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圖片大全之水火燙傷用藥篇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佛甲草
別名 佛指甲、鐵指甲,狗牙菜、龍牙草、糯飯草、萬年草、半枝蓮、打不死來源 為景天科景天屬植物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以鮮葉或全草入葯。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無毛。莖高10-20厘米。三葉輪生,少有四葉輪生或對生的,葉線形,長20-25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鈍尖,基部無柄,有短距。花序聚傘狀,頂生,疏生花,寬4-8厘米,中央有一朵有短梗的花,另有2-3分枝,分枝常再二分枝,著生的花無梗;萼片5,線狀披針形,長1.5-7毫米,不等長,不具距,先端鈍;花瓣5,黃色,披針形,長4-6毫米,先端急尖,基部稍狹;雄蕊10,較花瓣短;鱗片5,寬楔形至近四方形,長0.5毫米,寬0.5-0.6毫米。蓇葖略叉開,長4-5毫米,花柱短;種子小。花期4-5月,果期6-7月。生境與分布 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廣東、湖北、湖南、甘肅、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台灣、江西。生於低山或平地草坡上。採集加工 四季採收,多鮮用。性味功能 酸、寒。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止血。主治用法 疔瘡,燙火傷,毒蛇咬傷,咽喉腫痛,火眼,火牙,乳腺炎,跌打損傷。用量15-30克。參考配方 1.燙火傷、帶狀皰疹、漆瘡、膿包瘡:鮮佛甲草搗爛絞取自然汁搽。2.痔瘡腫痛、創傷出血、毒蟲蟄傷:鮮佛甲草搗爛敷患處。3.毒蛇咬傷:鮮佛甲草全草60-120克,搗爛,絞取自然汁服,或水煎服。外用鮮全草搗爛,稍加食鹽搗和,敷傷口周圍及腫處,或搗汁塗搽。4.咽喉腫痛,口腔糜爛:鮮佛甲草60克,搗爛,稍加開水擂汁,頻頻含咽。或鮮全草搗爛含口中,緩緩咽汁。5.風火牙痛:佛甲草30克,水煎服。6.乳腺炎:佛甲草、蒲公英、金銀花加甜酒搗爛外敷。7.跌打損傷:佛甲草搗爛敷傷處。或佛甲草15克,水煎服。8.火眼紅腫疼痛及星翳初起:佛甲草鮮全草搗爛,加人乳汁少量,搗和,敷於眼皮上,一日夜2-3次。9.腳生雞眼:鮮佛甲草搗爛,調醋敷患處。10.疔瘡火疔、漆瘡:鮮佛甲草、蟑螂(去頭足)等分,搗爛敷患處。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檵木
別名 桎木柴、檵花、堅漆、魚骨柴、檵樹、刺木花、滿山白來源 為金縷梅科金縷梅屬植物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R.Brown) Oliv.,以根、葉、花入葯。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4米。樹皮深灰色。新枝密被銹褐色星狀毛。葉互生,葉柄長2-5厘米,葉片革質,卵形,長2-5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鈍,不對稱,全緣,上面葉脈下陷,下面突起,密生星狀柔毛,側脈約5對。春夏間開花,花兩性,3-8朵簇生,苞片條形,長3毫米,萼筒有星狀毛,萼齒4,花瓣4,淡黃白色,條形,長12-16毫米,雄蕊4,花絲短,葯隔伸出如刺,花藥裂瓣內卷與葯隔相接成4假室,雌蕊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極短。蒴果球形,木質,褐色,密被星狀毛,頂端開裂,有2種籽。種籽長卵形,長4-5毫米,白色,稍有光澤。生境與分布 多生於石山坡、樹林下或灌木叢中。廣佈於全國大部分省區,北自山東、河南、南至廣東、西南各省。採集加工 根、葉全年可采。清明前後採花。藥理作用 1.葉有較強的止血作用。2.對子宮有較強、較持久的收縮作用。3.抑菌試驗:20%的葉水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均有抑制作用。性味功能 葉:苦、澀、平。止血,止痛,止瀉,生肌。花:甘、澀、平。清熱,止血。根:苦、溫。行血祛瘀。主治用法 葉:子宮出血,腹瀉,外用治燒傷,外傷出血。花:鼻出血,外傷出血。根:血瘀經閉,跌打損傷,慢性關節炎,外傷出血。用花量6-10克,根10-15克,葉15-30克。外用適量,搗爛或干品研粉敷患處。參考配方 1.燒傷:檵木鮮葉1000克,洗凈,搗爛,加第二遍洗米水,攪拌,過濾,濾液濃縮(至塗於皮膚上能成膜),冷後加15%茶油,高壓消毒備用。清創後,每15-30分鐘塗一次。創面干後每1-2小時塗一次。直至痂皮脫落。2.子宮出血:檵木葉、大血藤各3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劑。3.外傷出血:檵木花適量,晒乾研末撒患處。4.流行性感冒:檵木根、茅莓根、大青根(馬鞭草科)、金銀花藤、紫蘇葉各10-15克,老薑3-5片,高熱加淡竹葉,咳嗽甚加細葉鼠麴草。