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大爆炸
也許不能把眼下真人秀的競爭稱之為白熱化,因為未來的市場只會更加激烈。電視台和製作公司只有拚命加快速度才能保證自己不被落下。根據不完全統計,在2014年,國內31家省級衛星電視頻道一共播放了70多檔真人秀,相當於幾乎每月都有5檔節目開播。打開電視機,明星們在各家電視台上比賽唱歌、指點別人唱歌,帶孩子、出國旅行、滿世界找美食、在沙漠里廝打成一團……在攝像頭的包圍下,他們出演著各種迥異於往常形象的角色,而在2015年,這個趨勢只會更加激烈。國內電視台的競爭落點,就是真人秀。
《奔跑吧兄弟》第二季「跑男」Cosplay聖鬥士 Angelababy范冰冰pk扮雅典娜
250多人的團隊終於各就各位,圍繞著杭州西湖邊的雷峰塔,所有部門已準備就緒。大家剛興緻勃勃地拍了個開頭,「奔跑吧,兄弟」(以下簡稱「跑男」)的現場導演突然被告知:再過半小時,22點一到,雷峰塔將準時熄燈。
大家頓時傻眼了,龐雜的前期準備百密一疏,唯獨在熄燈時間上鬧了烏龍。節目總統籌、浙江衛視節目中心主任周冬梅頓時急壞了,景區的工作人員說什麼也不肯通融。中韓兩國的拍攝團隊,加上9名重金請來的明星,馬上就要被晾在黑暗中。周冬梅一口氣連續打了十幾個電話,協調各方資源,終於爭取到了燈光的延時,一直到凌晨1點多,才把這檔新節目的開場小片拍完。
而這僅僅是一系列折磨的開始。在第二天的正式拍攝中,演員陳赫因為背人閃了腰,緊急被送到醫院打封閉針,在借來的限時場地上,劇組掐著手錶等待陳赫復工時,王寶強又在比賽中摔進了荷花池磕傷了下巴,也需要送醫。此時,韓國請來的嘉賓金鐘國還在中國美院獨自等待,而夏天的杭州暴雨說來就來,驟雨中天地一片漆黑,在戶外的團隊徹底中斷了工作。
周冬梅臨時為陳赫找來了專業的理療醫生,又陪王寶強檢查歸來,終於與金鐘國匯合拍攝了當期節目的最後一個環節,工作了近20個小時之後,整個劇組鬆了一口氣,轉場向第二集的拍攝地烏鎮出發,結果,在疲憊的午夜2點鐘,周冬梅又遇到了一個難題:浙江省規定,高速公路凌晨2點到4點大客車禁止通行。
「跑男」第二季現場圖(圖自網路)
從1986年進入浙江衛視開始,周冬梅經手負責的節目不計其數,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製作人,戶外真人秀並不是新鮮課題:「浙江衛視一直在戶外節目上有領先優勢,最早從2006年的交友節目『男生女生』開始,『爽食行天下』、『人生第一次』等等,都相當於為『跑男』做了長期的準備。」但『跑男』這一次超越了過去所有挑戰,根據原版節目、韓國SBS電視台的「Running Man」(跑男)的經驗,每期節目都要在4個場景里轉換,而且必須在一天內錄完:「這樣能使藝人的情緒是連貫的,不斷加強比賽的激烈性。睡一覺第二天再撕名牌,大家體力肯定更好,但頭一天積累的競爭情緒就全冷掉了。」
真人秀的挑戰無處不在。「從選角開始,就考驗節目組的審美。你必須眼光很毒,知道怎麼搭配明星的氣質,每個節目的明星陣容一曝光,欄目組的長遠發展布局一看就知道了。」第一季「跑男」的藝人很多都是正當紅,周冬梅告訴我們,光是協調各個明星的檔期就是個大問題。錄製過程中,不同於棚拍節目的有條不紊,戶外真人秀嚴重依賴天氣,同時藝人們的臨場反應也無從預測。此外,200多人組成的龐大劇組,要在城市裡轉換場景,僅僅調配車子這一項就已經把人難為死了。「最難最難的還在後期,每期要在幾百上千小時的素材里拉出一條故事線,把所有的拍攝鏡頭重新架構,能搞定複雜故事線的團隊,在一線衛視中也找不出幾支來。」
