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農:中國佛教史導論 | 課程實錄

博雅哥說本文是周學農老師在「中國佛教史」導論課上的講課實錄。周學農老師先以幽默風趣的語言談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佛教,並提出我們對事物的了解應從日常經驗、相關知識與分析批判能力三方面入手。接著,周老師簡要梳理了本門課程的脈絡,介紹了印度佛教的基本情況,以作為中國佛教史的緒論。本篇文章作為課程實錄,再現了周學農老師在課堂上平實幽默的語言和深入淺出的講解風格,希望能夠讓通識聯播的讀者們更好地領略周老師的風采。

圖為周學農老師Vol.210課程實錄中國佛教史第一講 導論周學農北京大學哲學系課程簡介介紹佛教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歷史,包括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思想、宗派源流以及相關理論問題。逐步培養對宗教現象的分析、理解能力,並引起進一步研究的興趣。1引論 中國佛教史,大家看這個題目,實際上是佛教史的一部分,只不過側重於我們看到的前面的限制詞——中國的佛教,在我們哲學系的課程里呢,一般是兩個課交替在上,上個學期是姚衛群教授講印度佛教史,這個學期是我來講中國佛教史。它們之間有相關性,但是也相對獨立,你對哪一方面感興趣,可以相對集中在哪一個方向上。說到佛教或中國的佛教,我不知道大家的印象怎麼樣,當你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至少,在我看來,我當年第一次接觸到佛教這個概念的時候,現在想起來非常清晰的一個印象是,我不知道跟大家一樣不一樣。我對佛教的第一個印象是從《西遊記》開始的,裡面有悟空是吧,當然在我們看來,《西遊記》的主角是悟空,但有些人認為是唐僧,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大家對於佛教有沒有什麼印象?說說你的印象,說說各種正在發生的你各種各樣的經驗。你們有沒有接觸過佛教?很多人是接觸過的,我做過一個調查,在我們北京大學的學生裡面,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接觸過佛教的,集中在高考前的那幾天(哈哈)。其中有一半以上在高考之後又去接觸過一次,就是去還願去了。還有一部分同學是畢業之前,出國前會接觸佛教,比如說去卧佛寺或者雍和宮。卧佛寺的直接相關內容是那個OFFER,如果你的慾望比較強烈呢,需要很多的OFFER,就是OFFERS(卧佛寺,諧音offers——原注)。雍和宮呢,除了去那祈願還願之外,那個地方跟北京的出入境管理處是挨著的。除此之外,平常我們是不是也接觸過跟佛教相關的內容?我最近聽到的一個,大家都知道在開索契的冬奧會是吧,冬奧會上有一個環沒開,五環嘛,出了一些機械故障,有一個沒有開,根據那個網站的報道,在記者招待會上,冬奧會的官員被記者質問,是怎麼回事,據說他引用了佛教禪宗的話,他說按照佛教禪宗的道理,沒有事物是完美的。我覺得這話很有意思,這話聽起來非常的「中國」,有一點「禪」但肯定不是佛教,我不知道這個官員是不是真的說了這個話,還是因為普京喜歡這句。這個是跟我們生活相關的一個內容。我們有沒有去逛過寺院?有沒有見過和尚?見過大雄寶殿嗎?(——見過),大家如果注意的話,會看到裡面有很多結構的不同。這個大雄是誰呢?馬上想到動畫片哈。「大雄」,傳統上講,是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寶殿」,把佛教建築稱為「殿」,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我們的文廟,祭孔子的地方,我們叫做「殿」,佛教為什麼也稱作「殿」呢?這個很好玩。進寺院的話,大雄寶殿大家一定進去過,因為你要燒香拜佛的話,大家認識裡面上面坐著的那幾位嗎?一般上面是坐著三位,也有坐著五位的,除了坐在屋裡的,也有坐在外面的。如果你關注我們國家新聞的話,你會發現,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各個地方大家爭相建一些東西,摩天高樓以外是建各種各樣的佛像。有的號稱亞洲第一,有的號稱世界第一,如果沒有第一,就是最大的玉、最大的石頭、最大的金屬。這個觀音像,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下,觀音據說是菩薩,對吧。我們中國最流行的是四個菩薩:觀音、文殊、普賢、地藏。這四個菩薩往往被固化為具有某種固定的職能範圍,文殊是增長智慧,如果高考就去找文殊,觀音管什麼呢?(送子……)觀音的功能很多,以後我們還專門講,後來大家比較關心的是送子觀音,還有很多。而且這幾個菩薩呢,每個都佔據一個山頭,幾大佛教名山。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與安徽九華山並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供奉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和地藏菩薩。圖為山西五台山那麼這是佛和菩薩,那麼佛和菩薩跟我們什麼關係呢?圍繞他們會發生什麼情況呢?最常見的現象就是這樣的,大家肯定見過吧,燒香。大家燒過香沒有啊?(燒過)你們燒的香大概在什麼價位啊?(哈哈)燒過香肯定去過這個地方——受香處,那麼你們的香從哪來呢?也許是周圍有兜售的,有的在寺廟周圍會形成「香火一條街」,有各種宗教用品。各種宗教用品,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也被賦予不同的價值,背後呢也有不同的產業鏈條。