水煎服,每日一劑。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油菜別名 芸薹來源 為十字花科芸薹屬植物芸薹Brassica campestris L.,以乾燥種子入葯。形態特徵 二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莖粗壯,直立,分枝或不分枝,無毛或近無毛,稍帶粉霜。基生葉大頭羽裂,頂裂片圓形或卵形,邊緣有不整齊彎缺牙齒,側裂片1至數對,卵形;葉柄寬,長2-6厘米,基部抱莖;下部莖生葉羽狀半裂,長6-10厘米,基部擴展且抱莖,兩面有硬毛及緣毛;上部莖生葉長圓狀倒卵形、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5-8(15)厘米,寬0.5-4(5)厘米,基部心形,抱莖,兩側有垂耳,全緣或有波狀細齒。總狀花序在花期成傘房狀,以後伸長;花鮮黃色,直徑7-10毫米;萼片長圓形,長3-5毫米,直立開展,頂端圓形,邊緣透明,稍有毛;花瓣倒卵形,長7-9毫米,頂端近微缺,基部有爪。長角果線形,長3-8厘米,寬2-4毫米,果瓣有中脈及網紋,喙直立,長9-24毫米;果梗長5-15毫米。種子球形,直徑約1.5毫米,紫褐色。花期3-4月,果期5月。生境與分布 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甘肅大量栽培。採集加工 5-6月(小滿至芒種間)採收,晒乾備用。性味功能 辛、溫。行血破氣,散結消腫催生,滑腸,清肺明目。主治用法 腸梗阻,燙傷,四肢浮腫,癰腫丹毒。用量10-12克。參考配方 1.絞暢痧:油菜籽90克,炒熟研末開水送服。或用生菜油60毫升,吞服。2.粘連性腸梗阻:油菜籽半斤,小茴香60克,水煎服。3.止血止痛:成熟油菜籽半盞,研末,雞蛋3個拌勻成膏狀,敷傷口。4.四肢腫痛:油菜葉、酒糟共搗爛,再煮1沸,外敷。用1-2付。5.燙傷:油菜葉、夏枯草、紅粉、老尿桶底,燒灰共為末,豬油調擦。6.癰腫丹毒、小兒游風:油菜籽搗爛外敷患處。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黃瓜別名 胡瓜、勤瓜、王瓜、刺瓜來源 為葫蘆科植物黃瓜Cucumis sativus L.,以果、藤、葉入葯。形態特徵 為栽培蔬菜。一年生攀援草本,春節前後下種,長約2-3米,粗壯,單葉互生,具長柄,葉片5裂呈五角狀寬卵形,長約15厘米,寬長几等,基部心形,裂凹較深,兩面均被粗毛,葉脈網狀。葉腋生有分枝卷鬚。初夏開單性花,雌雄同株,花單生於葉腋,花冠黃色,直徑4-6厘米,花瓣5,三角卵形。瓠果肥厚,長圓形,長20-30厘米,徑約2-3厘米,果皮淡黃色或深綠色,熟時橙黃色,外面有疣刺,果肉白色。種子多數,扁卵形,長約0.8厘米,淡黃白色。生境與分布 栽培於房前屋後及田土中。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至南部各省區。採集加工 夏季可采。性味功能 瓜:甘、寒。清熱利尿。黃瓜藤:苦、平。消炎,去痰,鎮痙。黃瓜秧葉:苦、平,有小毒。治高血壓病。黃瓜霜:清熱消腫。主治用法 黃瓜:煩渴,小便不利,外用治燙火傷。黃瓜藤:腹瀉,痢疾,癲癇。黃瓜秧葉:高血壓病。黃瓜霜:扁桃體炎。用量15-2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參考配方 1.小兒熱痢:嫩黃瓜10餘枚,同蜜食。2.水病肚脹,四肢浮腫:黃瓜1個剖開,一半煮醋,一半煮水,至爛,空心俱食之。須臾下水也。3.小兒汗出:黃連、胡黃連、黃檗、川大黃(煨熟)、醋炙鱉甲、柴胡、蘆薈、青皮等分為末,成熟大黃瓜1個,割下頭,去子,填葯至滿,蓋定簽住,慢火煨熱,同搗爛,入麵糊丸綠豆大,每服2-3丸,大孩子5-7丸至10丸。食後白開水下。4.咽喉腫痛:老黃瓜1枚去子,入消填滿,陰乾為末,每以少許吹之。5.杖瘡 腫:六月六日,取黃瓜入瓷瓶中,水浸之,每用以水掃於瘡上。立效。6.火眼赤痛:五月取老黃瓜一條,上開小孔去瓤,入芒硝令滿,懸陰處,待硝透出刮下,點眼甚效。7.湯火傷:五月五日掐黃瓜入瓶內封好,掛檐下,取水刷之,良。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黃葵別名 麝香秋葵、山油麻、假棉桃、假三稔、水芙蓉、假芙蓉來源 為錦葵科秋葵屬植物黃葵Abelmoschus moschatus (L.) Medic.,以根、葉、花入葯。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達2米,被白色粗硬毛。單葉互生,葉柄長7-15厘米,葉掌狀3-5深裂,寬6-15厘米,裂片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近戟形。夏季開鮮黃色花,單生葉腋,花梗長2-3厘米,花大,直徑7-12厘米,小苞片8-10,條形,萼佛焰包狀,長2-3厘米,5裂,早落,花瓣基部藍紫色。蒴果矩圓形,長5-6厘米,具黃色長硬毛。種子腎形,有麝香味,故有麝香秋葵之稱。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谷、溝旁或草坡。分布於江西、台灣、湖南、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採集加工 秋季采根,鮮用或晒乾備用。夏秋采葉,多鮮用。夏季採花,浸入香油中備用。性味功能 微甘、涼。清熱利濕,拔毒排膿。主治用法 根:高熱不退,肺熱咳嗽,產後乳汁不通,大便秘結,阿米巴痢疾,尿路結石。葉:外用治癰瘡腫毒,瘭疽,骨折。花:外用治燒燙傷。用量10-15克。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花浸油外搽。
