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思考入門《超越感覺》批判性思考指南(濃縮版)
本文為讀書筆記有刪減
並不完全代表原作者和譯者的意圖
正確詳細的文章請閱讀原版
Beyond felling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作者:Vincent Ruggiero
復旦大學出版社 第8版
導論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1背景-理解重要的7個基礎概念:個體、思考、真理、知識、觀點、根據、論證
2常見錯誤-舉例和識別謬誤
3策略-解決問題的的各種技巧:確認和克服認知弱項的竅門,觀察力、澄清問題、進行研究、評價根據、分析他人觀點、作出合理判斷的技巧。
1 背景
介紹了包含在批判性思考中的基本「工具」和「規則」。
考察概念的意義:
一、對這些概念的普遍看法是錯誤的。
二、無論誰仔細思考這些概念,總會獲得新見解
三、越是透徹了解這些概念,越能精通思維。
七個重要的概念:
1.1個體,並非天生的,而是後天習得的,不可能脫離他人和環境影響存在的。幫助你真正成為一個個人而不是宣稱是一個個體的4個問題。
1.1.1把你對任何人事物的第一反應看作嘗試性的。無論看起來多麼正確or吸引人,在未考察之前,持保留意見。
1.1.2判斷你未為什麼會做出這種反應。是不是借鑒了其他人?父母/老師/朋友/名人/虛構的角色等。如果可能確定什麼特定的經驗影響你作出這樣的選擇。
1.1.3考慮呢有可能對人事物情勢做出的其他可能反應。
1.1.4詢問自己是否有其他比第一反應更恰當的反應。排除制約條件。
不同觀點:是否能確保見識已經覆蓋各種觀點,請解釋如何得到這一結論,為什麼它可能是最合理的。
1.2批判性思考,事實和觀點經常被混淆,批判性思考的本質是評價。把批判性思考界定為用以檢驗各種主張和論據,並判定哪些具有優點、哪些不具有優點的過程。批判性思考就是尋找答案。
1.2.1批判性思考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是提探索性問題。通過提問來分析問題。
1.2.2對於批判性思考的3個誤解,首先推理並不能成就批判性思考,批判性思考要檢驗這些推理是不是好的推理,是不是充分。其次,不模仿他人並不能成為批判性思考著,作出合理決定才是。最後,批判性思考並不等於正確答案,它還包含尋找答案的過程。
1.2.3批判性思考者有效對自己的精神生活施加控制,引導自己的思維不受其控制,檢驗並證實人和思想觀念,即便是他們自己的,在檢驗並證實之前拒絕對其予以認可。批判性思考依靠心智的約束,沒有心智約束的人不是一個自由的人而是一個努力。
1.2.4批判性思考的基本活動:不要讓預感和假設操縱思考,並預先規定結論。
1.2.5批判性思考討論注意事項
提前做準備,設定合理預期,拋棄自我為中心和個人議程,起作用但不豬刀,避免分散注意力的講話習慣,積極的傾聽,負責任的判斷思考,抵制打斷的衝動,避免有意無意的抄襲。
1.3真理
思想和信念不可避免的受他人影響,感知和記憶是不完善的,我們的信息可能會不準確活著不完整。有些人的思維技能貧乏或悲無效的使用。我們認為信以為真的東西可能是虛假的想法。
關於某件事的真理是,它原本就是什麼-其確切安排和比例上的事實。當信念和斷言與顯示相符,他們就是真實的,不符合就是虛假的。
真理是通過發現二倍掌握的,不依賴於人民對它的認可。
1.4知識
認知不僅包括正確答案,也包知道怎麼找到它和意識到已經擁有了它。
經常檢驗你的知識,事情可能並非如你所知道的那樣。而認知本身就是困難的。有三個原因導致了認知的困難:1未解決的老問題抵制問題解決。2很肯能無先例可循。3知識被遺忘or不明智的拒絕。
認知的2個障礙,設定和猜想。設定扼殺好氣性,猜想拒絕證據。
1.5觀點
看到一個論點可以問幾個問題。作者是誰?他的觀點是什麼?觀點合理么?觀點有什麼其他不同的用法?大部分的觀點可能是出於個人喜好而不是深思熟慮的判斷論證。人人都會被內部和外界的因素影響,而導致觀點的錯誤。即便是專家也不可避免。人類的心智是意見加工廠,並且易於記住自己的觀點而忘記獲得觀點的過程。
錯誤的種類:本性/傾向/思維習慣/態度/信仰/溝通局限/時代風氣。。。
如何形成正確的觀點:
1.5.1 了解觀點是如何形成的
1.5.2抵制把你的觀點看作事實的誘惑
1.5.3監控呢的思想以防止非批判性默認模式的掌控
從而掌控自己的觀點,而不是由你的觀點掌控你。
1.6證據
個人經驗,通暢會賦予個人經驗更高的普適性,經常以偏概全,以小樣本替代全部具有很高的局限性。詢問,該事件是典型or獨特?在支持結論的樣本數量和種類上充分么?