如果你去燒過香,你多少會感受到一點差別,大概什麼樣的香有什麼樣的說法,什麼樣的價格在心理上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如果你跟著旅遊團,導遊會跟你講,向哪個方向禮拜會實現什麼樣的功能,求財的、求事業的、求愛情的、求健康的、求智慧的……各種各樣的講法都會有。在寺廟呢,還會看見它的真正的主人,就是和尚。見過和尚沒有?(見過)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我們北大也有,經常有一些出家人在北大顯現。以前不這樣,以前出家人進北大,一般是不穿僧服的,就是不顯示他的宗教的特徵,後來開放了以後,才可以穿他的衣服。有沒有見過這樣的東西,在很多寺院的後院,有像碑一樣的東西,上面刻著名字,這些名字是什麼呢?功德芳名錄。如果你捐了錢,對寺院的建築、修繕出了力,它會把你的名字刻在上面,留下來。也許你的名字會出現在某個廟的碑上,但絕大多數不是你們自己做的,很有可能是你們的父母偷偷的以你的名義捐了錢,然後你的名字就出現在上面了,可以去看看,也許會有的。給大家看這些,是這些是寺院經濟的組成部分,經營一個寺院和經營一個大學是差不多的。除了它的信仰、它的儀式、它的宗教生活以外,也需要經濟基礎。經濟基礎從哪來呢,比如我們看到的佛教僧人,他都是在廟裡面做大鍋飯的,不從事勞動是佛教古老的戒律。那麼它的經濟的基礎在哪裡?生活的資源從哪來呢?各種各樣的渠道,這是其中一個。這種景象有沒有見到過?這是我偷拍的,寺院作為一個宗教場所以外,它還作為普通民眾休閑甚至娛樂的場所,很多老人坐在這聊天曬太陽、進行社交活動。我們看到寺院,你會產生一種特定的形象或概念,它是清凈之地,是「空門」,但同時,它也是整個社會結構中的一部分,很多宗教的包括它的建築、包括它的環境、包括它所體現出來的情趣也滲透到一般人的生活當中去,大家可以慢慢留意一下。我們北大有宗教建築嗎?往東北方向看,我們有個塔,塔是佛教建築。如果你到各地去旅遊會發現塔的形制非常不同,如果你實在沒事幹,你在北京轉一轉,你會發現北京的塔像我們博雅塔這種建制的並不是特別多。北京的塔帶有相當強的或者比較明顯的蒙藏的影響,你到南方去,就不一樣了。塔是佛教里非常特殊的信仰內容,最早,塔是用來供奉舍利的,大家聽說過舍利吧。現在在我們的社會當中,圍繞舍利還有非常強大的信仰的力量,有些人會不斷的去擴大這種影響力,甚至把它變成一種經濟行為。先暫停一下,這些照片是哪來的,是我春節或什麼時候回老家或什麼地方隨手拍下來的,在你們的經歷當中,有沒有完全相似的情景?佛教寺院、佛教僧人、佛像,包括人們圍繞這些產生的禮拜活動。還有一些相對來說少見,見過這種東西嗎,有些寺院會有這種許願牌,有些比較新鮮時髦的,有些比較古老,有的寫在紅布上掛在樹上,有的願望寫在上面掛在架子上,這個價值不一樣,有的二十塊錢,有的四十塊錢。你們想知道上面寫的什麼嗎?我有一次專門拍了一下,大開眼界,雖然我不是那種特別喜歡偷拍的啊。但是我能看到人在信仰當中表達的慾望。給大家看幾個,一個是非常樸素的,應該出自一個孩子,非常動情的願望——「媽媽早日康復(手指動)」,可能是他母親得了非常嚴重的病,希望他母親能恢復到手能動的狀態。「全家人一生健康平安」這個很好。下面這個呢,請大家做好思想準備(哈哈),下面幾個就比較高大上一些(哈哈)——「賓利一輛,瑪莎拉蒂二輛,別墅三套」,這個很好,這是兩個極端。大家能從裡面發現什麼問題嗎?我們到寺院裡面,我們以不同的形式參與到,你意識到或沒意識到,你承認或不承認,你參與到某種宗教生活當中去了,在這種宗教生活當中,人們表達了非常強烈的世俗願望。回到剛才,我們高考之前或什麼考試之前,要去拜一拜,求一求,你生活當中遇到什麼巨大的難題了或需要解決的問題,可能會想到去寺院裡面進行這樣的儀式,但這種儀式是一種宗教的活動嗎,還是說,試圖通過宗教儀式來實現世俗目的?比如說你去燒香,你買了很貴的香,是不是就意味著你就非常非常虔誠,還是僅僅說明你投入的成本比較高?如果一種宗教信仰活動,它的效果你相信的話,那麼這種相信的基礎是什麼?在我們很多中國人的信仰裡面或日常表達裡面常說「心誠則靈」,只要「誠」就可以了,但是「誠」是不是就能保證整個儀式的有效?這個是我每年都會演示的,非常好玩,這個是什麼呢?元宵節已經過了,清明節就快到了,這個叫做紙錢,是古老的樸素版的紙錢。來看現代版的,這個比較接近於人民幣,大家能看出來是天堂銀行,金額應該夠用,最高2000,但是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偽造的。下面這一套是我看到的最接近於現實版人民幣的一套,這套冥幣除了天地銀行有限公司以外,它的亮點在這個地方「中國冥民銀行」,不是中國人民銀行了,我不知道大家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中國人的民俗信仰中對於死後生活的各種各樣的描繪。當然了,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隨著全球化的展開,美元版的,英鎊版的,而且面額都比較高,1000萬,100萬。這是我看過最精美的一套。再看這個,這兩個人是誰?在旁邊有兩行字:行長——玉皇,副行長——閻羅。我還見過更好玩的,一直在推陳出新,它的面額呢不是整數,是888元。這個是套幣,旁邊呢還有一些常用的工具,這個是高鐵票,交通卡,飛機票,機動車駕駛證,航海證,身份證,諸如此類。這個比較早,我收集各種各樣的冥幣。大家稍微注意一下,清明節時候,在各個小區的菜市場附近,經常會有人在地上擺攤,出售這種東西。這個大家不要小看它,這是中國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精神生活並不是你去聽音樂,看小說啊這些事情,精神生活包括人對死後生活的關注,不僅僅是個人死後生活的關注,包括其他人,非常有趣。這個不多說,清明節到了的時候大家可以去注意一下。

