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的清明節
清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相傳其俗起於西周時期。所以,史上早就有「周公作時訓,定二十四氣」的說法。宋元之交的吳澄在他所編的《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一書中曾寫道:「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就是說,到了這時,天氣清和明朗,草木開始萌茂。因此,民間早就有「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的說法。
清明,同樣是一個充滿祥和愜意氣氛的節日。所謂「清明祭掃各紛然」(宋代詩人高菊卿詩句),其實「祭掃」只是清明的一項並非主流的活動,真正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時令價值的是「踏青」、「折柳」、「拔河」、「蹴鞠」、「放風箏」和「盪鞦韆」等重要內容。
「別館青山郭,遊人折柳行。落花經上巳,細雨帶清明」。這首唐朝羊士諤所寫的詩就畫意般地歌詠了人們在清明這一天走出家門,到青山遠村折柳、踏青的情景。「上巳」,指的是農曆的陽春三月。據史料記載,踏青之俗早在魏晉南北朝時代就興起了。
以蘇州西山水月寺的題詩和「無礙泉」而聞名的宋代文人李彌大有一首詩寫道:「濛濛細雨網春暉,南陽清明二月時。細草養泥留燕子,好花藏蜜待蜂兒」。這裡,作者一反唐代詩人杜牧那「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鬱悶情緒,為我們編織了一幅生機盎然的畫卷:清明時節了,看那拱破鬆軟的泥土剛長出的嫩草,就不禁使人想到銜泥築巢的春燕;那沐浴著春雨綻放的鮮花,彷彿正等待著勤勞釀蜜的蜂兒來吸吮呢。「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這是宋代另一位詩人吳惟信給我們留下的百讀不厭的佳作,誠可謂心境好、景色新,一派鳥語花香!
踏青春遊固然是必不可少,但大文豪蘇軾卻顯得格外冷靜。他在《東欄梨花》的詩里寫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處幾清明」。他告訴我們,這美好的時光當然是令人陶醉的,但人生幾何,切莫因為沉湎於此而忘記了珍惜時光。
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據說這一天要禁動煙火,等到清明家家都要「乞新火」。所以,人們往往將這兩個節日合併起來過。唐朝詩人韋應物有一首詩歌詠道:「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彩繩拂花去,輕毬度閣來」。這裡說的是清明寒食之際,人們在園中「蹴鞠」玩耍的事。「蹴鞠」,就是踢皮球。漢代劉向在他的《新序》一書中曾有所謂「寒食塌青蹴鞠」的記載,而唐代的另一位詩人仲無顏在他的《氣球賦》中更生動地記錄了人們蹴鞠嬉戲的場景:「寒食景妍,交爭競逐,馳突喧鬧,或略地丸走,乍凌空似月圓」。這頗具現場感的描述,正是我國足球運動端倪的一個形象寫照!
「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簾紅杏里,女郎繚亂送鞦韆。」唐人韋莊的詩句,說的是「盪鞦韆」。盪鞦韆,原稱「盪千秋」,據說,其俗最早為北方的山戎族所創,後來傳入中原,由於漢武帝時以「千秋萬壽」作為祝壽之辭,以後為了避諱便改稱「鞦韆」。南北朝時,從後宮逐漸傳到民間。梁代宗懍所撰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說:「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
在中國,清明節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隨著時代的前進,清明節也不斷豐富著內容,增添著新的文化內涵。請聽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董必武同志在1964年的清明節所寫的一首詩:「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重來正值清明節,煙雨迷濛訪舊蹤。」清明節,重訪黨的一大會址,董老感慨萬端,寫下了這首《清明節車過嘉興煙雨樓》詩篇。這樸實無華的語言,這深沉緬懷的情感,難道不使我們想起那嘉興湖畔星星之火的小船而感慨萬端嗎?
推薦閱讀:
※古詩有什麼分類?
※陸波談古詩鑒賞
※漢樂府與古詩十九首之異同
※走進古詩詞,做古詩詞傳承者
※18首古詩18種花,跟著古詩去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