未公開的傳說,無法驗證。詢問,故事源於何處?我能正式所聽到的版本是否準確?
公開的報道,事實和觀點經常被混淆,選招資深證據支持例如出處等。詢問,這個報道引用了所有重要信息項目的來源么?作者有仔細報道的聲譽嗎?出版商具有可靠的聲譽么?陳述有哪些證據來支持?
目擊者證言,通暢被認為最可靠的證據類型,但是可能會混淆和扭曲。詢問:事件周圍的環境包括目擊者的心智狀態可能歪曲了他的感知么?事件發生來自什麼樣的環境?是否有可能影響目擊者的記憶?
名人證言,有些人無論說什麼都被認為是對的,但真的是這樣么?名人就有獨立思考能力么?無論你多崇拜這個人,最好先對其觀點打個折。詢問,名人是收費發現人額?名人在表達觀點時候提供了證據支持么?還是僅僅由一些列觀點構成。
專家意見,信息量爆炸行業不同可能導致專家的意見失效。詢問,這個人對正在討論的問題具有專業知識么?知識背景足夠么?是否引證了研究成果?這位專家是否收了費。其他權威是同意還是反對該專家的意見。
實驗,實驗條件和研究者在場是否影響了實驗對象?有可能歪曲調查結果。詢問,事件是否可被複制或者已經複製成功?如果複製或者努力不成功,最好推遲接受實驗的結果。
統計資料,並不獨立存在,它是複雜信息的總結。詢問,統計資料的來源是什麼?這個來源可靠么?這個資料有多長時間了?從資料收集依賴一些重要的因素變化了么?
調查,專業人最常用的工具之一。調查獲得的資料可以量化。表示問題的方式也會影響結果。詢問,樣本具有真正的代表性么?問題清楚明了無歧義么?是客觀表述而沒有偏見么?是不是有大量調查沒有回應?回復者和未回復者有什麼不同?其他調查確認了本調查的結果了么?
正規觀察,詢問,觀察者在場有可能改變被觀察者行為嗎?足夠長時間的觀察可以驗證所得出的結論嗎?結論是過度概括了的嗎?
研究評述,鑒於評述所涵蓋的研究成果,評論者看起來是合理的么?評論者漏了任何相關研究嗎?這個證據與正在考慮的遺體有關聯嗎?是否在採用一個不相關證據混淆議題?
你如何能夠知道偏見正在阻礙你評價證據恩?