透明草別名小葉冷水花、小葉冷水麻
來源為蕁麻科冷水花屬植物小葉冷水花Pileamicrophylla(L.)Liebm.,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纖細小草本,無毛,鋪散或直立。莖肉質,多分枝,高3-17厘米,粗1-1.5毫米,干時常變藍綠色,密布條形鍾乳體。葉很小,同對的不等大,倒卵形至匙形,長3-7毫米,寬1.5-3毫米,先端鈍,基部楔形或漸狹,邊全緣,稍反曲,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干時呈細蜂巢狀,鍾乳體條形,上面明顯,長0.3-0.4毫米,橫向排列,整齊,葉脈羽狀,中脈稍明顯,在近先端消失,側脈數對,不明顯;葉柄纖細,長1-4毫米;托葉不明顯,三角形,長約0.5毫米。花雌雄同株,有時同序,聚傘花序密集成近頭狀,具梗,稀近無梗,長1.5-6毫米。雄花具梗,在芽時長約0.7毫米;花被片4,卵形,外面近先端有短角狀突起;雄蕊4;退化雌蕊不明顯。雌花更小;花被片3,稍不等長,果時中間的一枚長圓形稍增厚,與果近等長,側生2枚卵形,先端銳尖,薄膜質,較長的一枚約短1/4;退化雄蕊不明顯。瘦果卵形,長約0.4毫米,熟時變褐色,光滑。花期夏秋季,果期秋季。
生境與分布產於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浙江、台灣、湖南等省區。常生於路邊石縫和牆上陰濕處。
採集加工夏、秋季採集,多鮮用。
性味功能淡、澀、涼。清熱解毒。
主治用法癰瘡腫痛,無名腫毒,燒燙傷。外用適量。
參考配方1.癰瘡腫痛,無名腫毒:鮮透明草搗爛,調紅糖少許,外敷。
2.燒燙傷:鮮透明草全草搗爛,絞汁外塗。
蜀葵別名棋盤花、麻稈花、一丈紅、蜀季花、斗篷花、餑餑花、光光花、熟季花、端午花
來源錦葵科蜀葵屬植物蜀葵Althaearosea(L.)Cavan.,以根、葉、花、種入葯。
形態特徵二年生草本,高達2.5米,全株有星狀毛。莖直立,不分枝,下部木質化。單葉互生,葉柄長6-15厘米,葉片近圓心形,掌狀5-7淺裂,直徑6-15厘米,基部心形,邊緣有鋸齒,上面粗糙。托葉卵形,頂端具3尖。夏、秋開紅、紫、白、黃及紫黑色花,花大,單生葉腋,直徑6-9厘米,小苞片6-7,基部合生,萼鐘形,5齒裂,花瓣單瓣或重瓣,倒卵狀三角形,爪有長髯毛,雄蕊多數,花絲連成筒狀,子房多室。果盤狀,熟時每心皮自中軸分離。
生境與分布栽培種,廣布全國各地。
採集加工春、秋采根,切片晒乾備用。夏季採花,陰乾。花前采葉,秋季採種,晒乾。
性味功能甘、涼。根:清熱,解毒,排膿,利尿。子:利尿通淋。花: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結。
主治用法根:腸炎,痢疾,尿路感染,小便刺痛,子宮頸炎,白帶。用量10-20克。子:尿路結石,小便不利,水腫。花:內服治大小便不利,梅核氣,解河豚毒。子、花用量均為3-6克。花、葉外用治癰腫瘡瘍,燒燙傷,用鮮品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
參考配方1.大小便不暢:蜀葵花6克,水煎服。
2.大便不通:蜀葵根、冬莧菜各30克,水煎服。
3.小便不利:蜀葵根、車前草各15克,水煎服。
4咽中有異物感(梅核氣)、吞咽不暢:蜀葵花3克,開水沏,當茶慢慢飲。
5.帶下、臍腹痛、面色萎黃:蜀葵花30克,陰乾研末,每服3克,開水送服,每日2次。
6.尿路結石:蜀葵子90克,研末,每服6克,開水送服,每日2次。
7.白帶增多:蜀葵根30克,燉豬肉吃,或水煎服。
8.無名腫毒:蜀葵葉適量,搗爛敷患處。
9.崩漏、吐血:蜀葵根60克,煨甜酒吃。
10.燙火傷:蜀葵花3朵,泡麻油60毫升,搽患處。
蛟龍木別名婆劈樹、圍涎樹、三不正、落地金錢、雞三樹、尿桶公
來源豆科猴耳環屬植物猴耳環PithecellobiumclypeariaBenth.,以葉、果實、種子入葯。
形態特徵中型喬木,高3-10米。小枝有棱,被黃色疎短細毛。二回雙數羽狀複葉互生,葉柄近基部有一個腺體,羽片3-6對,每對羽片間的葉軸上具一個腺體,小葉軸上通常在3-5對小葉間有一個腺體,小葉6-16對,頂端一對最大,略呈橢圓形,長1.3-8.5厘米,寬7-32毫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近截形,偏斜,向下各對小葉逐漸變小。夏季開白色或淡黃色花,多花聚成頭狀花叢,再排成聚散圓錐狀,腋生或頂生,花萼與花冠均5裂,整齊,被柔毛,雄蕊多數,基部合生,長於花冠約3倍。莢果條形,旋捲成環狀,外緣波狀。種子8-9個,橢圓形,有長臍帶,熟時露出莢果之外。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野叢林中。分布於浙江、福建、台灣、廣西、廣東、四川、雲南等省區。
