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說(轉載)

人類要生存,必須順應環境、適應環境與四時、五行和諧相處,才能健康長壽、才能提高生活質量。重要的是,人類不僅要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諧相處。而且,人體內部環境也要保持著靜態與動態的平衡。這也是人體生命存在與健康的必需條件。而它恰恰是可以用太極中的陰陽平衡、和諧相處、中庸之道所能詮釋的。

人們的基本願望是——健康!

人們的普遍期待是——長壽!

用太極養生,用太極健身是一個新鮮而古老的話題。其實,太極養身不是什麼深奧難解的謎題,而是我們老祖宗留傳下來的千年瑰寶。我們應該學會用太極思維、太極理論來指導自己的養生、延年。學會用太極拳強身健體,讓生命因懂得太極而滋潤,讓身體因修練太極而健康!

生命最重要、健康最幸福——今後我會逐漸給大家談一些太極健身養身、修心養性、強身健體的心得體會:

看破——世間萬千事

放下——心中不了情

自在——人生百十年

一、太極養身有獨特的文化個性

太極養身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文化個性,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天人合一

中醫認為,人生與天地之間,一切生命活動都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因此,人類的一切活動應該隨時與大自然保持和諧一致。這就是「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在養生實踐中,人們也必須遵循這一基本法則。才能取得良好的養生效果。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適應地理環境和季節的變化,遵守社會規範,最終才能順應自然,達到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目的。

形體合一

「形」——是指人的整個形態結構。是由肌肉、血脈、筋骨、臟腑、經絡、四肢、百骸等組織器官和氣,血、精液等基本營養物質所構成。它們是人體最基本的物質基礎。

「神」——是指情志、意識、思維等精神活動,是人體功能的反應。

在養生實踐中,既要注意形體的保養,也要注意精神的調養,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只有共同協作,才能達到身體和精神的均衡發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生理養生與心理養生。

動靜合一

太極養生中,儘管有著豐富的運動養生思想和動靜結合的養生思想,但總體說來,靜養的思想仍佔主體地位。

這裡的「靜」有兩重含義:

一是身體不要過於勞累。

二是精神不要輕易被外物所動。

《老子》第十六章中有這樣一段話:"致虛極,守靜篤.......歸根曰靜,是謂復命"。這就說明了「靜」在養身中的重要作用。

二、太極養生的指導原則

貴生重己

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是太極養生學產生的思想基礎:「我命在我,不在天」。這種強調「尊生,樂生」的生命觀,為太極養生奠定了思想基礎,也成為幾千年來太極養生文化長盛不衰的精神動力。

法天遵道

這一理念,認為尊重生命規律的存在,是太極養生的前提。在中醫學中認為,人體是一個小太極,天地、自然是一個大太極。人與自然息息相關。因此,順應自然、合乎規律,人們才能順應四時,維護健康。

修心養德

用太極的語言來講「修心養德」就是注重心理健康和人格修養。中國古代太極養生把「心」看作是身體的主宰。認為一切疾病皆生於心。所以,將養心(既保持心理健康)列為養生的第一要務。

養氣調神

太極養生還十分重視人的情志活動與身體健康的關係。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氣」是維持生命行為的基本動力。心神安寧,則心情舒暢,既能身體健康;反之,則心神不寧、

喜怒不節,會產生或加重疾病,嚴重者會甚至身亡不壽。

動靜適宜

這是太極養生的一個重要原則。在養生實踐中,太極養生認為;靜養精神、動養形體。過動則傷陰,陽必偏勝;過靜則傷陽,陰必偏勝。只有保持動靜的協調狀態,才能使身體的各個器官充滿活力,

最終達到延緩身體的衰老過程。

導引按摩

導引按摩是太極養生的重要內容:「導引」——即通過氣的運行來養生防病。「按摩」——則通過自我按摩或他人按摩來進行養生保健。

太極養生認為;導引、按摩不僅能「導氣令和,引體令柔」,而且還能"導引神氣、以養形魄".

起居有常

太極養生歷來重視日常起居,把起居有常看作是養生益壽的重要環節。其中包括;注意居處環境,如房子以高爽、通風、採光、簡樸、潔凈;慎起居、適寒暑;講究個人衛生,生活要有規律;要求勞逸結合。

飲食滋補

民以食為天,太極養生十分重視飲食與人體健康的密切關係。提出了種種有利於延年益壽的飲食習慣和方法。同時,還依據了」葯食同源「的觀點,提出了一些「食療」的妙方。

妙合陰陽

太極養生認為,人有七情六慾,性慾是人的本能,欲不可絕,絕則有傷身體;但也不可縱慾,縱則身亡。因此,正確的養生原則是「樂而有節」即;科學合理、有節有度的安排性生活,采陰補陽,反之,吸陽滋陰,互補為善。