1.6.1對待評價的態度總想證明一個方面是正確的
1.6.2調查始於一個假設,即熟悉的觀點將證明是正確的。
1.6.3尋找支持該議題的喜好的觀點證據,而忽視反對它的證據。
1.6.4對證據來源的評定是根據其如何贊同你的想法,而不是其研究的可靠性和質量。
1.6.5挑剔的批評你所反對的觀點的證據,而不加批評的對待你贊同的觀點的證據。
1.6.6當碰到反對你偏見的證據時,往往在完成對它的考察之前,就開始辯駁它了。
雖然,你也許不可能消除偏見。但是你可以識別並控制他們。
充分證據的構成要件:
1當一個證據作出一個確定性判斷時,該證據就是充分的。
2如果達不到確定性,而對議題的某個觀點已經顯出可能性的強度,證據就是充分的。
3在左右其他情況下,必須認為證據不充分。唯一審慎的行動方案就是不做判斷,剋制是批判性思考者的一個重要特質。
1.7論證
論證是兩個人或者多個人之間的意見交流。有不同見解的人一起工作達到對某個議題更深刻、更準確理解的合作性努力。經過這樣的努力自我受到控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正確但願意背證明是錯誤的。在這個過程中呈現更深刻的洞察力。
論證也意味著支持一個判斷的推理思路。
邏輯學用於評論論證的判斷原則:
前提要麼真(T),要麼假(F)
銜接前提與結論的推理,要麼有效,要麼無效。
正確的前提+有效的推理=合理的論證
不正確的前提/無效的推理=不合理論證
2 易犯的錯誤
解釋了思維可能出錯的許多方面,以及你能做些什麼來如何避免它。
2.1立場錯誤,好比你用了放大鏡等扭曲現象的眼鏡,而沒有意識到,除非你評價自己的思維模式。在我們解決人和問題之前,就對批判性思考造成了嚴重的障礙。
六個基本錯誤:
2.1.1無根據的假定。。。你需要識別它們。
2.1.2要麼/要麼觀念。。。非黑即白的極端論調,大部分情況可能2個觀點都是錯誤的。最好的方案可能是既不保持現狀,也不完全拋棄,而是把它改的更好。考察一個議題,問問自己是否還存在其他選項。
2.1.3盲目遵從,通常為了獲得支持而不是正確。隨大流心態,不求正確但求相同。
2.1.4絕對主義,期望議題真相清楚分明,確定和簡單,有不切實際的高度期望。不承認規則外的例外。
2.1.5相對主義,不承認有規則。
2.1.6支持或反對變化的意見。
2.2程序的錯誤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錯誤。
六種程序錯誤:
2.2.1有偏見的證據選擇,選擇性忽略事實和論證的現象,找出相反的觀點和相反觀點的人,找出支持偏見和觀點的人。權衡合理性。
2.2.2使用雙重標準評判,事先決定使用什麼判斷標準,並前後一致的使用這些標準可以避免雙重標準的錯誤。
2.2.3沒有經過充分證據就作出判斷草率下結論,去尋找支持你觀點的證據,推遲判斷直到獲得證據並不丟臉。
2.2.4抵制變化的過度概括,過度概括和刻板成見會組織我們看到群體內人們之間的差異。
2.2.5過度簡單化,使得複雜的思想比較容易理解,同時也是一種扭曲。
2.5.6事後歸因謬誤,這是迷信的基礎。適當暫緩作出因果關係的判斷,直到排出其他的解釋,包裹巧合。
2.3表達的錯誤
轉移議題、自相矛盾、循環論證、無意義的陳述、誤用權威、錯誤類比、非理性訴求。
常見的非理性訴求有:對情感、傳統、適度、權威、共同信念、寬容。
2.4反應的錯誤
一旦我們接受了某個觀點,自尊心就使得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錯的。
五種具體的錯誤:
2.4.1自動拒絕。我們要認識到,批評觀點和批評人不是一回事。把你自己和你的觀點之間設置距離,把觀點看作你的持有或者拋棄的所有物,而不是你本身。