採集加工夏、秋季採集。洗凈,鮮用或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微苦、微澀、涼。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主治用法外用治燒燙傷,瘡癰癤腫。干品研粉調茶油塗患處,或鮮葉搗爛敷患處。
虎杖別名花斑竹、酸筒桿、酸湯梗、川筋龍、斑庄、斑杖根、大葉蛇總管、黃地榆
來源為蓼科蓼屬植物虎杖PolygonumcuspidayumSieb.etZucc.,以根、根狀莖或莖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高大粗壯草本,高1.5-3米。地下有木質、長的根狀莖,外皮黑棕色或棕黃色,折斷面黃紅色。莖直立,圓柱形,中空,有凸起的縱棱,無毛,散生紅色或帶紫色的斑點。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廣卵形至近圓形,長5-10厘米,寬3.5-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全緣或有極細鋸齒,托葉鞘膜質,早落。夏季開綠白色或紅色小花,雌雄異株,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梗細長,中部有關節,上端有翅,花被5深裂,裂片2輪,外輪3片在果時增大,背部有翅。瘦果卵形,具三棱,紅棕色或黑棕色,平滑光亮,全部包於擴大而成翅狀的花被內。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溝、溪邊、林下陰濕處。分布於西北、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各省區。
採集加工根部於春、秋採挖。根狀莖及莖葉在春、夏採收。
藥理作用1.對外傷出血有明顯的止血作用,並有良好的鎮痛作用。2.虎杖粉對創面綠膿桿菌感染有抑制其擴散的作用,並能抑制肉芽組織的生長。3.虎杖對動物實驗性糖尿病能降低糖尿症發生率和死亡率。4.抑菌:虎杖煎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鏈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虎杖對皰疹病毒、京科68-1病毒、埃可11型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對479號腺病毒3型、72號脊髓灰質炎Ⅱ型、44號埃可9型、柯薩奇A9型、B5型、乙型腦炎、140號單純皰疹病毒均有較高抑制作用。此外還有殺滅鉤端螺旋體的作用。5.所含大黃素、大黃素甲醚有瀉下作用。6.大黃素、虎杖甙能鎮咳。虎杖甙能引起白細胞總數減少。
性味功能苦、酸、涼。清熱利濕,通便解毒,散瘀活血。
主治用法肝炎,腸炎,痢疾,扁桃體炎,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炎,風濕性關節炎,急性腎炎,尿路感染,閉經,便秘,外用治燒燙傷,跌打損傷,癰癤腫毒,毒蛇咬傷。用量:10-15克。外用適量,研粉調敷患處。
參考配方1.燒傷:①虎杖根磨汁調塗創面,用於重症患者。②虎杖根研細粉,食油調塗,用於輕症患者。
2.關節炎:虎杖根半斤,白酒1.5斤,泡半月,每服15克,每日2次。
3.急性肝炎:虎杖30克,雞眼草60克,每日1劑,兩次煎服,連服2-15天。
4.急、慢性支氣管炎:虎杖、十大功勞、枇杷葉各3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10天為一療程。
5.新生兒黃疸:虎杖6-10克,水2碗煎至3湯匙,加入適量的糖,分2次服。
6.大葉性肺炎:虎杖(干根)1斤,加水5升,煎成1升,每次服50-100毫升,每日2-3次,癥狀消失後停葯。
7.念珠菌陰道炎:虎杖根60克,加水500毫升,煎成300毫升,待溫時沖洗陰道,洗後用鵝不食草乾粉裝入膠囊(每粒0.3克),放置陰道,每天1次,7天為一療程。
8.急性腎炎:虎杖、車前草、萹蓄各30克,水煎成100毫升,每日1劑,分2次服。
落霜紅別名貓秋子草、毛仔樹
來源為冬青科冬青屬植物落霜紅IlexserrataThunb.,以根皮和葉入葯。
形態特徵落葉灌木,高3米余。莖皮及葉揉爛有黏膠狀物質,老枝青褐色,幼枝纖細,有黃褐色細柔毛。單葉互生,柄短,葉片橢圓形或卵形,長2.5-5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邊緣具不明顯細齒,齒端針尖狀,脈及葉背有黃褐色細柔毛。初夏開淡紫色小花,徑約3.5毫米,數朵簇生葉腋,花梗短,雌雄異株,花通常4數,子房上位。漿果狀核果圓球形,紅色,直徑4-5毫米。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間叢林中。分布於福建、江西、湖北等省區。
採集加工全年可采,多鮮用。。
性味功能甘、苦、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治用法燒燙傷,創傷出血,肺癰。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茶別名茶葉、茶樹
