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籟的古象——追尋長鼻目的進化瞬間
長鼻目是哺乳動物家族中最壯觀的類群,它們中誕生了今天最大型的陸生哺乳動物。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長鼻目也是從不起眼的小傢伙一點點變大並成為龐然大物。在長鼻目已經滅絕的成員中,有很多比今天的大象更高大的類型,也有很多相貌怪異的類型,但是它們早已經消失在地球的歷史長河之中。作為畫家、原型師的阿籟老師對於長鼻目有著特別的喜愛,因為他製作了這套古象頭雕,藉此來還原長鼻目這個奇特家族的進化軌跡:
始祖象
拉丁學名:Platybelodon,含義是「莫里斯湖中的野獸」
科學分類:長鼻目,嵌齒象
身高體重:肩高0.6米,體重300千克
體型特徵:下門齒向前伸長並形成鏟子狀
生存時期:始新世-漸新世(距今3700萬年前—3500萬年前)
發現地: 非洲
生活環境:沼澤、湖泊
1901年,美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查爾斯·威廉·安德魯(Charles William Andrews)根據在埃及發現的化石命名了始祖象,其體長3米,肩高0.6米,體重約300千克。
始祖象的外形有點像今天的貘,腦袋較小,四肢較短,肚子很胖。從化石中看,始祖象的鼻骨在頭骨前方,儘管只有加大加厚的上唇,但是已經具有向長鼻進化的趨勢;始祖象的頭骨朝下,加寬的部分能夠附著大量的肌肉,下頜骨變厚、下犬齒退化、門齒也向長牙方向上發展。
古生物學家認為始祖象的習性類似於河馬,是一種半水棲動物,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埃里克·賽夫特和美國杜克大學的西蒙分析了始祖象的牙齒,對牙齒琺琅質中化學特徵的分析證明了這一點。始祖象的飲食習性與今天的河馬很像,其生活方式和也於河馬差不多,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河流或著沼澤之中,通過潛入水中尋找水生植物為食。
儘管有始祖之名,但是最新的研究顯示始祖象可能只是長鼻目進化史上的一個分支,並不是今天長鼻目的直接祖先。
鏟齒象
拉丁學名:Platybelodon,含義是「扁平的牙齒」
科學分類:長鼻目,嵌齒象
身高體重:肩高3米,體重3000千克
體型特徵:下門齒向前伸長並形成鏟子狀
生存時期:中新世(距今1500萬年前—400萬年前)
發現地: 非洲、歐洲、亞洲、北美洲
生活環境:林地、平原
1928年,古生物學家阿列克謝·波瑞斯科(Alexei Borissiak)研究了一具其他的化石,其頭骨的下門齒向前伸長並形成類似鏟子的形狀,於是波瑞斯科將這種動物命名為鏟齒象。與後面將要介紹的大象相比,鏟齒象的體型較小,其體長5米,肩高3米,體重3噸。
鏟齒象的命名者波瑞斯科認為鏟齒象是生活在沼澤和湖泊周圍的,它們可能像今天的河馬一樣,沒有長鼻子,不過它們能夠用鏟子狀的長牙剷出水中的植物吃。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被發現,其實鏟齒象是長有長鼻子的,對牙齒磨損的研究表明它們的長牙是用來剝取樹皮的,這也很好的解釋了鏟齒象的化石為什麼會出現在比較乾旱的地區。當鏟齒象進食的時候會用鼻子鉤住樹枝,然後用鏟子狀的門齒剝掉樹皮。
在解釋鏟齒象奇特的牙齒外形時,密歇根大學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威廉·桑德斯表示,鏟齒象達到了「下門牙發展階段的頂點。」鏟齒象極為平坦的下門牙表明,「它們選擇了特定範圍的植物作為食物」,這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在第三紀中新世的大部分時期,同一個地區往往有三至五個甚至更多屬類的長鼻目動物共同生活並爭奪食物。」
恐象拉丁學名:Deinotherium,含義是「可怕的野獸」
科學分類:長鼻目,恐象科
身高體重:肩高3—3.5米,體重5000—9000千克(粗壯恐象)
體型特徵:體型高大,下頜有彎鉤狀象牙,象鼻較短
生存時期:晚中新世—更新世(距今1100萬年前—100萬年前)
發現地: 非洲、歐洲、南亞
生活環境:林地
恐象的化石最早發現於歐洲,其在1829年由考普命名。當1836年在德國發現了恐象的完整頭骨後,人們被驚倒了,因為這種史前的大象的長牙竟然是長1—1.5米下門齒,而且這對下門齒向後下方突出,如同一雙倒掛的彎鉤。
恐象曾經被認為是史上最大的象類之一,但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其最大個體的肩高為4米,體重在8.8至12噸之間。、由於體型瘦高,體腔略窄,恐象比肩高相當的真象類可能要略輕些,跟那幾種大型的猛獁象、古菱齒象有顯著差距。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對恐象下鉤牙的作用曾經眾說紛紜。雖然其長度可達,相當於一般的雄性亞洲象象牙,但與其身軀相比仍顯偏小,而且在這個位置上很難用於自衛、求偶爭鬥。有觀點認為,下鉤牙能用來撕下樹皮、樹枝,或是從土中挖出樹根和塊莖,甚至是在恐象喝水、睡覺時固定住身體……
