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如何搞好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
近年來,我國在工程建設領域內大力推行項目管理,對提高工程質量、安全生產、保證工期、降低成本、環境管理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作為建設項目管理的一種,由於其生產的專業分工與協作的特點,已經成為了現代建築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和趨勢。
一 工程總承包的概念及發展
根據《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規範》50358-2005定義:「工程總承包企業受業主委託,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採購、施工、試運行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此定義的含義有兩層意思:一是實施工程總承包應為具有工程總承包資質的企業,二是既可以對工程實施全過程承包,也可以是階段性承包。工程總承包不同於一般意義上設計、採購、施工、試運行等承包的重複式疊加,而是一種區別於一般土建承包的專業化承包,是具有獨特內涵的管理專業,是以向業主交付最終產品服務為目的、對整個工程項目實施整體構思、全面安排、協調運行的前後銜接的承包體系。
1984年國家把建築業改革作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隨著魯布革經驗和項目法施工在全行業的推廣,國家有關部門早已指出要逐步建立以智力密集型的工程總承包公司為龍頭,以專業施工隊伍為依託的既有專業分工、又有相互協作的企業組織機構。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建築業在企業改革、項目管理和承包模式的改進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以工程項目管理為核心的新型經營管理體制已逐步形成。目前的施工企業基本上形成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以原先的工程局為基礎改制而來。此類企業(有些是國家備案的專業院校)具有科研研發、工程設計、物資採購和建設施工等綜合實力,是智力密集型的工程總承包企業,也是建築業的龍頭企業;第二層次是一批技術精通、管理力量強、智力密集與勞務密集相結合的施工企業,屬於建築業的骨幹企業。此類企業一部分是經營獨立,在行政關係上隸屬於第一層次的工程總承包企業管轄。另一部分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實踐中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第三層次是以提供熟練勞動力為主的勞務承包企業。此類企業的基礎是一大批進入建築市場的農民工隊伍,經多年施工實踐,逐步形成一定規模的勞務承包企業,是施工企業的主要依託。
以上三個層次的施工企業,只有第一個層次屬於工程總承包企業的範疇。
另一類工程總承包企業是由一些具有綜合研發實力的設計院通過改組、合資、聯營等形式發展而成的工程總承包公司,以設計為龍頭帶動總承包。較大的如:北京首鋼設計院、中國紡織工業設計院等。中國石化總公司所屬設計院已先後與國外合資組建了以設計為主體的工程總承包公司,並取得了一些經驗。
以上兩種工程總承包企業模式有各自的特點。前述第一層次工程總承包企業原先屬大型的施工承包企業,在採購、施工、試運行等環節有很強的集團化承包能力。為彌補其設計力量的不足,大型項目的設計任務往往採取分包、聯合設計等方式。同時,在實施工程總承包過程中,抓住機遇,發展集團公司的管理實力和配套能力,通過實踐,逐步由過去的施工總承包向工程總承包過渡。
二 目前我國實施工程總承包的現狀
前述兩種形式的工程總承包目前只佔國內投資總量的1%左右。絕大多數工程承發包模式仍停留在「施工總承包」模式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規模偏小
如上所述,一些由原先的大型施工企業改制發展的工程總承包企業,其結構基礎是以施工為主的下屬各子公司。雖然經過了多年的改革和發展,並且擁有了部分設計人員和一定範圍的設計資質,但是其規模較小,只能承擔一些較小規模的工程,實力遠不能與一些國際大承包商相抗衡。因此,這些企業在國際大型工程總承包項目投標的競爭中大多都處於劣勢地位。
2 配套市場有待發展
目前我國國內的建築市場以工程總承包、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等多種承發包模式並存,但與工程總承包相配套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無論是取費、稅收還是對業主不規範行為的制約方面都還存在許多問題。工程總承包是將過去分階段管理的模式變為將各階段通盤考慮的系統化管理模式。如果要改變傳統模式,使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更加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一定要輔之於配套的法治環境和市場環境,而目前這種完善市場尚未形成。
3 投資主體是關鍵所在
作為建設市場三方主體(即建設、施工、監理三方)之一的投資主體——業主的行為是推行工程總承包的關鍵。目前我國的投資主體,仍以政府和國有大中型企業(相當部分已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為主,其投資額佔到我國基本建設投資的絕大部分。由於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總承包公司在建築市場中的地位還未完全確立。地方政府、部門、企業對總承包的概念、做法不了解,總認為總承包就是過去的「皮包」公司,這是其一原因;其二,儘管國家實施招標、投標制已有多年,但實際上,地方保護主義、「打招呼」、錢權交易、肢解發包、照顧各方利益的「指定」分包,名為公開招標,實為私下議標 、「圍標」等的暗箱操作,操縱招投標市場的不規範行為仍相當嚴重;投資主體的另一部分—私營業主,包括部分房地產開發商和民營企業。他們的投資目的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其肢解發包、拆項分包、自行變更設計、更換材料、忽視質量、盲目追求工期,不按基建程序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隨意性等不規範行為更為嚴重,而工程總承包的管理模式從客觀上在某些方面約束了業主的不規範行為,限制了業主的部分權力,這是業主不願意接受的。
三 如何改變現狀,促進工程總承包模式的發展
1 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要求亟需出台
促進工程總承包模式的發展,離不開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猶如國家當年強制推行建設監理制,國家應根據投資工程的規模、性質等限定必須實行工程總承包的範圍,從立法角度強制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
2 培育市場機制,推廣工程總承包模式
目前我國建築業生產要素市場發育還不完全。雖然一些總承包「公司」、「集團」已經在本企業內建立了局部的資金、勞動力、材料、機械設備模擬市場,但更大範圍的能適應國內外大型工程的與之配套的地區、全國性的人才、資金、設備、材料租賃、專業分包選擇等的大範圍配套市場還未形成。很多企業還都是「大而全」、「小而全」、「通而不精」。專業難度大、技術含量高的專業隊伍還很少,在市場上選擇符合要求的分包商還比較困難。因此,培育與工程總承包相適應的市場是非常重要的。
3 加強各類人才的培養是當務之急
工程總承包是對建設工程從設計到試運行的系統化管理。因此,不但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同時還需要一大批懂管理、懂經營、有經驗、具有開拓精神的外向型複合型人才。這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不但要採取引進策略,更重要的是通過激勵機制、實踐、鍛煉、培訓等措施培養出一批人才。
4 加強企業與大專院校之間、企業之間的聯合與協作
總承包商能力的大小不但體現在企業內部的管理上,而且體現在組裝社會生產要素資源的能力上。總承包企業要加強與有實力的施工、勘察、設計、科研院所、材料供應商、金融、銀行等各專業、系統間的聯合與協作。通過「專業協作」、「強強聯合」,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實力,擴大承包範圍,提高承包能力。
另外,要向國際大承包商學習,積極尋找、創造與其聯合、協作的機會,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縮小差距,在學習實踐中不斷提高我們的綜合管理水平,鍛煉我們的人才,提高進入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
總之,工程總承包是順應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是體現建築業發展進步的一個側面。但是,結合我國國情,如何加快推廣這一現代管理模式,加快我國建築業的發展,提高企業在國內外的競爭實力。這是一個亟需儘快從理論上完善,實踐上落實的大事。必須要引起方方面面的關注,並制定解決制約這一管理模式的羈絆的一系列措施,把我國的建築業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高峰。
來源:中國建設工程招標網
推薦閱讀: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
※社會建設目標及相關措施探討
※森林一葉的【能力建設】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公路隧道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
※綠色生活更清新——浙江省生態文明建設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