來源山茶科山茶屬植物茶CamelliasinensisO.Ktunze.,以葉、根入葯。
形態特徵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6米。多分枝,幼嫩枝葉有細柔毛。單葉互生,有短柄,葉片薄革質,橢圓狀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2-4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幼時有短柔毛。秋、冬開白色花,1-4朵成聚傘花序腋生,花梗下彎,萼片5-6,果時宿存,花瓣5-8,雄蕊多數,外輪花絲合生成短管,子房3室,花柱頂端3裂。蒴果近圓形或扁三角形。種子卵形,淡褐色。
生境與分布為栽培品。分布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
採集加工葉春、夏、秋季均可採收,焙制後備用。根全年可采,洗凈,晒乾。
藥理作用1.茶葉對離體蛙心有增速心博、增強心室收縮的作用,以綠茶最強,青茶次之,紅茶最弱。2.茶葉所含兒茶酚製劑(茶丹寧)既是有效的毛細血管管壁的加強劑,又是有效的甲狀腺活動調節劑,是最有效的維生素P製劑之一。3.實驗前一小時給大白鼠靜注茶丹寧,能控制外周炎症的發展。4.給家兔注射茶丹寧有降壓作用,降低收縮壓的作用尤為明顯。5.抑菌實驗:茶葉泡劑或煎劑對痢疾桿菌、霍亂弧菌有顯著抑制作用。其泡劑比煎劑略強,抗菌物質主要存在於第一次泡劑中。6.痢疾桿菌在茶葉水中多次傳代後,能產生明顯的抗藥性。
性味功能葉:苦、甘、微寒。子:苦、寒,有毒。根:苦、平。強心利尿,抗菌消炎,收斂止瀉。
主治用法葉:腸炎,痢疾,小便不利,水腫,嗜睡症,外用治燒燙傷。根:肝炎,心臟病水腫。葉用量10-15克。外用適量,研末加麻油調敷。根用量10-20克。
參考配方1.燙火傷:茶樹根適量切片,溫水浸泡,攪動即起白泡沫,取泡沫外搽患處。
2.心力衰竭:老茶樹根30-60克,加糯米酒,清水適量,小火煎,睡前服。
3.急性腸炎,水瀉不止:茶葉10克,生薑6克,水2碗,濃煎成半碗,一次服下。
4.腹瀉:茶葉6-12克,水煎服。
5.寒咳:老茶籽殼適量,水煎服,冰糖為引。
6.痢疾:綠茶細末2克,每日4次沖服。
7.癲癇:霜降茶葉適量,研末,水調為丸如黃豆大,硃砂為衣,每服30粒,早晚各一次。
8.視物模糊:茶樹根60克,放入白毛烏骨雞腹中(去內臟),水燉,服湯食雞。忌鹽。
蘆薈別名奴薈
來源百合科蘆薈屬植物蘆薈AloёveraL.,以葉或葉的干浸膏入葯,花也供藥用。
形態特徵多年生肉質常綠草本,莖極短。葉叢生於莖上,蓮座狀,肥厚而多汁,葉片披針形,長15-36厘米,寬2-6厘米,基部較寬,先端長漸尖,灰綠色,邊緣有刺狀小齒。夏秋開花,花紅黃色帶斑點,花葶高50-90厘米,有少數苞片,總狀花序頂生,花下垂,長約2.5厘米,花被管狀,6裂,裂片稍外彎,雄蕊6,幾與花冠等長,花藥丁字著生,子房上位,花柱細長。蒴果三角形,室背開裂。
生境與分布生於濕熱環境,多栽培於庭院中。全國溫暖地區常有栽培,較冷地區或作盆栽。
採集加工四季可采,一般鮮用。或割取葉片,收集流出液汁,蒸發到適當濃度,逐漸冷卻硬固,即得干浸膏。
藥理作用1.抑菌試驗:1:2蘆薈水浸劑試管內對腹股溝表皮真菌、紅色表皮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試驗證明本品與硫酸鎂相同,對腸管有弛緩作用而致瀉,並無腹痛的副作用。
主治用法葉、蘆薈膏:肝經濕熱頭暈,頭痛,耳鳴,煩躁,便秘,小兒驚厥,疳積。也外用治齲齒,癰癤腫毒,燒燙傷,濕癬。葉用量10-15克,蘆薈膏用量1.5-3克,多入丸散劑服,外用適量,研粉敷患處。蘆薈花:咳血,吐血,尿血。用量10-15克。
參考配方1.疳積,蟲積:蘆薈、砂仁、胡黃連、大黃、六曲、檳榔、山楂、麥芽各60克,炒山楂、炙甘草各15克,使君子仁90克,共研細粉,水泛為丸,每服1.5克,每日2次。
2.燒燙傷:鮮蘆薈葉搗爛取汁塗患處。
滿樹星別名鼠李冬青、稱星木、天星木、百介樹、白桿根、青心木、山稱根
來源為冬青科冬青屬植物滿樹星IlexaculeolataNakai.,以根皮葉入葯。
形態特徵落葉灌木,高1-4米;小枝栗褐色,有長枝和短枝,長枝纖細,被基部增粗的短柔毛,具多而顯著的皮孔,短枝長約3-5毫米,多皺,具宿存的芽鱗和葉痕。葉在長枝上互生,在短枝上1-3枚簇生於頂端,葉片膜質或薄革質,倒卵形,長2-5厘米,寬1-3厘米,先端急尖或極短的漸尖,稀鈍,基部楔形且漸尖,邊緣具鋸齒,葉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幼時兩面及脈上疏被短柔毛,後變近無毛,主脈在葉面稍凹陷,在背面突起,側脈4-5對,在上面平坦,背面隆起,於葉緣附近網結,網狀脈不明顯;葉柄長5-11毫米,上面具狹槽,被短柔毛;托葉微小,三角形,宿存。花序單生於長枝的葉腋內或短枝頂部的鱗片腋內;花白色,芳香,4-5基數。雄花序具1-3花,總花梗長0.5-2毫米,花梗長1.5-3毫米,無毛,基部具2枚小苞片,小苞片三角形,具緣毛;花萼盤狀,直徑約2.5毫米,4深裂,裂片闊三角形,具緣毛;花冠輻狀,直徑約7毫米,花瓣卵圓形,直徑約3毫米,嚙蝕狀,具稀疏的緣毛,基部稍合生;雄蕊4-5,花藥長圓形;不育子房卵球形,具短喙且淺裂。雌花單花生於短枝鱗片腋內或長枝葉腋內,花梗長3-4毫米,基部具2枚具緣毛的小苞片;花萼與花冠同雄花;退化雄蕊長為花瓣的2/3,敗育花藥箭頭狀;子房卵球形,直徑約1.5毫米,柱頭厚盤狀,4淺裂。果球形,直徑約7毫米,成熟時黑色,干時具縱棱及溝,基部具平展的、輪廓近四角形的宿存花萼,頂端具盤狀四裂的宿存柱頭。分核4粒,輪廓橢圓體形,長6毫米,背部寬約2.5毫米,末端具急尖頭,背面具深皺紋和網狀條紋及溝,內果皮骨質。花期4-5月,果期6-9月。