范冰冰參演第二季「跑男」中的造型
高投入,已經成為真人秀的代名詞。在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的相關報道中,演唱現場超過40台的機位、梁翹柏等華語樂壇頂級音樂製作人、韓國原版節目的燈光師、最新款森海塞爾麥克風等等,是被反覆強調的內容。每一位歌手從降落在長沙黃花機場開始,就處在攝像機的跟拍之下,在節目中,鏡頭常常掃過浩大的攝影團隊,密密麻麻的一排鏡頭對準台上的歌手和經紀人,捕捉他們每一秒微妙的表情,當然,這又意味著成倍增長的後期剪輯時間。
「並不是機位多使得『我是歌手』規格高,而是節目需要這麼高的配置。」湖南衛視黨委書記兼常務副總監李浩告訴我們,「現場歌手的反應、觀眾的反應都需要同步記錄在鏡頭中,後期製作中我們會在海量的素材中截取精華中的最精華,才能讓這個節目的含金量顯得更高。」
海量素材、多機位、編劇,會成為真人秀的標配嗎?李浩認為應該換一種表述方式:「現在諸多節目的製作水準在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和審美都在提高,從製作角度來說這是一個基本的條件。」他用了一個詞來概括這種興師動眾的投入——「或者說,這是一個門檻。」
越過門檻,繼續提高門檻,正是幾家一線衛視不惜血本的原因。
浙江衛視戶外競技真人秀節目「奔跑吧,兄弟」第一季劇照。左起:鄭愷、鄧超、羽泉和楊穎
看起來,真人秀節目的投入會幾倍於日常周播的棚拍節目,這樣浩大的人力精力投入,笨工夫出細活,性價比真的高嗎?
周冬梅很確定,一線衛視除了這招棋,別無他法。
「電視節目是有生命周期的。周間節目正在進入艱難時期,演播廳的節目因為流程相對固化,觀眾已經審美疲勞了。像我們過去開發的『愛情連連看』,投入十萬二十萬元,能在全國網排名第一,這種四兩撥千斤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周冬梅承認,做真人秀確實很累,「但現在舉重若輕,能四兩撥千斤的節目已經越來越少了,觀眾的注意力正在逐漸稀缺,小創新已經無法吸引注意力了,一線衛視都在拼凝結高度智慧、大投入、能一擊即中的『重型武器』」。「我覺得未來的電視節目是往兩極走的,一類像『跑男』這樣,大兵壓陣,高投入高產出;另一類就是低成本的小製作,中不溜的,投入的人力物力智慧含量一般的,最後出來的結果會很尷尬,製作單位很可能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奔跑吧,兄弟」導演周冬梅
市場也在不斷分化,真人秀紛紛搶佔開機率高的周末黃金檔,現象級的節目逐步浮出水面。相比之下,實力較弱的二、三線衛視把精力擠到了周間,在每周二、三、四做節目;地面頻道則繼續以民生節目、新聞節目為主要內容——不同重量級的選手正在針對不同的戰場爭鬥。
重武器未必能每擊必勝,但勝出的現象級真人秀節目,個個都是重武器。「跑男」第一集雷峰塔下的韓式長開頭,略有點水土不服,但這檔節目很快顯示出了驚人的生命力,收視低開高走,CSM全國50城市網收視率從第一期的1.2起步,一路飆升,從第三期破2開始,穩居周五晚間黃金檔綜藝節目第一名,到了第14期收視率破4,終季後,完整節目網路視頻總播放量破65億次。