北京大學燕園校區原為燕京大學校址,1952年院系調整時北大主校區從北京內城遷至西北郊燕園。圖為博雅塔這個是我們北大的博雅塔,是個水塔,它在建校90周年和100周年的時候分別亮過一次,上面是有燈的(元旦也亮過),這個是宗教建築。我們學校原來是燕京大學,燕京大學是個教會學校,跟宗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好,我簡單羅列這麼多,給大家做一個演示。我想說明一件事情,在我們生活當中,實際上是有很多宗教的,但是因為太熟悉了所以就感覺不到,有些你感覺像宗教,有些感覺不是宗教,到底什麼是宗教呢?我們這個課程,說回來,中國佛教史,並不僅僅局限在佛教的內容上,是希望把佛教作為一個例子,來了解所謂宗教信仰,大家可以更了解人類精神生活的方面。我以前經常說一句話,對一個事物的了解,大概分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我們對它有日常的經驗,你逛寺院啊,你接觸些人,聽到的話包括你看到有人在數珠、念佛,有些人在演講中會提到關於宗教的話題,這些經驗是別人不可代替的,你獨自具有的對事物的基本印象,但是我們不能局限在這些地方,你還需要進一步去了解,比如說,我們都聽說過所謂的佛,我們會看到佛像,甚至會聽到有人說因果報應、輪迴轉世這樣的話題,你聽到這樣的名詞或概念之後,你會產生一個印象,但你聽到一個印象之後,你會不會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比如我問第一排的同學:什麼是佛?一定會得到許多答案。有人說佛是神,是可以去禮拜、在某種程度上會解決你的問題、可以去交流的一個對象;有些人對神佛存在相當強烈的敬畏感;而對另外一些人來講,佛就是一個人,只不過類似於中國的孔子是個聖人,是個有智慧的人……很明顯,你對它的不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對它的態度——如果你把他當做一個神,你就會把他當神一樣去信仰和崇拜;如果你覺得他是一個人,那麼你就會更關注他的人的一方面。這是不一樣的。還有,我們會聽到一些,這種聲音在社會上越來越多,講一些宗教相關的,或借宗教的語言來講各種各樣的道理,比如要看破啊要放下啊不要太執著啊要平常心啊,諸如此類的話。那麼,這些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可能會在不同的背景下會使用,但是在使用的背後,實際上是帶有非常深的宗教淵源的。我經常舉一個例子,是我干過的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干過。在小學或初中畢業的時候,給同學寫畢業紀念冊,會寫「祝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後來我知道這是一句禪宗的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意思是這樣的,比如一根竹竿,一百尺,爬到頭上,再走一步會怎樣?我到很久以後才發現我們用心之險惡。在禪宗裡面,這是兩句中的一句,「百尺竿頭進步,萬丈深淵撒手」,是講人在修行過程當中,在覺悟的道路中,會經歷一個特別的階段,一個特別的方法,所以你一聽就明白了。所以呢,在這個課程上,我希望,在大家對於宗教現象有不同的經驗的背景下,向大家介紹一些宗教相關的知識。這種知識的介紹呢,如果用我們課程的方法來說,最主要的是關於歷史的知識,因為我們是佛教史。歷史知識有非常大的優越性,因為歷史是會說話的,每個東西,我們毫不誇張地講,都是在歷史中形成的,我們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歷史形成的,一旦你了解它的歷史,特別深入地了解,具體到一個人,具體到一個社會現象,如果有歷史,你會看得非常清楚。當然,麻煩是什麼?它會帶來無窮無盡的問題,因為經驗不簡單,它除了給你帶來興趣之外,也會給你帶來困擾。所以,這個課程的另外一個目的,除了介紹歷史、人物、事件、思想等知識,還有幫助大家或者跟大家一起來逐步培養對於宗教現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我們看到一個東西是什麼,我們了解關於它的內容。第三步,我們嘗試進行一些獨立的分析和判斷,而這些,往往是需要知識作為基礎的。2課程概述 下面,用一個小時,給大家介紹印度佛教的源流。佛教呢,請大家永遠記住一句話,是姚老師告訴我們的,就是「佛教是來源於印度的一種外來宗教」。所以,它在本質上跟基督教沒有任何區別,只不過基督教被叫做「洋教」,這個呢,也是「洋教」,是「老洋教」,老到什麼程度呢?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了,但是我們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它是來源於印度的,不是中國本土的宗教,這一點對於我們理解印度佛教或者中國佛教的根本特徵具有相當大的作用。我們初步介紹一下印度佛教的產生的基本理論,信仰形式以及它的發展變化。非常簡單,是一個基本的概況,作為我們了解中國佛教史的前提和背景。這裡你會聽到一些我們經常聽的概念,我給大家簡單講一講,你會發現,真的很不一樣。在這之後,我們會分八講來講中國佛教發展情況,不是簡單以斷代的次序講流水賬,每個階段會集中在專門的問題上。比如第一講,佛教在中國的初傳,我們除了介紹佛教進入中國的基本的局面以外,還要介紹一下漢代佛教的一些基本特點。像兩個人見面第一次一樣,我們中國人第一次看到佛教的時候,對它的印象是什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以後我們中國人對於佛教的接受和理解。比如,在漢代,人們是把佛當做神來信仰的,直到今天很多人還是這樣。佛是什麼呢?佛是一個神,這是很有意思的概念。另外我們會花很大的篇幅來介紹三教的關係,就是說佛教作為一種外來宗教傳播到中國以後,跟我們本土的文化發生了一些交流和接觸,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矛盾和衝突,佛教面臨著巨大的質疑,這個質疑來自於很多的方向,佛教當時遇到的最大的難題並不是像現在一樣,被質問是不是符合科學,而是,是不是符合孝道。