以上幾項原則,全面、充分體現了太極養生的智慧。

三、太極養生的理論與方法

太極養生的體系結構有三個方面內容構成;基礎理論、養生理論、養生方法。

基礎理論

太極養生的理論,就是形氣神的理論、臟腑理論、和經絡理論。

根據形、氣、神理論,人是由形、氣、神三種要素構成,是形、氣、神的統一。它們也被稱「人生三寶」。在養生實踐中,三者相互依賴,相互為用,一盛具盛,一衰具衰。同時道家還認為;人也是命與性的統一「性命理論」。就是與形、氣、神理論相關的另一個基礎理論,故把「性命理論」也包括在形氣神理論之中。

根據臟腑理論,人體存在心、肝、脾、肺、腎五大功能系統。這五大系統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心藏神,主血脈;肝藏魂,主疏泄;肺藏魄,主一身之氣;腎藏精,主一身之骨。人體就是通過這五大系統的共同作用,來維持其生存。這一理論認為,人體的疾病、衰老或死亡都與臟腑功能不協調和不完善有關。所以,養生必然要涉及臟腑調養。根據經絡理論,人體存在著許多條經和洛。他們都是人體氣與血運行的通道。大者為經,小者為絡。人體內的經絡包括十二正經、奇經八脈,以及無數絡脈。經絡在人體中的主要作用,就是運行氣血、溝通臟腑、使氣血和暢、臟腑通利,最終保證機體功能活動的順利進行。以維持人體健康。

養生理論

太極養生也提出了一些體現自身特性的養生理論。如』精氣神並養、性命雙修、虛靜無為、後天返先天和順應自然等理論。養生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消除人的後天精氣神對先天精氣神的遮蔽,恢復先天精氣神在人體中的主導地位,並促進精氣神的統一,以維持人體健康。

養生方法

太極養生所用的養生方法主要有;

守一;(指在身心安靜的情況下,把意念集中到身體的某一部位)

內視;(指在排除外界干擾,沒有浮思雜念的情況下,合閉雙目,觀窺軀體某一部位,又稱"內觀」。其目的是為了入靜)。

行氣、胎息、導引;是指靜功中的意識修練,太極拳中的動功訓練。

四、太極養生特色鮮明

內容的豐富性

太極養生創立了各種各樣的養生方法,即涉及了人體形.氣.神的調養,也涉及了臟腑功能的調養,同時還包括了經絡系統的調養;

在運用形式上,既有養生藥物和食物的運用,也有鍛煉身體的方法,甚至還包括精神意識的調整法。因此,整個太極養生包含了從理論到實踐各個方面的內容。既豐富多樣,又全面系統。

體系的完整性

是指太極養生對人體養生的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探索。在太極養生的基礎理論中,從人體生理和心理的結構及功能到養生的基本原理和機制,再到養生的各方面具體運用,都進行了深入的探索。為太極養生理論體系的完整奠定了基礎。

理論的科學性。

太極養生的各種精神調養方法,經過數千年的實踐檢驗,已經具備了非常科學的養生原理。在整個太極養生理論體系中,都有科學性很強的理論指導養生活動。

方法的可操作性

在太極養生的各種方法中,既有簡便易行的,也有複雜系統的。既有調養身體的,也有調養精神的。但不管是哪種方法,都有現實的可操作性。

養生時應該形神皆修,順應自然,這樣才能使人體內部和諧,穩定,與自然天人合一,達到健康快樂,延年益壽的境界。

一、太極養生的「人生三寶」

中醫學認為,「精」「氣」「神」是「人生三寶」。

「精」為人體生命的本源物質;

「氣」為生命活力的動力;

「神」則主宰著一切生命活動,不僅是生命活動的象徵,也是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故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上善養神,其次養形」之說。

對一個健康人來說,這三者缺一不可,而太極養生的內涵,也就在於調養「精"「氣」「神」。

養精

" 善養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延年。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精。

先天之「精」——受之於父母,是人體生命的本源,是生命存在與否的關鍵所在。

後天之「精」——則為水谷所化,對於維持生命活動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如果「精」受到損害則會導致身心疲憊,氣血虛衰,易受外邪浸襲,損害人體健康。所以,養生不可忽略養精。又因五臟為藏精化氣之處,故養精就要調養五臟。常見的養精方法有起居養生,調攝七情,其中節慾也是養精的重要方式

補氣

氣的種類很多,包括元氣、衛氣、宗氣等。

元氣——是人的生命根基,如果元氣充足,則人體富有生命力,氣機運行順暢。

衛氣——是行於脈外,具有保衛功能的氣。它能夠抵禦外邪,預防疾病的發生.