2.4.2轉換話題,當有人轉換話題,思考問題之間的相關性,是否避重就輕,是否偷換了概念。保持聚焦關鍵性問題,不被帶偏。
2.4.3轉移舉證責任,為了避免轉移舉證責任在表達想法之前做好這些想法被質疑批評的準備,準備好支持它們的論證。
2.4.4稻草人,指無實質內容的論證。為了避免稻草人失誤,引用他人的論述要準確。
2.4.5攻擊批評者,通常通過貶低批評表達觀點的人來達到詆毀觀點的目的。要識別觀點和人之間的差異。
3 策略
介紹用於解決問題的一種按部就班的策略。遵循這種方法會使你能順利、有效地整合你已學會的習慣和技巧
批判性思考的策略可以總結如下:
1.知道自己,並對你的思維習慣可能損害你處理議題的方式保持警惕。
2.敏銳地觀察,並反思你所看到的和聽到的。
3.當你確定一個議題時,通過列舉它的各個方面並對每個方面提出一些探究的問題來清楚地闡述它。
4.進行透徹的探究,獲取所有相關的事實和有見識的觀點。
5.評價你的發現結果,然後形成並表達你的判斷。
3.1了解自己
認識自己是獲得智慧的關鍵。使用本書的清單來自我審視,回復「自測」得到全部問題。
3.2觀察
仔細的觀察他人,並從周圍的人事物上學習,同時反思你的觀察。
3.3選擇
限定你的分析範圍,少即使多的目的在於思考的深度而不是寬度。
如何限定一個議題:
1.盡你所能列出議題的多個方面。
2.準確判定你將解決哪些方面。
3.用一個或更多清晰的、仔細聚焦的問題來探查你所關注的方面,防止你偏離主題。
限制你的處理範圍,明確的關注重點,提升了保持在你能力範圍之內的機會,而且使分析的工作更容易掌控。
3.4探究
收集有見識的觀點,收集事實而不是看法。遇到無法解答的問題要允許不知道答案的選項存在。了解問題的背景。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信息,圖書館網路等等。記得要評價信息來源。
參考閱讀:google工作整理術
3.5判斷
判斷是通過證據考察和仔細推理得出的結論,是思考的結果。判斷是評價和推理的結果,並不保證它們的價值和正確。
記錄信息來源並且進行評價
六種重要的區分:
1.把人與思想區分開來
2.把說的內容和如何說區分開
3.把觀點和實施區分
4.把個人和群體區分開
5.把偏好和判斷區分開
6.把熟悉和正確區分開
判斷的表達:
1.力求一個平衡的觀點,不千篇一律不是隨大流,而是全新的獨創的油深刻洞見的觀點。
2.處理可能性。,當不能判斷正確定的時候,就關注可能性。
3.措辭恰當
4.避免誇大其詞。
3.6說服他人
說服的知道原則:
1.尊重你的受眾。
2.理解你受眾的觀點。
3.從你與讀者共同的立場開始。
4.採取積極的態度。
5.儘可能讓人理解你的論證。
6.承認反對方有道理之處。
7.不要忽視任何相關事實。
8.不要用論證壓倒讀者。
9.集中於最可能說服讀者的論證。
10.決不使用你認為不正確或無關的論證。
11.為你的觀點得到認可而容留時間。
回顧:
第一篇「背景」介紹了包含在批判性思考中的基本「工具」和「規則」。
第二篇「易犯的錯誤」解釋了思維可能出錯的許多方面,以及你能做些什麼來如何避免它。
第三篇將向你介紹用於解決問題的一種按部就班的策略。遵循這種方法會使你能順利、有效地整合你已學會的習慣和技巧。
這本書提供了一系列增加獨立思考能力方法和可以借鑒的提問。閱讀本書並不能提高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只有實踐思考才能。
推薦閱讀:
※李輝 | 五十年前,批判吳晗拉開浩劫序幕
※《學會提問》||如何利用批判性思維提出關鍵性問題?
※警惕「左憤」誤國:——《中國不高興》的狹隘民族主義批判
※中國人很難對自己的哲學進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