佛教的出家制度怎樣與中國的家庭倫理相協調。很多相似的問題,很有趣。後來接近兩千年,跟佛教的關係,很多話題在漢代就被確定下來了。我們會發現,現代的中國人跟古代的中國人,一方面非常的像,一方面又非常的不像。古代的很多問題,在現代,不能說被解決了,但至少被轉移了。那麼第二段,我們會講佛教接下來的發展,比如在五胡十六國時期,為什麼要把它單獨來講,因為如果可以中國古代政治演變歷史,有一個主題是反覆出現的,就是北方民族不斷南下,民族之間的交流跟宗教的傳播有密切的關係。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民族的政權,佛教在中國北方的發展完全不同。而且在這個時期,中國佛教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比如傳教方式開始有一部分人有意識地走上層路線,即高層傳教。那麼高層傳教後來也成為一個成功的策略流傳下來。現在還有很多人在努力「向上走」,有些人還走「群眾路線」,有些人是走上層路線的。如果你去寺院里,你會偶然或者發現他會有意無意的暗示他跟高層的關係,說誰誰來過我們這,也許你會在寺院里看到些領導人的照片。再一個呢,就是中國佛教的僧團,出家人的組織在這個階段逐漸建立起來。那麼,怎麼樣出家?我們現在看見很多和尚,但是在曹魏時期是禁止漢族人出家的。那麼後來宗教政策的開創,民間的教團逐漸建立起來,這個對中國人的宗教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個時期的另外一個特點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印度佛教的某一類經典被大規模地介紹翻譯到中國。比如說現在在社會上最流行的,尤其在漢代最流行的《金剛經》《心經》《法華經》(裡面有關於觀世音信仰)《維摩詰經》(裡面講不二法門)等等,被介紹到中國來了。當時對所謂「空」的思想研究成為風尚,現在一些人提到佛教還會說「遁入空門」、「一切皆空」、「四大皆空」,那麼什麼叫做「空」呢,這是佛教在這個時期帶給中國思想界的一種新的思潮。如果做一個類比的話,中國古代對佛教的引進,非常類似於對西方思想的引進和學習,不斷地、一波一波的進入中國思想界,並帶來巨大衝擊。我們到時候會專門講一講經典。再向下,在中國的南方,產生了另外一個方向的發展,佛教逐漸進入到文化階層。漢魏時期,佛教只在民間活動,官方文獻和學術圈是聽不到佛教文化的,但這個時期,佛教進入了知識界、進入了文化圈,從此不可收拾,佛教界和中國主流思想的交流展開了。另外一個方面就產生了一個政治上的爭論叫做「禮儀之爭」。這個時期,佛教慢慢發展起來以後,作為一種強大的社會力量出現了,除了倫理道德問題以外,還要面臨政治上關係的協調。如果看西方宗教史的話,叫做「政教關係」。當時有很多議論,到時候我們一講你就明白了,為什麼我們現在的中國,關於宗教的議論,總是會聽到這樣三四種典型的聲音。比如,佛教是有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佛教是有利於社會道德的提升的,是能夠發揮積極作用的……這種聲音實際上在一千五百年前就已經出現了。為什麼呢?佛教努力向社會表達它的功能和作用,才能獲得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這一點,除了在政治方面表現之外,在個人身上也有強烈的表達。比如現在很多人,你可以去燒香,可以去拜佛,但是你很可能不去關係你燒的是誰、拜的是誰。你不了解甚至不願意去了解,但這不妨礙你對它實用性和功效的關心。也就是說,很多人並不了解、並不想了解它到底是什麼,他只關心它有什麼用。對宗教的某種功能性的關注,是佛教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再向後,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非常混亂,南北朝在不斷爭奪,佛教在這個階段,佛教發生了一個巨大的危機。中國文化之間不斷地交流,有融合,有矛盾,有衝突,尤其在南北朝時期發生了劇烈的政治鬥爭。劇烈到什麼程度呢?發生了很多次對佛教大規模破壞的事件,佛教稱作「法難」。現在很多人在講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總是講我們多麼寬容,多麼開放,多麼沒有鬥爭性,沒有侵略性,而西方人因為宗教打得一塌糊塗。只要看看我們的歷史,我們干過相似的事情,只不過這個是作為一個階段性出現的。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再加上政治和經濟因素的介入,還有宗教的競爭,就會演變成激烈的政治衝突。比如說,曾經出現過大規模的把佛教寺院拆毀,僧人全部還俗,佛像全部毀掉,書全部燒掉,諸如此類的事情。同時,這也是中國佛教思想的繁榮期,出現了大量的新的思想,印度佛教進入到中國來,經過本地的認真學習,為後來隋唐佛教的全面繁榮準備了前提。隋唐是古代王朝的黃金時期,對佛教來講也是充分發揮。這個階段我們會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包括佛教的造像,我們為什麼要做那麼多佛教的形象呢?除了信仰的,也有經濟的考慮,也有政治的考慮。據說當時武則天就想造像,很大的像,結果被人罵了。因為你用國庫的錢去造像,在一些儒生看來是非常不合適的,所以她想了一個招——讓全國的和尚、尼姑集資。你們自己出錢來造像,這個就不用國庫的錢了吧。結果當時一個著名的大臣叫狄仁傑,站出來跟她做對,說不對,因為什麼呢?羊毛出在羊身上。說起來是僧尼的錢,但是他們不勞而獲、不耕而食、不織而衣,他們的錢都是民脂民膏,你這麼做實際上是一樣的,沒有功德,反而是罪惡無量,然後就把武則天嚇住了。這個時期另外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宗派的發展。