這樣的成績,也讓「跑男」的廣告收入水漲船高,「跑男」的第一季冠名費是1.3億元,第二季則拿到了2.16億元的高價。市場會給電視節目出最直觀的成績單,幾個現象級真人秀的冠名費一直蹦著高地往上躥:「中國好聲音」第一到第三季的冠名費分別是6000萬元、2億元、2.5億元;「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的冠名費僅為2800萬元,第二季飆升至3.12億元,今年的第三季冠名+戰略合作已價值5億元;開年以來,古巨基在「我是歌手」第三季中一直用港味普通話反覆朗誦「洗護合一新升級」,為了這一效果,某洗衣品牌連續三屆為節目冠名,花費已從1.5億元、2.35億元,飆升到了第三季的3億元。
資本市場是真人秀井噴的最大推手,他們會選擇最有實力的製作團隊,在2014年的招標會中,各大衛視提出了200多個真人秀策劃,所有的節目必須經歷廣告商的篩選,大多數沒有被選中的,就直接胎死腹中。廣告市場永遠是馬太效應,贏者通吃。商人們更信任那些嘗試過重武器、並取得了熱烈反響的電視台,相信雙方的重投入會帶來真正雙贏的產出。
湖南衛視親子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第一季劇照。林志穎攜子(中)參與錄製
全民海選、毒舌評委、奇葩選手……這樣的新聞已經成了過去時。近兩年的真人秀節目很少再出這樣令人尷尬的熱點新聞了。在採訪中,幾家電視台和製作公司都提到了觀眾的情感需求。
燦星公司2010年與東方衛視合作了「中國達人秀」,其中最讓陸偉引以為傲的選手,是一對賣鴨脖子的夫婦。丈夫為了給妻子贏得舞台上唱歌的機會,扮成了一隻豬,一句「我為我老婆裝什麼都可以」感動了所有評委和觀眾。「你要想到,2010年也是馬諾那句『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坐在自行車后座上笑』一夜成名的年份,傳統的倫理價值觀在那幾年正經歷空前的挑戰,賣鴨脖子的夫婦貧賤相守,讓主流觀眾意識到情感的危機,這才是他們走紅的原因——歐美模式真人秀節目都是有文化核心的,潛移默化地講給你們聽,比如我們的達人秀,就是讓所有觀眾看完覺得,生活在這個國家這個時代是自豪的。」
「任何模式的紅火,是跟觀眾情感的需求有直接關聯的。」陸偉認為,類似「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這樣的節目,對於內地觀眾很新鮮,但在日本、韓國已經是很成熟的節目模式了。之所以過去不流行,是因為電視主流觀眾群體的生活狀態不同。現在電視台想吸引的是「80後」觀眾,這群獨生子女正在變成社會的中堅力量,在大城市生活,承受工作競爭和買房壓力。「過去我們看電視,總是想獲取知識,引發思考,現在他們工作已經太辛苦了,看電視就是圖好玩,這種心態就很適合韓國模式進來——不需要學什麼,被灌輸什麼價值觀,輕鬆愉悅就可以。」
「我們做這種真人秀節目,對社會是有貢獻的。比如『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這些親子類節目,體現的是明星在家庭中是否盡到了自己的責任。現在的大環境,是物慾橫流,大家急著去賺錢,忘記了為什麼出發,無論富人還是窮人都不幸福。」周冬梅以浙江衛視「人生第一次」為例,「這個節目里小瀋陽的孩子特別早熟,她有一個小瀋陽的真人玩偶,因為父母工作太忙,孩子每天晚上是抱著玩偶睡覺的,她管這個叫假爸爸。我們的節目是在關註明星身上作為普通人的重要角色。」而「跑男」跟歐美傳統競爭型真人秀也有很大區別,歐美真人秀往往把人放在一個極端環境下,不迴避在資源短缺時,人性惡的體現。「中國的老百姓其實不愛看這個,大家更願意被感動。極限環境離觀眾的生活也太遠。現在我們的真人秀是把明星貼近生活,在日常的環境下做任務,平時有完美形象的明星,卸下光環,有時可能還不如普通人能力強。」周冬梅判斷韓國真人秀走紅的最大原因,是東方民族有共同的感性、含蓄的特點,強調互助精神,有共同的情感。
