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苦難觀

轉載:佛教苦難觀(2009-07-08 10:25:37)

轉載

標籤: 宗教哲理佛家本相釋迦牟尼文化 分類: 轉載優秀文章珍藏

人生本相的體察

世界上的一切宗教,都是對人生憂患和現實苦難的回應,都力圖通過對憂患和苦難原因的究極,通過對人生和社會本象的把握,來為被焦慮所煎熬的眾生指點迷津,提供一條通往極樂世界的途徑。而其中佛教對現實苦難的反應尤為敏感,對人生憂患的體味尤為深切,因而佛教智慧所蘊含的對現實社會和人生的超越,最初就是由苦而體察到人生和社會的本相,即苦海無邊。

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做迦毗羅衛國王子的時候,本來是無憂無慮,充滿歡樂的。有一天他出城遊玩,看見農夫在烈日烤灼下耕地,滿身泥污,汗流浹背,辛苦萬分。而耕牛更慘,勒著繩套,拖著耕犁,本來已很吃力,農夫的鞭子偏還不斷往它身上抽打,便它皮破血流。犁頭划過之處,許多蟲仔被翻出土面,引來天上飛鳥啄食。看著這一幕生存鬥爭的悲劇,釋迦牟尼心中產生了疑惑,這就是所謂的生活嗎?又有一天,釋迦牟尼出王宮,看到一個老年人,牙齒脫落,頭髮斑疏,皮膚枯黑,四肢無力,行走艱難,便問駕車的人這是怎麼回事。駕車人告訴他,這是人老的狀態;.凡人都要走到這一步的。釋趣牟尼心矚;我將來也要老嗎?心中便覺得悶悶不樂。時隔不久,釋迦牟尼又遇見一個病人,羸弱枯瘦,輾轉呻吟,痛苦不堪。更讓他觸目驚心的是,他見到二支送葬的隊伍,抬著死屍,人們散發捶胸,悲咽號叫,這一情景使他非常不安,難道這就是人生的歸宿?帶著一連串的疑問和內心的震撼,釋迦牟尼食不甘味,寢不安眠,開始苦苦思素人生的意義和擺脫苦難的出路。他離家出走,放棄富貴榮華的生活去追尋人生幸福的真理,但幾年過去後仍一無所獲。後來,他坐在一棵菩提樹下,一連七天七夜,凝神聚思,終於豁然醒悟:人生猶如一個無邊無際的苦海,苦海無邊;苦就是人生的真實本相。

對人生具體苦相的劃分,佛家有三苦、困苦、八苦之說,最通常的挺法是八苦,即生苦、老苦、痛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苦就是人生的真實本相。

生苦:是指人出生和生存和痛苦。人的出生,要不得經歷十月住胎,胎兒居住在窄小的胎盤內,猶如關在黑暗的地獄裡,飽受擠壓之苦,胎兒位處腸臟膀胱邊,深受膿血屎屎熏蒸之苦;嬰兒初生之際,肌膚幼嫩,寒風觸身,猶如刀刮、長大之後,人的貧富貴賤,強弱美醜,種種不同的社會環境條件主主觀條件,都可以使人產生生存的痛苦。老老苦,人至老年,"頭白齒落,五官失靈",神智昏暗,肌肉萎縮,四肢乏力,生命不長,死亡將至,實在令人痛苦。

痛苦:佛教所指的病分身病和心病兩種。身病是因為「四大不調」而引起的,如"地大"不調,身體僵硬沉重;"水大"不調,身體虛浮腫胖,"火大"不調,人遍體蒸熱高燒;"風大"不調,渾身性燥不安;人的身體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都會受到病痛困擾,心病則是因為受到生活中的各種逼迫而產生的焦慮煩惱和各種憂思悲傷,也使人心力交瘁,痛苦不堪。

死苦:死是人生最大時痛苦,人的生命無常,壽盡終有一死,"但更痛苦的是,人還會因各種意外事故而夭折,如因"疾病纏身而死,因遭水火刀兵之害而死,因心靈極度痛苦而死。任何人都不能逃避死。

怨憎會苦: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喜難乃至憎惡、仇恨的人,都想離這些人遠遠的,永遠不要見到。但人生偏偏是冤家路窄,不願意看到的人卻往往會遇見。使人內心極不舒服,這就叫怨憎會苦。