生境與分布產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等省區。常生於海拔100-1200米的山谷、路旁疏林中或灌叢中。
採集加工秋、冬季季採集,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微苦、甘、涼。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主治用法感冒咳嗽,燒燙傷,牙痛。用量10-15克。
@font-fac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face{font-family:"宋體";}@font-face{font-family:"Symbol";}@font-face{font-family:"Arial";}@font-face{font-family:"黑體";}@font-face{font-family:"Courier New";}@font-face{font-family:"Wingdings";}p.p0{margin:0pt;margin-bottom:0.0001pt;margin-bottom:0pt;margin-top:0pt;text-align:justify;font-size:10.50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page{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page Section0{}div.Section0{page:Section0;}
沙棗別名銀柳、桂香柳、香柳、牙格達、紅豆、則給德毛道(蒙名)、吉格代(維名)
來源為胡頹子科胡頹子屬植物沙棗ElaeagnusangustifoliaL.,以果實、樹皮入葯。
形態特徵落葉喬木或灌木,高5-10米,可達15米,樹皮褐色,易成條狀剝離,幼枝被銀白色鱗毛,老枝栗褐色,枝端常呈刺狀。葉長圓狀披針形至窄披針形,長4-8厘米,寬1-2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楔形至圓形,兩面均有白色鱗斑,下面較密,呈銀白色,全緣,側脈不顯著,葉柄長4-12毫米。6-7月開花,1-3朵生小枝下部葉腋,具短梗,花外面銀白色,被鱗斑,內側黃色,芳香,花被管狀鐘形,長5毫米,上端4裂,裂片長三角形,雄蕊4,花柱上部扭轉,基部為筒狀花盤包被。漿果黃色,矩圓狀橢圓形或近圓形,徑8-11毫米,密被銀白色星狀鱗斑。
生境與分布耐寒耐旱,喜生沙區。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內蒙、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河南有栽培,少數也有野生。
採集加工樹皮四季可采剝,颳去外層老皮,剝取內皮,晒乾備用。果實在秋末冬初果成熟時採摘,晒乾。
性味功能樹皮:酸、微苦、涼。清熱涼血,收斂止痛。果實:酸、微甘、涼。健脾止瀉。
主治用法樹皮:慢性氣管炎,胃痛,腸炎,白帶,外用治燒燙傷,止血。果實:消化不良。樹皮用量3-10克,果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樹皮煎濃液塗患處。
參考配方1.燒燙傷:沙棗樹皮125克,黃柏30克,加水1500毫升,煎成300毫升,過濾,葯業噴洒或濕敷創面。每日1-2次。
2.白帶:沙棗樹皮15克,水煎服。
3.外傷出血:沙棗樹皮適量,研粉外敷。
梧桐別名中國梧桐、國桐、桐麻、桐麻碗、瓢兒果樹、青桐皮、九層皮
來源梧桐科梧桐屬植物梧桐Firmianaplatanifolia(L.f.)Marsigli.,以葉、花、莖皮、種子、根入葯。
形態特徵落葉喬木,高達15米。樹皮綠色,平滑。單葉互生,葉柄長8-30厘米,淡黃色,葉片心狀圓形,寬達30厘米,3-5淺或深裂,上面近無毛,下面有星狀短柔毛。夏季開花,圓錐花序長約20厘米,被短絨毛,花單性,無花瓣,萼管長約2毫米,裂片5,條狀披針形,長約10毫米,外面密生淡黃色短絨毛,雄花的雄蕊柱約與萼片等長,花藥約15,生於雄蕊柱頂端,雌花的雌蕊具柄,5心皮的子房部分離生,子房基部有退化的雄蕊。蓇葖5,在成熟前即裂開,紙質,長7-9.5厘米。種子4-5粒,球形。
生境與分布廣為栽培。分布於河北、山西、山東、江西、江蘇、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
採集加工根、莖皮隨時可採收,夏季採花,秋季採種子及葉。晒乾。