恐象較為偏愛森林環境,但是隨著氣候變干、草原增大,更適應新環境的真象類漸漸興起,而恐象則在上新世開始沒落,約700萬年前從歐洲和印度消失。在非洲,粗壯恐象一直延續到了100萬年前的早更新世。化石證據表明,它們和早期人類曾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不過,在人類發展出能殺戮一切大型動物的智慧之前,這些長鼻怪物就徹底消失在了生命長河中。
師氏劍齒象
拉丁學名:Stegodon zdanskyi,含義是「屋脊般的牙齒」
科學分類:長鼻目,劍齒象科
身高體重:體長8米,肩高3.8—4.3米,體重9000—10000千克
體型特徵:高大粗壯,長牙發達且基部很近,象鼻甩向一側
生存時期:晚中新世—更新世(距今600萬年前—1萬年前)
發現地: 亞洲東部
生活環境:溫暖森林
早在1847年,劍齒象屬就被建立。1935年,古生物學家霍普伍德(Hopwood)根據在中國發現的化石命名了師氏劍齒象(S. zdanskyi)。目前已知最大的師氏劍齒象化石發現於1994年的陝西,化石肩高4.3米,身長8.45米,體重12.7噸。與著名的猛獁象不同,劍齒象的長牙是向前方生長的,長度超過3米。有意思的是,這對長牙的末端朝兩側分開,而基部卻離得很近,幾乎並在一起。因此劍齒象活著的時候,不能像今天的大象一樣把鼻子放在兩顆長牙之間,而應該是把鼻子甩向一邊的。
師氏劍齒象是亞洲的特產動物,在冰河時代的我國南方,劍齒象和大熊貓、巨貘、巨猿等一起,構成了代表溫暖森林生態的典型動物群。其中分布最廣、化石最多、繁衍時間最長的種類是東方劍齒象(Stegodon orientalis),它們肩高可超過3米,臼齒上的橫脊增加到7—13道,比起前輩們可以咀嚼更多樣的植物,是當時南方最常見的象類。直到大約1萬年前,最後一批東方劍齒象才銷聲匿跡,劍齒象一族在華夏大地上的輝煌歷史也畫上了句號。
哥倫比亞猛獁象
拉丁學名:Mammuthus,含義是「潛伏地下的獸」
科學分類:長鼻目,真象科
身高體重:肩高4.3米,體重10000千克
體型特徵:體型高大,前肢較長,肩部和頭骨高高隆起,長牙強烈彎曲
生存時期:上新世—更新世(距今260萬年前—1萬年前,在弗蘭格爾島倖存到3700年前)
發現地: 亞洲、歐洲、北美洲
生活環境:草原、苔原
1838年,古生物學家在美國喬治亞州發現了一批猛獁象化石,研究者們發現,它們雖然和當時已知的真猛獁(M. primigenius)化石很像,但在大小、形態上仍然有一些明顯的不同。1857年,英國學者休·福克納將其定名為「哥倫比亞猛獁」,以紀念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伴隨著美國的疆土不斷向中西部、南部擴張,這些地區也出土了大量哥倫比亞猛獁的化石。
哥倫比亞猛獁身軀高大,雄象肩高可達4—4.3米,體重10噸以上,幾乎可媲美亞歐大陸的草原猛獁(M. trogontherii),堪稱最大的猛獁象之一,明顯大於晚期出現、最適應寒冷環境的「長毛猛獁象」——真猛獁。和草原猛獁一樣,它們也是雄性的塊頭、象牙都明顯大於雌性,長牙強烈彎曲成螺旋形、長度可接近5米,臼齒則非常適應啃食硬草。
由於發現了殘留毛髮,哥倫比亞猛獁的身上應該也有毛,但應該比真猛獁稀疏得多——在美國南部的得克薩斯、佛羅里達、加利福尼亞等幾個州,甚至中美洲的墨西哥、尼加拉瓜等國境內,都有哥倫比亞猛獁的化石,說明它們能適應溫暖地區的氣候。
距今1.2萬年前,重重壓在北美大陸上的冰川開始融化,氣候、環境也隨之開始發生改變。大片低地平原被海水淹沒,北美南部越來越熱,西北長出了茂密森林,而內陸則越來越乾旱,許多稀樹草原變成了樹木更少的乾草原、甚至荒漠。即便是身高腿長、有能力遠距離遷徙的哥倫比亞猛獁,對此也無所適從。與此同時,通過白令陸橋進入美洲的人類,也開始對哥倫比亞猛獁展開獵殺。一些科學家還懷疑,除了直接獵殺之外,人類可能還從亞洲帶來了新的病菌、病毒,從而對衰退中的哥倫比亞猛獁造成了毀滅性打擊。
看完這五款傳神的古象頭雕,再看看其包裝和盒子,其中含有一個信封,信封中裝著6張阿籟老師手繪的古象明信片,了解了古象的頭骨才能更好的對其進行科學嚴謹的復原。
PS:作為喜歡大象的大神,阿籟老師對現代象的喜愛也達到了痴迷的程度,所以在古象頭雕完成後他又做了現代大象的頭雕:一個亞洲象、一個非洲象。由於我這裡沒有實物,所以引用張宗達先生的照片代為展示咯。
阿籟老師這套古象由於是限量版,早已經銷售一空,不如喜歡阿籟老師的作品就請關注我的微博吧,之後的新品會在第一時間發布哦
推薦閱讀:
※斯諾登突然離港到莫斯科 各界猜測其最終目的地
※17年值得一去的15個目的地!(大家一起來找茬)
※揭秘中國綜藝節目的職業觀眾,「表情帝」們是怎麼煉成的?
※取經項目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婚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