印度的佛教通過各種渠道傳播到中國來,經過長時間的整理,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方向來,形成了隋唐佛教的宗派。這些宗派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或影響了我們中國人信仰的基本形態。比如,我們現在看到的社會上的佛教,有兩個宗派影響比較大,一個是禪,一個是凈土,凈土就是數珠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到時候再給大家講什麼是極樂世界,怎樣信仰阿彌陀佛的問題。禪呢就是參禪悟道的。還有一些理論性非常強的,還有一些相對來說比較接近於印度傳統風味的。他們從理論上、實踐上,極大的影響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史、文化史的人,如果對隋唐佛教不了解或沒有研究的話,很多東西是弄不懂的。接下來講宋元明,這個講的非常快,為什麼呢?它們是一個轉折的方向,跟隋唐不一樣。各個宗派不斷的發揮,非常繁榮而且呈現出一些非常鮮明的特色。之後我們會講禪宗的專題,講完就知道了,現在大街上書店裡賣的所有禪宗的書,裡面基本上是宋代以後的。因為禪宗也在不斷發展,宋以後出現的新的風格叫文字禪,講文字的。產生了大量的有意思的文學內容,禪宗號稱「不立文字」,但是它留下的文字最多。再一個,就是三教融合,前面有打得比較凶的時候,但是到宋元時期慢慢融合起來。現在每個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都會講儒釋道三教合一,這個講法沒錯,但是希望大家了解,三教合一是作為一個結果出現的,不是作為一個起點出現的。是不打不成交,是慢慢揉起來的,是有一個過程的,如果大家不了解起點,直接拿結果作為標誌性的模式或格局來接受的話,很可能以後還出現類似的問題。到時候我們會慢慢講,三教是怎麼樣合起來的,在不同的立場上,會有不同的講法。不但文化界、知識界是這樣的,在老百姓當中也是這樣的。比如說我們到山上去,到某種宗教場所去,你往往會發現各種宗教是混同的,既有道教的神仙,也有佛教的神仙,還有儒家的人物,都是混在一起的。而很多人往往是不分,或者不願意分,他不管這個是什麼教的,只要管事,只要靈就行,是把它混合在一起來信仰。另外,我們還要講一些民間教派,民間教派是什麼意思呢?是相對而言的,因為談到宗教的時候,會提到各種各樣的派別,這些派別有些是冠冕堂皇的,有些是名門正派,有些不那麼名門正派,有些在歷史上非常名門正派,後來就不那麼名門正派了。比如大家看武俠,有明教,有白蓮,有各種各樣的教派,在歷史上影響非常大,但後來由於各種因素,逐漸從上層被打入底層,甚至進入民間的秘密社會。另外一些從民間繁榮起來,成為新興運動。

藏傳佛教(又稱藏語系佛教)屬北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佛教三大地理體系。圖為布達拉宮然後還要講藏傳佛教,藏傳佛教是中國佛教非常獨特的一部分,雖然它的開展比內地要晚很多,它在7世紀才逐漸展開的,但是形成了非常繁榮的局面,也有它獨特的政教制度,現在還有很多討論活佛的問題。如果時間夠,再給大家講一下近現代佛教,作為古典佛教的終結和現代佛教的開端,經過這樣一個階段,我們會發現在現代社會中看到的很多問題,很多東西都是民國或近現代佛教的延續。很多主題是當時提出來的,很多問題呢,是不斷在討論不斷在進展,到現在還在持續當中的。比如開政協大會的時候,總是有一些和尚、道士、牧師出現,為什麼呢?在早期的佛教戒律里,是嚴格禁止出家人參與政治生活的,但在民國時期,完全變化了,甚至有佛教徒要組織政黨,參加議會選舉。現在,逐漸有一個聲音越來越大,我們會聽到一些文化人,一些著名的人,不斷感嘆和反省我們這個社會沒有信仰,說我們中國人沒有信仰,信仰缺失了。或者努力要建設信仰,努力要提倡大家有所敬畏,甚至直接講一點因果報應。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說法?上課的時候我們會知道,實際上這些話,講了一百多年了,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他們都在講,談什麼問題呢?談我們中國人到底有沒有信仰,如果我們需要一個信仰的話,需要什麼信仰,信仰是不是必須依賴於某一種宗教等這些問題。我們中國人真的缺乏信仰嗎?我們的廟裡充滿了人。那個是不是信仰呢,還是僅僅不是某一類特定的信仰,比如像西方背景的基督教信仰。我們是真的沒有信仰呢,還是被別人認為沒有信仰?如果一定要信仰,是不是一定要通過宗教的渠道來獲得這種信仰?信仰是不是能夠解決大家想用它來解決的現實問題呢?這些在一百多年以前就已經充分的討論了,現在大家又重新撿起這個話題來接著說。講了這麼多,我們會根據歷史的發展來專註於某些主題,然後提供相關的知識,幫助大家進行關於佛教或宗教問題的了解和分析,甚至個人的判斷。在這個過程中,大家要注意,我的形象會不斷變化,我要強調兩點到三點。第一,我不傳教,雖然有時候看起來像,為什麼像呢?因為有時候會有意識地站在佛教的立場上講佛教的道理。因為我希望大家首先聽聽他們自己的聲音,然後再做出自己的判斷,但這樣並不意味著我是一個佛教的信仰者,或者說我試圖在課堂上向大家傳播佛教的信仰。這個是不一樣的,我具有強大的精神分裂的能力,會不斷轉換自己的角色。有些人會把內容當做一個既定的事實,或者不可辯駁的真理向大家傳播,我們對於宗教問題的了解,對宗教現象的分析,需要自己獨特的方法。剛剛講過了,一個是歷史,另一個希望大家保持自己獨特的判斷力,將來怎麼判斷分析它,有自己的決斷。但是,希望大家注意另外一點,宗教問題並不是一個純粹客觀的知識問題,宗教問題的背後是人的特殊的精神生活方式,而我們每個人只有設身處地的去體會這樣的背景,才能了解它的內容,要不然,所有這些東西在你看來可能都是奇談怪論。有一次看到兩個老太太非常虔誠地討論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就是念珠能不能放在冰箱的上面,我聽了一會,大概意思說,冰箱上面有輻射,輻射會不會對念珠的功效產生影響,很虔誠。