藥理作用1.動物實驗證明,葉有明顯降壓作用,並能減慢心率,對冠脈流量略有增加,不影響心肌耗氧量,有明顯中樞鎮靜作用。2.臨床觀察表明,葉製劑有較明顯的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能降低血壓,並有改善癥狀的作用。
性味功能根、莖皮:苦、涼。祛風濕,殺蟲。種子:甘、平。順氣和胃,補腎。葉:甘、平。鎮靜,降壓,祛風,解毒。
主治用法根:風濕性關節炎,肺結核咳血,跌打損傷,白帶,血絲蟲病,蛔蟲病。莖皮:痔瘡,脫肛。種子:胃痛,傷食腹瀉,小兒口瘡,鬚髮早白。葉:冠心病,高血壓,風濕關節痛,陽萎,遺精,神經衰弱,銀屑病,癰瘡腫毒。花:燒燙傷,水腫。用量均為10-15克。葉外用適量,研粉或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水腫:梧桐乾花10-15克,水煎服。
2.催生:梧桐根皮30克,桃樹皮、小青藤各15克,煨水,臨產時先服半小碗,如無效,隔一小時再服半碗。
3.無名腫毒:梧桐根皮適量,搗絨,包患處,另用30克水煎服。
4.飽脹、胃痛:梧桐種子30克,炒黃研末,每用3克,開水吞服,每個2小時服一次。
5.風濕骨痛,跌打骨折:梧桐根或葉15-30克,水煎服。
6.燒燙傷:梧桐乾花研粉調塗患處。
廣棗別名 南酸棗、五眼果、四眼果、酸棗樹、貨郎果、連麻樹、山棗樹、鼻涕果來源 為漆樹科南酸棗樹屬植物南酸棗Choeropondias axillaris (Roxb.) Burtt et Hill.,以樹皮入葯。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10-22米。樹榦直,樹皮灰黑色,條紋縱裂,刮開樹皮成紅色。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7-19枚,對生,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4-9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偏斜,全緣,上面綠色,下面近蒼白色,幼葉淡紫色。春季開淡紫色花,花雜性,異株,雄花序為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雌花單生於上部葉腋內,兩性花較單性花為大,萼杯狀,鈍5裂,花瓣5,分離,復瓦狀,雄蕊10,花絲基部與10裂的花盤粘合,子房上位,5室,每室有下垂的胚珠一枚,花柱5,分離。核果橢圓形,長2-3厘米,寬1.4-2.5厘米,成熟時黃色,味酸,有粘液,核堅硬,近頂端有4-5個孔(眼點),故俗稱「五眼果」。生境與分布 生於村旁或山澗溝谷疏林中。分布於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廣東貴州、雲南等地。採集季節 全年可采,熬膏備用。藥理作用 抑菌實驗:本品對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性味功能 酸澀、涼。解毒,收斂,止痛,止血。主治用法 燒燙傷,外傷出血,牛皮癬。外用適量,不作內服。參考配方 燒傷:南酸棗樹二層皮1-2斤,水煎4-5小時後過濾去渣。再濃縮至500毫升,加防腐劑備用。創面先用0.1%高錳酸鉀溶液或生理鹽水清洗,然後塗藥,每日1-2次,暴露創面。感染創面應除去痂皮,清洗局部後撒適量黃連粉,然後塗藥,每日1-3次。
山茶花
別名茶花
來源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山茶CamelliajaponicaL.,以根及花入葯。
形態特徵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5米。莖平滑,灰白色。小枝淡綠色。單葉互生,葉柄長0.8-1.5厘米,葉片革質,倒卵形或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5-6厘米,先端短鈍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淺鋸齒,上面深綠色,光亮。夏季開紅、白、淡紅色花,花瓣5-6,栽培種則多瓣,頂端有凹缺,雄蕊多數,二輪,花藥丁字著生,花絲無毛,子房上位,無毛,花柱頂端3裂。蒴果近球形,直徑2-3厘米。
生境與分布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採集加工根:全年可采。花:春、夏兩季採收,晒乾備用。
藥理作用1.山茶甙有強心作用。2.1‰的山茶皂甙有溶血作用。
性味功能辛、苦、寒。收斂涼血,止血。
主治用法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燒燙傷,創傷出血。用量6-10克。外用適量,研末麻油調敷。
參考配方1.吐血、衄血,腸風下血:紅色茶花為末,入童便,薑汁及酒調服。
2.燙火傷:山茶花研末,麻油調塗。
小黃素馨別名敗火草、常春小黃馨、火炮子、小黃馨、小黃素馨、毛葉小黃素馨、矮素馨
來源為木犀科素馨屬植物矮探春JasminumhumileLinn.,以葉入葯。