英國獨立電視台製作的選秀節目「英國達人」第六季劇照(2012)
也許不能把眼下真人秀的競爭稱之為白熱化,因為未來的市場只會更加激烈。陸偉一直對英國達人秀中的一集念念不忘,那一期來了一位自稱是巫師的選手,號稱可以當場作法,舞台上的法術自然是失敗了,選手惱羞成怒,詛咒大家當天在現場不會再看到任何優秀的選手。「當天肯定會遇到精彩的節目,但是最後剪出來的故事,是後面有一連串災難型的選手,室外的天氣越來越差,到最後電閃雷鳴。節目到尾聲,上來一個小女孩,所有人認為這一定也沒什麼指望了。沒想到,小女孩一張口,簡直是天籟之音。」畫面剪切到戶外,伴隨著歌聲,暴雨消弭,雲開霧散。詛咒被解除了,電視內外的人都被女孩悠揚的童音感動得落淚。
「我們的節目是抽屜式的,錄100個人,抽出來10個人組成一集,中間連綴出跌宕起伏的情感線索。巫師那一集堪稱經典,背後是至少三個月的素材積累,國外頂級的真人秀之所以精彩,就在於這種豐滿的大故事線。」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出這樣的節目呢?陸偉告訴我們,跟歐美相比,我們單一的剪輯水準相差不遠了,但背後的電視競爭環境卻更為激烈。「中國要做到這樣的素材,必須提前三個月做盲選,但三個月之內,我們所有的懸念估計早就暴露光了。」
不光是節目內容,團隊本身的試錯周期,可能也只有短短几個月。周冬梅一直在一線把控各個節目團隊,深知其中的不易:「我們目前的競爭格局,不允許我們給節目太長的成長周期,大家大量地買國外版權,與國外合作,不是因為我們中國的電視人懶惰、不聰明,是這個社會本身節奏太快了,各行各業都浮躁,不能歸罪於電視行業一家上。我們都知道應該創立自己的品牌,可大環境是只爭朝夕的,沒有人等你慢慢成長。」
速生、速火、速朽,就是真人秀市場野蠻生長的高速邏輯。觀眾需要真人秀,看明星出糗,看素人蛻變,這裡的故事起碼比電視劇看起來更真實,更容易滿足情感需求,並且短小精悍,易於在朋友圈裡轉發傳播;電視台也需要真人秀,「每一個有抱負的電視人都想做真人秀」。所有的採訪對象都認為,幾年內真人秀的類型會越來越豐富,競技類、體驗類、極限挑戰,都會豐富起來,這是對抗新媒體圍剿的形勢下,電視台最有力的突圍方向;廣告商更不用提了,他們已經用真金白銀來擁抱這種節目形式,湖南衛視第三季度將推出的「偶像來了」,創下了真人秀冠名的新紀錄——某手機廠商掏了4億元的冠名費,一個字一個億。
原創的真人秀模式正在興起,大量跟風品、複製品也一擁而上。周冬梅的心態很平和:「做真人秀就像是農業生產,今年車厘子銷路好,大家第二年全去種車厘子,那行情如何就不好說了。電視節目也是一樣的,最後誰勝誰負,都要受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調配。」
推薦閱讀:
※圖形學中的爆炸模擬?
※福島核電站氫爆炸 50公里外有震感
※三星S9如果定價4999 你會不會忘記爆炸這件事兒?
※如何看待達州6.2至6.3好一新商城凍庫連續爆炸事件?
※俄羅斯的希望:全球治理體系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