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警惕你身邊的「黑暗人格者」

如何辨識「黑暗人格者」?

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大五人格」結構模型的出現,被稱為「人格心理學領域的一場靜悄悄的革命」。然而「大五人格」模型過度偏向於分析人格中的「光明面」,那些令人討厭的「黑暗面」無法納入這一理論模型。比如,馬基雅維利主義,精神變態和自戀所共同具有的人格物質——操控性、冷漠無情、自我中心——代表了一種反社會性的人格特質,這三者被研究者稱之為「黑暗三人格」。

馬基雅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的典型行為特徵:冷酷無情、擅長操縱、陰謀算計、實用主義、注重結果和忽視道德。

自戀(Narcissism)的典型行為特徵:自我中心、愛慕虛榮、自我吹噓、支配性、優越感、傲慢無禮和自以為是。

精神變態(Psychopathy)的典型行為特徵:行為衝動、尋求刺激、缺乏共情、缺乏責任感、缺乏焦慮。

擁有「黑暗人格」的人,如果他們處於「黑暗」嚴重的一端,辨識他們極其簡單,因為他們的冷酷無情、無法無天、狂妄自大等人格特質太過明顯,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但如果他們處於「黑暗」輕微的一端,我們平常看到的可能是一個溫文爾雅、處事圓滑、聰明能幹的人,有些人甚至擁有溫暖的家庭和美好的友誼(至少騙局被揭穿之前是如此)。對於「黑暗人格者」,不要看他們說了什麼,而是要看做了什麼。

在「黑暗人格者」的世界裡,控制和利用他人是第一法則。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會無情地操控他人,甚至把別人物化。在他們眼裡,別人只是他們利益棋盤上的棋子,任他們隨意擺布。「難道他不知道他的惡意舉報會給我帶來什麼後果嗎?我可能會被辭退」,薔薇憤怒地說,她想不到僅僅因為微信中一句隨意吐槽,就引發了B如此重量級的攻擊,甚至她都不知道舉報自己對他有什麼好處。

損人利己是「黑暗人格者」最主要的行為動機,有時所利的並不是實際的經濟利益,只是想讓自己「爽」。如果說打壓薔薇對B來說還有一點點相關利益,那就是顯示自己的職業權威(B在機構里負責宣傳)。那麼A對楊的惡意舉報,似乎找不到任何利益相關點,兩人在企業里不存在任何競爭關係,僅僅是普通同事。C丟棄綠蘿的招聘信,也僅僅是為了「不讓別人好過」。

通過「光明人格者」與「黑暗人格者」的行為模式對比,我們會清晰地辨識出「黑暗人格者」。

「光明人格者」想讓自己生活得好,也想讓他人生活的好,而「黑暗人格者」為了自己生活得好,利用他人,甚至不惜毀掉他人的生活。

「光明人格者」鼓勵身邊的人,樂於為別人創造機會,而「黑暗人格者」打壓身邊的人,破壞別人的機會。

「光明人格者」常成人之美,而「黑暗人格者」常趁人之危。因此,哪裡有控制、壓抑、緊張、謊言、勾心鬥角、無法解釋的失敗與挫折,哪裡就可能有「黑暗人格者」出沒。

「黑暗人格者」為何如此黑?

他們怎能下手如此狠毒?他們這樣惡毒地對待別人難道不受良心譴責嗎?被「黑暗人格者」傷害的人忍不住這樣問。

張文娟、張惠在2014年在北京師範大學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黑暗三人格的兩面性及心理機制解析》的文章,從「黑暗人格者」的認知-情感系統對此進行了解析。文章認為,「黑暗人格者」能夠持續地以社會不讚許的方式,爭取個人層面的成功,這與他們認知中的「自我中心偏見」和「消極他人偏見」有重要聯繫。

