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碧林:林語堂和陳六使
林語堂和陳六使
──陳碧林──
前些年,有位「歷史學者」,躲進圖書館幾個星期,得出林語堂要辦世界第一流大學的結論;聲言為他大抱不平,也要為他平反。寓意是:一個博士學者,對比一介生意商人,林語堂學歷超高,知書理闊,陳六使學資淺薄,只能扛擔錯誤。
其實也很簡單,辦大學誰不期望是第一流大學的大學?問題是:怎樣達到目標。林語堂一家包攬大學要職,要求第一期建校費用1千萬元(按3%通脹率,約為現今5千萬元新幣),意想停止正在建築中的校舍,不急著招生開學〖1〗。當時,許多華文中學畢業生,沒有華文大學可以繼續深造;華文中學師資也面臨來源短缺,大家都盼望南洋大學早日開課。
南洋大學的建校資金,來自新馬南洋各地熱心人士的捐款。林語堂到南洋大學,前後只有半年,不能面對難題,不能有所建樹。離開南洋大學時,領取了35萬元遣散費(按3%通脹率,約為現今175萬元新幣)。收了錢財後,還向報刊宣稱「共產黨破壞我的大學」,污告李光前和陳嘉庚,也攻擊陳六使和華校中學生〖2〗(南洋大學還沒開課,沒有華校大學生)。這些事,是一生作為學者的林語堂的人格污點。如果生前有表示過懺悔,或者還會有天良可尋;可惜,自己毀了自己,何來平反。
近日,在南洋理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現下在台灣當副教授的利亮時,借著「紀念陳六使逝世四十周年」的研討會,推出了類似言論:
林語堂建議的2000萬元辦學費,直到開學時也只有1400萬元,實際到賬還不到1000萬元,而陳六使在不斷呼籲籌款外並沒有別的方式,所以在開學後就感受到不小的壓力。
……陳六使不是個教育家,忽略了未來發展的很多細節,比如他以有限公司的方式註冊南大,日後也沒有認真解決這一問題。
既然辦學費是林語堂建議的,利亮時可以查索建議有無被採納,不好把沒有通過的建議當作議案執行。實際上,當眾人看出林語堂的大手筆,又不急於籌備大學開課時,誰敢接續捐款?不懂得珍惜捐款,不領會那是南洋華人的血汗錢,再多的捐款,也不能填補漏口。
利亮時的「以有限公司的方式註冊南大,日後也沒有認真解決這一問題」,把解決了的問題化成「沒有認真」解決,把南洋大學面對的「很多細節」變成陳六使的個人事務。新馬當地的人們都明白,以有限公司的方式註冊大學是權宜手段,「別的方式」是由政府資助。但是,當地政府不支持華文大學,也不資助華文大學。以後南洋大學的發展證實:接納了政府的資助,華文大學就得改成英文大學。到了1980年,更以英文不夠水準作理由,變相關閉南洋大學。資金不足,一直困擾著華校和華文大學,這是當地華人社會面對的難題。利亮時把學校資金問題,當成陳六使的個人問題,把南洋大學當成陳六使的大學,未免用心太甚。
怪不得,備受南洋大學校友指責的王賡武教授這麼總結:「故事還沒有完,南大歷史才剛開始譜寫……」。繼承林語堂的衣缽的門徒,今後將會再有更多的開脫理論。
參考文獻:
〖1〗《陳六使與南洋華文教育》,陶恒生,《傳記文學》第74卷第3期442號,1999年。
〖2〗《共匪怎樣毀了南洋大學》,林語堂,《生活雜誌》,
推薦閱讀:
※林語堂:合於人情的思想之必要
※六一,讀讀林語堂、冰心、沈從文筆下的童年~
※妓女與姬妾 | 林語堂
※柯南:林語堂告洋狀
※林語堂:人生最高級的活法,是素與簡
TAG:林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