所以你要慢慢去體會,他們為什麼這樣想。比如我們看到有人燒香拜佛,有些人燒香想去西方極樂世界,有些人相信因果報應,除了看到這些內容以外,我們要想一下為什麼會這樣,這種行為背後表達了他什麼樣的願望或要求。所以希望大家學會去體會,學會同情,設身處地去了解,在文字、在歷史、在現象背後,人的獨特的精神的活動。這個很關鍵,比如你要跟一個人講道理,你可以漫無邊際的講道理,或進行嚴格的數學運算和邏輯推理,但可能永遠不能說服他,他所關心的問題,不是你所能理解的。我曾經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經歷,很多年前,上佛教史的課,有同學講了個事情非常好玩。他在家的時候,他父親老弄一個招財貓和關公在那供著,他跟他父親說你迷信,你不懂。結果在這上了佛教史的課之後,回去跟他爹說你不懂你迷信,你不懂什麼叫做宗教。實際上,他還是沒有懂,他原來把這簡單當做一種迷信行為來看,後來他了解宗教知識以後,他拿宗教知識去衡量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現象,他沒有去了解宗教活動本身的意義。所以,我們一方面要有一些歷史的客觀性的知識,有獨立的分析和判斷。另一方面,希望大家多少付出一些精力嘗試理解或了解,這些活動背後蘊含特殊的精神特點。下面講一些參考書目。如果你只看一本,推薦這個,《佛教史》,這個非常簡明,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的佛教混編在一起,特點是綱目比較清晰,講法簡明,結構一目了然。如果你想多看一些,《中國佛教通史》,大概十幾本。如果想了解近代的,看《中國佛教近代史》,是一個台灣的和尚寫的。藏區佛教,推薦看王森先生的《西藏佛教發展史略》,比較簡明扼要。如果僅僅想了解佛教的常識,推薦《中國佛教答問》,是原來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寫的,把關於佛教的一些常見問題彙編起來進行回答,立場比較平和,內容比較直接。《法苑談叢》主要講寺院規制、僧團日常生活,如果你想逛寺院的話,找這個看一下就能看出門道,山門、天王殿、晨鐘暮鼓、什麼時候吃飯、一日常規、早課晚課,大概去了解一下。參考書目:《佛教史》任繼愈 主編《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呂澂 著《中國佛學源流略講》 呂澂 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湯用彤 著《中國佛教史》(1-3卷) 任繼愈 主編《中國佛教思想史》(1-3卷) 郭朋 著《中國佛教近代史》 釋東初 編著《西藏佛教發展史略》 王森 著《中國佛教》(1—5冊) 中國佛教協會 編《佛教經籍選編》 任繼愈 主編《中國宗教名著導讀(佛道教卷)》王宗昱等 編著《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1—3卷)石峻 樓宇烈等 編《佛教常識答問》 趙朴初 著《法苑談叢》 周叔迦 著3印度佛教的源流 大概介紹一下印度佛教的基本情況,作為中國佛教的緒論。我們有一個不好的習慣,說到佛教就想到印度,說到印度就想到佛教。實際上印度文化歷史非常悠久,內容非常豐富,佛教作為印度文化的一部分,它並不是它的主流,也不是它的代表。我們談到佛教的時候,如果從印度歷史來看,它的人口和地域都在不斷變化,精神生活也一直在變化。那麼佛教是在公元前六世紀,在印度產生出來的新興的宗教。印度的古典宗教或主流宗教是婆羅門教,後來成為印度教。佛教不是主流宗教,而是一個新興教派。在公元前六世紀,在印度的思想界或文化界出現了一種新興運動,後來被稱為「沙門思潮」,是對傳統的主流的婆羅門教提出激烈的批評。婆羅門教是主張「三大綱領」——吠陀經典天啟,婆羅門種姓至上,祭祀萬能。很多新興教派和自由思想,並不滿足於這樣一種傳統的信仰方式,去尋找新的宗教方向,其中有一個人,就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佛教的代表人物即釋迦牟尼。提到他,就會提到他的生平,據說他是古代印度,實際上是今天尼泊爾這個地方的一個王子,從小受到良好的貴族教育,但是因為他觀察到人生中一些特殊現象,尤其是一些痛苦的情況,就引發了他的思考,他就想社會和人生為什麼會有痛苦,能不能解決,而且傳統的宗教信仰和實踐並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曾經坐過禪定,但是沒有成功,於是他就開闢一個獨立的新的道路。據說他在一個樹底下進行人生的思考,七七四十九天,後來覺悟了,後來就稱為「佛」。佛這個詞,如果從原初的基本含義來講,不是一個定名,是一個稱號,覺悟者就叫做佛。我們經常提到「你信佛嗎」,什麼叫做「你信佛嗎」?在很多人眼裡,信佛表示他相信佛有能力,有法力去解決問題。「信佛」在原初的意思是相信釋迦牟尼是覺悟者,他覺悟了人生的真理,他被稱為佛,是這個含義。後來他就到處傳播他的新的思想,其間收了一些信徒,組建了僧團,不斷發展。(在印度,一個恆河,一個印度河,是文化的源頭),在講到印度佛教的時候,會有這樣基本的線索和階段性。大概在釋迦牟尼和他去世後一百年的時間,這個階段被叫做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佛教處於早期發展時期,影響不是很大,活動範圍也有限,但是建立了基本的結構和信仰的理論,理論接下來會講。釋迦牟尼之後,佛教僧團不斷發展變化,隨著它的傳播,出現了任何宗教都面臨的過程,就是分裂,出現了很多部派或派系的佛教。這些派系從印度開始向南方向北方傳播,不斷擴張影響力。到公元前三世紀的時候,印度出現了一個非常有名的王朝——孔雀王朝。國王阿育王對佛教給予了很大的支持,所以佛教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向外的發展。