形態特徵灌木或小喬木,有時攀援,高0.5-3米。小枝無毛或疏被短柔毛,棱明顯。葉互生,複葉,有小葉3-7枚,通常5枚,小枝基部常具單葉;葉柄長0.5-2厘米,具溝,無毛或被短柔毛;葉片和小葉片革質或薄革質,無毛或上面疏被短剛毛,下面脈上被短柔毛;小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稀為倒卵形,先端銳尖至尾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全緣,葉緣反卷,有時多少具緊貼的刺狀睫毛,側脈2-4對,有時不明顯;頂生小葉片長1-6厘米,寬0.4-2厘米,側生小葉片長0.5-4.5厘米,寬0.3-2厘米。傘狀、傘房狀或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有花1-10(15)朵;稀有苞片,苞片線形,通常長2-4毫米;花梗長0.5-3厘米,無毛或被微柔毛;花多少芳香;花萼無毛或被微柔毛,裂片三角形,較萼管短;花冠黃色,近漏斗狀,花冠管長0.8-1.6厘米,裂片圓形或卵形,長3-7毫米,先端圓或稍尖。果橢圓形或球形,長0.6-1.1厘米,徑4-10毫米,成熟時紫黑色。花期4-7月,果期6-10月。
生境與分布產於甘肅、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省區。常生於海拔1100-3500米的疏、密林中。
採集加工夏、秋季採集,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苦、甘、微澀、涼。清火,解毒。
主治用法燒燙傷,瘡毒紅腫。一般外用,炒干研粉調菜油敷患處。
小白蠟條別名小白蠟、棟青、小葉女貞
來源為木犀科女貞屬植物小葉女貞LigustrumquihouiCarr.,以根皮、葉、果入葯。
形態特徵灌木,高達2米。具開展而較硬的枝條,小枝與花序密生細短柔毛。單葉對生,具短柄,長1-3毫米,有短柔毛,葉片革質,橢圓形、橢圓狀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2-5厘米,寬0.8-1.5厘米,先端鈍或圓,略成凹頭,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主脈突出。秋季開白色花,圓錐狀花叢頂生,長10-20厘米,花無梗,花冠裂片4,與管部等長,雄蕊2,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藍黑色。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疏林向陽處。分布較廣,北至河北、南至雲南等省區。
採集加工全年採集根皮,夏、秋季采葉,秋冬采果,鮮用或晒乾備用。
藥理作用從小白蠟條中分離的一種有效單體,經動物實驗和臨床應用均具有祛痰、止咳、抗菌作用。
性味功能苦,涼。清熱解毒。
主治用法小兒口腔炎,燒燙傷,黃水瘡。用量10-20克,外用適量,研粉香油調敷,或鮮品搗汁塗患處。
地柏枝別名岩柏草、岩柏枝、石柏、岩柏、山扁柏、紅雞草
來源為卷柏科卷柏屬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moellendorfiiHieron.兗州卷柏S.involvens(Sw.)Spring.布朗卷柏S.brauniiBak.,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1.江南卷柏:多年生常綠草本,高10-40厘米。地下莖橫走,主莖直立,下部不分枝。葉稀疏螺旋狀著生莖枝上,鑽狀卵圓形,有短芒,莖上部三至四回羽狀分枝,輪廓卵狀三角形,複葉狀,側葉二列,斜展,覆瓦狀,卵狀三角形,短尖頭,葉面平滑,邊緣白色,有齒或下側全緣,中葉二列,疏生,斜卵圓形,銳尖頭,有芒,中脈明顯,邊緣白色,有微齒。孢子囊穗短,單生枝頂,四棱形,孢子葉卵狀三角形,龍骨狀,銳尖頭,邊緣有齒,孢子囊近圓形。
2.兗州卷柏(金扁柏):主莖上葉螺旋狀密布,而非疏生,中葉無白邊。
3.布朗卷柏(毛枝卷柏):小枝被毛,葉干後捲縮,以致主枝葉稍稀疏。
生境與分布江南卷柏生於山坡岩石邊、林下、溝谷叢林中。分布於我國中部、南部、西南各省區,陝西南部、甘肅也有。布朗卷柏分布於浙江、湖北、四川等省區。
採集加工四季可采,洗凈晒乾備用。
藥理作用抑菌試驗:兗州卷柏水煎劑對傷寒桿菌、斯密氏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八疊球菌有抑菌作用。
性味功能辛、微甘、平。清熱利濕,止血。
主治用法急性黃疸型肝炎,全身浮腫,肺結核咯血,吐血,痔瘡出血,外用治刀傷出血,燒燙傷。用量15-60克,外用適量,研末撒敷或調敷患處。
參考配方1.急性黃疸型肝炎:地柏枝、鳳尾草各30克,水煎服。
2.肺結核咯血:鮮兗州卷柏、鮮茅根、鮮旱蓮草各60-90克,共搗爛,取汁冷服。
3.燙火傷:兗州卷柏晒乾研粉,調麻油或茶油適量,外塗患處。
推薦閱讀:
※1歲小孩臉部燙傷80%,只用了「這個東西」!臉竟然完全好了!醫生都不知道的,一定要分享!
※皮膚輕度燙傷的處理
※306 疾厄–燒燙傷
※被開水燙傷怎麼辦?處理燙傷的5口訣,愛美網教你燙傷後怎麼處理
※如何去除燙傷煙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