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顧慮別人會怎麼想,是不會成為自己的|會「獨處」才有親密和創造力
作者|張海音
張海音
中國心理學會首批註冊督導師。醫學博士,主任醫師。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上海市心理諮詢和治療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和治療專委會副主委,精神分析專委會侯任主委,心理危機干預專委會副主委,內觀療法學組理事長。上海市心理衛生學會理事長,上海市心理衛生服務行業協會副會長。
我們總是處在這樣的矛盾當中,一方面非常渴望陪伴、渴望愛以及所有能讓我們親近的關係,另一方面又相對渴望獨立、自主。
我們也經常糾纏於這樣的苦惱中:想有人陪的時候沒人陪,想孤獨的時候卻有人來煩。
有這麼一句表達煩不勝煩的話:「我想靜靜」。所以有人說,「靜靜是誰?怎麼這麼多人都想她?」這在一定程度上表達出來,很難如己所願。因此,如何應對孤獨,體現了一個人的自我功能。
● 安東尼·斯托爾《孤獨》
什麼叫「有孤獨的能力」?
偉大的思想家,有許多是以自我為中心、遺世獨立的人,他們更專註於自己的所思所想,無暇顧及其他。很多作家、作曲家、畫家這些有創造才能的人也是如此,總是在不斷尋求發現自我,並在創造中尋找存在的意義。
在一些非常成功的企業家身上,也可以看到類似特點,他們抱著常人感到無法實現的夢想,執著追求,無暇顧慮周圍人的感受,一路向前、成就事業。
確實,一個人如果總是想到別人會怎麼想,是不會成為自己的。所以,要會走自己的路,首先是關注自己的想法。
就像冥想和禱告一樣,這一過程和其他人沒有任何關係,卻有著自身獨特的價值。當獲得了某種新的領悟,或有了某個新方向時,對他們而言這是最有意義的時刻。這種時刻的出現,他們往往是獨自一人,有一種與宇宙融合的體驗油然而生。
● 法國16世紀人文主義思想家蒙田
法國16世紀人文主義作家、思想家蒙田說過:
「我們必須保留一處小小的閉塞之所,它完全屬於自己,絲毫不受打擾。在這裡可以找到真正的自由,遠離塵囂,回歸孤獨。」
孤獨的能力是如何
在早年的心理成長當中形成的?
很多具有創作才華的人都留下了一些這樣的描述:自己在童年的時候與自然有著神秘的交融,那些奇異獨特的意識狀態,像華茲華斯所謂的「不朽的暗示」。
這是孩子們在獨自一人的時候才會發生的體驗——是在童年的時光里,快樂地在戶外遊玩時,才會有的忘形狀態:初夏的清晨,薄霧在菩提樹枝頭輕盈纏繞,閃爍著微光,空氣里瀰漫著菩提樹的清香。溫和的空氣如同輕柔的愛撫一樣讓人心曠神怡,不需要刻意回憶。我們一直記得當時的情景——當你爬到一顆樹上坐著時,突然之間,就覺得自己完全與天融為一體了。
這麼美妙的情景,是很多人記憶中都會有的體驗。那種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的體驗,其實是在生命早期0到6個月當中就可能會有。嬰兒對滿足自己需求的客體——比如說照料他的母親,會有朦朧覺察。六個月之前的嬰兒和照料者的關係,是一種被稱為「雙極」的自體、他體關係,或者說共生狀態,如海洋般的融合經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渾然一體。體驗孤獨的能力,就在這樣的互動開始形成了。
獨處的能力是內在安全感的表現之一。這種安全感在嬰兒時期逐步建立,這一過程可以稱為「分離個體化」。就是說,孩子慢慢地能夠和其依戀的對象有所分離,形成獨立的個體,它不是一步就能完成的,需要階段性進階。
嬰幼兒期,個體想生存就必須依戀父母或主要撫養者,此階段形成的安全依戀感,不僅可以鼓勵個體的探索行為,更是成為成年後發展平等原則下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能力的基礎。