世界上任何一種獲得充分發展的宗教,或者說世界性宗教,在它的背後,一定有帝國的勢力來支持,一定有政治力量。比如羅馬帝國對基督教,阿拉伯帝國對伊斯蘭教,孔雀王朝包括後來的貴霜帝國對佛教。這是部派佛教,在這個階段,佛教基本的思想和理論是什麼呢?作為一種宗教的形態,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會看到它各種各樣的面貌。有它的建築,有它的儀軌,有它的修行者團體,有它跟信仰者發生關係的各種渠道,但是最核心的,或者說佛教最基本、最早期的是它一整套的理論。如果說釋迦牟尼的地位在於他的覺悟的話,那麼,他覺悟的內容就構成了早期佛教信仰的核心。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痛苦,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他以超凡的悟性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成為佛教的開創者。圖為釋迦牟尼畫像什麼是佛教呢?給大家簡要介紹幾點。首先,佛教對於我們現實的世界和人生做出了一系列基本的判斷,這些判斷構成了基本的理論綱領。第一個綱領,他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現象都是無常變化的,沒有恆久的東西,沒有永遠不壞的東西。《法句經》里講「常者皆盡,高者亦墮,和會有離,生者有死。」聽起來像武俠小說里的話,「那些恆常的都會消滅,那些高高在上的一定會墮落,那些聚集在一起的一定會分開,那些活著的一定會死去。」在佛教的世界裡,沒有不變的東西,這個出於他的觀察,也出於他的思考。繼續發展,第二個綱領是什麼呢?除了對世界現象作出事實判斷之外,還要作出價值判斷,無常變化的世界有沒有價值呢?佛教看來,一切都是痛苦的,這是佛教基本的出發點,(苦——原注)請大家一定要記住。如果你不理解痛苦,你就不理解佛教。比如我們聽到一個人出家了,你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這個人遇到麻煩了,失業了、失戀了之類的,總是比較挫折或痛苦,這個話是對的,但是只對了一半。因為佛教的思想、理論、信仰,是從痛苦展開的,但是並不止於這一點。它對世界上的痛苦有各種各樣的分類,最常見的是八種,即所謂「八苦」,首先,生老病死,在它看來,是永遠都跑不掉的必然的經歷。在座的各位,都會死,如果有人說「我不想死」,然後去找佛教,就錯了。如果有和尚跟你承諾通過什麼方法能讓你不死,那麼他一定不是佛教徒。因為佛教認為一切都是要死掉的,誰也跑不掉,你多麼高貴,多麼富有,多麼美麗,這四件事情等著你,跑不掉的。除了這個以外,還有精神上的痛苦,叫做憂悲惱、怨憎會、恩愛別離、所欲不得。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人生中充滿了悲傷憂愁苦惱,還有那些不願意的、不滿意的、不喜歡的偏偏聚集在一起,還有那些特別喜歡的特別捨不得的,一定會離你而去,毫無例外。我每次講這個的時候,都會向大家致以深深的歉意,因為這個是很負面的,這就是佛教對於現實世界和人生的基本判斷。它認為一切都是痛苦,所有痛苦歸結起來叫做所欲不得,就是你的慾望得不到滿足。你想不死,你想年輕,你想快樂,你想永遠擁有,你想擺脫那些不喜歡的,它說對不起,你一定會失望的。人生的真相就叫做痛苦,這是佛教基本的價值判斷,也是它所有理論和實踐的出發點。大家理解嗎?同不同意先不說。假如你說我的人生還可以啊,那說明你不懂,你還沒體會到痛苦;你說我現在很快樂啊,它說你會餓的;你說我現在還活著啊,它說你會死你一定會死……你隨便舉一種快樂,它都導向一種苦,甚至還有著名的三段話:痛苦是痛苦的,快樂也是痛苦的,不痛苦不快樂也是痛苦的。因為所有的快樂都是會消失的,痛苦也會消失,但消失之後又會產生新的痛苦。快樂和痛苦交替出現,不斷變化,最終都是苦。(極樂世界不是快樂的嗎?)極樂世界是作為現實世界的影像出現的,是一種完美的理想境界。現在很多講佛教,都習慣於把佛教講成快樂的,要輕鬆要愉快,要放下要洒脫,要擺脫這些煩惱糾纏,閑雲野鶴般的,那些叫不叫佛教呢?佛教可以講的非常玄妙,但是從所有理論背後都能體會出它的起點在這個地方——痛苦。但是,痛苦就結束了嗎?沒有,當發現痛苦之後,有些人將痛苦認定為是必然的,不可逃脫的過程,那隻能承認它或接受它,而佛教的第二步在於什麼呢?在於尋找這些痛苦的根源,或者說痛苦的原因是什麼?簡單講,人為什麼會痛苦,世界上為什麼會有苦難呢?佛教的基本思維方法叫做緣起或者因果。世界的一切都處在一種原則的規定之下,就叫做因果。它認為一切都是結果,而結果一定都有原因的,沒有沒有原因的結果,也沒有沒有結果的原因,這是佛教基本思維方法。痛苦是有原因的,原因在什麼地方呢,它會不斷思考和各種方向的展開。難道是因為神嗎,它反對;難道是因為命運嗎,它反對;難道是偶然嗎,它反對;難道是出於現實具體的原因嗎,它說如果我們具體分析的話,會發現所有痛苦的原因,在於人思想中的問題。佛教傾向於向個人尋找原因,傾向於向人的內心尋找一切的原因,最後它把人的痛苦歸結於存在於人心中的各種慾望和無明,就是各種錯誤的見解,這是構成所有苦難的總的根源。(集——原注)這個到中國佛教的時候還會具體講,因為這個講法一方面構成了相對完整的理論結構,另外一方面又存在各種開放的應用,中國古代的皇帝都喜歡講因果報應,甚至用國家的力量去推廣這樣一種思想,因為因果報應這樣一種理論和信仰,在現實生活當中,會產生某種特定方向的效果,大家以後會慢慢明白。那麼因果報應之下,人的生存是什麼呢?就出現另外一個概念——六道輪迴,佛教有一種特殊的人生觀,我們到漢代再說,這種人生觀是很不一樣的,比如中國人會講從生到死,但是印度人認為,人只是生命的一個片段或環節,只是一種形式,我現在死了,意味著後面有一個生命開始了,我現在的出生意味著我前一個生命結束了,人只是一種形式。人有很多形式,比如天、人、畜生、阿修羅,所謂的六道輪迴,從它原始的意義來講,不是說轉圈,是說生命會採取不同的形式來延續,這就是六道輪迴。