愛別離苦:與怨憎會相反約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人,希望常相聚會礦時時親近,如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但到頭來卻終不免是離多聚少。甚至禍起非常,造成生離死別的莫大痛苦。

求不得苦:人心充滿欲求,充滿嚮往。世人無不迷戀和追求一切美好迷人的東西。但人的企盼總是落空,追求總是失敗,願望總難實現,因而造成莫大的痛苦,欲求愈旺,企盼愈高,求不得的痛苦就愈大。

五取蘊苦,所謂「五蘊」,是指物質現象的色和精神現象的受、想、行、識,佛家認為人就是由此五蘊通過因緣和合而成,而有了五蘊就會產生各種痛苦,所以五取取蘊苦是各種痛苦的總匯。

佛家的八苦之說,可謂集人生苦痛之大成。既有生理之痛,又有心理之苦,既有欲求不能滿足的慘遭傷,又有欲避不能的無奈。以此觀照人生,則人生不啻為一苦難的歷程,人的生命是苦,人的生存也是苦。

毫無疑問,在現實生活中,在人生道路上,我們每下個人又都有過這樣那樣的痛苦感受,都有過因環境逼迫或希望落空所產生的焦慮與煩惱。但問題在予,我們每一個人又都同時體驗過快樂,享受過即使是瞬間的無憂無慮。記得筆者小時候,常與夥伴們玩打仗的遊戲,大家分成兩撥,捉對廝殺,或防守或進攻,心無旁鶩,全然忘記了生活中的缺失,忘記了功課的壓力;忘記了腹中油水的不足,忘記了回家後可能受到大人的責罰,深深沉浸於緊張熱烈而文其樂融融的遊戲之中。再如念中學時,每當自己所做的作文被老師在課堂上作為範例向全班同學宣讀和講評時,心中也確實曾充滿神聖而歡快的感覺。因此,正因為人生也有歡樂,也有輝煌,人們才痴迷於對歡樂和輝煌的追求,才雖身心處於痛苦境祝卻仍念念不忘稗執著於雙人生幸福的嚮往與追求。

那麼,佛家對人生一切皆苦的說法,是否疑佛家對人生體驗的缺失和對歡樂的越遺忘呢?當然不是。人生並非絕對的沒有現象意義上的幸福與歡樂,但在佛家看來,那是偶然的、變動不居和虛幻的,芸芸從生之所以找不到解脫痛苦和消除煩惱的最終出路,之所以在一次次人生追求中失敗而執迷不悟,就在於沒有明自苦才是真實的恆在。因此,佛家講人生一切皆苦,是對人生從根本所出的價值判斷,是從其必然性、真實性意義上來講的,是為了強調人生所充滿的逼迫性。人生的逼迫性是無處不在,無處沒有的,絕不會因個人條件或社會環境,歷史時代的改變而消除,這是佛家對人生真諦的哲學穎悟。

既然如此,當我們今天試圖從佛教的人生思想中尋求一點於我們有用的人生啟迪時,就大可不必去深究佛家對人生是苦的價值判斷是否絕對真理,也毋須按圖索驥地用佛經所列的種種苦難來指引我們現實社會中的各種不足。只要我們了解到,佛家所謂苦,乃是指人生所必然遭遇的精神和生理的逼迫性,而這種逼迫性是恆在的,如同本書"浮生多憂"一章中所談到的,無論是人類整體,還是其中的某一階層、群體或個人,都追求甚至實現過一個個社會目標或人生目標,但憂慮和煩惱卻始終如影隨形,無法消除,這便是人生逼迫性無處不在,無時沒有的表現,則我們或許便可不致因在社會生活中遭遇困難和挫折而驚慌失措、悲觀失望,便可更為坦然從容地去適應自己的人生位置,多做一些實事,少發一點牢騷。如果再進一步,假如我們從佛家對人生本相的體察中受到啟迪,做到一開始就不那麼理想主義地和充滿幻想色彩地者特社:會和人生,看待自己的目標和追求,則我們或許便可不致因理想的失落或環境的逼迫而焦慮迷茫,便可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得更為自由和超然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差異?
大願法師的藥師佛與藥師七佛講記如何?可以學習嗎?
讀《地藏法門》體悟
大陸人怎麼才能去台灣出家?
殺害雛鳥報應現前 中國佛教故事網

TAG:苦難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