6個月~10個月,分離個體化的孵化期,是在為逐步分離做準備。這時的孩子,能夠掙脫、離開媽媽的懷抱,去探索外界,並且能夠從玩具等物體中尋找到愉悅,形成「過渡客體」的概念。孩子開始能夠區分媽媽和他人,適應陌生。所謂「過渡客體」,即雖然媽媽在現實中不在場,但是拿著這個過渡客體就相當於代替了存在中的媽媽。
10個月~16個月,分離個體化的實踐期。這時自主的自我功能反覆促使小孩子實踐各類新技能,探索玩弄過的各自過渡客體,也就是說,此時孩子能夠承受現實中媽媽一定時間不在身邊或缺席。這一階段孩子的典型現象就是「離開—返回—情感重建」,比如,小孩子一個人在隔壁房間玩耍,等到他玩到心發慌,出現所謂的分離焦慮,就會回來看看媽媽在不在,如果媽媽還在,甚至用鼓勵的目光給予肯定與安撫,他就會像充了電一樣又放心地回去獨自玩耍了,這就是我們說的「情感充電」,是一個反覆實踐的過程。同樣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玩「躲貓貓」的遊戲,其實也是在對外界探索。能夠獲得知識、歡樂和安全感,有能力讓自己對更大環境進行探索,就會伴有快樂和自信的體驗。
18個月~24個月,此時的孩子開始進入幼兒園,可能會面臨離開自己一直黏著、依戀的對象,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能包容分離,也開始察覺、體會到成長的孤獨與脆弱。
如上所述,這樣對外探索、自我獨處的能力與安全感是從小培養的,孩子需要從小就得到「你可以的」這樣的鼓勵。同時,成長也考驗著母親如何回應,是避免分離的痛苦推開孩子,還是為了滿足自己所需要的親密感,而去抓住孩子,打斷孩子快樂的實踐與獨立的探索。我們常說,要「溫柔地推一把」,言下之意就是母親自己要能承受一定程度的焦慮,去鼓勵孩子的分離。
成長有時候需要承受很多負面的感覺,包括一定的孤獨、脆弱感,孩子的成長更是這樣,需要的是一個「恰到好處」的媽媽。溫尼科特曾經發表過一篇關於獨處能力的文章,在這篇精神分析的經典之作中,他寫道:
母親作為照料者,要在嬰兒需要的時候在場才是有效的養育。
當然,這很需要母親有能力識別嬰兒此刻的需要。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小孩子在自己的房間裡面看書、寫作業,家長總擔心他是不是餓了、渴了、累了,經常躡手躡腳地送進去水果、點心什麼的。有些小孩子會很惱火但又不好發作,就會產生內疚。這就是家長共情能力的缺乏。
很多小孩有粘人的表現,甚至不允許母親離開片刻,這是因為他們不能確定母親離開後是否還會再回到自己身邊。相反,有些孩子逐漸培養出了對母親或依戀對象的信任感,這是因為他們雖然經常被獨自留下玩耍,卻並無需擔心他們不再回來,他們能夠在某種程度的孤獨中自得其樂。要知道,想像力總是在孤獨的狀態中展開翅膀,能夠享受孤獨的孩子,才有可能培養出創造的潛能。
獨處能力是內在安全感的表現之一。從嬰兒期開始就不斷逐步建立的安全感,讓我們對自己的依戀對象形成了「他隨時都在」的良好預期,並且在孩童時代就內化了一個好的客體,使得依戀對象成為個人內心世界的一部分,變成可依賴的對方。即使對方沒有出現在身邊,我們也不會覺得孤單,因為他們在心裡。
換個角度來說,獨處的能力源自嬰兒時期在母親陪伴下的獨處經驗,取決於一個孩子能否在母親的陪伴下安靜的獨自待著。沒有充分經歷過這樣的經驗,一個人獨處的能力是培養不出來的。
我喜歡和你在一起,
但我也不介意自己一個人
最初我們都是有人陪伴的,後來慢慢不需要他人陪伴了,這個過程的變化、實現,與我們是否具備觸摸自己內在真實的感受,並將其表達出來的能力也息息相關。所以,能夠自我發現,察覺內心深處的情感與需要,仍需要人的獨處能力。
