,就是硬而生力。即使如李連杰先生的掌形也是如此。見下圖:
我們李氏太極拳講究五指通風,掌如荷葉。這樣才能有餘地讓每個手指都能做好有次序的展動收放。在古法當中,講究「十指運行手有訣」,每個手指的變化都是有訣竅的。這就是將功夫運化到細緻入微的體現。但這個運行絕對不能像李連杰先生這樣弄出個蘭花指。五指的的變化要對應棚、擎、撥、掠、分五訣。每個手指都有它的作用。要以掌心為圓心做收與展的圓形運動。整個運動都要做到開中有合,合中有開。即開而不散,合而不癟是也!
古拳譜有曰:「勁起於腳,發之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這是完成發勁吐力的整體路線的描述。發勁如放箭。放箭來自於拉弓。拉弓則為蓄勁。可上圖當中李連杰先生的後手掌形哪有蓄勁的內容呢?不管是多少屆武術冠軍,真正的太極拳不是這麼玩的!太極拳真正的發勁是掌心吐力,五指向外彈射,力達指梢。如下圖:
為什麼說五指要彈射。因為太極不許有硬的,直來直去的習慣。真正的太極拳要做到九分松,一分緊。剛發和柔化要如陰陽魚一般互相周濟。不能有斷點。所以,引進落空(柔化)的一瞬間合上了就得出去(剛發)。但是出去後又要在一瞬間繼續恢復原有的蓄勁手型。發放之餘,五指亦有搬扣之功。即採法,拿法的範疇。變化無窮而不止乎一點。如果與之不同則如下圖:
這絕不是太極拳的掌形。練來練去,太極拳練的的確是周身如彈簧的東西。我們李氏太極拳的特點之一就是「一動即纏,一發即彈」。纏都是圈套圈,環套環的體現。呈現了滾動著往對方的中線上鑽。滾動的過程中既能化力又能順勢而進,這與手上的指訣變化的功夫是密不可分的。即所謂的「手隨腕轉,往來莫叫空翻」是也。
馬雲和李連杰二位先生倡導太極文化的傳播與發展之心是值得拍手稱讚的。但以二位在太極拳上的外行來做這件事,則是令人堪憂的。拳雖然是小術,但卻蘊藏著大道。因為,這個拳是太極的載體。若在載體上都不知黑白,又怎麼能做到通過這種拳而真正傳播我們老祖宗的太極文化呢?
欲讓乾坤倒轉,還須有拿雲捉月的本事。若是一巴掌里尚不知太極的味,而僅僅想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富庶感來做大這一塊。那麼我要說,外行領導內行,中國的國粹恐怕要事與願違的毀在二位的手上了!!!
推薦閱讀:
※動似風雷,靜如山嶽!太極拳什麼時候可以快練?
※太極拳使用法大全·初學太極拳口訣
※陳氏太極拳練習松胯的好處及方法
※太極拳貴在心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