「自我中心偏見」是一種自我欺騙的傾向,他們會誇大自己的智力水平和社會地位,在操控性、無所畏懼、情緒穩定性、智力和創造力等特質方面產生浮誇的、肯定的自我覺知。

「消極他人偏見」是指無視他人所具有的積極品質,過分武斷地認為他人在個體性和合作性方面都很差。有研究者認為,為了成功地利用他人,「黑暗人格者」還會簡單的把所有的人都看作是脆弱的、情緒化的、容易利用的對象。也就是說,他們對他人的消極偏見是他們無所畏懼地操縱他人、實現個人目標的認知基礎。

「黑暗人格者」能夠成功地操控他人,另一個潛在原因是他們內在的共情缺陷和外在的情感操縱能力。研究者向「黑暗人格者」出示悲傷的圖片,發現不會引起精神變態者和馬基雅維利主義者的痛苦的情感共鳴。他們悲傷圖片後表現出較高水平的積極情緒,說明「黑暗人格者」不能適宜地處理悲傷和害怕的情緒,具有情感共情失調。研究發現,「黑暗人格者」具備識別他人情緒的能力,擅長利用這些感性信息形成他們的處世策略,但由於他們在情感共情上的缺陷,導致他們會忽視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對他人帶來的傷害,或者對他人的痛苦漠不關心。

「黑暗人格者」的另一個共性是情感操控性,這也是一種管理他人情緒的能力,但最終的目的是實現個人私慾而操縱他人,且對他人痛苦感受毫無同情心,因此被稱為情緒智力的「陰暗面」。

各種研究都發現,「黑暗人格者」具有無法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的共情缺陷,以及他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而操控他人情感,且毫無道德愧疚感的顯著特徵。這可能是由於「黑暗人格者」很少將時間用于思考他們的內在世界,他們更關注如何從外部世界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對於解讀他人的內部動機也不感興趣。這些或者也是導致「黑暗人格者」反社會社交策略形成的原因。

如何與「黑暗人格者」打交道?

「『黑暗人格者』挑戰了我的價值觀」,薔薇說。因為工作關係,她與B有不少接觸。一想到平常私下交流的事情,竟被B當作她對領導不敬的證據透露給領導,她就覺得後背發涼。與B說不上是親密的朋友,但也沒有什麼防禦心。一個你覺得關係尚可的人,卻因為一件小事在背後插你幾刀,這會嚴重傷害一個人的人際信任感和親密感。

此外,這事還傷了薔薇的自尊心。「想想自已都到了人生下半場了,還這麼毫不設防地信任這種人,真是覺得自己好傻好天真!」薔薇感覺十分羞愧。與「黑暗人格者」打交道的人,常受這種羞愧感折磨。人們受傷害後,對自己的責備甚至超過對「黑暗人格者」的責備。

信任、親密和自尊,都和自我價值感緊密相連。這事既挑戰了價值觀,又動搖了價值感,一時讓薔薇覺得自己「內傷很重」。

我們如何防禦「黑暗人格者」呢?

首先,毫不客氣地把他們剔除出你的人際圈子。

如果不得不與「黑暗人格者」相處,要學會保護自己,在他們面前謹言慎行。其次,要學著讓自己變「黑」一點,否則你的信任和寬容會讓他們更「黑」。「好人是會誘惑出壞人的毒來」,武志紅在《好人有毒,但不是壞人惡的根源》這篇文章中說,好人會允許壞人無情地使用自己,守不住自己的界限,這會誘惑壞人,讓壞人變得更惡。

一旦被他們傷害,要勇敢地在一定程度上去「報復」,讓他們為自己的惡付出一定的代價。「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式的報復,會教會他們一些人際交往中的正常規則,讓他們以後不那麼為所欲為。

最後,套用武志紅的話,好人的信任與寬容,不能成為「黑暗人格者」更惡的理由。


推薦閱讀:

如何讓心裡陰暗的媽媽快樂起來?
如何擺脫出軌女人的焦灼與痛苦?
心理健康需要達到哪些要求
當諮詢師遲到了,及時道歉是最好的方式嗎?
你看起來不像討厭吃飯的人呀?|進食障礙 Ⅱ

TAG:心理健康 | 健康 | 心理 | 人格 | 黑暗 |