如果一個人能夠在信任與安全的氛圍鼓勵之下,勇敢碰觸自己最深處的情感,表達出來,不擔心、也不害怕自己會被拒絕或指責,他的精神世界當中就會發生一些重組或整合,這個過程會帶來平靜、安寧的感覺,使之觸摸到真理之井的深處。因此,如果想要讓頭腦、理智起到最大的作用,讓個人發揮最大的潛能,培養自己獨處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當然,孤獨也不是特指「一個人待著」。有的人能夠享受獨處的狀態,且肯定自己的價值,有的人則需要在一群人或關係中來確定自己的價值,甚至有的人即使是與一群人在一起也依然覺得孤單、寂寞。因此,享受孤獨、安於獨處的能力,也反映著個體情感是否達到了成熟。
真正的享受孤獨、擁有獨處的能力,應該是:
我喜歡和你或者和朋友在一起,但我也不介意自己一個人,我的內心堅信自己並不孤單,也相信自己此刻被愛。
●本文選自張海音的《孤獨十講》中的第二講,由十分心理編輯整理。收聽十講內容,請登錄幸福研習社。
『報名 「你問我答」』
他們是給心理諮詢師做培訓的人,
他們臨床諮詢的經驗超過20年,
他們小時數諮詢費過千元但你也約不到,
在十分心理,與他們面對面。
不喜歡婆婆,也能和她友好相處? 劉丹
劉丹
中國心理學會首批註冊督導師。清華大學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博士畢業。德中心理治療研究院副主席。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家庭治療學組副主席。
(7月16日晚8: 00)
渣男的人格特質是如何養成的?薛偉
薛偉
中國心理學會首批註冊督導師。聽說心理研習社發起人,復旦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督導,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督導,華東政法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專業顧問,上海海洋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人事心理學會秘書長。
(7月21日晚9: 00)
如何與有抑鬱症的朋友/家人相處?張海音
——分清抑鬱和抑鬱症的區別
張海音
中國心理學會首批註冊督導師。醫學博士,主任醫師。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上海市心理諮詢和治療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和治療專委會副主委,精神分析專委會侯任主委,心理危機干預專委會副主委,內觀療法學組理事長。上海市心理衛生學會理事長,上海市心理衛生服務行業協會副會長。
(近期推出)
當我遭遇控制感極強的父母…… 劉丹
(6月6日晚8: 00)
● 已結束,可到幸福研習社付費收聽
混合撫養應該誰說了算?劉丹
——我說用紙尿褲,老人要用尿布
(6月25日晚8: 00)
● 已結束,近期可到幸福研習社付費收聽
可以專註地愛一個人嗎?薛偉
——情感遭遇「渣」男/女怎麼辦
(6月15日晚9: 00)
● 已結束,可到幸福研習社付費收聽
一直壓抑的攻擊和憤怒,讓你生病了嗎?薛偉
——軀體疾病的心理解讀
(6月29日晚9: 00)
● 已結束,近期可到幸福研習社付費收聽
如何不再讓失戀的創痛辣眼睛?葉斌
——不在任何東西面前失去自己,哪怕是愛情
(7月2日晚9: 00)
● 已結束,近期可到幸福研習社付費收聽
如何參與:
進入幸福研習社、點擊報名、發起「約」,更多朋友眾籌一起問;
擔心隱私?把問題發到後台,我們提前替你轉交專家;
20-30分鐘主題講解;
30-40分鐘互動
如需授權轉載請向公眾號發送「轉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