我這輩子是人,下輩子可能是個動物,會不斷變化,這是佛教特殊的觀念。佛教認為一切都是痛苦的,痛苦都是有原因的,原因在於人的慾望和各種錯誤的想法,第三步,這種痛苦的問題能不能解決呢?它提出了一個理想,大家嘗試去理解這個理想——涅槃(滅——原注)。佛教作為一種宗教和信仰,追求的目標是不同的,絕不是像現在很多人講的要更快樂地享受物質生活,佛教的目的在於讓人擺脫它所描述的現實的痛苦,這是宗教的信念。所有的慾望,所有的憤怒,所有的錯誤想法全都消滅了,隨之而來的所有煩惱,這就是涅槃。一個具體的痛苦可以產生可以消滅,但是還會產生第二個,你是在無窮無盡的痛苦中生活的,那麼解脫就意味著徹底地永遠地擺脫這一切,這就叫做涅槃,這是佛教理想的境界。這跟文學中出現的鳳凰涅槃是完全不一樣的,鳳凰涅槃是說經過一番磨練重生是吧,那叫做痛苦。那麼提出這樣一個理想之後,怎樣去達到它呢?提出了很多的方法(道——原注),比如要皈依,要有戒律,不殺生,殺盜淫妄酒,不能做這樣的事。展開來有八種,再展開有十個方向,擴展起來有三十七個種類。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禪定之類的東西都是跟它有密切的關係。那麼,早期佛教,它的基本的信仰模式是什麼呢?四句話:第一,現實是痛苦的第二,痛苦是由各種條件產生出來的(緣起)第三,我們最終能達到解脫的理想,擺脫這些痛苦第四,要達到解脫,有一些特定的方法,修行的手段古典佛教裡面概括為四個字:苦集滅道。一個是對現實的判斷,一個是對痛苦原因的分析,一種是描繪最終的理想,一種是能夠實現的方法和道路。這是佛教的四項基本原則,它的基本綱領是這樣的,以後千變萬化都不出這個輪廓,它也構成了佛教作為一種獨立宗教的標準和特點,如果一種宗教,符合這四個特點,它就是佛教,如果不符合,就不是佛教。那麼我們所看到的禪修和智慧故事有關係嗎?有關係,只不過是非常往後的事情。那麼在釋迦牟尼之後,佛教經典出現了。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是沒有佛經的,所有的佛經都是在他去世之後,他的弟子們彙編而成的。所有佛經的開頭四個字「如是我聞」,我是這樣聽說的,以下是我所了解的,這就是彙編整理的痕迹。佛教經典被慢慢整理出來,出來以後呢就形成了不同的種類——經律論,經典、戒律和論著。形成了規模,合起來叫做三藏,即三種佛教基本的典籍。在發展過程中,在公元前後這個階段,最大的變化,在佛教內部出現了新興的思潮,它認為早期佛教有很多理論限定,它認為這個是更高明的,它把自己叫做大乘,乘就是交通工具,達到彼岸世界,我是一種更好的工具。我要成佛成菩薩,要普度眾生,我們現在中國人印象中的佛教的概念,基本上都是大乘佛教的概念。中國佛教是什麼呢?是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的某一種特殊的形態,並不是佛教的整體。在大乘的發展過程當中,又出現了初期中期晚期,又出現了不同的經典,比如中國人所熟悉的《金剛經》《心經》這樣的經典,《維摩經》、講觀世音信仰的《法華經》,《華嚴經》,講極樂世界,這些都是初期大乘的經典,中期和晚期的隨著發展,不斷介紹到內地來,尤其是中期和晚期,在藏區的發展和變化,這是不斷的演進情況。那麼原來的佛教,被貶稱為小乘佛教。小乘是和大乘相對而言的,小乘不會自稱小乘,現在我國西南地區,還有東南亞地區,他們信仰的,用大乘來講是小乘佛教,那麼客氣一點叫做南傳佛教,是不同的派系。我們內地主要是大乘的天下。回到圖片,剛才講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推廣佛教,他甚至派一些傳教士向中亞、敘利亞這些地方傳教。後來,佛教再進一步發展,佛教就出現兩個方向,一個是向南,即向斯里蘭卡和東南亞傳教,這個是南傳;另一個是通過中亞向北傳播,就經過西域、河西走廊,傳到中國北方,從北方再向南方傳,從北方再向東方傳。這是佛教在亞洲傳播的大致方向,漢傳是這樣的,那麼藏傳是什麼呢?藏傳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它的傳播稍微有一點遲滯,從7世紀才開始展開的,從內地,從中亞,從印度,都向它傳。

圖為佛教傳播路線圖(南傳路線與北傳路線)所以要建立起這樣一種概念,佛教是一種世界性宗教,它的根源在印度,但是又不局限在印度。後來,佛教在中國獲得了極大的發展,被看做是佛教的第二故鄉,以至於佛教在印度已經基本上被消滅掉了,反而在東亞獲得了廣泛的影響力。如果你現在去印度,很少看見佛教徒,因為還有其他的宗教,到九、十、十一、十二世紀,中亞興起伊斯蘭教,向東方傳播,佛教受到了巨大的打擊,還有其他的因素。在印度是兩種宗教佔主導地位,一種是印度教,一種是伊斯蘭教,而佛教反而離開它的祖國,在這個地方獲得了發展,那麼中國佛教就是世界佛教的一部分,是來源於印度佛教的新的領域。大家對中國佛教的地位有印象了吧?它不是源生地,是外來的,但是它跟源生地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下周開始,我們就從佛教傳入中國第一步來給大家一步一步講,這樣一種外來的宗教和文化,怎樣在中國生存和發展,以及怎樣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內容。註:錄音稿由哲學系13級碩士張燕紅整理,小標題為小編所加。


推薦閱讀:

大乘佛教真的能渡人渡己嗎?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如何利用豆漿機補充體內的陽氣?
站在現代生命科學的角度,如何理解《心經》中的「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往生極樂世界的生命具有神通,為什麼不見回來度親人朋友?
一個人到底是應該行深般若波羅蜜,還是應該照見五蘊皆空,又或是除一切苦厄?

TAG:中國 | 佛教 | 課程 | 佛教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