宗氣——是由肺吸收清氣和水谷化成的精氣合成,它能調節人體內各個組織的生理活動。

養氣就是養元氣、衛氣、中氣,其中日常起居,順應四時變化,可以養元氣;調息方法可以調暢氣機使得氣血運行通暢,衛氣抵禦外邪的功能增強;調節飲食可以調養脾胃,使得水谷充足,有利於宗氣的旺盛。

調神

「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它協調著各項生理活動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養「神」需要以靜養為主。

養「神」的方法主要有;調攝七情,既避免情緒波動太大,尤其不要過度思慮,保持一顆平常心,擯棄各種私心雜念,在日常生活中,則順應四時,調整作息,以達到養「神」的目的。

二、太極養生與「性命雙修」

「性命雙修」即「身心雙修」。是道家的一個養生方法,他強調的不是一個單純的壽命問題,而是整個人生的修養方法。

太極養生就是通過這個方法,完成「天人合一」,形、神健康的修養境界。

道家認為,健康長壽並非人生唯一的目的,強身健體只是養生的一部分——「命功」。

道家還講究心性修養,道德修養,人格修養——「性功」

因此,「修命」還需「修性」,最終才能達到形神依存,身心和諧的最佳狀態。

太極養生應用「陰陽」原理,進行「性命雙修」,繼在「一吸一呼、一起一落、一伸一屈、一進一退、一虛一實、一分一合」中通過氣催動形體,由靜生動,再由動入靜,形成各種不同的動作。其在運動過程

中,與動作相互作用,動作與動作之間又虛實轉換,動靜相隨。最終通過陰陽的調理使陰陽趨於平衡。

這種強調形和意、呼和吸、升和降的練習原則,從身體功能的角度講,可以使全身氣血流暢,臟腑功能正常,也有利於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抗病能力,改善呼吸、循環、消化、神經、內分泌等系統的生理

功能。

從心理角度講,太極養生的練習能改變極端的思維方式,使陷於生理障礙的人平和心態,重新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從太極運動的一招一式中,也能更好的體悟歷代先賢的道德情操,文化情趣,

人格魅力和養生思想,變成實實在在的精神治療方法。

太極養生要求人在養生時,應該形神兼修,順應自然,這樣才能使人體內部和諧、穩定,與自然「天人合一」,最終達到健康快樂、延年益壽的境界。

三、太極養生與「人體經絡」

經絡是人體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路。是經絡和絡脈的總稱。「經」有路徑的意思,是經絡系統主幹;「絡」有網路的意思,是經絡的分支,縱橫交錯,網路全身,經絡系統在內連接於臟腑,在外連接於筋肉、肢節和皮膚。

經脈分「正經」和「奇經」兩類:

正經——有手足三陰經和三陽經統稱「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

奇經——有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有統帥、聯絡和調節十二脈的作用。

經絡系統在太極養生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氣功學中,奇經八脈尤為重要,經絡學說作為氣功的理論根據使氣功學有較大的進步。反過來,氣功學也充實與發展了經絡學說。在經絡系統中,奇經八脈的形

成、發展與氣功的關係尤為密切,通常氣功意守點的選擇,大多離不開任、督二脈。其中,最重要的意守點上、中、下丹田,沖三關、尾閭、夾脊、玉枕關就循行於任、督二脈之中。

又因為在經絡理論中,六陽經均交匯於督脈,故督脈為「陽脈之海」;六陰經均交匯於任脈,故任脈為"陰脈之海"。所以,任督二脈在經絡理論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這也說明了任督二脈在養生治病中的重要作用。

四、太極養生就是防範於未然

養生不是養老。養生是對生命的保養,應貫穿於人的一生,不要等生病以後再來治療與搶救。太極養生的主要任務,就是治未病」。其內容包括:「未病先防」、「即病防變」、「愈後防復」等。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發生之前,採取相應的養生措施,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通常可以從攝生、辟邪、慎微等方面著手,採取適宜的養生措施。

「攝生防病」——主要包括順時調養、飲食調養、精神調養、藥物調養、運動調養等。

「辟邪防病」——主要是指對於危害人體的「四時」不正之氣,根據其產生的時間和規律及時預防,以免患病。即所謂「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慎微防病」——是指在疾病發生之初,就必須重視治療。反之病邪深入,損害身體。

由此可見「未病先防」是養生最理想的實施階段。

即病防變

是指疾病已經發生,但在處理上則應防止病邪深入、病勢蔓延,避免引起併發症等更為嚴重的後果。而這也是「即病防變」的基本精神。它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早期診治,防止疾病發展;

二是先安未病之臟,防治疾病擴散;

三是防止併發症和殘疾的發生;

愈後防復

愈後防復則是指在疾病緩解、初愈、和痊癒時,應採取適宜的養生措施,預防疾病複發。通常疾病初愈和緩解時,身體的臟腑、經絡等組織病理性損害,還沒有得到完全修復。精、氣、血、精液的耗損也

沒有得到完全恢復,身體的陰陽兩個方面也沒達到新的動態平衡。此時,病邪雖已漸去,卻仍有餘邪殘留,而「正虛邪戀」是許多疾病複發和慢性疾病持久不愈的病理基礎。因此,愈後防復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推薦閱讀:

豪格嫡福晉,因母親得罪皇太極,竟被丈夫豪格親手殺死!
太極拳的基礎十三式。 胡麗娟
** 太極拳的境界
太極拳中「摺疊」釋義及其價值
德豐太極——有思想的運動

TAG:轉載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